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犁地机?”
陆正国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他是军人,懂枪炮,懂战略,但对农用机械…
确实不在行。
他听说过拖拉机,但履带式的?还要能翻地?
沈棠看出了陆正国眼中的疑虑。
她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展开了第一张图纸,铺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张整体概念图。
图纸上,清晰地画着一台结构紧凑、线条硬朗的履带式机械!
它比常见的东方红拖拉机小了一大圈,
底盘是两条宽厚的履带,驾驶室小巧而封闭,
后面连接着一个可升降、可调节深浅的多铧犁具!
整体设计充满了工业美感和实用主义!
“这是设计概念。”
沈棠指着图纸,声音平稳,
“它体积小,重量轻,适合红旗大队那种丘陵、小地块的地形。履带设计,抓地力强,泥泞、坡地都能走。封闭驾驶室,保护驾驶员。后面挂载的犁具,可以升降调节,适应不同土质和耕作深度。”
陆正国看着图纸,眼神中的审视渐渐被一丝惊讶取代。
他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这张图画的太专业了!
结构清晰,比例精准,细节到位!
完全不像一个知青能画出来的东西!
他不由得抬头,再次深深看了沈棠一眼。
沈棠没停,又展开了第二张图纸。
这是传动系统和液压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上面标注着齿轮、链条、液压油缸…结构复杂而精巧!
“这是核心部分。”
沈棠指着复杂的齿轮组和液压原理图,
“采用小型柴油机驱动,通过变速箱和链条传动到履带。犁具的升降和角度调节,采用液压系统控制,操作省力,精度高。”
陆正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液压系统?
这玩意儿在军用装甲车上才用!
用在犁地机上?
成本得多高?技术难度多大?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质疑:
“沈棠同志,这个设计…想法很好。但是,液压系统?小型柴油机?这些…成本和技术要求都很高!用在犁地机上,是否…过于超前了?而且,军工研究院的资源,主要是为国防服务…”
“陆参谋长,”
沈棠打断了他,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知道军工研究院的使命。但国防的基础是什么?是粮食!是吃饱肚子的老百姓!红旗大队被洪水毁了,如果明年春耕还靠人拉肩扛,粮食产量上不去,老百姓饿肚子,何谈稳定?何谈发展?”
她指着图纸:
“这台机器,如果能造出来,效率是人力的几十倍!它不仅能翻地,稍加改装,还能播种、中耕、甚至运输!它解放的是最宝贵的劳动力!提高的是最根本的粮食产量!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国防’吗?”
她顿了顿,眼神锐利地看着陆正国:
“至于成本和技术…图纸我出,核心技术我提供指导!军工研究院只需要提供材料、加工能力和部分技术支持!造出来,第一批机器,优先供应红旗大队!名字我都想好了——‘红旗’牌!它属于这片土地!它带来的效益,将远远超过投入的成本!”
陆正国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眼神却如同燃烧着火焰的年轻女子,看着她铺在桌上的、远超他想象的精密图纸,听着她掷地有声的话语…
他不得不承认,他被说服了一部分。
这图纸的价值,这思路的前瞻性…确实惊人!
但兹事体大,他不敢贸然决定。
他沉吟片刻,
沉声道:“沈棠同志,你的想法…很有魄力。但这涉及到重大资源调配和技术攻关,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他拿起桌上的保密电话,
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陈吗?你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还有,通知技术处的王工,农研院的李教授,让他们以最快速度赶过来!有重要事情!”
放下电话,
陆正国看向沈棠和陆铮:
“政委和专家马上就到。沈棠同志,你先休息一下。陆铮,带沈棠同志去小食堂吃点东西,等会儿再过来。”
陆铮立刻应道:“是!”
他转向沈棠,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走吧,先去吃点东西。你身体还没好利索。”
沈棠点点头,收起图纸,跟着陆铮离开了气氛凝重的办公室。
军区小食堂。
比起大食堂的喧闹,小食堂安静许多,只有零星几个军官在用餐。
陆铮找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
“想吃什么?”
陆铮拿着菜单,问道。
他看着沈棠苍白的脸,想起她刚经历过大病,又一路奔波,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随便,清淡点就行。”
沈棠没什么胃口,但也不想拂了他的好意。
陆铮没再问,
直接对窗口的炊事员说:
“一份病号饭,小米粥,煮得烂点。一份清炒白菜,少油少盐。再…加个鸡蛋羹,要嫩的。”
他记得沈棠似乎不太爱吃油腻的。
沈棠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陆铮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解释道:“你身体要紧。”
饭菜很快端上来。
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金黄粘稠,清炒白菜碧绿爽脆,鸡蛋羹嫩滑得像豆腐脑。
沈棠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粥。
胃里有了暖意,身体似乎也舒服了些。
她看着对面坐得笔直、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她碗里的陆铮,心里微微一动。
这个男人…粗中有细。
陆铮自己也要了一份简单的饭菜,吃得很快,但动作依旧带着军人的利落。
他看沈棠吃得慢,也不催,只是默默地陪着她。
“图纸…能行吗?”
