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帮忙改良-《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科研队对“虎狼之家”的观察虽然告一段落,

  但李教授和王工心中的震撼和疑惑并未消散。

  沈棠那含糊其辞的“用心论”显然无法解释灰点印记淡化、墨团异常壮实、云朵奶水充沛等超常现象。

  他们带着满腹疑问和珍贵的观察记录离开了小院,

  但沈棠这个名字和她那充满奇迹的小院,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更深的烙印。

  没过几天,小院的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来的,依旧是李教授和王工,

  但他们的神情却与上次不同,少了些好奇,多了几分郑重和…一丝求助的意味?

  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的技术员,抬着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木箱。

  “沈棠同志!又来打扰了!”

  李教授一进门就开门见山,脸上带着苦笑,

  “这次…不是来看老虎和狼崽的,是…来求援的!”

  “求援?” 沈棠有些意外,目光落在那个木箱上。

  王工上前一步,拍了拍木箱,无奈地说:“沈知青!别提了!我们农研院最近引进了一批新式农机,想推广给地方生产队用。结果…水土不服!问题一大堆!尤其是这台小型收割机!”

  他示意技术员打开木箱。

  里面是一台结构紧凑、但看起来有些复杂的金属机器——一台小型手扶式联合收割机。

  不过,机器上沾满了泥土和草屑,几个关键部位明显有磨损和变形的痕迹。

  “这是我们刚从试验田拖回来的!”

  王工指着机器,一脸头疼,

  “设计理念是好的!效率高!能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省时省力!可…一到实际作业就掉链子!”

  “问题太多了!”

  李教授补充道,掰着手指数,

  “第一,传动系统太脆弱!稍微遇到点硬茬或者不平的地,齿轮就卡死!皮带就崩断!

  第二,脱粒滚筒间隙调整不灵!要么脱不干净,浪费粮食!要么打碎谷粒,影响品质!

  第三,底盘太低!在咱们北方的坡地、水田里,动不动就陷进去!

  第四,也是最头疼的!故障率高!

  操作复杂!

  生产队的社员们根本玩不转!

  修都修不好!现在好几个试点大队都抱怨连连,说还不如用镰刀!”

  “我们想尽了办法!”

  王工愁眉苦脸,

  “改图纸!换材料!加强结构!效果都不理想!成本还上去了!推广不下去啊!”

  李教授看着沈棠,

  眼神带着期盼:“沈棠同志!我们知道你懂机械!在红旗大队改良过犁地机!还帮军工研究院优化过‘星火’手枪!

  这次…能不能请你…帮我们看看这台收割机?指点指点?

  看看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改良办法?让它在咱们的实际农田里…能干活!少趴窝!”

  科研队的到来,再次引起了“虎家”的注意。

  雷霆依旧沉稳地趴在门口,琥珀色的眼睛扫视着来人,喉咙里滚过一声低沉的咕噜,算是打招呼。

  云朵则带着四个小家伙趴在干草棚里,好奇地看着这边。

  雪宝则最是兴奋!

  它凑到木箱边,巨大的鼻子嗅着机器的铁锈味和泥土味,喉咙里发出“呜嗷呜嗷”的疑惑声,还用巨大的爪子轻轻扒拉了一下机器外壳,发出“哐当”一声!

  “雪宝!别闹!” 沈棠轻声呵斥。

  “呜…” 雪宝委屈地缩回爪子,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咕噜。

  沈棠走到木箱前,蹲下身,仔细查看这台“问题收割机”。

  她的目光锐利而专注,手指轻轻拂过磨损的齿轮、变形的连杆、沾满泥污的底盘…脑海中,

  末世基地里那些结构简单、皮实耐用、专为恶劣环境设计的农用机械图纸,

  如同幻灯片般飞速闪过。

  “李教授,王工,”

  沈棠站起身,指着机器,

  “问题…确实不少。但…核心问题,我觉得是设计思路不对。”

  “思路不对?” 李教授和王工一愣。

  “嗯。”

  沈棠点点头,声音清晰而冷静,“这台机器…太‘精致’了!它可能是参考了国外平原大农场的设计,追求效率最大化。

  但忽略了咱们国家农田的实际状况——地块小、地形复杂,坡地、水田、土壤条件差异大、作物品种多样、还有…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她顿了顿,

  指着磨损的齿轮:“传动系统脆弱?那是因为它用了太多精密齿轮和链条!

  追求传动效率,却牺牲了耐用性!

  在咱们的田里,石头、树根、硬土块…随时可能卡进去!一卡就坏!”

  她又指着脱粒滚筒:“间隙调整不灵?因为调节机构太复杂!

  需要专用工具和精确校准!

  社员们哪有那个功夫?

  调不好,自然效果差!”

  最后,

  她拍了拍低矮的底盘:“底盘太低?为了降低重心?

  但在咱们的烂泥地、坡地…那就是活靶子!不陷才怪!”

  李教授和王工听得连连点头!

  沈棠的分析一针见血!

  直指要害!

  “那…沈棠同志!你看…怎么改?”

  王工急切地问。

  沈棠沉吟片刻,脑海中迅速勾勒出改良方案。

  她拿起王工递过来的纸笔,一边画一边说:

  “第一,传动系统简化!去掉那些花哨的链条和精密齿轮!

  改用更皮实耐用的三角皮带传动!

