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试探后,厂区内外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接连两天,
“邮递员”的活动恢复了往常的节奏,厂区内也再未见异常动静。仿佛一切都只是虚惊一场。
潜伏在运输路线上的林虎有些按捺不住,
在加密通讯里嘀咕:“头儿,他们是不是嗅到什么味儿了?怎么没下文了?”
高峰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沉稳有力:
“急什么?钓鱼最忌心浮气躁。他们越谨慎,说明‘鱼’越大。沉住气,保持警戒!”
沈棠则在技术室里,
带领团队反复回放和分析那次短暂的异常移动数据,
试图从中提取出更详细的行为特征,为下一次可能出现的接触做准备。
她知道,对手的耐心,也是他们露出破绽的关键。
这种表面上的宁静,却让知情者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网已经撒下,诱饵已经放出,现在比拼的,是双方谁的耐心更足,谁的定力更强,谁先露出致命的破绽。
基地的夜晚,似乎比平时更加漫长而寂静,仿佛在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大幅的电子地图上,西北废弃厂区被高亮标注,几个闪烁的光点代表着秘密布控的“天眼”探头位置。
陆铮、高峰、沈棠,以及几位核心作战参谋围坐在会议桌旁,气氛凝重。
老陈将最新的分析报告投到屏幕上:
“综合‘天眼’行为识别数据、林虎小组的实地侦察,
以及我们对‘邮递员’活动规律的破译,可以确定,
厂区内活跃的敌特分子在三到五人之间,
行动极其谨慎,有严格的通信纪律和换岗规律。
他们的核心活动区域集中在原铸造车间办公室 和相连的地下通风管道系统。”
一位年轻的作战参谋指着地图:
“强攻的话,地下管道易守难攻,容易造成伤亡,也可能让他们从其他隐蔽出口逃脱。”
高峰抱着胳膊,眉头紧锁:
“关键是‘掌柜’在不在里面?如果不在,打草惊蛇,再想挖他就难了。”
沈棠一直安静地听着,
目光专注地在地图和数据分析间移动。
这时,她抬起头,声音清晰而冷静:
“我有一个想法。他们不是对‘报废精密部件’感兴趣吗?我们能不能……把‘诱饵’直接送到他们‘嘴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她身上。
沈棠走到地图前,
用激光笔点中厂区边缘靠近公路的一处废弃仓库:
“这里,相对独立,视野尚可,又与他们活动的核心区有一定距离。
我们可以策划一次‘意外’——伪装成运输车辆在此处发生‘故障’,被迫临时停留检修,而车上恰好有那批‘珍贵’的报废部件。
‘故障’地点要选在他们能从厂区内安全观察到的位置。”
陆铮眼中精光一闪:“引蛇出洞?然后呢?”
沈棠继续道:
“‘故障’发生后,我们的人员伴装修检,制造短暂的管理真空。
同时,在厂区所有可能观察到此地的制高点,以及他们可能用来接近仓库的路径上,提前布设我们最灵敏的‘声纹 微动’监测设备。
只要他们派人出来侦察,甚至尝试靠近,我们就能锁定具体人员,
分析其行为模式,甚至……顺藤摸瓜。”
高峰沉吟道:“风险在于,如果‘掌柜’本人极其谨慎,
可能只派小喽啰出来,甚至根本不动。”
“那就继续等。”
沈棠语气坚定,“这次不动,我们就再制造机会。
但只要我们持续用他们无法抗拒的‘香饵’刺激,
只要他们还在厂区,就总会有忍不住的时候。
我们要做的,就是比他们更有耐心,布下的网更精密。”
陆铮与高峰对视一眼,
重重一拍桌子:“好!就按沈工这个‘香饵钓鱼’的思路来!
高峰,你立刻制定详细方案,确保‘故障’逼真,安保万无一失!
沈工,你负责技术支持,确保监测设备能捕捉到最细微的动静!
这次,我们要看清到底是哪些魑魅魍魉在搞鬼!”
