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她不再藏着掖着-《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几天后,红旗大队。

  沈棠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只守着半亩自留地的“沈知青”了。

  她开始频繁出现在田间地头,跟老农们聊天,看他们干活,拿着个小本子写写画画。

  她先从最简单的改良开始。

  她画了个新式犁铧的草图,比老式的更轻便,入土更深,还加了调节深浅的卡子。

  找村里的李铁匠,用废铁料敲打出来。

  一试,嘿!真省劲儿!翻地又快又深!

  她又改进了打谷场上的扇车,扬谷机,加了几个挡板和调节风力的活门,扬出来的谷子又干净又少浪费!

  看得老把式们直竖大拇指!

  她还偷偷从空间黑土地里拿出几把改良过的小麦种子,长得快,抗倒伏,掺在队里的种子里,种在自家那半亩自留地里做试验。

  王晓梅天天去盯着,回来就兴奋地跟沈棠汇报:“姐!你那麦子长得贼快!绿油油的!比旁边的壮实多了!”

  沈棠的威信,

  在一点一滴的实绩中,悄然建立起来。

  连赵建国看她的眼神,都从敬畏变成了发自内心的佩服和依赖。

  陆铮处理完省城的事,

  带着伤愈归队的队员小刘命保住了,

  但伤了肺,得休养,还有恢复得七七八八、走路虽然还有点瘸但精神头十足的雷霆,回到了红旗大队。

  他来找沈棠,

  一是看看她恢复得怎么样,

  二是“蜘蛛”那边暂时断了线索,需要重新梳理。

  沈棠看着陆铮腰间那把擦得锃亮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眼神闪了闪。

  “陆队长,”

  沈棠的声音很平静,

  “能…把你的枪给我看看吗?”

  陆铮愣了一下,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轻易不会离手,更别说给别人看。

  但他看着沈棠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想起她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想起雷霆那不可思议的恢复…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解下了腰间的枪套,连同那把沉重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起递给了沈棠。

  “小心点。”

  他声音低沉。

  沈棠接过枪。

  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金属的冰冷和枪油的味道。

  她没有丝毫犹豫,动作熟练得让陆铮瞳孔微缩!

  只见她手指翻飞,快得几乎看不清动作!

  “咔嚓!咔嚓!哗啦!”

  弹匣卸下!

  枪栓拉动!

  枪机分解!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仿佛这把枪在她手里,就像拆解一个熟悉的玩具!

  不到十秒钟,一把完整的步枪,在她手里变成了一堆零件!

  整整齐齐地摊在桌上!

  陆铮和他身后的队员,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手法…太专业了!

  比他们这些天天摸枪的老兵还利索!

  沈棠没理会他们的震惊。

  她拿起枪机组件,指着击针簧附近一个细微的凹槽,

  又指了指枪膛内壁一处容易挂铜屑的位置,声音平静无波:

  “这里,击针簧受力不均匀,高强度连续射击容易疲劳断裂。这里,膛线收口处理不够圆滑,容易挂铜,影响精度和射程。还有扳机力偏大,影响首发命中率…”

  她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进陆铮心里!

  她指出的问题,有些是他们部队里老兵都知道的“通病”,有些则是他都没注意到的细节!

  尤其是那个击针簧的问题,确实在高强度训练时出过故障!

  沈棠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线条流畅精准,比例完美!

  很快,一张改进版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内部结构图跃然纸上!

  她修改了击针簧的固定方式和受力结构,优化了膛线收口工艺,简化了扳机连杆,降低了扳机力…

  每一处改动都直指要害,简洁而有效!

  画完图,

  沈棠将图纸推到陆铮面前,眼神平静而锐利:

  “这个,你交上去。就说…是红旗大队一个懂点机械的知青,瞎琢磨的。”

  陆铮看着那张设计精妙、直指要害的改进图纸,

  又看看桌上那堆被拆解得明明白白的枪械零件,

  再看看眼前这个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女子,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哪是什么“瞎琢磨”?

  这分明是军工大师的手笔!

  她拆枪的手法,对枪械弊病的洞察,改进方案的精准…都超出了他的认知!

  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收起那张图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他看着沈棠,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最终化为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知道,这张图纸一旦交上去,会引起怎样的震动!

  不管怎样她还活着就好, 有任何问题,他扛!

  沈棠…她终于不再隐藏,亮出了她的锋芒!

  她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保了!

  沈棠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

  她知道,这张图纸,就是她主动出击的第一步!

  是敲开权力和特权大门的第一块砖!

  红旗大队的崛起,她自身命运的转折,将从这里,正式拉开序幕!

  陆铮带着那张沉甸甸的枪械改进图纸,

  如同揣着一颗即将引爆的重磅炸弹,

  连夜赶回了省军区。

  图纸交上去的过程,

  他没跟沈棠细说,但沈棠能想象到会引起怎样的震动。

  她不在乎那些震动,她在乎的是结果——那张图纸,是她主动递出的第一块敲门砖,是通往她所需要“特权”和“话语权”的阶梯。

  图纸交上去后,省军区乃至更高层会有什么反应,

  需要时间发酵。

  沈棠没干等着。

  她立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红旗大队的“翻身仗”上。

  第一步:粮食!吃饱肚子是硬道理!

  沈棠把目光瞄准了自家那半亩自留地。

  这块地,之前种出了震惊全大队的“奇迹庄稼”,

  是她的试验田,也是她的“招牌”。

  她不再藏着掖着。

  白天,她拖着尚未完全康复的身体,亲自下地。

  她指挥着王晓梅和几个信得过的半大小子,按照她画的新式犁铧图纸,让李铁匠又打了几副。

  新犁铧轻便锋利,入土深,翻地又快又省力,看得老把式们啧啧称奇。

  最关键的是种子!

  沈棠借口“托省城农科院的朋友弄了点新培育的良种”,实则是从空间黑土地里,用意念“收割”了一批经过十倍速催熟、颗粒饱满、生命力旺盛的小麦种子,用灵泉水浇灌出来的。

  她把这些种子,连同队里原有的种子,混在一起,精心播种在自家那半亩地里。

  播种那天,不少村民围在地头看热闹。

  沈棠也不藏私,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这新种子,抗倒伏,耐寒,分蘖多!加上咱这新犁铧,深耕细作,底肥下足!产量肯定比往年高!”

  她的话,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村民们看着她在地里忙碌的身影,再看看那闪着乌光的新犁铧,心里头半信半疑,但更多的是期待。

  毕竟,沈知青的本事,他们是亲眼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