胧月公主已从蹒跚学步的婴孩,长成了能跑会跳、口齿伶俐的小人儿。她穿着最精致的绫罗绸缎,戴着最稀罕的珠宝,被景仁宫的宫人如众星捧月般呵护着。
皇后对她的“教养”极为上心。不仅生活起居力求完美,更早早开始了启蒙。
胧月聪颖,学东西很快,小小年纪便已能背诵不少诗词,礼仪举止也颇有章法,被皇帝夸赞过几次“有嫡公主的风范”。
皇后听着皇帝的夸赞,面上是得体的欣慰,心中却十分满意。
她要的,就是胧月彻底与“甄氏”剥离,成为她乌拉那拉·宜修名正言顺的“嫡女”。她不允许任何人在胧月面前提起“碎玉轩”和“甄答应”,胧月的生活被精心构筑成一个只有皇后娘娘是唯一依靠的世界。
然而,孩子的心思最是敏感。胧月偶尔会在睡梦中喃喃呓语,模糊地喊着“娘亲”,醒来后却是一片茫然。她也会在看到其他妃嫔亲近自己的孩子时,眼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羡慕。
只是这些细微的情绪,很快便被嬷嬷们用新奇的玩具或点心转移开去,深埋在孩子懵懂的心底。
华妃依旧圣眷不衰,协理六宫之权握得牢固。但随着年羹尧在西北战功愈盛,皇帝对华妃的宠爱中,那抹审视与忌惮也愈发明显。
华妃自己也有所察觉,行事比以往更添了几分张扬下的谨慎,或者说,是更加倚仗权势来巩固地位。
沈眉庄依旧恩宠淡薄,但她似乎已安于这种状态,将更多心思放在读书、礼佛上,与甄嬛暗中联系的渠道虽艰难,却从未真正断绝。
安陵容已晋为贵人,在皇后的扶持下,偶尔也能在御前献艺,一曲清歌或是一阕新调,总能博得皇帝些许青眼。她愈发精于打扮,气质也更添婉约,只是那眉眼间的算计与小心翼翼,也随着位份的提升而愈发深重。
淑妃夏冬春的皇子弘曜已能满院子跑,咿咿呀呀地说话,活泼健壮。她这个母亲当得愈发得心应手,地位稳固,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皇帝稳坐龙庭,将前朝后宫的微妙尽收眼底。他乐见华妃与皇后相互制衡,也默许安陵容等新宠稍稍分薄华妃的恩宠。
对于碎玉轩里的甄氏,他几乎已经遗忘,或者说,刻意不去想起。那曾有的心动与后来的震怒,都已被时光冲刷得模糊,只余下一个“罪妇”的符号。
胧月养在皇后名下,他很满意。
这一日,秋高气爽,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凤体违和,皇帝仁孝,下旨命后宫妃嫔斋戒祈福,并往甘露寺举行法事,为国运、为太后凤体祝祷。
皇后需坐镇宫中处理事务,主持法事的重任,便落在了位份最高、又素有“贤德”之名的华妃身上。
华妃对此极为重视,视作展现她协理六宫能力、巩固地位的良机,下令务必办得隆重周全。
消息传到碎玉轩,甄嬛正临窗习字,笔尖微微一顿,一滴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洇开。
甘露寺……皇家寺院……妃嫔齐聚……
她缓缓放下笔,走到窗边,目光似乎穿越了重重宫墙,落在了遥远的天际。
沉寂了两年,这潭死水,终于要被投入一颗石子了么?或许,这并非石子,而是一线……微光?
她不动声色地抚平衣袖,眼神沉静如古井无波。
忍辱偷生,以待天时。
皇家法事,仪轨森严。华妃为显郑重,不仅亲自敲定流程,更下令所有随行妃嫔、宫人务必恪守规矩,潜心祈福,不得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法事间隙,众妃嫔于禅房稍作休息。安陵容因近日偶感风寒,咳嗽不止,虽强自忍耐,但在寂静的禅房中仍显得有些突兀。华妃本就因操办法事精神紧绷,闻声不悦地蹙起眉头。
“安贵人,”华妃语气带着一丝不耐,“既身子不适,便该在宫中静养,何必强撑?若是在佛祖面前失仪,或是过了病气给旁人,你担当得起吗?”
