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阳掌心的那枚微型符箓仍在悬浮,纹路中心的赤红斑点微微起伏,如同呼吸。他没有收回它,也没有催动它,只是任其承接天地间不断加剧的震荡频率。北冥方向的黑柱依旧翻涌,混沌漩涡中的轮廓愈发清晰,每下降一寸,空气便沉重一分。
通天教主站在他身侧,目光未移,剑意却已悄然收敛入鞘。方才那一道召令散出后,残存弟子的回应虽零星,却坚定。他知道,这些人不会退,哪怕只剩一人一剑。
就在这时,玄阳眉心符纹轻轻一跳。他察觉到一股气息正自极远处逼近——不是压迫,不是威势,而是一种近乎虚无的平静。那气息所过之处,混乱气流自发分流,扭曲的空间竟出现短暂平复。
紫气由天外铺展而来,不疾不徐,却贯穿了整片焦土上空。一道身影踏空而至,青袍素履,无华无饰,只背负一幅画卷,缓缓落在玄阳另一侧。
老子到了。
他未开口,只是看了一眼玄阳掌中那枚微符,又望向北方裂口。片刻后,他轻轻将背负的画卷取下,置于身前。画卷未展开,但四周空气已隐隐浮现阴阳流转之象。
玄阳终于动了。他五指微收,将那枚符箓缓缓纳入袖中,随即取出玉简,从中抽出那张尚未完全稳定的“时空回溯符”。符纸轻颤,第七笔转折处果然仍有滞涩,像是一根细弦卡在关节,虽不影响整体运转,却足以在关键时刻崩断。
“此符差一线圆满。”老子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落地,“非因术浅,而是你尚有一念未化。”
玄阳低头凝视符文:“我知其源。那瑕疵不在笔法,而在对‘非断续’的理解仍存隔阂。我接纳漏洞,却未将其真正炼为符道本身。”
“正因如此,”通天教主接道,“你需的不是修正,是重塑。”
玄阳闭目,灵根缓缓共鸣。他将自身感知沉入符心,以太极之道循环导引外界混乱气机,维持神识清明。与此同时,他左手轻握万灵拂尘,尘尾无声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极细的轨迹。
第一笔落。
不是重绘,而是追溯——从洪荒初开,五帝治世,到人族初立,文明萌芽。他曾亲历那些时代,亲眼见符文如何被用于定山河、镇灾厄、启智慧。那一笔之中,融入的是千年体悟,而非单纯技法。
第二笔转。
通天教主剑意悄然升起,不攻不守,只为护持玄阳心神。他知道,此刻稍有动摇,神识便会如断线之鸢,坠入记忆乱流。剑意如屏障,横亘于玄阳与混沌之间。
第三笔勾。
老子抬手,太极图浮于半空,虽未展开全威,却释放出一道柔和清光,笼罩符纸边缘。那是最纯粹的规则调和之力,不替玄阳改符,只为其提供一个短暂稳定的法则环境。
玄阳呼吸渐缓,指尖微凉。最后一画即将落下,但他并未急于出手。他知道,这一笔若成,符将无瑕;若败,则前功尽弃。
他回想起第一次尝试逆溯时间时的情景——那时他还拘泥于符形,以为只要结构完美便可扭转因果。结果引来法则反噬,几乎撕裂神魂。后来他学会倾听天意,再后来,他开始书写天意。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明白:符道不是对抗规则,也不是顺从规则,而是与规则共行。
他的笔尖缓缓移动,在空中停顿了一瞬。
然后,落笔。
无声无息。
符纸上的纹路骤然亮起,不再是清光,而是一种深邃的幽蓝,仿佛容纳了无数个时间节点的倒影。第七笔的滞涩彻底消失,整个符文如活了过来,自行调整着内部流转节奏,最终归于一种近乎自然的平衡。
玄阳睁开眼,轻轻吐出一口气。
成了。
他将符重新封入玉简,随即抬头看向二人:“此符已可承载逆溯之力,且不会再引发记忆紊乱或法则排斥。”
老子微微颔首:“可堪一用。”
通天教主则盯着那玉简,问道:“接下来呢?等它下来?”
