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山被专机接走后的第三天下午,两辆覆盖着篷布的军绿色吉普车,卷着尘土,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基地大门,径直开到机关办公楼前停下。
车门打开,率先下来的是两位神情严肃、穿着便装但身姿笔挺的干部,是中央特派组的成员。紧接着,从第二辆车的副驾驶位置,下来一位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清瘦、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的中年男子。他面色平和,目光却锐利如鹰,下车后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衣领,迅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
得到消息的陆铮和高峰已经等在楼前。特派组的同志上前一步,简单介绍道:“陆副师长,高上校,这位是刘浩天同志,经组织研究决定,由他接替赵青山同志的工作,担任基地新任政委。”
刘浩天向前一步,主动向陆铮和高峰伸出手,握手时很有力,声音沉稳,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北方口音:“陆副师长,高上校,你们好。组织上调我来,是配合你们工作,稳定局面。情况特派组的同志已经跟我简单介绍了,任务艰巨,我们一起努力。” 他的话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陆铮和高峰立刻敬礼:“欢迎刘政委!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
刘浩天点了点头,目光在陆铮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看出什么,随即转向高峰:“高上校,保卫工作现在是重中之重,辛苦你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让高峰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一行人来到原赵青山的办公室。办公室已经由保卫处彻底检查清理过,显得空荡了许多。特派组的同志将一些密封的文件袋交给刘浩天,低声交代了几句,便先行离开了。
刘浩天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慢慢踱步,目光扫过墙壁上的地图、书架上的文件,最后停在窗边,望着外面的操场和远处的山峦,沉默了片刻。
陆铮和高峰站在一旁,没有打扰。这位新政委给人的感觉,与之前面带笑容、喜欢和人拉家常的赵青山截然不同,更加内敛,也更加难以捉摸。
终于,刘浩天转过身,走到办公桌后坐下,双手放在桌面上,看向陆铮和高峰,开门见山:“好了,闲话不多说。我来的目的,你们清楚。赵青山的问题,是惊天大案。总部要求,在彻底查清问题、肃清流毒的同时,必须确保基地的绝对稳定和‘长城’计划的绝对安全。”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陆铮:“陆副师长,你刚从境外执行任务回来,又经历了赵青山事发,对基地目前的人员思想动态和安全隐患,有什么最迫切的情况需要向我通报?”
陆铮沉吟了一下,谨慎地回答:“报告政委,目前基地表面稳定,但赵青山事件影响恶劣,人心难免浮动。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同时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查和保密教育。另外,‘长城’项目的核心技术安保,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级。”
刘浩天认真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嗯,稳定是第一位的。但稳定不能靠捂盖子。”他话锋一转,突然问道:“我看了报告,赵青山发病当晚,是沈棠同志最先判断出中毒迹象?她不是搞技术科研的吗?怎么对临床急救,特别是中毒症状,有这么准确的判断力?”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且直接,目光平静却带着审视,看向陆铮。
陆铮心里一凛,面色不变,坦然回答:“政委,沈棠同志在进入我们单位前,曾在地方化工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接触过一些有毒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案例,可能有些经验。当时情况紧急,她也是凭着职业敏感大胆猜测,具体还是靠后续军医的抢救。”
刘浩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转而看向高峰:“高上校,保卫处现在的内部审查进行到哪一步了?有没有发现赵青山之外的其他可疑线索?尤其是……他可能发展的下线,或者有牵连的人员?”
