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古董-《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

  客光先呆住了。

  他活了二十几年,在老家受尽官府士绅欺凌,还从来没碰到过如此心善之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见他不语,程光阳接着道:“光先兄弟放心,国兴读书之后,所有衣食住行的费用,全都算在我这里,不用你们偿还,将来我若回福建了,每月再给你们寄些钱来。”

  “老爷,恕小的多嘴一问,您为何对我们这么好?”客光先哽咽着道。

  程光阳笑着道:“我本是闽地书生,能在京师与你二位相会,说明大家缘分不浅,何况我看你甥舅都是纯朴老实的人物,如今帮衬你们一些,将来能有什么善果也不好说。”

  “老爷真是,真是菩萨心肠……”

  客光先鼻头一酸,感动得涕泗横流,连忙拉着外甥侯国兴的手,对他道:

  “听见没有,老爷准备抬举你,送你去学堂读书,还不赶紧跪下谢恩。”

  侯国兴不敢忤逆舅舅的话,立刻听话地朝程光阳跪下去,“砰砰”磕了几个响头。

  程光阳笑着将他扶起来道:“国兴,你去了学堂,要好好听那里的先生讲课,切莫贪玩懈怠,回家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我询问。”

  侯国兴木讷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客光先恨铁不成钢,用手指杵了对方脑门一下,训斥道:“榆木疙瘩,连个谢字也不会说。”

  “谢老爷抬举。”

  侯国兴这才开口答谢。

  程光阳对此倒也不在意,好歹相处也有一段时间了,他知道侯国兴胆小懦弱,不善言辞。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程光阳领着众人继续在灯市游玩。

  经历了方才之事,客光先视程光阳为大恩人,对他侍奉得越发殷勤备至。

  每当程光阳走到哪个商铺,想要买什么东西时,客光先便会主动开口询价,尽可能将价钱讲到最低,替程光阳省银子。

  “公子,这对杯子好漂亮……”

  妙染是第一次陪程光阳逛街,但凡她想要什么,程光阳基本都会直接买下。

  小丫头开心得不得了,在各个商铺摊位间流连忘返、挑挑拣拣,最后在一家古董铺前,选中了一双玲珑精致的酒杯。

  那两只酒杯装在一方锦盒中。

  程光阳接过锦盒,取出其中一只杯子查看,顿时怔住了——青花斗彩、胎薄釉润,面绘觅食母鸡、小鸡三只,杯底有款,写的是“大明成化年制”。

  乖乖,这不是后世拍出过两亿八千万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吗?

  “店家,这对杯子怎么卖?”

  见程光阳盯着手中的杯子表情呆滞,旁边的客光先察言观色,立刻替他向店主询问起来。

  店主是个六十来岁的花甲老头,此时正低头坐在柜台前,对着一盏烛火,擦拭手中的花瓶,听到客光先问话,头也不抬道:

  “纹银一百两。”

  “什么,您老人家没说笑吧?”

  听到区区一对瓷杯,要价高达百两,客光先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程光阳亦是吃惊不小,他虽知道这东西肯定价值不菲,但一对酒杯能值一百两,还是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店家,能少点吗?”

  程光阳对这些古董器物还是颇感兴趣的,犹豫了片刻,讨价还价道。

  那老者昂起头看了程光阳一眼,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也不知道是故作姿态,还是完全不担心这对杯子卖不出去,语气如旧道:

  “一百两,分文不少。”

  “嘿,你这老梆子,没瞧见我家老爷穿的什么衣裳吗,怎敢用这种口气说话!”

  客光先对程光阳百般奉承,不代表他对外人没有脾气,见老头儿态度如此冷淡,当即抬出程光阳的身份,试图震慑对方。

  谁知那老头儿毫不买帐,笑着道:“不就是个小小的举人吗,偌大的北京城,就是什刹海里的王八,也你们比这色儿人物多。”

  “你……”

  客光先闻言大怒,撸起袖子做出要动手的架势。

  妙染扯了扯程光阳的衣角,低声道:“算了公子,婢子不买了,我们再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吧。”

  听到几人不买,老头当即出言挖苦道:“哪里来的外乡人,宫里流出来的东西也不认识,买不起就别看。”

  饶是程光阳脾气再好,听了这番话,也霎时间气愤无比,思索片刻,他暂时强忍着心中怒气,开口询问道:

  “店家,你家店里买卖古董,除了银子之外,是否也收制钱?”

  那老头不明白程光阳问这个做什么,不假思索道:“铜钱自然也收。”

  “那就好,这对杯子我看上了。”

  程光阳笑了笑,吩咐客光先道:“光先兄弟,你回明时坊取一百两白银,多叫上几个人,就近找家钱铺,把银子全部换成制钱。”

  “等会儿你们把兑好的制钱,一筐一筐,给我全部抬到这里来,当面给这位店家点清楚,记住,一定要好好清点,不能数错了。”

  客光先愣了愣,很快明白了程光阳的用意,似笑非笑道:“老爷,要是数错了怎么办?”

  “数错了当然重数,这么简单的事,还用我教你吗?”程光阳翻了个白眼。

  听到程光阳这么说,先前还气焰嚣张的老头,顿时停住手中活计,僵在了原地。

  老头不傻,知道程光阳真要这么干,这钱还不得数到天亮,那自己这一夜的生意可就白白耽误了。

  然而明知道对方在找茬,老头却拿程光阳毫无办法,毕竟刚才他自己说过,除了银子也收制钱,哪怕跑去告官也不占理。

  “这位大老爷,方才是小老儿口无遮拦,小老儿给大老爷赔罪了。”

  思来想去,老头别无他法,只好给乖乖程光阳道歉,接着道:

  “只是这对杯子,确实来头不小,小老儿卖一百两也赚不了多少银子,大老爷果真有意,八十两卖给您便是。”

  “八十两?”

  程光阳斟酌了一阵,还是觉得太贵了,杀价道:“这样吧,你是老人家,我也不跟你耽误时间,一口价,六十五两。”

  那老头闻言,心里默默算了一下成本,发现还能有些许赚头,正打算开口答应。

  结果这时,旁边忽然传来一道刺耳的声音。

  “店家,这对杯子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