  虽然效率低一点,但不容易坏!

  断了皮带也好换!关键部位…加装防护罩!防止异物卡入!”

  她迅速画出一个简化的皮带传动结构图,关键部位加了防护罩草图。

  “第二,脱粒滚筒!改成固定间隙!

  或者…最简单的杠杆式手动调节!不用工具!凭手感就能调!

  虽然精度差点,但胜在简单可靠!不容易坏!

  而且…针对不同作物,麦子、水稻、谷子,可以预设几个常用档位,用卡槽固定!一目了然!”

  她又画了一个简单的杠杆调节机构示意图。

  “第三,底盘!加高!加宽!增加离地间隙!

  轮胎换成更宽、花纹更深的!

  增加抓地力!防止陷车!虽然重心高点,稳定性差点,但总比趴窝强!

  在坡地作业时,让社员注意点就行!”

  她标注了底盘加高加宽的尺寸和轮胎更换建议。

  “第四,整体结构!

  能焊接的地方尽量焊接!

  减少螺栓连接!螺栓容易松动、生锈!焊接更牢固!

  更耐造!外观…不用那么好看!实用第一!”

  她强调了结构简化和焊接的重要性。

  李教授和王工看着沈棠笔下清晰简洁的草图,听着她条理分明、切中要害的讲解,

  眼睛越来越亮!这方案…太接地气了!

  完全是为中国农村量身定做的!

  简单!皮实!好修!成本还低!

  “妙啊!妙啊!”

  王工拍着大腿,“皮带传动!杠杆调节!加高底盘!焊接结构!沈知青!你这思路…太绝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教授也激动地搓着手:“对对对!化繁为简!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实用的好机器!沈棠同志!你真是…农机天才!”

  沈棠笑了笑,放下笔:“纸上谈兵而已。具体效果…还得看实物。”

  “实物?” 王工一愣,“我们…就带了这一台样机…”

  “呜嗷!”

  就在这时,雪宝喉咙里发出一声兴奋的呼噜!它似乎对这台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巨大的爪子又扒拉了一下机器!

  沈棠看着雪宝,心中一动:“王工,李教授,你们这台样机…还能动吗?”

  “勉强能走…但收割功能…基本废了…” 王工无奈地说。

  “能动就行!”

  沈棠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雪宝!过来!”

  “呜嗷!” 雪宝立刻欢快地跑过来,巨大的脑袋蹭着沈棠的手。

  “雪宝,” 沈棠指着那台收割机,

  “你…推着它!在院子里…走几圈!慢点!别弄坏了!”

  “啊?!” 李教授和王工傻眼了!

  让老虎…推收割机?!

  “呜嗷!” 雪宝却似乎听懂了!它喉咙里发出一声兴奋的咆哮!

  巨大的身躯猛地发力!巨大的爪子抵在收割机底盘上!

  “嘎吱…嘎吱…” 沉重的收割机竟然真的被雪宝推动了!

  在院子里缓缓移动起来!

  雪宝喉咙里发出用力的呼噜声,琥珀色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好!雪宝!慢点!对!就这样!” 沈棠指挥着。

  雷霆和云朵也好奇地看着。

  灰点、墨团、雪绒、金宝四个小家伙更是兴奋地在干草垫子上蹦跳,“嗷呜嗷呜”地叫着,仿佛在给雪宝哥哥加油!

  雪宝推着收割机在院子里转了两圈。

  沈棠仔细观察着机器的运动状态:底盘离地间隙是否足够?轮胎在松软地面的抓地力?传动系统在受力时的状态,

  “停!雪宝!好样的!”

  沈棠拍了拍雪宝的大脑袋,奖励了它一块肉干。

  “呜嗷!” 雪宝得意地甩着尾巴,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声。

  沈棠走到机器旁,指着底盘和轮胎对王工说:

  “王工,你看!底盘高度在松软地面勉强够用,但在水田肯定不行!

  还得再加高至少五公分!

  轮胎花纹太浅,换成深花纹的!

  另外…传动轴这里,推的时候有轻微晃动,连接件强度不够,得加固!”

  李教授和王工看着沈棠仅凭雪宝“推车”就发现的问题,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观察力!这实践精神!绝了!

  “沈棠同志!太感谢了!”

  李教授紧紧握住沈棠的手,

  “你这方案!你这现场测试!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们回去就按你的思路改!造出样机…第一时间送来给你看!”

  “对!沈知青!”

  王工也激动地说,

  “你简直就是我们农研院的‘及时雨’!农机改良的‘活诸葛’!”

  沈棠笑着摇摇头:“李教授,王工,你们太客气了。能帮上忙就好。希望…这台机器改好后,真能帮到农民兄弟。”

  科研队带着沈棠的改良方案、草图和满满的信心离开了小院。

  临走前,王工还特意摸了摸雪宝的大脑袋:“雪宝!好样的!你可是咱们农机改良的‘大功臣’!下次来…给你带好吃的!”

  “呜嗷!” 雪宝喉咙里发出得意的咕噜声,尾巴甩得像风车。

  看着科研队远去的背影,沈棠轻轻舒了口气。

  她看着院子里那台被雪宝推过的收割机,又看看身边威武的雷霆、温柔的云朵、活泼的雪宝,还有干草垫子上嬉闹的四个小家伙,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