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余波与暗涌-《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老白的交代,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威胁他的人,虽然身份不明,但其手段与“幻影”组织胁迫人员的风格高度吻合。

  保卫处立刻对老白家附近近期出现的陌生人、以及他儿子被撞事件的“肇事者”进行了秘密排查。

  同时,对试验场爆炸案的深入调查也有进展。

  爆炸使用的炸药成分特殊,与之前后山发现的一些残留物有相似之处。

  而那个被抓获的破坏分子,

  经过连夜审讯和政策攻心,

  在确凿证据面前,心理防线开始松动,

  最终交代,他是受一个代号“掌柜”的人直接指挥,任务指令是通过死信箱传递,

  他从未见过“掌柜”的真面目,只知道“掌柜”能量很大,

  对基地内部情况非常熟悉。

  “掌柜”!

  这个代号再次出现!

  从周晓芸的供词,到现在的破坏行动,

  “掌柜”仿佛是“幻影”组织在本地区阴影中的核心指挥者。

  陆铮和沈棠综合所有信息,

  得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论:这个“掌柜”,很可能就隐藏在基地内部,

  甚至可能身居某个不太起眼却又能接触到不少信息的位置。

  他利用像周晓芸这样的棋子进行情报搜集和试探,

  在关键时刻则启动像老白这样被抓住把柄的人员进行内部破坏,

  同时指挥外部行动人员配合。

  其目的,不仅仅是窃取技术,更是要从根本上瘫痪“利剑”项目,打击我方的科研实力和士气。

  试验场的爆炸声,不仅没有吓倒“利剑”小组,

  反而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所有人,也让隐藏的敌人暴露了更多的踪迹。

  危机远未解除,但猎手与猎物的位置,

  在硝烟与迷雾中,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下一步,就是如何揪出那个神秘的“掌柜”,以及他可能还潜伏着的更多爪牙。

  一场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暗战,已然升级。

  试验场的爆炸声和随之而来的混乱,

  像一块投入水面的巨石,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尽管破坏行动被挫败,一名外部行动人员落网,

  内部隐患老白也坦白交代,

  但“利剑”小组乃至整个研究院的气氛,

  并未因此轻松多少,反而更加凝重。

  一种“敌暗我明”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小红楼内,灯火通明依旧,却少了往日的热烈,多了几分肃杀。

  沈棠带领团队,

  一边对第二代样机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数据复盘,

  确保没有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另一边,

  则根据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获取的新数据,

  开始了第三轮更精细的优化设计。

  工作节奏更快,要求更严,

  但成员间的交流却愈发简洁、高效,仿佛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要用更出色的成果来回应敌人的挑衅。

  老周几乎住在了车间,

  带着技工们对每一个零件进行探伤检测,

  反复校准装配精度,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仿佛要将所有可能被敌人利用的细微瑕疵都剔除出去。

  老吴则把自己关在实验室,

  对着爆炸前后采集到的推进剂燃烧数据,一遍遍地演算、分析,

  试图找出那几乎难以察觉的、可能被动了手脚的参数波动,嘴唇因为紧张和专注而微微起皮。

  小孙和小陈等年轻人,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再给敌人可乘之机。

  落网的外部行动人员,代号“灰鼠”和坦白的内应老白,

  成为了突破“掌柜”及其网络的关键。

  保卫处对“灰鼠”进行了高强度、高策略的审讯。

  这个亡命徒起初极其顽固,

  但在确凿证据和政策的强大攻势下,

  尤其是当审讯人员看似不经意地提及“掌柜”、“老四”等代号,并点出砖瓦厂死信箱的细节时,“灰鼠”的心理防线出现了松动。

  他最终交代,

  自己确实是受“掌柜”遥控指挥,

  但与“掌柜”从未直接见面,

  指令通过多个死信箱层层传递。

  他只知道“掌柜”在基地内部能量很大,

  消息灵通。而那个砖瓦厂死信箱,

  他只知道是用于传递指令和接收简单情报的节点之一,

  每次放置或取走物品,都有特定的安全信号,

  比如墙角石块的位置变化。

  关于“老四”,

  他只知道是“掌柜”手下负责外部联络和具体行动协调的人,

  同样神龙见首不见尾。

  老田这条线,价值凸显出来。

  他虽然级别低,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但他作为司机,

  活动范围相对自由,

  听到、看到的零碎信息不少,而且他传递情报的方式相对固定砖瓦厂死信箱。

  保卫处决定,在不惊动“掌柜”的前提下,秘密控制并逆用老田。

  由经验丰富的侦察员伪装成“老四”的人,

  继续通过死信箱向老田下达一些无关紧要或经过篡改的指令,

  观察“掌柜”或其网络其他环节的反应,

  同时严密监控老田接触的所有人和事,试图顺藤摸瓜。

  沈棠没有直接参与审讯和逆用计划,

  她的主战场依然在技术和项目本身。

  但她始终密切关注着案件的进展。

  陆铮会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

  向她通报一些不涉及具体侦查手段的整体情况。

  听完老田和“灰鼠”的交代,

  沈棠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敌人的行动环环相扣,

  从周晓芸的情报搜集,到试验场的精准破坏,显示出极高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但老田这个环节,

  暴露得似乎有些……“顺理成章”?就像是被故意推出来吸引火力的靶子。

  那个神秘的“掌柜”,

  真的会如此依赖一个容易被胁迫、且岗位并不核心的司机吗?

  她再次审视整个事件链,

  目光落在了试验前那份被故意泄露的、带有细微偏差的假情报上。这份假情报,目的是引蛇出洞,也确实引来了“灰鼠”的破坏行动。

  但反过来想,“掌柜”难道就没有可能将计就计,利用这次“失败”的行动,来掩护更深层、更隐蔽的图谋?

  比如,故意牺牲“灰鼠”和老田这条线,

  来验证保卫处的侦查能力和反应模式,或者……掩护另一条更重要的情报渠道?

  这个想法让沈棠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眼前的“突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甚至可能是敌人精心布置的迷魂阵。

  她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陆铮,

  提醒他调查工作务必多线并进,不能完全被老田这条线牵着鼻子走。

  陆铮高度重视沈棠的直觉。

  他指示保卫处,在围绕老田进行逆用的同时,

  扩大侦查视野,对研究院所有部门,

  特别是那些看似清闲、不易引起注意,

  却又可能接触到各类信息的岗位,进行更细致的背景复核和日常行为观察。

  一时间,研究院里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

  人们照常工作、学习,但彼此的目光中,

  似乎都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食堂里,闲聊的话题变得谨慎;

  办公室里,加班的人也似乎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