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子,婢子求求您,快想办法救救我家公子吧,他被官府的人捉走了,呜呜……”
程光阳被锦衣卫番子捉拿之事,郑毓麒、吴天策二人,完全帮不上忙。
妙染没办法,只得叫上客光先,连夜赶往积庆坊,请求周延儒出手相助。
周延儒出身名门,中过状元,又是翰林院修撰,在京城的人脉非常广博,上到各种皇亲贵戚,下到宫里的太监、锦衣卫的武官,都和他有交情。
“什么,复甫被捉走了?”
得知程光阳被锦衣卫下了诏狱,周延儒大吃一惊,连忙派遣家人,去请杨景辰过来商议。
得知程光阳被捉拿,杨景辰亦是吃惊不小,很快来到周延儒家中。
周府后院书房,妙染屈膝敛衽,哭着对二人道:“两位翰林公,请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家公子,婢子求求你们了,公子左臂上还有伤呢。”
杨景辰皱眉道:“看来陛下因为那封题奏,已经龙颜大怒,只是联名上奏的人太多,不好一一牵连,所以才单单拿了复甫。”
“那现在怎么办?”周延儒道:“要不我明日去把那些举人再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到东华门外长跪,请皇上把复甫放出来?”
“不,此举殊为不妥。”杨景辰思索片刻,摇头道:“皇上放过了其他联名的举人,只抓复甫一个,明显是不想将事情闹大,你带那么多人到东华门跪拜,岂不是故意让皇上下不来台?到时候非但救不了复甫,恐怕连你自己也得搭进去。”
“那我联合翰林院的同僚,集体给皇上上疏,一面请皇上赈灾,一面请皇上放了复甫,这样如何?”周延儒愣了愣,接着道。
“这样还是不妥。”杨景辰抚了抚唇髭,“翰林院上疏可以,其他六部上疏也可以,但是不能着急,先等上几日再说,届时所上之疏,只能提赈灾,绝不能提营救复甫的话,否则只会害了他。”
周延儒听到这里,沉思片刻,心中很快理解了杨景辰话中之意。
先前程光阳带头上疏之事,不但惹怒了皇帝,还令对方产生了警觉,觉得此事定然有人在幕后指使,这时候谁要是上疏替程光阳求情,多半只会被当成同党,一并下狱。
“我明白了……”周延儒深吸一口气道:“不过复甫身在诏狱中,总归太过危险,我明日尽力去走关系,让那些狱卒不要对他动刑。”
杨景辰道:“京城中读过复甫小说的人很多,况且这次他又是为了替百姓出头,才被皇上下狱,牢里那些管事的,只怕也有不少人是同情他的。”
“咱们多送些钱去,上下打点一番,相信复甫暂时不会有事,等风头过了,皇上也消气了,到时再想办法救他。”
周延儒颔首道:“好,就按你说的做。”
…
北镇抚司署,锦衣卫诏狱。
程光阳被十几名锦衣卫松开绳索,扔进了一间又脏又臭的牢房内关押,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听说锦衣卫收拾起犯人来,那可不是一般的残忍——夹棍、拶指、剥皮、涮洗、弹琵琶……
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对自己施刑,万一真对自己用刑了,自己该怎么办。
好在当天夜里,并没有任何人前来提审,程光阳得以在牢狱中平安度过了一夜。
“程老爷,咱们给你送吃的来了,都是些好东西,有鱼有肉还有好酒,程老爷要是嫌不够,咱再去给你换。”
翌日上午,有几名狱卒过来送饭。这帮人已经受过周延儒、杨景辰等人的打点,因此对程光阳说话非常客气。
“有劳几位大哥了……”
见众人对自己态度如此,程光阳心里已猜到是自己的好友们在帮忙,伸手接过饭菜后,并没有吃,主动与几名狱卒交谈起来:
“几位大哥,你们都叫什么名字,都在这里干了几年了?”