两天后,下午三点。
一辆覆盖着篷布的军用卡车,沿着通往城郊的公路行驶。
当经过西北废弃厂区外围那段相对僻静的路段时,
卡车突然发出异响,车头冒起一股不大的白烟,
缓缓停靠在了路边,恰好离沈棠指定的那间废弃仓库不远。
两名穿着工装的驾驶员跳下车,打开引擎盖,开始“检修”。
其中一人拿起车载电台,似乎是在呼叫支援,语气焦急。
这一切,都落在厂区某处断墙后,一双通过望远镜观察的眼睛里。
指挥中心里,众人屏息凝神。
多个监控画面同时显示着现场情况、厂区几个关键制高点的动静,
以及“天眼”系统后台不断刷新的数据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厂区内一片死寂,毫无动静。
林虎带着埋伏小组藏在更远处的沟渠和灌木丛中,汗水浸湿了衣背。
就在现场“检修”人员开始显得有些焦躁,似乎准备放弃等待时,
“天眼”系统突然发出轻微的警报声!
沈棠立刻指向其中一个分屏:“三号区域,原水塔顶部!有热源信号短暂出现又消失!行为模式分析……高度疑似潜伏观察!”
几乎同时,另一个靠近仓库的震动传感器传回了极其微弱的、有节奏的敲击声,经过增强处理,像是某种简单的信号。
“鱼闻着味儿了!”
高峰低声道,
“继续等,看他们敢不敢靠近!”
又过了半小时,夕阳西下,天色开始变暗。
厂区内,一个极其模糊的黑影,利用建筑物投下的长长阴影,
如同壁虎般贴着地面,
悄无声息地从二号点,也就是标记的地下管道的一个隐蔽出口滑出,
然后借助杂草和瓦砾的掩护,向着故障卡车和废弃仓库的方向匍匐前进。
他的动作专业而谨慎,每移动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观察许久。
“目标出现!方位,厂区西南角,正向仓库迂回接近!”
“天眼”系统的操作员压低声音报告,屏幕上,一个红色的光标正在缓慢移动。
接连两天,
“邮递员”的活动恢复了往常的节奏,厂区内也再未见异常动静。仿佛一切都只是虚惊一场。
潜伏在运输路线上的林虎有些按捺不住,
在加密通讯里嘀咕:“头儿,他们是不是嗅到什么味儿了?怎么没下文了?”
高峰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
沉稳有力:
“急什么?钓鱼最忌心浮气躁。他们越谨慎,说明‘鱼’越大。沉住气,保持警戒!”
沈棠则在技术室里,
带领团队反复回放和分析那次短暂的异常移动数据,
试图从中提取出更详细的行为特征,为下一次可能出现的接触做准备。
她知道,对手的耐心,也是他们露出破绽的关键。
这种表面上的宁静,却让知情者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网已经撒下,诱饵已经放出,现在比拼的,是双方谁的耐心更足,谁的定力更强,谁先露出致命的破绽。
基地的夜晚,似乎比平时更加漫长而寂静,仿佛在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大幅的电子地图上,西北废弃厂区被高亮标注,几个闪烁的光点代表着秘密布控的“天眼”探头位置。
陆铮、高峰、沈棠,以及几位核心作战参谋围坐在会议桌旁,气氛凝重。
老陈将最新的分析报告投到屏幕上:
“综合‘天眼’行为识别数据、林虎小组的实地侦察,
以及我们对‘邮递员’活动规律的破译,可以确定,
厂区内活跃的敌特分子在三到五人之间,
行动极其谨慎,有严格的通信纪律和换岗规律。
他们的核心活动区域集中在原铸造车间办公室 和相连的地下通风管道系统。”
一位年轻的作战参谋指着地图:
“强攻的话,地下管道易守难攻,容易造成伤亡,也可能让他们从其他隐蔽出口逃脱。”
高峰抱着胳膊,眉头紧锁:
“关键是‘掌柜’在不在里面?如果不在,打草惊蛇,再想挖他就难了。”
沈棠一直安静地听着,
目光专注地在地图和数据分析间移动。
这时,她抬起头,声音清晰而冷静:
“我有一个想法。他们不是对‘报废精密部件’感兴趣吗?我们能不能……把‘诱饵’直接送到他们‘嘴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她身上。
沈棠走到地图前,
用激光笔点中厂区边缘靠近公路的一处废弃仓库:
“这里,相对独立,视野尚可,又与他们活动的核心区有一定距离。
我们可以策划一次‘意外’——伪装成运输车辆在此处发生‘故障’,被迫临时停留检修,而车上恰好有那批‘珍贵’的报废部件。
‘故障’地点要选在他们能从厂区内安全观察到的位置。”
陆铮眼中精光一闪:“引蛇出洞?然后呢?”
