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四合院:开局捡个灵域空间》

  秦乐在华夏最困难的时刻出现,带来了原子方程式和数控机床。

  不知未来,他还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怎样的奇迹?

  “你才多大年纪就想着等死?就算要死,也得先把我交代的任务完成!”

  秦乐白了张博士一眼,年纪不大,心态怎么这么老?

  “白感动了……”

  张天亮叹了口气。

  看来能让这小子有良心的,也只有允儿了。

  “这事我会想办法,继续建,我去弄点原材料。”

  秦乐说完,匆匆离开了实验大楼。

  桌子好解决。

  前世实验室用的都是耐腐蚀材料制成的桌椅,只是目前华夏还没有开采出这类资源。

  有些物品虽然能找到,但价格可能会很高。

  手套方面有胶皮手套或皮革手套,这些也能弄到。

  一次性口罩目前机器密度不够,生产比较困难,但也能想办法解决。

  最困难的是如何改造整个实验室。

  气体需要通过特殊管道输送,因为密封性问题暂时无法解决,连秦乐自己也没有头绪。

  目前材料是最大的难题。

  “先找找耐腐蚀材料,一步一步来。”

  在秦乐印象中,最适合做桌椅的材料是陶瓷板。

  华夏的陶瓷资源其实很丰富,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陶瓷逐渐退出日常舞台,现在只有少数厂商还在生产陶瓷碗。

  这些陶瓷碗因价格昂贵、工艺精美,主要供富裕家庭使用。

  “实验室需要用大块陶瓷板,制造和烧制方法与普通陶瓷不同,看来需要专门沟通。”

  河海市有一家大型陶瓷厂。

  整个实验室大约需要四套桌椅,秦乐不确定自己的预算是否足够。

  “先去看看。”

  秦乐没有耽搁,直接前往陶瓷厂。

  唐家瓷厂是华夏有名的陶瓷厂,其产品远近闻名,仅次于景德镇,并且能够大批量生产。

  全国的新型陶瓷大多出自这里。

  秦乐希望老板能提供帮助。

  “您好,请问您找谁?”

  保安见秦乐要进厂,连忙上前阻拦。

  唐家瓷厂的工艺属于商业机密,不对外开放,也不接待普通访客。

  “我想拜访唐老板,有一份图纸想请贵厂帮忙定制一套。”

  秦乐客气地说明来意,他并不是随意招惹是非的人。

  “好的,请稍等,我去请示一下。

  请问您贵姓?”

  “姓秦,秦乐。”

  保安点头返回岗亭打电话。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从厂区走出来。

  “老板。”

  保安上前招呼。

  秦乐看向这位男子,认出他就是唐家瓷厂的创始人唐友强先生。

  “小李辛苦了,这位就是秦乐先生吧?”

  唐友强主动伸手相迎。

  他有一位朋友在京都工作,最近秦乐的名字在朝廷中频频被提及,据说连龙主都十分赏识秦乐。

  由于秦乐是河海市人,唐友强特意关注过他,生怕不小心得罪了这位大人物。

  “这位就是唐老板吧,久仰久仰!”

  两人相互客套了十多分钟,旁边的小李听得冷汗直冒。

  能混到如今这地位,果然不简单,夸了半天,竟然一句重复的话都没有。

  “秦先生,不如先去我办公室谈?”

  唐友强意识到站在这里说话不合适,连忙发出邀请。

  “行,正好我也有点事要麻烦唐老板。”

  秦乐松了口气,总算结束了。

  “不麻烦不麻烦,您尽管提。”

  唐友强边说边将他带进办公室。

  一进门,秦乐就看到两旁的墙壁、真皮沙发、实木办公桌,尤其那张老板椅,果然气派。

  “请坐。”

  唐友强示意他坐沙发,自己则回到老板椅上。

  “不知秦先生这次来,是有什么需求?”

  唐友强眯起眼睛。

  无事不登三宝殿。

  他听说秦乐是想定做一套瓷器,可他们瓷厂平时都对外接单,这次难道是……造假?

  这些年来,不少有钱有势的人找他仿造古董瓷器,都被他拒绝了。

  这种骗人的事,他唐友强绝不干。

  秦乐要是知道唐老板这么想,估计会笑出来。

  这回,唐老板可真是想多了。

  秦乐随即道出想法:“我们实验室打算用陶瓷板做一套桌椅,方便研究。

  需要您按我的要求烧制。”

  “要以陶土为主,等比例添加骨料、熔剂、色料等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加水捏练,再用液压机挤压成型,过程中要持续搅拌。”

  “之后自动切割、干燥,最后经1200℃左右高温烧制。”

  这番话让唐友强陷入沉思。

  这种陶板的制作流程,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如今陶瓷行业都追求精美,可秦乐要做的,竟然是桌椅?他从未尝试过。

  “秦先生,您的想法不错,但这样做出来的桌椅,耐用性和实用性恐怕都不高。”

  唐友强皱眉表达疑虑。

  秦乐对此早有预料。

  毕竟现在人们对陶器的印象,还停留在黏土塑形、烧制成工艺品的阶段。

  在他的记忆里,这种能用作实验器具的陶瓷板,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

  那时还只是作为墙面装饰。

  到九十年代前后,才开始用这种材料做实验室的耐腐蚀桌椅。

  和现在相差将近三十年,难怪唐友强会觉得奇怪。

  “唐老板,您信我一次,先照这个方法烧一批,看看效果行吗?”

