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首个大使馆:沙漠里的里程碑-《沙海龙蛇》

  2010年12月9日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阳光格外温暖。市中心的一条安静街道上,一栋两层的民房前,围满了记者和百姓。这栋民房的墙上,挂着一面崭新的蓝色旗帜——上面画着沙枣树和骆驼,是金沙自治领的国旗。今天,这里将成为金沙自治领的第一个大使馆。

  索菲亚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是陈默特意让民生队的裁缝做的),站在民房前,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坦桑尼亚总统姆贝基亲自赶来,身边跟着外交部长和一众官员。百姓们举着“欢迎金沙自治领”的牌子,欢呼着,掌声此起彼伏。

  “索菲亚女士,欢迎来到坦桑尼亚!”姆贝基总统笑着伸出手,“从今天起,坦桑尼亚和金沙自治领就是好朋友、好伙伴了!”

  索菲亚紧紧握住总统的手,声音带着哽咽:“谢谢您,总统先生!谢谢您承认我们的独立,谢谢您愿意跟我们建交。这面国旗,挂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大使馆,更是我们金沙人对和平的希望。”

  仪式开始了,索菲亚和姆贝基总统一起揭开了“金沙自治领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的牌匾。牌匾是用檀香木做的,上面刻着金色的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在战争中诞生的自治领,终于有了第一个外交伙伴。

  走进大使馆,里面的布置很简单:客厅里放着几张沙发(是各地百姓们凑钱买的),墙上挂着金沙自治领的地图和沙枣树的照片;办公室里,一张木桌上放着电话和文件,旁边的书架上,摆着两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源氏物语》。

  “这是我们临时租的民房,条件有点简陋,”索菲亚笑着说,“等以后和平了,我们再建一个更漂亮的大使馆。”

  “简陋没关系,重要的是心意,”姆贝基总统坐在沙发上,拿起一杯骆驼奶(是索菲亚从金沙带来的国礼),喝了一口,“味道很好!以后,咱们要多交流,不仅要在军事上合作,还要在经济、文化上合作。你们的再生材料技术很厉害,我们的农业也不错,咱们可以互相学习。”

  索菲亚点点头:“我们已经准备好合作文件了,希望能尽快跟坦桑尼亚开展贸易——我们可以用再生材料换你们的粮食和水果,实现互利共赢。”

  当天下午,索菲亚和坦桑尼亚外交部长签署了《金沙自治领与坦桑尼亚建交公报》和《贸易合作协议》。公报里明确写着:“坦桑尼亚共和国承认金沙自治领为独立的国际实体,双方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消息传到陈默市,百姓们欣喜若狂。广场上,有人放起了自制的烟花,有人拉起手跳起舞,连平时严肃的石头,都忍不住跟着大家一起拍手。热列茨的民生队还准备了非洲传统食物,百姓们围在一起,吃着手抓饭,喝着沙枣酒,庆祝这个好消息。

  而在陈默市的另一边,一栋蓝色的集装箱房子前,也挂起了坦桑尼亚的国旗——这里是坦桑尼亚驻金沙自治领大使馆。集装箱里,坦桑尼亚大使正在整理文件,百姓们主动过来帮忙,有的擦窗户,有的搬桌子,有的送水果,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大使先生,这是我家种的香蕉,您尝尝!”一个农民捧着一串香蕉,递到大使手里,“以后您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咱们都是朋友!”

  大使接过香蕉,感动得说不出话:“谢谢大家!以后,我会努力促进咱们两国的合作,让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

  就在这时,刚果总统府发表了强烈谴责声明,称“坦桑尼亚承认金沙自治领是对刚果主权的侵犯,是支持叛乱分子的行为”,并宣布“将断绝与坦桑尼亚的所有外交关系,对坦桑尼亚实施经济制裁”。

  可这一次,没人在意刚果的谴责。坦桑尼亚的百姓们在街头抗议刚果,金沙的百姓们在广场庆祝建交,国际社会也纷纷表示“尊重各国的建交选择”。刚果的谴责,像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连一点浪花都没激起。

  当天晚上,陈默在指挥室里,看着索菲亚发来的大使馆照片,又看了看坦桑尼亚大使馆的集装箱,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拿起卫星电话,拨通了索菲亚的号码:“索菲亚,辛苦你了。第一个大使馆建起来了,以后,咱们会有更多的朋友。”

  电话那头,索菲亚的声音带着激动:“首席领主,您放心,我会做好外交工作,让更多国家承认咱们。对了,坦桑尼亚总统还问,咱们的首任驻坦桑尼亚大使是谁,他们好安排对接。”

  陈默想了想,笑着说:“让保罗来吧。他不仅会打仗,还是前执行长,还懂贸易,跟坦桑尼亚军队也熟,适合当大使。等他从姆扎镇回来,就让他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