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刚果的无奈:停火与僵持-《沙海龙蛇》

  11月26日的刚果总统府,总统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安理会的制裁决议,脸色苍白。窗外,抗议的人群还在聚集,口号声越来越响;桌上,国防部官员送来的报告显示,军队的武器库存已经告急,资源进出口被冻结后,军饷即将无法按时发放,士兵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

  “总统先生,咱们不能再撑下去了。”外交部官员站在旁边,声音疲惫,“武器禁运后,咱们的飞机和坦克都没法维修;经济制裁让国内的物价飞涨,下个星期,很可能,百姓就要吃不饱饭了。要是再坚持,恐怕会引发内战。”

  总统沉默了很久,终于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通知下去,宣布暂时停火,不再进攻金沙自治领。但有一点,咱们绝不承认金沙自治领的地位,军队也不撤出沙东,沙东作为刚果城市留在我们领土内——就算不能消灭他们,也不能让他们轻易得到沙东。”

  总统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抗议的百姓,听着国防部官员汇报“空军战机被联合国监控,无法再进入金沙领空”,心里满是悲凉。他想起自己当初的豪言壮语,想起那些为战争牺牲的士兵,想起国际社会的指责,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或许,我真的该放弃了?”总统喃喃自语。他知道,制裁会让刚果的经济雪上加霜,百姓的抗议只会越来越激烈,再坚持下去,别说维护统一,恐怕自己的总统位置都保不住。可他又不甘心——沙东还在金沙手里,自治领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

  他看着窗外的刚果国旗,心里满是不甘——他想守护国家的统一,却因为实力弱小,不得不向国际社会低头;他想让刚果变得强大,却因为一场战争,让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他突然明白,在国际舞台上,小国的无奈,就是连守护自己“信念”的资格,都要看大国的脸色。

  “或许,我真的错了。”总统小声说,眼里满是疲惫和悲伤。

  刚果宣布停火的消息传到金沙自治领时,陈默正在主持重建会议。听到消息,所有人都站起来,欢呼拥抱。保罗拍着陈默的肩膀,笑着说:“首席领主,咱们赢了!刚果不敢再打了!”

  陈默点点头,却没有太多的兴奋——他知道,停火只是暂时的,刚果没有承认自治领,也没有撤出沙东,未来还会有很多问题。但至少,现在他们有时间重建家园,有时间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好了,大家别高兴得太早。”陈默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现在,咱们的首要任务是重建——保罗负责修复铁路和电站,热列茨负责民生,组织百姓重建房屋、恢复作坊生产;我会联系联合国,争取人道主义援助,给受伤的百姓提供更好的治疗,给饥饿的百姓送去粮食。”

  “好!”所有人都齐声回答,眼里满是干劲。

  接下来的日子,金沙自治领迎来了真正的重生。陈默市的街道上,工人正在修复被炸坏的集装箱房子,蓝色的油漆刷在铁皮上,像给房子穿上了新衣服;沙西市的作坊里,机器重新运转起来,叮叮当当的声音,比任何音乐都动听;铁路旁,保罗带着工人,正在焊接断行的铁轨,阳光照在铁轨上,泛着金色的光芒。

  热列茨虽然还坐在轮椅上,却每天都去民生点帮忙——给百姓分发粮食,登记受损的房屋,安抚失去亲人的百姓。有一次,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哭着问他:“热列茨叔叔,我的家还能回来吗?”热列茨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笑着说:“能,咱们一起建,建一个比以前更漂亮的家。”

  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援助也很快到位——粮食、药品、帐篷、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进金沙自治领。联合国医生重新搭建了医疗点,给受伤的百姓治疗;志愿者们帮助百姓重建房屋,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陈默站在重建中的陈默市广场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百姓们在欢笑,孩子们在奔跑,工人们在忙碌,远处的联合国巡逻机还在天空盘旋,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平。他想起了鲁迪,想起了那些牺牲的兄弟,心里默默说:“鲁迪,卡鲁,兄弟们,你们看,咱们的家园正在变好,百姓们也过上了安稳日子,你们可以放心了。”

  风从沙漠里吹过来,带着沙枣的甜香,也带着和平的气息。虽然刚果还没有承认金沙自治领,虽然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但金沙人知道,他们已经赢了——他们赢了战争,赢了和平,赢了重建家园的机会,更赢了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