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那是李二一生中最接近死亡的瞬间。

  一柄寒光凛冽的长矛自杨右手中破空而出,裹挟着摧山裂石之势直取李二咽喉,仿佛连天地都能贯穿。

  刹那间,李二的视野里万物消隐。

  唯剩那一点夺命寒芒!

  浓烈的死意扑面而来,令他浑身颤栗,恐惧如潮水般淹没心神。

  这位曾横扫隋末乱世的马上 ** ,战功赫赫所向无敌,巅峰时更臻半步天象之境。

  可此刻,他竟在长矛阴影下僵如木石!

  陛下!

  长孙无忌的惊呼响彻殿前,但李二早已来不及闪避。

  电光火石间,袁天罡纵身扑向长矛。这位忠臣分明存了必死之志,却终究快不过那道夺命寒光——

  轰隆!

  整座太极殿剧烈震颤,石阶崩裂,烟尘弥漫。

  满朝文武尽皆屏息。

  前列禁军不敢回首,众臣皆以为 ** 已然血溅丹墀。

  为......何?

  李二颤抖的嗓音突然响起。

  众人骇然回望,只见那柄长矛竟深深钉入太极殿金匾,而匾额正下方,是呆若木鸡的李二。

  群臣瞠目结舌。

  谁都以为杨右此番必取帝命,谁知......

  众人皆愕然,不明所以,断不可能是杨右失手。

  堂堂大天人岂会失手?荒谬至极。

  李二亦满脸困惑,怔怔望向杨右。

  莫急,自有人来取你性命。

  杨右冷笑。

  今日不杀李二,非是饶恕,而是要他知晓,生死尽在掌握。

  令其在惶惶不安中苦熬时日。

  而后,将其性命交由师妹武瞾处置。

  武瞾布局大唐已久,若此刻贸然了结李二,恐坏其谋划。

  至于杨右,正如所言,早已无意帝位。

  否则也不会如此激进,自宇文阀一路杀至太极殿。

  谋天下与报私仇,方式迥异。

  单凭杀戮,终究治不好天下。

  而李二,横竖都是要死的。

  让他在煎熬中殒命,也算是对大隋的告慰了!

  不日我师妹自会登门,届时取你性命,这大唐江山亦归她所有。

  杨右淡漠道。

  再瞥李二一眼,神情恍惚。

  十年光阴,恍然如梦。

  当年大隋倾覆,他 ** 饮 ** 酒时,何曾想过。

  有朝一日能重临长安,再入皇宫。

  更以绝对实力,碾压昔日的李阀,今日的李唐皇室!

  昔日不敢想之事,今朝竟成真。

  这一切,皆拜师尊所赐。

  若无师尊,他早已化作枯骨,何谈与门阀势力清算?

  简直痴心妄想!

  杨右侧首遥望九洲道场方向,满心感激。

  随即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满朝文武,数千禁军,无人敢拦。

  无人敢阻。

  他随心所欲,来去自如,视满朝权贵如草芥!

  ……

  “狂妄!此贼猖狂至极!”

  杨右离去后,李二踉跄几步,险些跌倒。经历“死而复生”,他浑身脱力,冷汗涔涔。

  若非长孙无忌及时搀扶,他早已颜面尽失。

  即便如此,李二的尊严也已荡然无存。

  一位绝世高手闯入皇宫,当着他的面斩杀数千禁军,重伤皇室顶尖强者——这般耻辱,九洲史上绝无仅有!

  从今往后,世人提及李二,首先想到的将非他励精图治的盛唐,亦非平定乱世的功绩,而是他被一人逼至绝境,如丧家之犬般仓皇无措。

  再辉煌的功业,也抵不过这一笔耻辱。

  他将被永远钉在史书的羞耻柱上,遭后世讥讽。

  念及此,李二面色铁青,怒火中烧却又深感无力——这是他生平最绝望的一战。

  麾下禁军足以横扫千军,却在杨右面前不堪一击,半数瞬息殒命。如此恐怖实力,纵非陆地神仙,亦相距不远!

  这还如何抗衡?

  “朕……悔矣!”

  李二喃喃低语。

  他后悔的并非争夺天下,而是十年前未能斩草除根,让杨右逃脱。若当初将其彻底诛杀,何来今日之祸?

  “他不杀朕,是要留给他师妹动手?果然……此人有师门!”

  李二深深吐纳,平复心绪。

  圣上,逆贼所言恐为乱心之计,意在扰您心神。

  长孙无忌躬身进言。

  李二静默不语,眸中暗流涌动。

  既留朕性命,来日必叫他追悔莫及!

  辅机,严查杨右背后势力,纵倾举国之力,亦要将其连根铲除!

  纵能敌千军万马,岂能挡百万雄师?

  ** 眼中寒光乍现。

  臣遵旨!

  长孙无忌肃然领命,脊背生寒——

  龙颜震怒,天地变色!

  厚葬阵亡将士,优抚其家眷。

  语毕,天子拂袖入殿。

  .................

  大唐十年,前隋末君杨右重现人间,先诛宇文阀,再灭独孤阀与慈航静斋,终血洗太极殿。

  消息传开,九洲震荡!!

  杨右飘然远去。

  携武瞾离宫后,师兄妹短暂叙话。

  此后独出长安,踪迹成谜。

  武瞾仅从只言片语中揣测——

  这位二师兄欲觅幽处潜修,待九洲道场重启时再赴书阁。

  然道场何时重开?无人知晓。

  杨右虽隐,九洲却因他掀起滔天巨浪。

  ........

