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复旦大学的红色录取通知书,袁家和把那张薄薄的纸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手指在烫金的校徽上反复摩挲。
他的高考成绩比预估还高了十二分,稳稳过了复旦的录取线。
\"别搓了,字都要被你搓掉了。\"袁父嘴上这么说,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过通知书。
他特意换了那件女儿买的藏青色poLo衫,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一片。
袁母在厨房里剁着排骨,菜刀与砧板碰撞的声音比平时响亮许多。
她每隔五分钟就要探出头问一次:\"家和,你再看看入学须知,还缺什么材料不?\"
袁媛坐在沙发上接工作电话,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
她朝弟弟眨眨眼,用口型说:\"妈从昨晚开始就这状态。\"
家和确实努力,努力也很有成效,自从昨天拿到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母都进入了兴奋的状态,恨不能马上回老家办升学宴去。
具体回不回去看父母的决定。
从昨晚开始,父母挨个亲戚打电话报喜,现在都知道袁家有喜了。
不过都搬家来上海了,大概率是不会去办了。
一转眼就到了报到这天,袁媛开着新买的大奔SUV,载着一家人驶入复旦大学。
后视镜里,袁父袁母的脸紧贴着车窗,望着路边掠过的梧桐树和红砖建筑。
\"姐,那是不是光华楼?\"家和突然直起身子,指着远处双子塔般耸立的建筑。
袁媛笑着点头:\"对,以后你天天都能看见。\"
车子在新生报到处停下,立刻有志愿者迎上来。袁父刚要掏烟,被袁母一把按住:\"注意素质!这是大学!\"
袁媛带着家人走完报到流程,又去宿舍安置行李。
四人间的寝室宽敞明亮,家和分到靠窗的下铺。袁母利索地铺好床单,又掏出一包晒干的柚子皮塞进衣柜:\"防虫的。\"
\"妈——\"家和拖长音调,\"现在都不用这个了。\"
袁父则研究着墙上的校园网接口,严肃地说:\"网线要买好的,别贪便宜。\"
中午,袁媛在学校附近的餐厅订了包间。
点菜时,袁父盯着一道菜大几百的价格直皱眉,袁媛悄悄按住他的手:\"爸,今天高兴,咱们给家和庆祝一下,祝贺他入学。\"
这个庆祝在这俩月已经庆祝了好几次了,袁媛主要是想带家里人把上海的大餐厅都吃一遍。
有时候,亲身尝试过了,就会祛媚。
别人吃过的,袁父袁母必须尝试一下。
饭后,袁媛带家人逛校园。初秋的复旦校园里,梧桐叶开始泛黄,三三两两的学生抱着书本经过。
袁父在一尊雕像前驻足良久,突然说:\"我年轻时差点考上中专...\"
袁母轻轻握住他的手。
家和指着远处的建筑群,眼睛发亮:\"姐,那边是经院大楼!我们下周就有课在那里上!\"
袁媛掏出手机:\"来,全家合个影。\"
她请路过的学生帮忙拍照。镜头里,袁父袁母站在中间,她和家和分立两侧,背后是爬满常春藤的老校门。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家和,\"拍照间隙,袁媛突然说,\"明天我带你去陆家嘴再买几套正装,大学里很多场合要用到。\"
袁父立刻说:\"别乱花钱!\"
\"爸,\"袁媛理了理弟弟的衣领,\"他现在是复旦学生了,得体面些。\"
袁母突然抹了抹眼角:\"要是他爷爷能看到...\"
爷爷在世的时候,几个孙子里是最亲家和的。只是前两年去世了,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身体早早的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袁媛决定近期把父母的体检安排上。
周末,袁媛在新家办了场家宴。徐毅带着两瓶茅台过来,一进门就冲袁父拱手:\"恭喜叔叔,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袁父客气的接过酒,袁母在厨房做菜。家和穿着袁媛给他买的浅蓝色衬衫,正在给客人泡茶——用的是袁父从老家带来的那套茶具。
也算是祖上传下来的。
\"听说你报的经济学?\"徐毅接过茶杯,\"毕业后一定要选择我们茶言物语?我们正缺年轻血液。\"