高峰立即汇报了审查的进展情况,提到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和人员,但表示目前还没有突破性发现。
刘浩天听完,没有表态,只是说:“审查要深入,但要讲证据,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搞得人人自危。重点是找出漏洞,堵塞漏洞。”他站起身,“今天就先到这里。陆副师长,高上校,你们先去忙吧。我需要一点时间熟悉一下情况。有关基地工作和案件调查的重要事项,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是!政委!”陆铮和高峰敬礼,退出了办公室。
走出办公楼,高峰才轻轻舒了口气,低声道:“这位刘政委,不简单啊。”
陆铮目光深邃,望着政委办公室的窗户,点了点头:“是啊,山雨欲来风满楼。真正的考验,恐怕才刚刚开始。” 这位新政委看似平和,但句句问在点子上,尤其是对沈棠的那个问题,看似随意,实则犀利。基地这潭水,因为他的到来,似乎变得更加深不见底了。
车门打开,率先下来的是两位神情严肃、穿着便装但身姿笔挺的干部,是中央特派组的成员。紧接着,从第二辆车的副驾驶位置,下来一位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清瘦、戴着黑框眼镜、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的中年男子。他面色平和,目光却锐利如鹰,下车后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衣领,迅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
得到消息的陆铮和高峰已经等在楼前。特派组的同志上前一步,简单介绍道:“陆副师长,高上校,这位是刘浩天同志,经组织研究决定,由他接替赵青山同志的工作,担任基地新任政委。”
刘浩天向前一步,主动向陆铮和高峰伸出手,握手时很有力,声音沉稳,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北方口音:“陆副师长,高上校,你们好。组织上调我来,是配合你们工作,稳定局面。情况特派组的同志已经跟我简单介绍了,任务艰巨,我们一起努力。” 他的话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陆铮和高峰立刻敬礼:“欢迎刘政委!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
刘浩天点了点头,目光在陆铮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看出什么,随即转向高峰:“高上校,保卫工作现在是重中之重,辛苦你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却让高峰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一行人来到原赵青山的办公室。办公室已经由保卫处彻底检查清理过,显得空荡了许多。特派组的同志将一些密封的文件袋交给刘浩天,低声交代了几句,便先行离开了。
刘浩天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慢慢踱步,目光扫过墙壁上的地图、书架上的文件,最后停在窗边,望着外面的操场和远处的山峦,沉默了片刻。
陆铮和高峰站在一旁,没有打扰。这位新政委给人的感觉,与之前面带笑容、喜欢和人拉家常的赵青山截然不同,更加内敛,也更加难以捉摸。
终于,刘浩天转过身,走到办公桌后坐下,双手放在桌面上,看向陆铮和高峰,开门见山:“好了,闲话不多说。我来的目的,你们清楚。赵青山的问题,是惊天大案。总部要求,在彻底查清问题、肃清流毒的同时,必须确保基地的绝对稳定和‘长城’计划的绝对安全。”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陆铮:“陆副师长,你刚从境外执行任务回来,又经历了赵青山事发,对基地目前的人员思想动态和安全隐患,有什么最迫切的情况需要向我通报?”
陆铮沉吟了一下,谨慎地回答:“报告政委,目前基地表面稳定,但赵青山事件影响恶劣,人心难免浮动。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同时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查和保密教育。另外,‘长城’项目的核心技术安保,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级。”
刘浩天认真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嗯,稳定是第一位的。但稳定不能靠捂盖子。”他话锋一转,突然问道:“我看了报告,赵青山发病当晚,是沈棠同志最先判断出中毒迹象?她不是搞技术科研的吗?怎么对临床急救,特别是中毒症状,有这么准确的判断力?”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且直接,目光平静却带着审视,看向陆铮。
陆铮心里一凛,面色不变,坦然回答:“政委,沈棠同志在进入我们单位前,曾在地方化工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接触过一些有毒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案例,可能有些经验。当时情况紧急,她也是凭着职业敏感大胆猜测,具体还是靠后续军医的抢救。”
刘浩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转而看向高峰:“高上校,保卫处现在的内部审查进行到哪一步了?有没有发现赵青山之外的其他可疑线索?尤其是……他可能发展的下线,或者有牵连的人员?”
高峰立即汇报了审查的进展情况,提到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和人员,但表示目前还没有突破性发现。
刘浩天听完,没有表态,只是说:“审查要深入,但要讲证据,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搞得人人自危。重点是找出漏洞,堵塞漏洞。”他站起身,“今天就先到这里。陆副师长,高上校,你们先去忙吧。我需要一点时间熟悉一下情况。有关基地工作和案件调查的重要事项,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是!政委!”陆铮和高峰敬礼,退出了办公室。
走出办公楼,高峰才轻轻舒了口气,低声道:“这位刘政委,不简单啊。”
陆铮目光深邃,望着政委办公室的窗户,点了点头:“是啊,山雨欲来风满楼。真正的考验,恐怕才刚刚开始。” 这位新政委看似平和,但句句问在点子上,尤其是对沈棠的那个问题,看似随意,实则犀利。基地这潭水,因为他的到来,似乎变得更加深不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