玄阳摇头:“不能被动迎战。它既然要降临,说明已有破局之法。我们必须抢在其完全显化前,布下应对之策。”
他说完,蹲下身,以拂尘为笔,在焦土之上画出一张阵图。中央是一个复杂的符印,正是刚刚完善后的“时空回溯符”,四象方位则分别嵌入四种不同符型——东方青龙位为“四象镇妖符”,南方朱雀位为“定海神符”,西方白虎位为“破妄明心符”,北方玄武位为“归墟锁灵符”。
“此阵以符为枢,动静相济。”玄阳指着阵心,“一旦魔神踏入现世,我可用回溯符锁定其降临节点,争取片刻时间差。其余四符则负责压制、扰乱、封禁其行动路径。若时机得当,甚至可将其存在痕迹部分抹除。”
老子看着阵图,沉默片刻,忽道:“你欲以时间为刃?”
“是。”玄阳答,“它借混乱篡改规则,我们便以秩序重构时间。哪怕只能逆转一瞬,也足以改变战局。”
通天教主皱眉:“但我主张主动截杀。等它下来,变数太多。”
“贸然出击,只会触发它的预设陷阱。”玄阳语气平稳,“它早已算准我们会阻拦,所以真正的危险不在降临过程,而在我们出手的那一刻——它等着我们犯错。”
老子点头:“符道贵柔,不争而善胜。守中有攻,方为上策。”
通天教主盯着阵图良久,终于松开剑柄:“好。我信你这一次。”
三人不再多言。玄阳将玉简置于阵眼位置,随即退后一步,双手结印。刹那间,四道符力模型同时亮起,彼此牵引,形成一个立体的符阵结构。
老子立于南位,太极图悬于头顶,阴阳二气缓缓旋转,稳定阵基。通天教主站定东位,剑意化作青光注入阵中,赋予其应变之锐。玄阳居中,以自身灵根为媒介,引导两股力量汇入“时空回溯符”。
符阵逐渐成型,空中浮现出一层淡不可察的光膜,将整个战场核心笼罩其中。即便北冥方向的黑柱仍在扩张,混沌气息不断压迫,这片区域却始终稳固。
忽然,玄阳感到胸口一阵闷痛,像是有无形之物刮过经络。他没有停下,反而加大输出,将最后一丝灵力注入符阵。
老子察觉异样,低声道:“你伤了本源。”
“无妨。”玄阳咬牙,“还能撑住。”
话音未落,北方裂口猛然震动,那模糊身影已降至半空,一只手掌探出,指尖尚未触及大地,空间已开始龟裂。
玄阳猛地抬头,喝道:“就是现在!”
三人同时发力,符阵光辉大盛,一道幽蓝光线自阵心射出,直指那降临之躯。
通天教主站在他身侧,目光未移,剑意却已悄然收敛入鞘。方才那一道召令散出后,残存弟子的回应虽零星,却坚定。他知道,这些人不会退,哪怕只剩一人一剑。
就在这时,玄阳眉心符纹轻轻一跳。他察觉到一股气息正自极远处逼近——不是压迫,不是威势,而是一种近乎虚无的平静。那气息所过之处,混乱气流自发分流,扭曲的空间竟出现短暂平复。
紫气由天外铺展而来,不疾不徐,却贯穿了整片焦土上空。一道身影踏空而至,青袍素履,无华无饰,只背负一幅画卷,缓缓落在玄阳另一侧。
老子到了。
他未开口,只是看了一眼玄阳掌中那枚微符,又望向北方裂口。片刻后,他轻轻将背负的画卷取下,置于身前。画卷未展开,但四周空气已隐隐浮现阴阳流转之象。
玄阳终于动了。他五指微收,将那枚符箓缓缓纳入袖中,随即取出玉简,从中抽出那张尚未完全稳定的“时空回溯符”。符纸轻颤,第七笔转折处果然仍有滞涩,像是一根细弦卡在关节,虽不影响整体运转,却足以在关键时刻崩断。
“此符差一线圆满。”老子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落地,“非因术浅,而是你尚有一念未化。”
玄阳低头凝视符文:“我知其源。那瑕疵不在笔法,而在对‘非断续’的理解仍存隔阂。我接纳漏洞,却未将其真正炼为符道本身。”
“正因如此,”通天教主接道,“你需的不是修正,是重塑。”
玄阳闭目,灵根缓缓共鸣。他将自身感知沉入符心,以太极之道循环导引外界混乱气机,维持神识清明。与此同时,他左手轻握万灵拂尘,尘尾无声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极细的轨迹。
第一笔落。