家和腼腆地笑笑:\"还早着呢...\"
徐毅拍拍他肩膀,转头对袁媛说,\"佐藤那边进展顺利,曼谷第一家店下个月开业。\"
袁媛正要回应,厨房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她冲进去,看见袁母对着摔碎的瓷盘发愣。
\"妈,没事的。\"袁媛蹲下来收拾碎片。
袁母声音发颤:\"这...这一套要多少钱?\"
\"比不上您做的红烧肉值钱。\"袁媛笑着搂住母亲,\"您没伤着就好。\"
虽然这么说了,袁母还是心疼钱,闺女买的一看就是很贵。
一顿饭吃的宾客尽欢。
周末带着家里人出去购物,袁父坚持要坐地铁:\"正好教教家和怎么换乘。\"
袁媛知道,父亲是想让儿子尽快熟悉这座城市。
地铁站里,袁父认真研究着线路图,家和陪着父亲一一讲解。
列车进站时,袁母下意识拉住袁媛的手臂,又很快松开,陌生的东西,总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车厢微微晃动,家和透过窗户望着外面闪烁的隧道灯。袁媛站在他身后,看见玻璃倒影里少年明亮的眼睛。
\"姐,\"家和突然回头,\"我们专业课有门'创业管理',教授说可以请企业家来讲座...\"
袁媛笑着点头:\"怎么,想听我讲?\"
\"行吗?\"
\"行。\"
回到家里的时候,夜上海华灯初上。
袁父指着远处高耸的环球金融中心:\"媛媛,你办公室是不是在那儿?\"
袁媛顺着父亲的手指望去,\"是呀,就是那,到时候带您参观。\"
袁母已经开始帮家和收拾带回学校的东西了。
\"家和,等你周五上完课了早点回来,周末要记得回家吃饭。妈给你炖汤补补。\"
家和搂住母亲肩膀:\"知道啦,我每周五上完课就回来。\"
手机震动起来,助理发来的消息:「袁总,日本店首月营收数据出来了,超预期30%!」
袁媛回复完消息,感觉距离财富自由,又进了一步。
夜风拂过脸颊,带着初秋的凉意。
她想起办公室里那份东南亚扩张计划书,想起徐毅提到的上市时间表,想起设计师刚发来的新品包装方案...
就,忽然觉得好像路还很长。
难受。
袁媛已经想好了,按照她现在公司的发展速度,等她35岁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到时候就带着袁父袁母去环球旅行,看一看外面美丽的风景。
他的高考成绩比预估还高了十二分,稳稳过了复旦的录取线。
\"别搓了,字都要被你搓掉了。\"袁父嘴上这么说,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过通知书。
他特意换了那件女儿买的藏青色poLo衫,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一片。
袁母在厨房里剁着排骨,菜刀与砧板碰撞的声音比平时响亮许多。
她每隔五分钟就要探出头问一次:\"家和,你再看看入学须知,还缺什么材料不?\"
袁媛坐在沙发上接工作电话,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
她朝弟弟眨眨眼,用口型说:\"妈从昨晚开始就这状态。\"
家和确实努力,努力也很有成效,自从昨天拿到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母都进入了兴奋的状态,恨不能马上回老家办升学宴去。
具体回不回去看父母的决定。
从昨晚开始,父母挨个亲戚打电话报喜,现在都知道袁家有喜了。
不过都搬家来上海了,大概率是不会去办了。
一转眼就到了报到这天,袁媛开着新买的大奔SUV,载着一家人驶入复旦大学。
后视镜里,袁父袁母的脸紧贴着车窗,望着路边掠过的梧桐树和红砖建筑。
\"姐,那是不是光华楼?\"家和突然直起身子,指着远处双子塔般耸立的建筑。
袁媛笑着点头:\"对,以后你天天都能看见。\"
车子在新生报到处停下,立刻有志愿者迎上来。袁父刚要掏烟,被袁母一把按住:\"注意素质!这是大学!\"
袁媛带着家人走完报到流程,又去宿舍安置行李。
四人间的寝室宽敞明亮,家和分到靠窗的下铺。袁母利索地铺好床单,又掏出一包晒干的柚子皮塞进衣柜:\"防虫的。\"
\"妈——\"家和拖长音调,\"现在都不用这个了。\"
袁父则研究着墙上的校园网接口,严肃地说:\"网线要买好的,别贪便宜。\"
中午,袁媛在学校附近的餐厅订了包间。
点菜时,袁父盯着一道菜大几百的价格直皱眉,袁媛悄悄按住他的手:\"爸,今天高兴,咱们给家和庆祝一下,祝贺他入学。\"