“好说好说,我姓牛,程老爷叫我牛三就行。”为首一名身材稍胖的狱卒笑着说道。
另一名稍瘦的跟着道:“我姓马,名叫马二,我和牛三已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打成祖爷起,咱们两家的祖上就是干这行的。”
“牛大哥,马大哥,此番程某时运不济,也不知要被关在此处多久,今后还请两位多多照顾。”
程光阳微微长叹,接着道:“上面若有什么消息,也劳烦两位透露些许,将来我若能出狱,一定不忘两位的恩情。”
牛三和马二闻言,笑着道:“程老爷放心,你为民请命的事,咱们这些人都是知道的,等过些日子,皇上气消了说不定就放你出来了。”
“若能如此,那就借两位吉言了。”程光阳苦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上疏之前,他就已经料到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
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大不了就是一死。万一自己当真有什么不测,那就是上天不愿让自己强行干涉历史,还是想让大明走向覆灭。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程光阳在诏狱中,一住就是七八天。
得益于许多在京好友的帮助,除了住的地方差点,老鼠蟑螂很多,他在狱中也没受什么苦楚。
甚至在山东时受了伤的左臂,还有大夫专门到狱中,定时给他诊治、换药。
…
皇城,玉熙宫。
时隔数日后,万历帝再度带上郑贵妃一起,来到宫内看戏。
由于皇帝不久前迁怒程光阳,将对方关进了诏狱,玉熙宫的伶人乐工们于是撤去了先前编好的新戏,换成了旧戏《华乐赐环记》。
却不料如此举动,反而惹得皇帝不高兴,训斥左右道:“前几日那场戏,不是还没有演完吗,今日怎么换了。”
秉笔太监李恩小声道:“万岁爷爷,您忘了吗,您先前下令,让锦衣卫将程举人捉起来关押,那人至今还在狱中呢,下面的奴才们,自然不敢再演那人写的东西。”
万历帝闻言,皱眉道:“碍着演戏什么事了,朕把姓程的小子关起来,只是想看看朝中都有谁为他求情,又不是要杀了他。”
李恩颔首道:“近来翰林院、六部九卿,确实有不少官员上疏,不过基本都是请求陛下发内帑的赈灾的。”
“哦,那这么说,没有任何人替那姓程的举人求情?”万历帝听了这话,追问道。
“倒也不是没有。”
程光阳被锦衣卫番子捉拿之事,郑毓麒、吴天策二人,完全帮不上忙。
妙染没办法,只得叫上客光先,连夜赶往积庆坊,请求周延儒出手相助。
周延儒出身名门,中过状元,又是翰林院修撰,在京城的人脉非常广博,上到各种皇亲贵戚,下到宫里的太监、锦衣卫的武官,都和他有交情。
“什么,复甫被捉走了?”
得知程光阳被锦衣卫下了诏狱,周延儒大吃一惊,连忙派遣家人,去请杨景辰过来商议。
得知程光阳被捉拿,杨景辰亦是吃惊不小,很快来到周延儒家中。
周府后院书房,妙染屈膝敛衽,哭着对二人道:“两位翰林公,请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家公子,婢子求求你们了,公子左臂上还有伤呢。”
杨景辰皱眉道:“看来陛下因为那封题奏,已经龙颜大怒,只是联名上奏的人太多,不好一一牵连,所以才单单拿了复甫。”
“那现在怎么办?”周延儒道:“要不我明日去把那些举人再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到东华门外长跪,请皇上把复甫放出来?”
