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甄嬛传之夏冬春33-《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碎玉轩被严密看守起来,如同一座华丽的牢笼。甄嬛(如今是甄答应)独坐室内,窗外春光依旧,却照不进她冰封的心。

  父亲的安危,甄家的命运,胧月的抚养,如同巨石压在她心头。她强迫自己冷静,思考着华妃那些“证据”的破绽,思考着如何绝地求生。

  而养心殿内,皇帝的怒火并未因一时的发作而平息,反而在血滴子呈上更深入的调查报告后,化为了更深的寒意与一种被彻底愚弄的震怒。

  血滴子统领跪在御前,声音低沉而清晰:“启禀皇上,经查,甄家庶女浣碧,其生母并非寻常汉女,乃是昔年罪臣之女何绵绵。而何绵绵出身于……舒太妃母族,与果郡王生母系出同宗。”

  皇帝眼神骤然锐利如鹰隼。舒太妃!

  那个先帝晚年曾盛宠一时、其子允礼也曾一度被视为储君人选的舒太妃!甄家,竟然还与这等敏感人物有所牵连?!

  “继续说。”

  “遵旨。正因有此一层关系在,甄家当年方能通过舒太妃母族旧日的人脉,辗转寻到早已隐遁的如娘。据查,舒太妃在时,与纯元皇后……,对皇后身边得用之人大抵知晓。甄家便是利用了这层关系,方能说动如娘,秘密教导甄嬛舞艺,其用意……确实在于模仿先皇后风韵,以期在选秀时,能得皇上……青睐。”

  血滴子统领的话语,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字字如刀,将一幅处心积虑、盘根错节的画面铺陈在皇帝面前。

  甄家不仅窥探帝心,刻意培养女儿模仿纯元,其背后竟然还牵扯到早已失势却身份敏感的舒太妃母族!甚至那个看似不起眼的宫女浣碧,竟是罪臣之后,还是甄远道的私生女!

  这已不仅仅是欺君争宠,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那试图通过模仿纯元来影响帝心……每一条,都触犯了皇帝最大的忌讳!

  皇帝的滔天怒火

  “好……好得很!”皇帝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砚台齐齐跳动。他胸膛剧烈起伏,脸色铁青中透着一股骇人的煞气。

  他一直以为甄嬛的才情灵秀是天生,那份与纯元偶尔的神似是缘分!却原来,从始至终,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他们把他当成了什么?!一个可以被轻易愚弄、被情感操控的昏君吗?!

  想到自己曾对甄嬛付出的真心实意,想到自己因那份“相似”而给予的格外恩宠,皇帝只觉得一阵恶心反胃,以及一种被彻底亵渎的狂怒!

  “甄远道……甄嬛……还有那个浣碧!”皇帝的声音如同淬了冰,“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皇帝彻底熄灭了最后一丝对甄嬛的怜悯。

  他原本或许只打算严惩甄家,对甄嬛或许还会念及旧情和胧月,留些余地。

  但现在,在他眼中,甄嬛已不再是那个灵秀的解语花,而是甄家阴谋的核心,是亵渎纯元、试图操控君心的罪魁祸首!

  他立刻追加了旨意:即刻锁拿浣碧,严加审讯,务必要挖出她与舒太妃母族的所有关联,以及她在甄家这场阴谋中扮演的角色。

  加大搜查甄家的范围,重点查抄与舒太妃母族、以及与果郡王府的任何往来痕迹(尽管他知道允礼与此事大概率无关,但猜忌的种子已然种下)。

  对碎玉轩的看守加倍,没有他的亲口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甄答应,包括沈眉庄。

  消息迅速在后宫与前朝传开。

  碎玉轩内,甄嬛在得知浣碧身世被揭露、并牵连出舒太妃一脉时,如遭五雷轰顶!

  她终于明白,为何父亲当年要冒险将浣碧接入府中,也明白了为何能请动如娘。

  她感到一种彻骨的绝望。

  也同时明白,父亲对她,恐怕更多的是利用。

  沈眉庄在闲月阁心急如焚,却连碎玉轩的门都无法靠近。

  皇后在景仁宫听闻这一切,捻着佛珠,轻轻叹了一句:“阿弥陀佛,自作孽,不可活。”

  华妃更是得意忘形,在翊坤宫大笑不止:“天助我也!甄嬛这次是彻底完了!”

  端妃则默默闭上了眼睛。她没想到事情会牵连如此之广,如此之深。

  在如此滔天大罪面前,真抚养胧月的话,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血滴子的密报如同最后一块巨石,彻底压垮了皇帝心中那名为“旧情”的脆弱天平。震怒之后,是帝王的冷酷与杀伐决断。

  他独坐于养心殿明黄的御座之上,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毫无表情的脸。苏培盛垂手侍立在一旁,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山雨欲来前的死寂。

  良久,皇帝提起朱笔,在那早已铺开的明黄绢帛上,一字一句,写下了最终的判决。笔锋凌厉,带着不容置疑的森然寒意。

  翌日,宣旨太监尖锐的声音响彻在甄府门前、碎玉轩外以及阴冷的天牢之中。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身负皇恩,不思报效,其行欺君,其心叵测,窥探宫闱,勾结罪裔,更兼亵渎先皇后圣灵,罪证确凿,恶贯满盈……着,革去一切官职功名,赐自尽,即刻执行!甄氏一族,抄没家产,男丁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女眷没入辛者库,永世为奴!”

  “宫人浣碧,本系罪臣之后,隐匿身份,潜入宫闱,更兼为虎作伥,参与其父阴谋……着,赐死!”

  · 对果郡王:“果郡王允礼,虽未查实参与此事,然其母族与罪臣关联,为避嫌疑,亦需谨慎。着,改任蜀地监察使,即日离京赴任,无诏不得回京。”

  “答应甄氏,虽系甄远道之女,然诞育皇女有功,朕念及胧月年幼,特开天恩,保留其答应位份,仍禁足碎玉轩,非死不得出。”

  甄府,顷刻间大厦倾颓。官兵如狼似虎地涌入,抄家封产,哭喊声、呵斥声不绝于耳。

  甄远道在天牢中接到赐死的白绫,他面如死灰,望着京城的方向,老泪纵横,最终悬梁自尽,结束了他曾汲汲营营的一生。

  宫中一隅,浣碧被拖到冷宫后的空室。她穿着入宫时那身最体面的衣裳,脸上没有泪,只有一片麻木的灰败。她终究没能摆脱“罪臣之女”的宿命,甚至连带着生母的族裔,都成了压死甄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毒酒饮下,她望着窗外一方狭窄的天空,眼神空洞,不知最后念着的是父亲,是长姐,还是那从未得到过的、果郡王身上一丝虚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