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气氛紧张而热烈-《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几天后,陆铮再次骑着自行车来到小院。

  他依旧穿着笔挺的军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他先去了大棚区。棚内绿意盎然,菜苗长势喜人。

  他隔着薄膜看了看,又问了赵建国几句病虫害防治的情况,在小本本上认真记录着。

  然后,他走向沈棠的小院。

  推开院门,他习惯性地扫视院子。

  云朵正优雅地趴在屋檐下舔爪子。

  雪宝在它身边打滚玩耍。

  雷霆则…依旧趴在最远的角落,看到陆铮进来,也只是抬了抬眼皮,喉咙里发出一声有气无力的咕噜,眼神“幽怨”,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陆铮的目光在雷霆身上停留了几秒。

  这家伙…精神气儿好像更差了?

  但身体明显很健康,皮毛油光水滑的。

  看来…家庭地位堪忧啊。

  他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陆队长。”

  沈棠从屋里出来,看到陆铮,打了声招呼。

  “嗯。”

  陆铮应了一声,目光转向沈棠,

  “大棚里的菜长势很好。病虫害也控制住了?”

  “嗯,社员们很用心,土办法效果不错。”

  沈棠点点头,

  “陆队长今天来,是犁地机那边有新进展了?”

  “是。”

  陆铮从军装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给沈棠,

  “发动机小型化的瓶颈基本突破了!王工他们根据你的建议,优化了散热结构和传动比,试制了一台小型柴油机样机,功率和散热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是测试报告和样机照片。”

  沈棠接过报告和照片,眼睛一亮!

  照片上,一台结构紧凑、线条硬朗的小型柴油机静静矗立在试验台上,旁边站着兴奋的王工和李教授。

  报告上的数据也显示,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

  “太好了!”

  沈棠由衷地高兴,

  “发动机解决了,整机的进度就能大大加快了!”

  “是的。”

  陆铮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王工说,有了这台发动机,年底前有望组装出第一台原型机!”

  “太好了!”

  沈棠再次赞叹,仔细看着报告和照片,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

  两人就发动机的细节和后续整机设计又讨论了一会儿。

  陆铮认真地记录着沈棠提出的几点优化建议。

  讨论完毕,陆铮收起图纸和笔记本

  他目光扫过院子里“虎家”的日常,又落在沈棠脸上,

  状似随意地问:“雷霆…看着还是没什么精神?”

  沈棠想起雷霆那副“怨夫”样,

  忍不住笑了:“嗯…家庭地位有点低,被云朵管得死死的,有点…抑郁?”

  陆铮:“……”

  他嘴角又抽动了一下,没再多问。

  他像往常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姜糖。” 放在桌上。

  这次,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云朵、雪宝和蔫蔫的雷霆,

  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这个。”

  他拿出一个油纸包,

  “后勤处特批的,给它们加餐。风干的牛肉条,还有几块…带骨髓的大棒骨。”

  他特意强调了“大棒骨”。

  说完,他转身就走,动作依旧干脆利落。

  王晓梅高兴地拿起油纸包:“哇!带骨髓的骨头!雷霆肯定喜欢!”

  沈棠看着桌上的姜糖和肉干骨头,又看看陆铮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心里那丝暖意再次蔓延开来。

  她剥开一颗姜糖放进嘴里,辛辣甘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

  她拿起一块最大的带骨髓的牛棒骨,走到雷霆的角落。

  雷霆闻到骨髓的香气,无精打采的眼睛瞬间亮了!

  它抬起头,眼神“渴望”地看着沈棠。

  “给,好好啃吧。”

  沈棠把骨头放在它面前。

  雷霆喉咙里发出一声激动的呜咽,叼起骨头,迫不及待地啃了起来!

  那专注而满足的样子,仿佛暂时忘记了“家庭地位”的烦恼。

  沈棠又拿起一块肉干,走到云朵身边。

  云朵温柔地叼过肉干,亲昵地蹭了蹭沈棠的手。

  雪宝看到妈妈有肉干,也凑过来。

  沈棠笑着给了雪宝一块小点的肉干。

  雪宝叼着肉干,开心地跑到一边玩耍起来。

  小院里,阳光温暖。

  云朵优雅地吃着肉干。

  雪宝欢快地啃着肉干。

  雷霆则抱着那块大棒骨,啃得忘乎所以,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声。

  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与温馨。

  ***

  省军区军工研究院,发动机试制车间内,气氛紧张而热烈。

  巨大的试验台上,一台结构紧凑、线条硬朗的小型柴油机正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

  缸体微微震动,排气管喷出淡淡的青烟。

  王工和李教授围在机器旁,看着仪表盘上稳定的转速和功率输出数据,

  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

  “成了!真的成了!”

  李教授激动地拍着大腿,

  “功率15.5马力!散热稳定!噪音和震动都在可控范围内!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太好了!沈棠同志的设计思路太精妙了!优化后的散热结构和传动比简直是神来之笔!”

  王工也兴奋得满面红光,“有了这台心脏,‘红旗’犁地机就成功了一半!”

  发动机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项目组的士气。

  王工和李教授立刻带领团队,投入到整机的组装工作中。

  履带底盘、传动系统、液压升降机构、驾驶室框架…

  一个个部件按照沈棠的图纸,被精心组装起来。

  车间里充满了金属碰撞的铿锵声、电焊的火花和工程师们专注的讨论声。

  然而,就在整机组装接近尾声,

  准备将发动机吊装到底盘上的关键时刻,问题出现了!

  巨大的吊车臂缓缓移动,

  将小型柴油机对准底盘预留的安装位置。

  发动机缓缓下降…

  “停!停!”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突然大喊,

  “不对!卡住了!发动机支架和底盘预留的接口…对不上!”

  吊车立刻停止动作。

  王工和李教授赶紧凑过去查看。

  果然!

  发动机底部的安装支架,和底盘上预留的螺栓孔位,

  偏差了大约半厘米!

  虽然偏差不大,但就是无法顺利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