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豆腐坊的木牌歪歪斜斜挂在门楣上,"王记豆腐"四个字被潮气浸得发乌。林野站在磨盘旁,指尖捻起一小撮灰绿色的粉末——这是从墙角霉变的豆腐块上刮下来的,凑近闻,有股腐烂的豆腥味,混着泥土的腥气,让人胃里直翻腾。
"就是这玩意儿把半条街的木柴都啃成渣了。"豆腐坊老板王老汉蹲在门槛上,烟袋锅子敲得噼啪响,"前天夜里听见后院有动静,出来一看,磨盘旁边爬满了白花花的线,跟豆腐脑似的,碰一下就黏糊糊的,还带着股酸臭味。"
阿银用树枝挑开堆在墙角的柴火,底下果然露出片蠕动的白色菌丝,它们像潮水般覆盖在木柴表面,所过之处,坚硬的木头迅速软化,变成深褐色的腐泥。更吓人的是,菌丝里还裹着些亮晶晶的东西,仔细一看,竟是被分解成细丝的铁皮桶碎片。
"是'腐菌'。"林野翻开笔记,指尖点在幅蛛网般的插图上,"《异植考》里记载,这东西是豆类发酵时积了浊气化成的,靠分解有机物和金属为生,繁殖速度比霉菌还快,最喜潮湿阴暗的地方,豆腐坊、粮仓、地窖都是它们的温床。"
他用树枝拨开菌丝,底下的水泥地已经被蚀出蜂窝状的小孔,"这玩意儿分泌的酶能分解几乎所有物质,唯独怕高温和碱性豆浆——没错,就是刚煮好的热豆浆,既能烫死菌丝,豆浆里的皂角苷还能抑制它们繁殖。"
"豆浆?"阿银突然拍大腿,"咱昨天在醋坊顺的那口大铁锅!本来想煮点肉汤暖暖身子,这不正好用来煮豆浆吗?"
王老汉一听急了:"使不得使不得!那腐菌昨晚都爬到井台了,井水里要是进了这东西,城西的人都得遭殃!"
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轰隆"一声,磨盘竟被顶得翻了个身,无数白色菌丝像受惊的蛇,从磨盘底下涌出来,瞬间爬满了半面墙。更要命的是,井台方向传来"滋滋"的声响,井绳上已经缠满了菌丝,正顺着绳子往井里钻!
"来不及找黄豆了!"林野拽过旁边的水缸,"王老汉,你这有没有现成的豆浆?生的也行!"
"有!有!刚磨好还没点卤的!"王老汉连滚带爬冲进里屋,很快就和学徒抬出两大桶乳白色的生豆浆。
阿银早已把铁锅架在柴火上,火折子一甩,干柴"噼啪"燃起,锅里的清水迅速升温。林野则拎着桶豆浆冲向井台,菌丝已经爬到井口,井绳被腐蚀得只剩几根细纤维,眼看就要断裂。
"给我下去!"他猛地将半桶生豆浆泼向井绳,豆浆遇着菌丝瞬间起了反应,原本疯狂生长的菌丝突然像被冻住般停滞,接触到豆浆的地方渐渐发黄、萎缩。
"有效!"林野精神一振,正想把剩下的豆浆也泼上去,后院却传来阿银的惊呼:"林野!快来!这东西会分身!"
他冲回去时,只见铁锅周围的地面裂开无数细缝,白色菌丝像喷泉似的从缝里涌出来,转眼间就织成张巨网,将铁锅围在中央。更可怕的是,部分菌丝已经化成半透明的胶状,顺着柴火堆往屋顶爬,所过之处,茅草"簌簌"化成黑灰。
"快加柴!把豆浆烧开!"林野将剩下的生豆浆全倒进铁锅,阿银早把火捅得旺旺的,锅底的火焰舔着锅沿,映得两人脸通红。
菌丝巨网突然收紧,像只白蜘蛛要将铁锅裹成茧。就在它们即将触碰到铁锅的瞬间,锅里的豆浆"咕嘟"一声烧开了,滚烫的浆沫"噗"地溅出锅沿,落在菌丝上。
"滋啦——"接触到热豆浆的菌丝瞬间蜷缩,像被烫熟的面条,白烟中飘出股焦糊的豆腥味。但腐菌的数量实在太多,后面的菌丝踩着前面的尸体继续往前冲,很快又织成新的网。
"不够烫!"阿银急得直跺脚,突然瞥见墙角的油桶,"王老汉,这是炸油条的菜籽油不?"