沈棠继续道:
“‘故障’发生后,我们的人员伴装修检,制造短暂的管理真空。
同时,在厂区所有可能观察到此地的制高点,以及他们可能用来接近仓库的路径上,提前布设我们最灵敏的‘声纹 微动’监测设备。
只要他们派人出来侦察,甚至尝试靠近,我们就能锁定具体人员,
分析其行为模式,甚至……顺藤摸瓜。”
高峰沉吟道:“风险在于,如果‘掌柜’本人极其谨慎,
可能只派小喽啰出来,甚至根本不动。”
“那就继续等。”
沈棠语气坚定,“这次不动,我们就再制造机会。
但只要我们持续用他们无法抗拒的‘香饵’刺激,
只要他们还在厂区,就总会有忍不住的时候。
我们要做的,就是比他们更有耐心,布下的网更精密。”
陆铮与高峰对视一眼,
重重一拍桌子:“好!就按沈工这个‘香饵钓鱼’的思路来!
高峰,你立刻制定详细方案,确保‘故障’逼真,安保万无一失!
沈工,你负责技术支持,确保监测设备能捕捉到最细微的动静!
这次,我们要看清到底是哪些魑魅魍魉在搞鬼!”
两天后,下午三点。
一辆覆盖着篷布的军用卡车,沿着通往城郊的公路行驶。
当经过西北废弃厂区外围那段相对僻静的路段时,
卡车突然发出异响,车头冒起一股不大的白烟,
缓缓停靠在了路边,恰好离沈棠指定的那间废弃仓库不远。
两名穿着工装的驾驶员跳下车,打开引擎盖,开始“检修”。
其中一人拿起车载电台,似乎是在呼叫支援,语气焦急。
这一切,都落在厂区某处断墙后,一双通过望远镜观察的眼睛里。
指挥中心里,众人屏息凝神。
多个监控画面同时显示着现场情况、厂区几个关键制高点的动静,
以及“天眼”系统后台不断刷新的数据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厂区内一片死寂,毫无动静。
林虎带着埋伏小组藏在更远处的沟渠和灌木丛中,汗水浸湿了衣背。
就在现场“检修”人员开始显得有些焦躁,似乎准备放弃等待时,
“天眼”系统突然发出轻微的警报声!
沈棠立刻指向其中一个分屏:“三号区域,原水塔顶部!有热源信号短暂出现又消失!行为模式分析……高度疑似潜伏观察!”
几乎同时,另一个靠近仓库的震动传感器传回了极其微弱的、有节奏的敲击声,经过增强处理,像是某种简单的信号。
“鱼闻着味儿了!”
高峰低声道,
“继续等,看他们敢不敢靠近!”
又过了半小时,夕阳西下,天色开始变暗。
厂区内,一个极其模糊的黑影,利用建筑物投下的长长阴影,
如同壁虎般贴着地面,
悄无声息地从二号点,也就是标记的地下管道的一个隐蔽出口滑出,
然后借助杂草和瓦砾的掩护,向着故障卡车和废弃仓库的方向匍匐前进。
他的动作专业而谨慎,每移动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观察许久。
“目标出现!方位,厂区西南角,正向仓库迂回接近!”
“天眼”系统的操作员压低声音报告,屏幕上,一个红色的光标正在缓慢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