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重压下的前行-《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对赵建国和张秀芳的监控在秘密持续。

  调查组判断,暗杀行动成功后,

  敌特网络很可能会有新的指令或动向。

  果然,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

  化装成菜农在供销社附近蹲守的侦察员发现,

  赵建国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骑自行车来到了城郊的一座废弃砖窑。

  他在砖窑里停留了约一刻钟,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用油布包着的小包裹。

  侦察员没有打草惊蛇,远远跟踪。

  赵建国随后将包裹带回了家。

  接下来的两天,他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直到第三天,张秀芳轮休进城“逛街”。

  她看似随意地走进了县城最大的百货大楼,

  在卖搪瓷盆的柜台前停留了很久,

  期间,她趁售货员不注意,飞快地将一个小纸卷塞进了一个样品盆的底部缝隙里!

  新的死信箱!

  敌人非常狡猾,不断变换传递地点和方式!

  侦察员守株待兔,几个小时后,

  一个打扮入时、提着网兜的年轻女人来到柜台,

  假装挑选盆子,顺手取走了那个纸卷。

  经查,这个女人是县文化馆的播音员,平时接触人员复杂。

  线索像藤蔓一样蔓延开来,牵扯出越来越多的人。

  这个间谍网络的规模和严密程度,超出了最初的想象。

  就在沈棠忙于政委康复和自身科研工作,身心俱疲时,

  研究院接到了上级下达的一项紧急新任务:为一种新型高空高速侦察机的重要部件,研制一种能在超高温和极寒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的特种密封材料。

  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极大。

  刘所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沈棠:“小沈啊,这个任务非你莫属!我知道你最近辛苦,但这事关国防大事…”

  沈棠看着任务书上的苛刻指标,

  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边是政委缓慢却必须持续的康复治疗,一边是迫在眉睫、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科研攻关。

  她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几乎被推到了极限。

  灵泉空间虽然能缓解她的疲劳,但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尤其是这种需要大量实验和理论突破的科研难题。

  她再次陷入了两难境地,

  但这一次,她没有犹豫太久。

  她知道哪一边更重。

  “所长,我接。”

  沈棠深吸一口气,

  眼神坚定,“政委那边的调理,我会安排好时间,不影响课题进度。”

  王政委在缓慢康复,

  意识越来越清楚,或许能回忆起更多关键细节。

  间谍网络的调查在稳步推进,更多的线索浮出水面,收网的时机正在临近。

  沈棠肩负着救治英雄和攻克国防难题的双重重任,

  在极限压力下砥砺前行。

  陆铮则既要指挥侦查,

  又要担心妻子的身体,

  还要应对基地繁重的日常管理和战备任务。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共同的目标,顶着巨大的压力,默默努力着。

  ***

  师部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由师长、李副部长、保卫处长、陆铮以及上级派来的反间谍专家组成的联合指挥部,

  正在对收集到的所有线索进行最后梳理和研判。

  “目前可以确定,”

  反间谍专家指着黑板上复杂的关系图,

  “以张秀芳为枢纽,其表弟赵建国为联络员,勾结伪装成后勤人员的凶手,利用供销社系统和邮件投递为掩护,在基地内外构建了一个情报传递网络。

  他们的目标明确:长期潜伏,搜集我军工科研动态和部队部署情报,此次暗杀王政委,可能是灭口,也可能是某种报复或震慑。”

  “赵建国取回的油布包裹,经秘密检查,里面是一台微型照相机和几卷微型胶卷。”

  保卫处长补充,

  “说明他们近期可能有重大情报需要传递。文化馆的那个女播音员,化名刘丽,真实身份正在核查,她应该是负责将情报传递出县城的环节。”

  “收网时机已到。”

  师长目光锐利,

  “但必须确保一网打尽,不能有漏网之鱼!行动方案!”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代号“春风”的收网行动方案:

  1.同步抓捕:在同一时间点,对张秀芳、赵建国、女播音员刘丽实施抓捕,切断其相互通联的可能。

  2.诱敌深入:

  伪造一份关于“新型高空高速侦察机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假情报,

  通过张秀芳的渠道“无意”中泄露出去,

  引诱其上钩,

  力争在其传递情报时人赃并获,并揪出更高层级的接应者。

  3.重点监控:对县供销社、文化馆及相关交通要道进行严密布控。

  4.应急准备:陆铮负责指挥应急分队,

  防止嫌疑人狗急跳墙或发生意外。

  行动时间定在两天后的夜晚,

  那是刘丽例行去市里“汇报工作”的日子。

  就在行动前夜,

  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部署:王政委病情出现反复!

  可能是回忆起遇刺片段,因情绪激动,导致心率失常,血压骤降,情况危急!

  医院紧急抢救,

  虽然再次稳住,

  但主治医生面色凝重:“政委的身体太虚弱了,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必须绝对静养!任何情绪波动都可能… …”

  这个消息让指挥部成员心头蒙上阴影。

  王政委是重要证人,他的稳定对案件后续审讯和定案至关重要。

  师长沉思片刻,

  目光投向陆铮:“让沈棠同志去!只有她的‘方子’能稳住政委!告诉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政委平安度过这几天!”

  陆铮立刻回家找到沈棠。

  沈棠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就赶往医院。

  她知道,此刻政委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整个收网行动的成败和部队的士气。

  两天后的夜晚,月黑风高。

  县城和大院看似与往常一样平静,但暗地里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医院特护病房外,

  增加了双岗守卫,

  沈棠守在政委床边,

  一边用稀释的灵泉水缓缓滴入其口中,

  一边轻声安抚着他的情绪,用自己的精神力引导他平静下来。

  政委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

  与此同时,各行动小组已全部就位:

  一组潜伏在张秀芳家周围,等待信号。

  二组埋伏在赵建国回家必经的巷口。

  三组在文化馆宿舍楼下设伏。

  四组伪装成路人,散布在刘丽前往长途汽车站的路线沿途。

  五组由陆铮亲自带领,在汽车站内外布控,准备抓捕前来与刘丽接头的“大鱼”。

  指挥部内,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各小组不断报告着“目标就位”、“情况正常”。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

  敲在每个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