安陵容脸色一白,连忙起身告罪:“华妃娘娘恕罪,嫔妾……嫔妾只是偶感风寒,绝不敢误了祈福大事。”她声音微弱,带着惯有的楚楚可怜。
一旁的曹贵人见状,笑着打圆场:“娘娘,安贵人也是一片诚心。听闻她近日新调了一味‘梨膏香’,清肺润喉颇有奇效,想是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吧?”
这话看似解围,实则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安陵容的香料上。安陵容心中暗恨曹贵人多嘴,却不得不应道:“是……嫔妾确实带了些。”
华妃闻言,眼神微动,似乎想起了什么,目光在安陵容身上停留片刻,才淡淡道:“既如此,便用着吧,莫要再出声扰了清净。”
安陵容惴惴不安地坐下,总觉得华妃那一眼别有深意。
傍晚时分,众人在寺中园林散步。淑妃夏冬春牵着蹦蹦跳跳的弘曜,与几位低位妃嫔走在后面。
弘曜指着远处大殿屋檐下的惊鸟铃,奶声奶气地问:“额娘,那是什么在响?”
夏冬春随口答道:“那是惊鸟铃,风一吹就响,能惊走鸟儿,免得它们在殿宇上做窝,污了清净地。”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附近的人听见。
“说起来,这制香调香的手艺,有时候也跟这惊鸟铃似的,用得好能安神静心,用得不好……呵呵,怕是也能‘惊’着人呢。”
她这话说得漫不经心,仿佛只是随口感叹。听在有心人耳中,却如惊雷炸响!
安陵容脚步一个踉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连忙用帕子掩住口鼻,强压下喉咙间的痒意和心中的惊骇。淑妃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巧合,还是……她知道了什么?
不远处的沈眉庄也听到了这话,她目光微闪,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淑妃平静的侧脸,又瞥向惊慌失措的安陵容,心中疑窦丛生。
当夜,沈眉庄借故寻到安陵容休憩的禅房外,正听见她在室内低声斥责宝鹃:“……都是你多事!若非你当日怂恿,我何至于……”
后面的话语模糊不清,但“当日”二字,已让沈眉庄心头剧震。
她联想到淑妃那意有所指的话,再想起两年前甄嬛倒台前,那出现在胧月身上的“旧香”……一个清晰的链条逐渐在她脑中形成!
是安陵容!是她用调香的手段陷害了嬛儿!
沈眉庄强压下立刻冲进去质问的冲动,她知道,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她默默退开,心中已有了计较。回宫之后,她必须想办法查证此事!
皇后对她的“教养”极为上心。不仅生活起居力求完美,更早早开始了启蒙。
胧月聪颖,学东西很快,小小年纪便已能背诵不少诗词,礼仪举止也颇有章法,被皇帝夸赞过几次“有嫡公主的风范”。
皇后听着皇帝的夸赞,面上是得体的欣慰,心中却十分满意。
她要的,就是胧月彻底与“甄氏”剥离,成为她乌拉那拉·宜修名正言顺的“嫡女”。她不允许任何人在胧月面前提起“碎玉轩”和“甄答应”,胧月的生活被精心构筑成一个只有皇后娘娘是唯一依靠的世界。
然而,孩子的心思最是敏感。胧月偶尔会在睡梦中喃喃呓语,模糊地喊着“娘亲”,醒来后却是一片茫然。她也会在看到其他妃嫔亲近自己的孩子时,眼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羡慕。
只是这些细微的情绪,很快便被嬷嬷们用新奇的玩具或点心转移开去,深埋在孩子懵懂的心底。
华妃依旧圣眷不衰,协理六宫之权握得牢固。但随着年羹尧在西北战功愈盛,皇帝对华妃的宠爱中,那抹审视与忌惮也愈发明显。
华妃自己也有所察觉,行事比以往更添了几分张扬下的谨慎,或者说,是更加倚仗权势来巩固地位。
沈眉庄依旧恩宠淡薄,但她似乎已安于这种状态,将更多心思放在读书、礼佛上,与甄嬛暗中联系的渠道虽艰难,却从未真正断绝。
安陵容已晋为贵人,在皇后的扶持下,偶尔也能在御前献艺,一曲清歌或是一阕新调,总能博得皇帝些许青眼。她愈发精于打扮,气质也更添婉约,只是那眉眼间的算计与小心翼翼,也随着位份的提升而愈发深重。
淑妃夏冬春的皇子弘曜已能满院子跑,咿咿呀呀地说话,活泼健壮。她这个母亲当得愈发得心应手,地位稳固,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皇帝稳坐龙庭,将前朝后宫的微妙尽收眼底。他乐见华妃与皇后相互制衡,也默许安陵容等新宠稍稍分薄华妃的恩宠。
对于碎玉轩里的甄氏,他几乎已经遗忘,或者说,刻意不去想起。那曾有的心动与后来的震怒,都已被时光冲刷得模糊,只余下一个“罪妇”的符号。
胧月养在皇后名下,他很满意。
这一日,秋高气爽,宫中传来消息,太后凤体违和,皇帝仁孝,下旨命后宫妃嫔斋戒祈福,并往甘露寺举行法事,为国运、为太后凤体祝祷。
皇后需坐镇宫中处理事务,主持法事的重任,便落在了位份最高、又素有“贤德”之名的华妃身上。
华妃对此极为重视,视作展现她协理六宫能力、巩固地位的良机,下令务必办得隆重周全。
消息传到碎玉轩,甄嬛正临窗习字,笔尖微微一顿,一滴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洇开。
甘露寺……皇家寺院……妃嫔齐聚……
她缓缓放下笔,走到窗边,目光似乎穿越了重重宫墙,落在了遥远的天际。
沉寂了两年,这潭死水,终于要被投入一颗石子了么?或许,这并非石子,而是一线……微光?