陆铮低声问,打破了沉默。
他刚才在办公室也被那图纸震住了,但更多的是担心。
军工研究院那帮老学究,眼光高得很,农用机械…他们未必看得上眼。
沈棠放下勺子,用纸巾擦了擦嘴角,眼神平静而自信:
“图纸没问题。技术思路也没问题。关键…是看上面有没有这个魄力,愿不愿意为农业现代化迈出这一步。”
她看着窗外军区操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粮食…才是真正的根基。有了它,人心才稳,国防才强。”
陆铮看着她沉静的侧脸,
看着她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睿智和坚定,
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两人安静地吃着饭。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紧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
就在这时,
食堂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洪亮的嗓门:
“老陆!什么事这么急?火急火燎地把我叫来!王工和李教授也快到了!…咦?小铮也在?这位是…”
一个穿着军装、身材微胖、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气喘吁吁、一个穿着军装、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
陈政委一眼就看到了窗边的陆铮和沈棠,尤
其是沈棠面前摊开的、还没来得及完全收起的几张图纸一角!
他眼睛瞬间瞪圆了!
“这…这是?!”
陈政委几步冲过来,
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
一把抓起桌上那张露出来的液压升降机构局部图,
只看了一眼,就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这…这液压回路设计…这油缸布局…精妙!太精妙了!老王!老王你快来看!”
陈政委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对着后面刚进来的军工专家王工喊道!
王工凑过来一看,眼睛也瞬间直了!
他一把抢过图纸,手指颤抖着抚过上面精密的线条和标注,嘴里喃喃自语:
“天才…简直是天才的设计!这…这用在犁地机上?暴殄天物啊!不!是化腐朽为神奇!这思路…绝了!”
旁边的农研院李教授也凑了过来,
看着那张整体概念图,
尤其是那小巧的履带底盘和可调节的多铧犁,
眼睛也亮得吓人:
“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轻便!灵活!适合山地丘陵!这要是真能造出来…咱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能往前跨一大步啊!”
三个人围着那张小小的餐桌,
对着几张图纸,激动得唾沫横飞,
完全忘了场合!
陆铮和沈棠对视一眼。
沈棠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自信。
陆铮则看着被专家们围住、依旧平静地小口喝着粥的沈棠,
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最终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悸动。
他知道,沈棠的“红旗”犁地机…成了!
陆正国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他是军人,懂枪炮,懂战略,但对农用机械…
确实不在行。
他听说过拖拉机,但履带式的?还要能翻地?
沈棠看出了陆正国眼中的疑虑。
她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展开了第一张图纸,铺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张整体概念图。
图纸上,清晰地画着一台结构紧凑、线条硬朗的履带式机械!
它比常见的东方红拖拉机小了一大圈,
底盘是两条宽厚的履带,驾驶室小巧而封闭,
后面连接着一个可升降、可调节深浅的多铧犁具!
整体设计充满了工业美感和实用主义!
“这是设计概念。”
沈棠指着图纸,声音平稳,
“它体积小,重量轻,适合红旗大队那种丘陵、小地块的地形。履带设计,抓地力强,泥泞、坡地都能走。封闭驾驶室,保护驾驶员。后面挂载的犁具,可以升降调节,适应不同土质和耕作深度。”
陆正国看着图纸,眼神中的审视渐渐被一丝惊讶取代。
他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这张图画的太专业了!
结构清晰,比例精准,细节到位!
完全不像一个知青能画出来的东西!
他不由得抬头,再次深深看了沈棠一眼。
沈棠没停,又展开了第二张图纸。
这是传动系统和液压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上面标注着齿轮、链条、液压油缸…结构复杂而精巧!
“这是核心部分。”
沈棠指着复杂的齿轮组和液压原理图,
“采用小型柴油机驱动,通过变速箱和链条传动到履带。犁具的升降和角度调节,采用液压系统控制,操作省力,精度高。”
陆正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液压系统?
这玩意儿在军用装甲车上才用!
用在犁地机上?
成本得多高?技术难度多大?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质疑:
“沈棠同志,这个设计…想法很好。但是,液压系统?小型柴油机?这些…成本和技术要求都很高!用在犁地机上,是否…过于超前了?而且,军工研究院的资源,主要是为国防服务…”
“陆参谋长,”
沈棠打断了他,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知道军工研究院的使命。但国防的基础是什么?是粮食!是吃饱肚子的老百姓!红旗大队被洪水毁了,如果明年春耕还靠人拉肩扛,粮食产量上不去,老百姓饿肚子,何谈稳定?何谈发展?”
她指着图纸:
“这台机器,如果能造出来,效率是人力的几十倍!它不仅能翻地,稍加改装,还能播种、中耕、甚至运输!它解放的是最宝贵的劳动力!提高的是最根本的粮食产量!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国防’吗?”
