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榜首-《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

  殿试只考一天,当日傍晚便结束。

  考试结束后,众贡士的试卷,由弥封官弥封,送归掌卷官保管,第二天掌卷官会将试卷送到东阁,由阅卷官阅卷。

  待阅卷官阅卷完毕,还要交给内阁大臣审阅,接着由阁臣开始主持,将三百多份考卷,分为三甲,排定次序。

  其中第一甲只取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的名次先后,阁臣不能裁夺,只能由皇帝本人亲自决定。

  “两位阁老,请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究竟是优是劣,我等实在不好评判。”

  阳明心学,自正德、嘉靖年间以来,至今已流传近百年,信众遍布天下。程光阳在策文中,将大明国势陵迟、纲纪不振,归罪于阳明心学,这种观点着实惊世骇俗。

  负责阅卷的礼部官员们读罢他的文章,大为惊讶,竟不知该如何评判,只能交给方从哲和吴道南过目。

  “崇仁公,你觉得如何呢?”

  方从哲拿起策文默读了一遍,很快就猜到,这篇文章肯定是程光阳所写,顿时会心一笑,转而拿给旁边的吴道南。

  见方从哲似有笑意,吴道南也猜出这篇文章是程光阳的。

  先前会试发生舞弊,京师舆论哗然,都说会元应该是程光阳,全是因为吴道南收受贿赂,才让沈同和位列榜首。

  此事对吴道南打击不小,如今他为了自身名誉,不好再为难程光阳,只能低声道:

  “语出虽然有些惊异,好在气势如虹,我看可以列入程文,让陛下亲自定夺。”

  “嗯,本阁也是这么想的。”方从哲点了点头。

  既然方从哲、吴道南两位阁臣,都认为此文属于优等,其他礼部官员,自然没有意见。

  于是程光阳这篇策文,很快被选为程文,与另外十几名贡士的文章一起,于次日清晨送往文华殿,经读卷官读卷后,由万历帝朱翊钧亲自裁决。

  “啧……这小子,如此狂言,也能拿来说吗。”

  文华殿内,听罢程光阳的策文内容,万历帝亦是吃惊不小,立刻从读卷官手中取过卷子,置于御案,反复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觉对方说得有道理。

  “莫非真如此子所言,我大明朝的读书人,当真是被王学带坏了?”

  其实关于心学末流对读书人的危害,万历帝并非完全没有认识。

  比如万历三十年,在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的检举下,皇帝曾下旨,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心学分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李贽下狱审讯。

  李贽不堪受辱,随即于狱中自尽。

  然而李贽死后,泰州学派非但没有因此绝迹,该门学说甚至更加兴盛,信徒越来越多……

  不管后世如何肯定李贽等心学家的思想高度,有一点始终不可否认,这些人的存在,对朱明王朝而言纯粹就是搅屎棍。

  沉吟许久,万历帝慢慢拾起朱笔,想要给程光阳批定名次,却又犹豫起来。

  程光阳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气势,而且言之有物,并没有太多空话,但争议毕竟太大了。再有就是书法字迹,似乎比另外几名贡士逊色不少。

  究竟该给这小子判为第几呢?

  万历帝心中纠结着,半晌没有落笔。

  …

  殿试结束,程光阳回到明时坊寓所休憩,第二天,很多人登门造访,想询问他考得如何。

  然而程光阳却谢绝所有宾客,整日宅在后院,时而挥笔赋诗,时而烹茗坐饮,又或是让妻子陈阮芷弹琴给自己听。

  陈阮芷精通音律,古筝、琵琶、洞箫、横笛,样样都信手拈来。

  “阮芷,为夫给你哼调子,你待会儿弹给我听。”

  程光阳负手踱步,深吸一口气,随后开口唱起了《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夫君,这是什么曲子,真好听。”

  陈阮芷记性很好,只听了两遍,便牢牢记住,随后就地给程光阳弹奏起来。

  “妙哉。”

  程光阳闭目静听了片刻,睁开眼夸赞道:“为夫能娶阮芷这样的才女,真有福气。”

  陈阮芷脸色微红,低头不言。

  这时,妙染忽然手提裙摆,推门从院外走了进来,开口对程光阳道:

  “公子,有客人……”

  “不是说了,今天本公子不见客吗?”程光阳奇怪道。

  妙染低声道:“是积庆坊的周公子,他说有要事要与公子细说。”

  “周玉绳?”程光阳怔了怔,忙吩咐妙染道:“把他请到书斋,我马上就到。”

  片刻后,程光阳来到书斋,周延儒已经在房内等着他了。

  “啧啧啧,复甫,我真佩服你,明天就放榜了,你却好像一点都不在意似的。”

  周延儒抬头望着他,边咂嘴边道。

  程光阳笑着道:“反正怎么考,最后总归都是进士,我又何必关心那么多。”

  “这话说的,你就没想过,万一你和我一样,也考中了状元呢?”周延儒撇嘴道。

  “中状元?”程光阳怔了怔,低声道:“只怕我没有那种好运气。”

  “未必,未必……”周延儒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宫中那边,我已替你探过风声了,你这回很可能名列一甲,至于到底是状元、榜眼,还是探花,那就不好说了。”

  “玉绳兄,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程光阳闻言,瞪大了眼睛。

  “哈哈哈……”周延儒大笑道:“看来复甫你也并不是真的心如止水嘛,我没与你开玩笑,你确实是第一甲。”

  程光阳深吸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

  殿试结束第三日,照例朝廷要先举行传胪大典,然后开始放榜。

  所谓“传胪大典”,即殿试后,宣布进士名次的典礼,依旧在皇极殿举行。

  在此之前,三百多名新科进士,需先到国子监领取进士巾服——包括簪花乌纱帽、蓝罗袍、革带、青鞓等等。

  只有好穿戴好巾服,才有资格参加典礼。

  因为昨天周延儒的话,程光阳暗自激动了一宿,次日清晨,到国子监领取完巾服,他便立刻随众进士一起,早早入宫等候。

  “皇帝升殿,拜——”

  卯时三刻,万历帝朱翊钧,在一众内侍太监和锦衣卫陪同下,乘玉辂来到殿内。

  见皇帝到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开始行跪拜礼,鸿胪寺官员演奏雅乐。

  随后读卷执事官出列,对皇帝行四拜之礼,手举金榜,行至丹墀御道中央,开始高声宣读制书:

  “万历丙辰年,壬辰月,辛亥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程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