“不,此举殊为不妥。”杨景辰思索片刻,摇头道:“皇上放过了其他联名的举人,只抓复甫一个,明显是不想将事情闹大,你带那么多人到东华门跪拜,岂不是故意让皇上下不来台?到时候非但救不了复甫,恐怕连你自己也得搭进去。”
“那我联合翰林院的同僚,集体给皇上上疏,一面请皇上赈灾,一面请皇上放了复甫,这样如何?”周延儒愣了愣,接着道。
“这样还是不妥。”杨景辰抚了抚唇髭,“翰林院上疏可以,其他六部上疏也可以,但是不能着急,先等上几日再说,届时所上之疏,只能提赈灾,绝不能提营救复甫的话,否则只会害了他。”
周延儒听到这里,沉思片刻,心中很快理解了杨景辰话中之意。
先前程光阳带头上疏之事,不但惹怒了皇帝,还令对方产生了警觉,觉得此事定然有人在幕后指使,这时候谁要是上疏替程光阳求情,多半只会被当成同党,一并下狱。
“我明白了……”周延儒深吸一口气道:“不过复甫身在诏狱中,总归太过危险,我明日尽力去走关系,让那些狱卒不要对他动刑。”
杨景辰道:“京城中读过复甫小说的人很多,况且这次他又是为了替百姓出头,才被皇上下狱,牢里那些管事的,只怕也有不少人是同情他的。”
“咱们多送些钱去,上下打点一番,相信复甫暂时不会有事,等风头过了,皇上也消气了,到时再想办法救他。”
周延儒颔首道:“好,就按你说的做。”
…
北镇抚司署,锦衣卫诏狱。
程光阳被十几名锦衣卫松开绳索,扔进了一间又脏又臭的牢房内关押,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听说锦衣卫收拾起犯人来,那可不是一般的残忍——夹棍、拶指、剥皮、涮洗、弹琵琶……
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对自己施刑,万一真对自己用刑了,自己该怎么办。
好在当天夜里,并没有任何人前来提审,程光阳得以在牢狱中平安度过了一夜。
“程老爷,咱们给你送吃的来了,都是些好东西,有鱼有肉还有好酒,程老爷要是嫌不够,咱再去给你换。”
翌日上午,有几名狱卒过来送饭。这帮人已经受过周延儒、杨景辰等人的打点,因此对程光阳说话非常客气。
“有劳几位大哥了……”
见众人对自己态度如此,程光阳心里已猜到是自己的好友们在帮忙,伸手接过饭菜后,并没有吃,主动与几名狱卒交谈起来:
“几位大哥,你们都叫什么名字,都在这里干了几年了?”
“好说好说,我姓牛,程老爷叫我牛三就行。”为首一名身材稍胖的狱卒笑着说道。
另一名稍瘦的跟着道:“我姓马,名叫马二,我和牛三已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打成祖爷起,咱们两家的祖上就是干这行的。”
“牛大哥,马大哥,此番程某时运不济,也不知要被关在此处多久,今后还请两位多多照顾。”
程光阳微微长叹,接着道:“上面若有什么消息,也劳烦两位透露些许,将来我若能出狱,一定不忘两位的恩情。”
牛三和马二闻言,笑着道:“程老爷放心,你为民请命的事,咱们这些人都是知道的,等过些日子,皇上气消了说不定就放你出来了。”
“若能如此,那就借两位吉言了。”程光阳苦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上疏之前,他就已经料到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
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大不了就是一死。万一自己当真有什么不测,那就是上天不愿让自己强行干涉历史,还是想让大明走向覆灭。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程光阳在诏狱中,一住就是七八天。
得益于许多在京好友的帮助,除了住的地方差点,老鼠蟑螂很多,他在狱中也没受什么苦楚。
甚至在山东时受了伤的左臂,还有大夫专门到狱中,定时给他诊治、换药。
…
皇城,玉熙宫。
时隔数日后,万历帝再度带上郑贵妃一起,来到宫内看戏。
由于皇帝不久前迁怒程光阳,将对方关进了诏狱,玉熙宫的伶人乐工们于是撤去了先前编好的新戏,换成了旧戏《华乐赐环记》。
却不料如此举动,反而惹得皇帝不高兴,训斥左右道:“前几日那场戏,不是还没有演完吗,今日怎么换了。”
秉笔太监李恩小声道:“万岁爷爷,您忘了吗,您先前下令,让锦衣卫将程举人捉起来关押,那人至今还在狱中呢,下面的奴才们,自然不敢再演那人写的东西。”
万历帝闻言,皱眉道:“碍着演戏什么事了,朕把姓程的小子关起来,只是想看看朝中都有谁为他求情,又不是要杀了他。”
李恩颔首道:“近来翰林院、六部九卿,确实有不少官员上疏,不过基本都是请求陛下发内帑的赈灾的。”
“哦,那这么说,没有任何人替那姓程的举人求情?”万历帝听了这话,追问道。
“倒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