她不动声色地抚平衣袖,眼神沉静如古井无波。
忍辱偷生,以待天时。
皇家法事,仪轨森严。华妃为显郑重,不仅亲自敲定流程,更下令所有随行妃嫔、宫人务必恪守规矩,潜心祈福,不得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法事间隙,众妃嫔于禅房稍作休息。安陵容因近日偶感风寒,咳嗽不止,虽强自忍耐,但在寂静的禅房中仍显得有些突兀。华妃本就因操办法事精神紧绷,闻声不悦地蹙起眉头。
“安贵人,”华妃语气带着一丝不耐,“既身子不适,便该在宫中静养,何必强撑?若是在佛祖面前失仪,或是过了病气给旁人,你担当得起吗?”
安陵容脸色一白,连忙起身告罪:“华妃娘娘恕罪,嫔妾……嫔妾只是偶感风寒,绝不敢误了祈福大事。”她声音微弱,带着惯有的楚楚可怜。
一旁的曹贵人见状,笑着打圆场:“娘娘,安贵人也是一片诚心。听闻她近日新调了一味‘梨膏香’,清肺润喉颇有奇效,想是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吧?”
这话看似解围,实则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安陵容的香料上。安陵容心中暗恨曹贵人多嘴,却不得不应道:“是……嫔妾确实带了些。”
华妃闻言,眼神微动,似乎想起了什么,目光在安陵容身上停留片刻,才淡淡道:“既如此,便用着吧,莫要再出声扰了清净。”
安陵容惴惴不安地坐下,总觉得华妃那一眼别有深意。
傍晚时分,众人在寺中园林散步。淑妃夏冬春牵着蹦蹦跳跳的弘曜,与几位低位妃嫔走在后面。
弘曜指着远处大殿屋檐下的惊鸟铃,奶声奶气地问:“额娘,那是什么在响?”
夏冬春随口答道:“那是惊鸟铃,风一吹就响,能惊走鸟儿,免得它们在殿宇上做窝,污了清净地。”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附近的人听见。
“说起来,这制香调香的手艺,有时候也跟这惊鸟铃似的,用得好能安神静心,用得不好……呵呵,怕是也能‘惊’着人呢。”
她这话说得漫不经心,仿佛只是随口感叹。听在有心人耳中,却如惊雷炸响!
安陵容脚步一个踉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连忙用帕子掩住口鼻,强压下喉咙间的痒意和心中的惊骇。淑妃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巧合,还是……她知道了什么?
不远处的沈眉庄也听到了这话,她目光微闪,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淑妃平静的侧脸,又瞥向惊慌失措的安陵容,心中疑窦丛生。
当夜,沈眉庄借故寻到安陵容休憩的禅房外,正听见她在室内低声斥责宝鹃:“……都是你多事!若非你当日怂恿,我何至于……”
后面的话语模糊不清,但“当日”二字,已让沈眉庄心头剧震。
她联想到淑妃那意有所指的话,再想起两年前甄嬛倒台前,那出现在胧月身上的“旧香”……一个清晰的链条逐渐在她脑中形成!
是安陵容!是她用调香的手段陷害了嬛儿!
沈眉庄强压下立刻冲进去质问的冲动,她知道,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她默默退开,心中已有了计较。回宫之后,她必须想办法查证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