  岭南宋阀。

  一式斩三千禁军,一招败天人六重的李神通?此子修为,犹在预估之上。

  磨刀堂前。

  宋缺静立风中,衣袍猎猎作响,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凝重。

  自杨右在长孙府 ** 袁天罡宣告归来,到连破宇文阀、独孤阀、慈航静斋三大势力,这个年轻人便不断颠覆着世人的认知。

  而今竟单枪匹马杀入太极殿,直面数千禁军与中天境强者。

  更令人心惊的是——近万禁军非但未能阻其锋芒,反被屠戮过半。此等威势,纵是武林神话张叁丰亲至,怕也难全身而退。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分明可取李二性命,却终究未下 ** 。这般超然姿态,倒真称得上当世奇人。

  大哥是说...杨右已达半步陆地神仙境?宋智声音发颤。

  宋缺目光如炬:不妨再进一步——他已成真正的陆地神仙。

  此言如惊雷炸响,宋智与宋鲁瞳孔骤缩,胸膛剧烈起伏。十年登临陆地神仙?莫说禹皇未曾做到,便是翻遍九洲万年史册,也寻不出第二例!

  太极殿上他曾提及有位师妹...宋缺指尖轻叩刀柄,能十年培养出陆地神仙的宗门,其底蕴简直骇人听闻。可这等庞然大物,为何从未现世?

  三人望着庭前飘落的枯叶,仿佛看见整个武林正被无形的风暴席卷。那个神秘宗门的名号,此刻比刀锋更令人心悸。

  宋鲁犹豫片刻,开口道。

  宋缺神色淡然,他不认为杨右会刻意放过李二,仅用言语威慑。

  看来,我该亲自去会会这位前朝 ** 。

  宋缺心中暗忖,若杨右背后真藏着神秘宗门,此行或许能有所收获。

  即便只是得到杨右三言两语的提点,也足以受用终生!

  ......

  大明境内。

  珷珰山,真武大殿前。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负手而立,道袍随风轻扬。虽年过百岁,却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

  正是珷珰开山祖师,张叁丰。

  一式 ** 四大天人,弹指间灭三千铁甲,轻描淡写重创六重天强者......

  他低声自语,眉宇间透着震撼。

  以杨右展现的实力,至少已是半步陆地神仙,甚至可能......

  老道苦修百年方至天人九重,被世人尊为武林神话。此人竟能在十年间触及陆地神仙境?

  张叁丰不禁苦笑。与杨右相比,自己这之名倒显得名不副实。

  究竟要何等惊才绝艳,才能缔造这般传奇?

  思及此处,这位百岁道人同样起了拜访之念。

  自踏入天人九重后,他已多年未离珷珰。但此刻,疑似陆地神仙的现世,令他再也无法静修。

  忽然——

  师公!师公!

  一名少年慌慌张张奔来,额前汗珠密布。

  青书,何事这般匆忙?

  见到这少年,张叁丰眼中泛起慈祥之意,这正是他亲传 ** 宋远桥的儿子,宋青书。

  珷珰上下都将他视为第三代掌门的不二人选。

  师公,无忌师弟回来了!

  宋青书稍稍平复呼吸,急忙禀报。

  无忌?!

  张叁丰神色骤变。

  当年因屠龙刀之事,张翠山夫妇被谢逊挟持,远赴北极冰火岛。

  不久前,夫妇二人已然归来。

  并告知在冰火岛期间曾诞下一子,取名无忌,可惜返程时遭遇风暴,船只倾覆,孩子就此失散。

  这些时日,珷珰 ** 几乎踏遍九洲。

  只为寻找张无忌的下落。

  然而始终杳无音信,整个珷珰渐生绝望,以为他已葬身茫茫大海。

  谁曾想,今日竟突然归来?

  快,快带我去见他!

  张叁丰难掩激动,一时竟将拜访杨右之事抛诸脑后。

  ......

  就在珷珰派上下欢欣鼓舞之际。

  大秦,咸阳。

  章台宫。

  宏伟的殿堂以玄黑朱红为主调,雕饰玄鸟纹样的石柱巍然矗立,宫灯摇曳,烛影昏黄。

  侍从、宦官、侍卫各安其位。

  后壁悬挂着数十柄青铜古剑。

  剑幕之下,猩红毡毯铺就的案几后方,嬴政一袭墨色锦袍,头戴十二旒冠冕,正襟危坐。

  俊朗面容间透着威严而深沉的 ** 气度。

  盖聂先生,以一人之力可斩三千禁军?可 ** 四位天人?可一招重创天人六重否?

  嬴政抬眼,向对面的男子发问。

  案几对面,蓝白长袍的中年人气质温润,正是剑圣盖聂。

  此人乃鬼谷纵横一脉传人,纵横中的,大秦剑圣,亦是嬴政身边首席剑术导师——盖聂。

  陛下,臣难以胜任。

  那杨右,恐已臻陆地神仙之境!

  盖聂轻叹,他如今修为不过天人六重,如何能一招重创同阶强者。

  更遑论一击击败师妃暄、李南天等四位天人。

  陆地神仙,寿八百载,莫非他寻得了仙缘?

  言及此处。

  嬴政神色微动,眸中掠过一丝灼热。

  昔年大隋倾覆之事,身为 ** 自然知晓,更知十年前杨右不过凡夫俗子。

  岂料十年光阴,竟近乎陆地神仙!

  武道境界每进一步,不仅实力精进,寿元亦随之增长。

  陆地神仙,足享八百年阳寿!

  他承六世基业,横扫六国,奠定大秦万世根基,如今已近乎无欲无求。

  唯余长生之念。

  今闻杨右销声十年,竟达陆地神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