"是!是!"
没等王老汉反应过来,阿银已经抱起油桶往灶里倒,菜籽油遇明火"轰"地燃起熊熊大火,铁锅温度骤升,豆浆"咕嘟咕嘟"翻滚,表面浮起层厚厚的豆皮。
"就是现在!"林野抓起长柄勺,舀起滚烫的豆浆就往菌丝网泼。这次的效果立竿见影,热豆浆像岩浆般流过,所过之处,菌丝成片焦黑、碳化,连带着地面的裂缝都被烫得冒起白烟。
阿银也抄起个铁皮瓢,两人一左一右,像浇花似的往菌丝网泼热豆浆。腐菌似乎怕极了这滚烫的"武器",网阵开始松动,原本涌向铁锅的菌丝纷纷后退,露出被腐蚀得坑坑洼洼的地面。
"井台!"林野突然想起什么,扭头望去,刚才暂时被压制的井绳菌丝竟顺着井壁爬下去了!井水已经泛起淡淡的白色,显然有菌丝融进了水里。
"我去!"阿银抓起桶刚烧开的豆浆就往井台跑,她踩着井边的石头,踮脚将热豆浆往井里泼。豆浆在水面炸开朵乳白的花,井水瞬间翻腾起来,无数白色絮状物浮上水面,很快就沉底化作黑泥。
后院的战斗还在继续。林野发现腐菌的源头似乎在磨盘底下,那里的菌丝最粗,还在不断涌出新的菌丝。他舀起最后一勺豆浆,深吸口气,猛地将铁锅掀翻——整锅滚烫的豆浆连带着豆皮,像道乳白色的瀑布,狠狠砸在磨盘底下的裂缝里!
"嗷——"
一声类似布匹撕裂的尖啸从地底传来,裂缝里冒出浓密的白汽,菌丝疯狂扭动着缩回地下,地面的裂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合拢,被腐蚀的水泥地竟慢慢凝固,仿佛从未被破坏过。
当最后一丝菌丝消失在墙角时,林野和阿银才瘫坐在地上,浑身都被汗水浸透,头发上还沾着豆浆沫。王老汉端来两碗凉豆浆,手还在抖:"神了...真是神了...这豆腐做的浆水,竟比庙里的符咒还管用..."
林野喝着凉豆浆,看着渐渐恢复平静的后院,突然注意到磨盘裂缝里残留着些黑色的颗粒,像烧焦的芝麻。他用树枝挑出来,发现是些带着编号的金属碎片——"905",又是这个熟悉的数字。
"看来这腐菌也是按编号来的。"阿银凑过来看,指尖捻起片碎片,"从901到905,正好对应着咱们这五天的行程,你说这背后安排的人,是不是闲得慌?"
林野没说话,只是把碎片揣进兜里。他望着天边的晚霞,突然想起刚踏上降妖路时,自己总想着快点解决完魔物,好回镇上喝碗热汤。可现在他才明白,这一路的酸甜苦辣,这用豆浆、纯碱、辣条(上次对付辣椒精时剩的)换来的胜利,早成了比热汤更暖的东西。
"下一站去哪?"阿银用袖子擦了把脸,豆浆沫蹭得满脸都是,像只花脸猫。
林野掏出张揉皱的纸条,上面是从王老汉那打听来的消息:"城东的酒厂,昨晚有人看见酒窖里飘着团蓝火,烧穿了三层地窖,却没点燃半点酒气。"
"蓝火?"阿银眼睛亮了,"《异闻录》里说过,那叫'酒煞',是百年陈酒积了火气化成的,遇水不灭,遇火更旺,唯独怕...怕啥来着?"