  秦乐耐心解释。

  看唐友强的样子,应该是认识自己,不然早该因为他说法荒唐而把他赶出去了。

  现在愿意谈,说明还有机会。

  “这……好吧,我就信秦先生一回!”

  唐友强也想赌一把。

  眼下陶瓷生意越来越难做,连他这个行业龙头都快撑不下去了。

  再加上秦乐的身份,暂且顺着他的意思,等失败了再送客也不迟。

  “那就多谢唐老板了。”

  秦乐随唐友强走进生产车间。

  车间里工人们光着膀子,满头大汗地烧制瓷器。

  唐友强叫来一位老师傅,把秦乐的烧制方法交代给他。

  “老板,您这不是开玩笑吗?把这些杂质掺进黏土里,瓷板肯定会裂的呀!黏土里可不能有一点杂质!”

  烧制师傅一看配方就拒绝。

  黏土中不是完全没有杂质,但含量极少,基本都挑出去了。

  杂质太多的配泥根本不合格。

  这种直接往里加杂质的做法,他从没见过这么离谱的烧制方式。

  “让你做你就做,赶紧去!”

  唐友强皱起眉头,他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他好歹也是远近闻名的陶瓷大师,烧出来的陶器价格不菲,会不懂这个?

  可秦乐坚持说能成。

  赶紧配好料,失败了也好早点送他走。

  “知道了。”

  烧制师傅撇撇嘴,虽对这配方不以为然,还是按吩咐忙活起来。

  “秦先生,师傅这边已经开工了,要不您随我去休息室等?”

  唐友强见师傅已经忙起来,转头问道。

  秦乐摇头:“不了,我还有些事,下午再过来。

  这次辛苦唐老板,价格我们之后再谈。”

  秦乐只能先拖一拖,等华夏那边拨款下来再说。

  “好说,好说。”

  唐友强本来都不打算收钱了,秦乐的钱他哪敢要?

  不过既然秦乐有意付钱,他自然也不会推辞。

  随后他把秦乐送出瓷厂,才转身回办公室。

  “还真是热情……可为什么呢?”

  对于唐友强的热情,他仍然感觉不太适应。

  毕竟眼下他手头的事情几乎都处于保密阶段。

  难道真的是因为对方仰慕自己?

  秦乐不由得有点自恋地想着。

  不过,他也没忘记这次外出的任务——

  还需要买胶皮手套和一次性口罩。

  胶皮手套在市场上就能找到,但一副居然要五块钱?!

  秦乐直接愣住了。

  “不是吧,兄弟,你这是抢钱啊?猪肉才六毛一斤,你这手套卖五块?”

  秦乐瞪大了眼睛。

  五块钱都能买八斤猪肉,再加三斤红枣和三斤粉丝了,

  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一个多星期。

  这么一副破手套,凭啥这么贵?

  “没办法,现在国内还没这技术,”

  老板也挺无奈,“这都是我托关系从国外进的,

  成本虽然不高,但运回来一趟就摊到三块钱了。

  卖你五块,真不算贵了!”

  他原本以为这批手套能畅销,

  却高估了眼下国内的消费水平。

  想卖出去,难呐。

  ……

  秦乐沉默地盯着仅剩的十副手套,

  内心挣扎得厉害。

  五十块,都抵得上易忠海半个月工资了,

  人家可是八级钳工啊!

  “哥们儿,要不算了吧,这手套其实用处也没那么大。”

  老板见秦乐额头青筋都爆出来了,赶紧劝道。

  这价格,他自己都觉得心虚。

  “我全要了!给,五十!”

  秦乐一咬牙,把那张大钞拍给了老板。

  以后手下干活,胶皮手套总是必需的。

  “我——去!老板大气啊!”

  老板硬生生把到嘴的惊叹咽了回去,

  他真没想到这年轻人居然真掏钱买了,

  还一口气包圆,太让人意外了。

  “赶紧给我包起来,我现在心疼。”

  这些钱够他捕鱼捕上好一阵子了。

  看来只能回头找张博士哭穷,

  看能不能再申请一笔经费,

  不然真不知道上哪儿喊冤去。

  “给给给,拿着!你还好吧?”

  老板迅速把手套递给秦乐,有点担心这位大主顾,

  别因为买东西气出好歹来,自己可担不起。

  “没事,我走了……噗!”

  秦乐感觉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

  喘着气,匆匆离开了市场。

  “真够狠的!”

  老板望着秦乐的背影,默默竖起大拇指。

  而秦乐则带着手套回到实验室。

  一次性口罩眼下肯定没戏了,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系统身上了。

  刚进实验室,秦乐便看见张博士已把西瓜吃得一干二净。

  满地都是西瓜皮,秦乐顿时一脸阴沉。

  他在外面奔波劳累,张博士居然悠闲地在这里吃西瓜?

  这一刻,秦乐忽然明白了张博士平时的感受。

  “回来了?”

  张博士正弯腰安装桌子。

  眼看就要装好了,秦乐却一脚踹过去——哐当一声,桌子瞬间散架!

  “我……你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