她顿了顿,眼神锐利地看着陆正国:
“至于成本和技术…图纸我出,核心技术我提供指导!军工研究院只需要提供材料、加工能力和部分技术支持!造出来,第一批机器,优先供应红旗大队!名字我都想好了——‘红旗’牌!它属于这片土地!它带来的效益,将远远超过投入的成本!”
陆正国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眼神却如同燃烧着火焰的年轻女子,看着她铺在桌上的、远超他想象的精密图纸,听着她掷地有声的话语…
他不得不承认,他被说服了一部分。
这图纸的价值,这思路的前瞻性…确实惊人!
但兹事体大,他不敢贸然决定。
他沉吟片刻,
沉声道:“沈棠同志,你的想法…很有魄力。但这涉及到重大资源调配和技术攻关,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他拿起桌上的保密电话,
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陈吗?你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还有,通知技术处的王工,农研院的李教授,让他们以最快速度赶过来!有重要事情!”
放下电话,
陆正国看向沈棠和陆铮:
“政委和专家马上就到。沈棠同志,你先休息一下。陆铮,带沈棠同志去小食堂吃点东西,等会儿再过来。”
陆铮立刻应道:“是!”
他转向沈棠,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走吧,先去吃点东西。你身体还没好利索。”
沈棠点点头,收起图纸,跟着陆铮离开了气氛凝重的办公室。
军区小食堂。
比起大食堂的喧闹,小食堂安静许多,只有零星几个军官在用餐。
陆铮找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
“想吃什么?”
陆铮拿着菜单,问道。
他看着沈棠苍白的脸,想起她刚经历过大病,又一路奔波,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随便,清淡点就行。”
沈棠没什么胃口,但也不想拂了他的好意。
陆铮没再问,
直接对窗口的炊事员说:
“一份病号饭,小米粥,煮得烂点。一份清炒白菜,少油少盐。再…加个鸡蛋羹,要嫩的。”
他记得沈棠似乎不太爱吃油腻的。
沈棠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陆铮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解释道:“你身体要紧。”
饭菜很快端上来。
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金黄粘稠,清炒白菜碧绿爽脆,鸡蛋羹嫩滑得像豆腐脑。
沈棠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粥。
胃里有了暖意,身体似乎也舒服了些。
她看着对面坐得笔直、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她碗里的陆铮,心里微微一动。
这个男人…粗中有细。
陆铮自己也要了一份简单的饭菜,吃得很快,但动作依旧带着军人的利落。
他看沈棠吃得慢,也不催,只是默默地陪着她。
“图纸…能行吗?”
陆铮低声问,打破了沉默。
他刚才在办公室也被那图纸震住了,但更多的是担心。
军工研究院那帮老学究,眼光高得很,农用机械…他们未必看得上眼。
沈棠放下勺子,用纸巾擦了擦嘴角,眼神平静而自信:
“图纸没问题。技术思路也没问题。关键…是看上面有没有这个魄力,愿不愿意为农业现代化迈出这一步。”
她看着窗外军区操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粮食…才是真正的根基。有了它,人心才稳,国防才强。”
陆铮看着她沉静的侧脸,
看着她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睿智和坚定,
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两人安静地吃着饭。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紧张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
就在这时,
食堂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洪亮的嗓门:
“老陆!什么事这么急?火急火燎地把我叫来!王工和李教授也快到了!…咦?小铮也在?这位是…”
一个穿着军装、身材微胖、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气喘吁吁、一个穿着军装、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
陈政委一眼就看到了窗边的陆铮和沈棠,尤
其是沈棠面前摊开的、还没来得及完全收起的几张图纸一角!
他眼睛瞬间瞪圆了!
“这…这是?!”
陈政委几步冲过来,
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
一把抓起桌上那张露出来的液压升降机构局部图,
只看了一眼,就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这…这液压回路设计…这油缸布局…精妙!太精妙了!老王!老王你快来看!”
陈政委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对着后面刚进来的军工专家王工喊道!
王工凑过来一看,眼睛也瞬间直了!
他一把抢过图纸,手指颤抖着抚过上面精密的线条和标注,嘴里喃喃自语:
“天才…简直是天才的设计!这…这用在犁地机上?暴殄天物啊!不!是化腐朽为神奇!这思路…绝了!”
旁边的农研院李教授也凑了过来,
看着那张整体概念图,
尤其是那小巧的履带底盘和可调节的多铧犁,
眼睛也亮得吓人:
“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轻便!灵活!适合山地丘陵!这要是真能造出来…咱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能往前跨一大步啊!”
三个人围着那张小小的餐桌,
对着几张图纸,激动得唾沫横飞,
完全忘了场合!
陆铮和沈棠对视一眼。
沈棠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自信。
陆铮则看着被专家们围住、依旧平静地小口喝着粥的沈棠,
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最终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悸动。
他知道,沈棠的“红旗”犁地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