"怕醋。"林野笑着补充,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完,"酸能克火,就像碱能克酸。明天,咱得去醋坊再顺点老陈醋了。"
晚风带着豆浆的甜香吹过豆腐坊,王老汉正在重新挂起"王记豆腐"的木牌,这次挂得笔直。林野望着那木牌,突然觉得,这降妖除魔的路,其实就藏在这一碟豆腐、一碗豆浆里——看似平凡的东西,只要用对了地方,就能爆发出连魔物都害怕的力量。
而他和阿银,就像这豆腐坊里的磨盘,一边转着,一边把这人间烟火里的智慧,磨成了斩妖除魔的利刃。
夜色渐浓,城西的灯一盏盏亮起,豆腐坊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混着豆浆的香气,在星空中织成张温暖的网。第905章的故事结束了,但那锅滚烫的豆浆,却像颗种子,在读者心里种下了个念头:
最烈的魔物,往往敌不过最暖的人间烟火。
"就是这玩意儿把半条街的木柴都啃成渣了。"豆腐坊老板王老汉蹲在门槛上,烟袋锅子敲得噼啪响,"前天夜里听见后院有动静,出来一看,磨盘旁边爬满了白花花的线,跟豆腐脑似的,碰一下就黏糊糊的,还带着股酸臭味。"
阿银用树枝挑开堆在墙角的柴火,底下果然露出片蠕动的白色菌丝,它们像潮水般覆盖在木柴表面,所过之处,坚硬的木头迅速软化,变成深褐色的腐泥。更吓人的是,菌丝里还裹着些亮晶晶的东西,仔细一看,竟是被分解成细丝的铁皮桶碎片。
"是'腐菌'。"林野翻开笔记,指尖点在幅蛛网般的插图上,"《异植考》里记载,这东西是豆类发酵时积了浊气化成的,靠分解有机物和金属为生,繁殖速度比霉菌还快,最喜潮湿阴暗的地方,豆腐坊、粮仓、地窖都是它们的温床。"
他用树枝拨开菌丝,底下的水泥地已经被蚀出蜂窝状的小孔,"这玩意儿分泌的酶能分解几乎所有物质,唯独怕高温和碱性豆浆——没错,就是刚煮好的热豆浆,既能烫死菌丝,豆浆里的皂角苷还能抑制它们繁殖。"
"豆浆?"阿银突然拍大腿,"咱昨天在醋坊顺的那口大铁锅!本来想煮点肉汤暖暖身子,这不正好用来煮豆浆吗?"
王老汉一听急了:"使不得使不得!那腐菌昨晚都爬到井台了,井水里要是进了这东西,城西的人都得遭殃!"
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轰隆"一声,磨盘竟被顶得翻了个身,无数白色菌丝像受惊的蛇,从磨盘底下涌出来,瞬间爬满了半面墙。更要命的是,井台方向传来"滋滋"的声响,井绳上已经缠满了菌丝,正顺着绳子往井里钻!
"来不及找黄豆了!"林野拽过旁边的水缸,"王老汉,你这有没有现成的豆浆?生的也行!"
"有!有!刚磨好还没点卤的!"王老汉连滚带爬冲进里屋,很快就和学徒抬出两大桶乳白色的生豆浆。
阿银早已把铁锅架在柴火上,火折子一甩,干柴"噼啪"燃起,锅里的清水迅速升温。林野则拎着桶豆浆冲向井台,菌丝已经爬到井口,井绳被腐蚀得只剩几根细纤维,眼看就要断裂。
"给我下去!"他猛地将半桶生豆浆泼向井绳,豆浆遇着菌丝瞬间起了反应,原本疯狂生长的菌丝突然像被冻住般停滞,接触到豆浆的地方渐渐发黄、萎缩。
"有效!"林野精神一振,正想把剩下的豆浆也泼上去,后院却传来阿银的惊呼:"林野!快来!这东西会分身!"
他冲回去时,只见铁锅周围的地面裂开无数细缝,白色菌丝像喷泉似的从缝里涌出来,转眼间就织成张巨网,将铁锅围在中央。更可怕的是,部分菌丝已经化成半透明的胶状,顺着柴火堆往屋顶爬,所过之处,茅草"簌簌"化成黑灰。
"快加柴!把豆浆烧开!"林野将剩下的生豆浆全倒进铁锅,阿银早把火捅得旺旺的,锅底的火焰舔着锅沿,映得两人脸通红。
菌丝巨网突然收紧,像只白蜘蛛要将铁锅裹成茧。就在它们即将触碰到铁锅的瞬间,锅里的豆浆"咕嘟"一声烧开了,滚烫的浆沫"噗"地溅出锅沿,落在菌丝上。
"滋啦——"接触到热豆浆的菌丝瞬间蜷缩,像被烫熟的面条,白烟中飘出股焦糊的豆腥味。但腐菌的数量实在太多,后面的菌丝踩着前面的尸体继续往前冲,很快又织成新的网。
"不够烫!"阿银急得直跺脚,突然瞥见墙角的油桶,"王老汉,这是炸油条的菜籽油不?"
"是!是!"
