第243章 沙枣灯下的告白:两个“老伙计”的浪漫-《沙海龙蛇》

  2011年1月16日的陈默市总统办公室,夕阳把窗棂的影子拉得很长。办公桌上还堆着半尺高的文件——有铁矿场的设备采购单,有民房重建的进度表,索菲亚揉着发酸的肩膀,把最后一份签好字的文件推到一边,长长舒了口气。

  “还没走?”门口传来石头的声音,他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从民生队食堂打包的热乎饭:一碗骆驼奶炖羊肉,两个沙枣馍,还有一小碟腌沙葱。自从上次热列茨调侃他俩“一个埋首文件,一个死盯账本,早晚得把自己熬垮”,石头就每天下班多带一份饭,陪索菲亚一起吃。

  索菲亚抬头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等你这份‘救命饭’呢,再不吃我就得啃文件了。”

  两人坐在桌前,就着一盏煤油灯吃饭。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映在墙上,叠在一起,像极了这半年来一起扛过的日子——刚果轰炸时一起躲防空洞,算军费时差点头顶的灯泡砸下来,民生队缺粮时一起喝稀得能照见人的玉米粥。

  “对了,”石头突然放下筷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平时算账本时的利落劲儿没了,声音还有点发紧,“昨天热列茨跟我说,民房第一批盖好的,有套带院子的,沙枣树种了三棵,还能种点蔬菜……”

  索菲亚夹羊肉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他,眼里带着疑惑。

  “我想……”石头深吸一口气,终于抬眼,目光撞进她的眼里,比煤油灯还亮,“咱们俩,搬进去住吧。不是像现在这样凑活吃饭,是……结婚。我知道咱们俩都是二婚,没什么浪漫的,但我会把账本算清楚,不让你操心财政;你管大局,我管后勤,以后金沙的日子,咱们一起过。”

  索菲亚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手里的筷子“当啷”掉在桌上。她看着石头泛红的耳根,看着他手里还沾着面粉的手指(下午帮民生队磨面沾的),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刚到金沙时,她连沙枣馍都吃不惯,是鲁迪每天变着法给她烤软一点;而现在,她熬夜改文件,是石头悄悄在她杯里续上温热的骆驼奶,从不多说一句话。

  “你这木头,”索菲亚捡起筷子,声音有点发颤,却带着笑,“表白都跟算账本似的,就不能说句好听的?”

  石头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挠挠头:“我嘴笨,只会说实在的——以后你的文件,我帮你整理;你的饭,我帮你带;家里的院子,我帮你打理。你要是同意,咱们就告诉我爹陈默,让他当个见证。”

  索菲亚点点头,眼眶有点热,赶紧低头喝了口骆驼奶,掩饰住泛红的眼角:“同意。不过得让陈默包个大红包,至少得够买两斤糖,分给百姓们尝尝。”

  当天晚上,两人就给在沙东农场的陈默打了卫星电话。电话里陈默的声音满是惊讶,接着就是哈哈大笑:“好你个石头!平时跟我算军费一分不差,藏这么大的事!红包我包,不仅有糖,还让民生队烤一百斤沙枣糕,让全陈默市的百姓都沾沾喜气!”

  挂了电话,石头看着索菲亚,两人都笑了。煤油灯的光落在桌上,把两个碗的影子叠在一起,暖得像未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