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数据幽灵与橄榄枝-《神秘复苏:我成了遗忘之主》

  “示范区”计划的失败(或者说,那种扭曲的“成功”)在总部内部引发了轩然大波。损失一件b级封印物和一名驭鬼者是实打实的挫败,但鬼差整体活跃度短暂下降的数据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张元提出的“秩序吞噬”理论,虽然听起来比“绩效偏好”更加匪夷所思,却在解释这种矛盾结果上,展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说服力”。

  支持者认为,张元打开了新的思路,证明鬼差并非完全不可理解、不可间接影响,哪怕方式极其危险和昂贵。反对者则指责他理论不成熟,导致重大损失,是危险的投机分子。

  张元本人则处于风暴的中心。质疑和审视的目光无处不在,他感觉自己就像实验室里被观察的小白鼠。杨间那次意味深长的“拜访”之后,虽然没有进一步动作,但那冰冷的注视感时常如芒在背。而最让张元恐惧的,还是自身记忆加速流失带来的无力感。他现在必须每天花大量时间反复阅读自己的笔记,才能确保不忘记关键信息和伪装的身份细节。

  这天傍晚,他疲惫地回到总部安排的宿舍,正准备强迫自己吃点东西,个人终端收到了一条加密等级极高的信息。发信人代号——“数据幽灵”。

  张元心中一凛。这个代号他有点印象,似乎是总部内部一个极为神秘的情报分析子部门,传闻直属于几位最高顾问,权限极高,行事风格诡秘。

  信息内容简洁而直接:

  “张元分析师,就‘鬼差事件’数据异常模式,邀您进行非正式技术交流。地点:地下七层,b7-11分析室。时间:一小时后。本邀请涉密,请勿外泄。”

  没有命令的口吻,更像是一种平等的邀请,但透露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地下七层是总部核心区域,b7开头的分析室更是保密等级极高的地方。这个“数据幽灵”为何找上自己?是因为鬼差计划,还是……发现了别的什么?

  风险巨大,但好奇心和对信息的渴望压倒了一切。张元决定赴约。

  一小时后,他通过层层身份验证和灵异检测,来到了阴冷寂静的地下七层。b7-11分析室的门无声滑开,里面并非想象中的高科技指挥中心,反而更像一个古老的档案馆。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某种香料混合的味道。一排排高大的书架塞满了泛黄的卷宗和奇特的存储介质,只有房间中央的几块悬浮光屏散发着幽蓝的光芒。

  一个身影背对着他,站在光屏前。那人穿着普通的总部制服,身形瘦削,看起来毫不起眼。

  “张分析师,请坐。”那人没有回头,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空洞感,仿佛来自很远的地方。

  张元谨慎地在唯一的椅子上坐下。“您是……‘数据幽灵’?”

  那人缓缓转过身。他的面容很普通,是那种扔进人堆就找不到的类型,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清澈,仿佛能倒映出数据流动的轨迹。“一个代号而已。你可以叫我‘老李’。”他笑了笑,笑容同样显得没什么温度。

  “您找我来,是为了鬼差的数据?”张元直奔主题。

  “是,也不全是。”老李走到光屏前,手指轻点,调出了鬼差事件的海量数据流,其中重点标红了示范区事件前后的规则扰动模式。“你的‘秩序吞噬’理论,很有趣。但你是否注意到,在鬼差‘吞噬’示范区的过程中,其规则层面出现了一段极其短暂、几乎无法捕捉的‘冗余代码’?”

  光屏上放大了一段波形,在代表吞噬行为的剧烈波动中,确实有一个细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凸起,持续时间不足零点一秒。

  张元心中一震!这个细节,连他高度集中的规则感知都未曾明确捕捉到,总部的监控系统竟然记录下来了?这个“数据幽灵”的技术实力深不可测。

  “我……没注意到。”张元如实回答。

  “这段‘冗余代码’,”老李的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其结构模式,与我们档案库中记录的、历史上另外三起极其罕见的‘规则扰动’事件残留痕迹,有低于万分之一的相关性。而那三起事件,均被怀疑有‘非驭鬼者外力’介入规则的痕迹。”

  张元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他强行保持镇定:“您的意思是?”

  老李转过身,那双清澈的眼睛直视张元,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张分析师,总部很大,水也很深。有人看重你明面上展现的分析才能,比如孙教授。也有人,比如我所在的部门,对现象背后的‘根源’更感兴趣。”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我们注意到,在你提交关于鬼差的报告前后,某些与规则层面相关的背景噪音,出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同步性。这很可能是巧合。但巧合多了,就值得关注。”

  张元感到呼吸困难。对方果然怀疑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已经将线索指向了他。

  “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张元只能硬着头皮否认。

  老李笑了笑,不再逼迫,转而说道:“不必紧张。我今天邀请你来,是表达善意。总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些资源,有些……被封锁的历史和知识,是孙教授那个级别也无法接触的。而这些,或许对你……理解某些‘现象’更有帮助。”

  他递过来一个造型古朴的黑色U盘。“这里面,是一些关于‘规则本质’和‘非标准灵异干涉’的……边缘理论摘要。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算是见面礼。”

  这是一根橄榄枝,也是一个更深的陷阱。接受,意味着与这个神秘的“数据幽灵”部门产生关联,可能获得珍贵知识,但也可能彻底暴露。拒绝,则可能立刻被对方视为敌人。

  张元看着那个U盘,心脏狂跳。他想起鬼橱的警告,想起杨间的凝视,想起自己正在流失的记忆。他需要信息,需要力量,需要破局的方法。

  最终,他伸出手,接过了U盘。“谢谢。”

  老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记住,今天我们的谈话,从未发生过。这个U盘的内容,也仅限你个人‘研究’。有需要时,我会再联系你。”

  离开地下七层,张元感觉像做了一场梦。手中的U盘沉甸甸的,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和危险。

  回到宿舍,他迫不及待地将U盘插入经过反侦察处理的私人电脑。里面没有具体的功法或技术,而是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片段、历史档案摘要(很多部分被涂黑)、以及关于一些无法归类的“灵异现象”的猜想。其中一些描述,比如“规则共鸣”、“意识改写现实”、“代价与平衡”,隐隐与他自身的能力体验相互印证。

  尤其是一段关于“记忆锚点”的残缺论述,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文章提出,在面临意识被侵蚀或规则同化的危险时,强大的、富含情感的记忆可以作为“锚点”,稳定自我认知。

  这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张元脑中的迷雾!遗忘是他的代价,但如果他能主动强化、保护某些关键记忆,是否就能减缓甚至对抗这种侵蚀?

  然而,当他试图回忆哪些记忆足够深刻、可以作为“锚点”时,却惊恐地发现,很多重要的、本该刻骨铭心的记忆,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穿越前的挚友、亲人面孔、人生的重要时刻……这些画面如同褪色的照片,难以捕捉。

  恐慌再次攫住了他。他意识到,与“数据幽灵”的交易,或许能带来一线生机,但也可能让他陷入更复杂的派系斗争。而寻找“记忆锚点”刻不容缓,否则,他可能在没有找到答案之前,就先忘记了自己是谁,以及为何而挣扎。

  他站在窗前,望着大京市永不熄灭的灯火,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落入蛛网的飞蛾,周围的丝线越来越密,而能够挣脱的力量,却正随着记忆一点点消散。

  “记忆锚点……”他喃喃自语,目光投向城市深处,仿佛要在那一片繁华与阴影交织的迷宫中,找回那些被遗忘的、属于自己的碎片。而他也知道,杨间、“数据幽灵”、总部其他势力,都在暗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