这个庆祝在这俩月已经庆祝了好几次了,袁媛主要是想带家里人把上海的大餐厅都吃一遍。
有时候,亲身尝试过了,就会祛媚。
别人吃过的,袁父袁母必须尝试一下。
饭后,袁媛带家人逛校园。初秋的复旦校园里,梧桐叶开始泛黄,三三两两的学生抱着书本经过。
袁父在一尊雕像前驻足良久,突然说:\"我年轻时差点考上中专...\"
袁母轻轻握住他的手。
家和指着远处的建筑群,眼睛发亮:\"姐,那边是经院大楼!我们下周就有课在那里上!\"
袁媛掏出手机:\"来,全家合个影。\"
她请路过的学生帮忙拍照。镜头里,袁父袁母站在中间,她和家和分立两侧,背后是爬满常春藤的老校门。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家和,\"拍照间隙,袁媛突然说,\"明天我带你去陆家嘴再买几套正装,大学里很多场合要用到。\"
袁父立刻说:\"别乱花钱!\"
\"爸,\"袁媛理了理弟弟的衣领,\"他现在是复旦学生了,得体面些。\"
袁母突然抹了抹眼角:\"要是他爷爷能看到...\"
爷爷在世的时候,几个孙子里是最亲家和的。只是前两年去世了,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身体早早的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袁媛决定近期把父母的体检安排上。
周末,袁媛在新家办了场家宴。徐毅带着两瓶茅台过来,一进门就冲袁父拱手:\"恭喜叔叔,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袁父客气的接过酒,袁母在厨房做菜。家和穿着袁媛给他买的浅蓝色衬衫,正在给客人泡茶——用的是袁父从老家带来的那套茶具。
也算是祖上传下来的。
\"听说你报的经济学?\"徐毅接过茶杯,\"毕业后一定要选择我们茶言物语?我们正缺年轻血液。\"
家和腼腆地笑笑:\"还早着呢...\"
徐毅拍拍他肩膀,转头对袁媛说,\"佐藤那边进展顺利,曼谷第一家店下个月开业。\"
袁媛正要回应,厨房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她冲进去,看见袁母对着摔碎的瓷盘发愣。
\"妈,没事的。\"袁媛蹲下来收拾碎片。
袁母声音发颤:\"这...这一套要多少钱?\"
\"比不上您做的红烧肉值钱。\"袁媛笑着搂住母亲,\"您没伤着就好。\"
虽然这么说了,袁母还是心疼钱,闺女买的一看就是很贵。
一顿饭吃的宾客尽欢。
周末带着家里人出去购物,袁父坚持要坐地铁:\"正好教教家和怎么换乘。\"
袁媛知道,父亲是想让儿子尽快熟悉这座城市。
地铁站里,袁父认真研究着线路图,家和陪着父亲一一讲解。
列车进站时,袁母下意识拉住袁媛的手臂,又很快松开,陌生的东西,总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车厢微微晃动,家和透过窗户望着外面闪烁的隧道灯。袁媛站在他身后,看见玻璃倒影里少年明亮的眼睛。
\"姐,\"家和突然回头,\"我们专业课有门'创业管理',教授说可以请企业家来讲座...\"
袁媛笑着点头:\"怎么,想听我讲?\"
\"行吗?\"
\"行。\"
回到家里的时候,夜上海华灯初上。
袁父指着远处高耸的环球金融中心:\"媛媛,你办公室是不是在那儿?\"
袁媛顺着父亲的手指望去,\"是呀,就是那,到时候带您参观。\"
袁母已经开始帮家和收拾带回学校的东西了。
\"家和,等你周五上完课了早点回来,周末要记得回家吃饭。妈给你炖汤补补。\"
家和搂住母亲肩膀:\"知道啦,我每周五上完课就回来。\"
手机震动起来,助理发来的消息:「袁总,日本店首月营收数据出来了,超预期30%!」
袁媛回复完消息,感觉距离财富自由,又进了一步。
夜风拂过脸颊,带着初秋的凉意。
她想起办公室里那份东南亚扩张计划书,想起徐毅提到的上市时间表,想起设计师刚发来的新品包装方案...
就,忽然觉得好像路还很长。
难受。
袁媛已经想好了,按照她现在公司的发展速度,等她35岁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到时候就带着袁父袁母去环球旅行,看一看外面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