没等王老汉反应过来,阿银已经抱起油桶往灶里倒,菜籽油遇明火"轰"地燃起熊熊大火,铁锅温度骤升,豆浆"咕嘟咕嘟"翻滚,表面浮起层厚厚的豆皮。
"就是现在!"林野抓起长柄勺,舀起滚烫的豆浆就往菌丝网泼。这次的效果立竿见影,热豆浆像岩浆般流过,所过之处,菌丝成片焦黑、碳化,连带着地面的裂缝都被烫得冒起白烟。
阿银也抄起个铁皮瓢,两人一左一右,像浇花似的往菌丝网泼热豆浆。腐菌似乎怕极了这滚烫的"武器",网阵开始松动,原本涌向铁锅的菌丝纷纷后退,露出被腐蚀得坑坑洼洼的地面。
"井台!"林野突然想起什么,扭头望去,刚才暂时被压制的井绳菌丝竟顺着井壁爬下去了!井水已经泛起淡淡的白色,显然有菌丝融进了水里。
"我去!"阿银抓起桶刚烧开的豆浆就往井台跑,她踩着井边的石头,踮脚将热豆浆往井里泼。豆浆在水面炸开朵乳白的花,井水瞬间翻腾起来,无数白色絮状物浮上水面,很快就沉底化作黑泥。
后院的战斗还在继续。林野发现腐菌的源头似乎在磨盘底下,那里的菌丝最粗,还在不断涌出新的菌丝。他舀起最后一勺豆浆,深吸口气,猛地将铁锅掀翻——整锅滚烫的豆浆连带着豆皮,像道乳白色的瀑布,狠狠砸在磨盘底下的裂缝里!
"嗷——"
一声类似布匹撕裂的尖啸从地底传来,裂缝里冒出浓密的白汽,菌丝疯狂扭动着缩回地下,地面的裂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合拢,被腐蚀的水泥地竟慢慢凝固,仿佛从未被破坏过。
当最后一丝菌丝消失在墙角时,林野和阿银才瘫坐在地上,浑身都被汗水浸透,头发上还沾着豆浆沫。王老汉端来两碗凉豆浆,手还在抖:"神了...真是神了...这豆腐做的浆水,竟比庙里的符咒还管用..."
林野喝着凉豆浆,看着渐渐恢复平静的后院,突然注意到磨盘裂缝里残留着些黑色的颗粒,像烧焦的芝麻。他用树枝挑出来,发现是些带着编号的金属碎片——"905",又是这个熟悉的数字。
"看来这腐菌也是按编号来的。"阿银凑过来看,指尖捻起片碎片,"从901到905,正好对应着咱们这五天的行程,你说这背后安排的人,是不是闲得慌?"
林野没说话,只是把碎片揣进兜里。他望着天边的晚霞,突然想起刚踏上降妖路时,自己总想着快点解决完魔物,好回镇上喝碗热汤。可现在他才明白,这一路的酸甜苦辣,这用豆浆、纯碱、辣条(上次对付辣椒精时剩的)换来的胜利,早成了比热汤更暖的东西。
"下一站去哪?"阿银用袖子擦了把脸,豆浆沫蹭得满脸都是,像只花脸猫。
林野掏出张揉皱的纸条,上面是从王老汉那打听来的消息:"城东的酒厂,昨晚有人看见酒窖里飘着团蓝火,烧穿了三层地窖,却没点燃半点酒气。"
"蓝火?"阿银眼睛亮了,"《异闻录》里说过,那叫'酒煞',是百年陈酒积了火气化成的,遇水不灭,遇火更旺,唯独怕...怕啥来着?"
"怕醋。"林野笑着补充,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完,"酸能克火,就像碱能克酸。明天,咱得去醋坊再顺点老陈醋了。"
晚风带着豆浆的甜香吹过豆腐坊,王老汉正在重新挂起"王记豆腐"的木牌,这次挂得笔直。林野望着那木牌,突然觉得,这降妖除魔的路,其实就藏在这一碟豆腐、一碗豆浆里——看似平凡的东西,只要用对了地方,就能爆发出连魔物都害怕的力量。
而他和阿银,就像这豆腐坊里的磨盘,一边转着,一边把这人间烟火里的智慧,磨成了斩妖除魔的利刃。
夜色渐浓,城西的灯一盏盏亮起,豆腐坊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混着豆浆的香气,在星空中织成张温暖的网。第905章的故事结束了,但那锅滚烫的豆浆,却像颗种子,在读者心里种下了个念头:
最烈的魔物,往往敌不过最暖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