不是重绘,而是追溯——从洪荒初开,五帝治世,到人族初立,文明萌芽。他曾亲历那些时代,亲眼见符文如何被用于定山河、镇灾厄、启智慧。那一笔之中,融入的是千年体悟,而非单纯技法。
第二笔转。
通天教主剑意悄然升起,不攻不守,只为护持玄阳心神。他知道,此刻稍有动摇,神识便会如断线之鸢,坠入记忆乱流。剑意如屏障,横亘于玄阳与混沌之间。
第三笔勾。
老子抬手,太极图浮于半空,虽未展开全威,却释放出一道柔和清光,笼罩符纸边缘。那是最纯粹的规则调和之力,不替玄阳改符,只为其提供一个短暂稳定的法则环境。
玄阳呼吸渐缓,指尖微凉。最后一画即将落下,但他并未急于出手。他知道,这一笔若成,符将无瑕;若败,则前功尽弃。
他回想起第一次尝试逆溯时间时的情景——那时他还拘泥于符形,以为只要结构完美便可扭转因果。结果引来法则反噬,几乎撕裂神魂。后来他学会倾听天意,再后来,他开始书写天意。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明白:符道不是对抗规则,也不是顺从规则,而是与规则共行。
他的笔尖缓缓移动,在空中停顿了一瞬。
然后,落笔。
无声无息。
符纸上的纹路骤然亮起,不再是清光,而是一种深邃的幽蓝,仿佛容纳了无数个时间节点的倒影。第七笔的滞涩彻底消失,整个符文如活了过来,自行调整着内部流转节奏,最终归于一种近乎自然的平衡。
玄阳睁开眼,轻轻吐出一口气。
成了。
他将符重新封入玉简,随即抬头看向二人:“此符已可承载逆溯之力,且不会再引发记忆紊乱或法则排斥。”
老子微微颔首:“可堪一用。”
通天教主则盯着那玉简,问道:“接下来呢?等它下来?”
玄阳摇头:“不能被动迎战。它既然要降临,说明已有破局之法。我们必须抢在其完全显化前,布下应对之策。”
他说完,蹲下身,以拂尘为笔,在焦土之上画出一张阵图。中央是一个复杂的符印,正是刚刚完善后的“时空回溯符”,四象方位则分别嵌入四种不同符型——东方青龙位为“四象镇妖符”,南方朱雀位为“定海神符”,西方白虎位为“破妄明心符”,北方玄武位为“归墟锁灵符”。
“此阵以符为枢,动静相济。”玄阳指着阵心,“一旦魔神踏入现世,我可用回溯符锁定其降临节点,争取片刻时间差。其余四符则负责压制、扰乱、封禁其行动路径。若时机得当,甚至可将其存在痕迹部分抹除。”
老子看着阵图,沉默片刻,忽道:“你欲以时间为刃?”
“是。”玄阳答,“它借混乱篡改规则,我们便以秩序重构时间。哪怕只能逆转一瞬,也足以改变战局。”
通天教主皱眉:“但我主张主动截杀。等它下来,变数太多。”
“贸然出击,只会触发它的预设陷阱。”玄阳语气平稳,“它早已算准我们会阻拦,所以真正的危险不在降临过程,而在我们出手的那一刻——它等着我们犯错。”
老子点头:“符道贵柔,不争而善胜。守中有攻,方为上策。”
通天教主盯着阵图良久,终于松开剑柄:“好。我信你这一次。”
三人不再多言。玄阳将玉简置于阵眼位置,随即退后一步,双手结印。刹那间,四道符力模型同时亮起,彼此牵引,形成一个立体的符阵结构。
老子立于南位,太极图悬于头顶,阴阳二气缓缓旋转,稳定阵基。通天教主站定东位,剑意化作青光注入阵中,赋予其应变之锐。玄阳居中,以自身灵根为媒介,引导两股力量汇入“时空回溯符”。
符阵逐渐成型,空中浮现出一层淡不可察的光膜,将整个战场核心笼罩其中。即便北冥方向的黑柱仍在扩张,混沌气息不断压迫,这片区域却始终稳固。
忽然,玄阳感到胸口一阵闷痛,像是有无形之物刮过经络。他没有停下,反而加大输出,将最后一丝灵力注入符阵。
老子察觉异样,低声道:“你伤了本源。”
“无妨。”玄阳咬牙,“还能撑住。”
话音未落,北方裂口猛然震动,那模糊身影已降至半空,一只手掌探出,指尖尚未触及大地,空间已开始龟裂。
玄阳猛地抬头,喝道:“就是现在!”
三人同时发力,符阵光辉大盛,一道幽蓝光线自阵心射出,直指那降临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