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诗词-《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

  李世民、朱棣等人没有第一时间认出照片上的人是谁,刘彻难道还认不出吗?如果他都认不出来,那问题就大了。

  如果你连自己的爷爷你都不认识,你说问题大不大?

  “彻叔,文帝陛下刚走”,刘彻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群里面的照片。但是他在看到之后就立即过来了,这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刘彻明白,刘恒可能也像当初的自己一样,知道一些事情之后就着急回去处理。

  “阿泽,大父来的时候是?”姜泽明白刘彻想要问的是什么。

  “文帝前元三年”,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并未使用正式年号,但史官将其在位时间分为“前元”和“后元”两个纪年阶段。

  前元?:即位初年至前163年,共16年。??

  后元?:前163年因“得玉杯改元”事件重新纪年,至前157年文帝驾崩,共7年。??

  前元三年的时间还很早,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发生。

  刘彻也是这样想的。

  “我那先回去了,还有很多朝政需要处理,大父来了告诉我”。刘彻是丢下朝政过来的,现在刘恒不在,他也要回去了。

  “二叔你不走?”

  “观音婢让我问你,诗集的事儿”,李世民来之前长孙皇后就让他询问此事。

  “二叔稍等,我去给你拿”,说完姜泽走上楼,拿着两本书下来。

  “我这儿只有两本,如果需要我再去采买如何?”

  “不用,让几个孩子誊抄”,听到李世民这样说,姜泽心想,这可就不能怪我了。

  不过背几首诗词应该是难不倒李承乾、李泰、长乐这样的天之骄子的吧。

  既然如此。

  “二叔,我给你推荐几篇如何?”

  “可以啊”,李世民当然是一口答应下来,但是正因为他一口答应,接下来有人要惨了。

  “二叔稍等”,所以说人在干坏事的时候是一点都不会觉得累的。

  姜泽步履轻快的迅速上楼,然后拿着几篇自己之前闲的无聊誊抄的几篇文章走了下来。

  “二叔,咱们先看这一篇《滕王阁序》”,姜泽将《滕王阁序》递给李世民。

  接过文章的李世民阅读了起来。

  “好,典故用的自然妥帖,不仅将雄伟壮丽的景象描绘的栩栩如生,还借景抒发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更难得的是坚守气节的决心。

  尤其是这几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二叔,您就还不信我吗?我推荐的肯定是好文章,你在看这一篇《岳阳楼记》”。

  “二叔,其他的不看,您先看这几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等忧国忧民的感情令人敬佩”。

  “二叔再看这两篇《醉翁亭记》和《赤壁赋》”。

  李世民看完之后,对每一篇文章皆是赞叹不已。

  “还有吗?”李世民这话一问出,姜泽有些愣住。

  “二叔,不妨先学习这四篇?”有,当然有,怎么可能没有呢?不过要循序渐进嘛。

  “行,我先回去了,今天就让他们开始学”。李世民连书都没拿。

  “二叔,晚上过来吃饭吗?”

  “来”,这段时间在姜泽这儿吃饭,嘴都养刁了。也不是说大唐的食物不好吃,只是姜泽这儿更深一筹嘛。

  主要还是因为大唐那时候食物种类少,调料少,就感觉没那么香。

  但是今天的姜泽有些懒,不太想做饭,于是他想了个好主意,吃火锅。

  他还有之前从重庆带回来的火锅底料,至于蔬菜和肉类,现买就好了,就是肉类需要切一下,但是这对于姜泽来说那不在话下。

  整个下午他都在忙碌的准备食材,肉类都是鲜切的,他还要腌制一下,去去腥之类的。

  但是他不累啊,一想到自己以前背那些文章的痛苦马上就要有人感同身受了,他怎么可能累呢?那可是干劲十足啊。

  甚至时不时的露出开心(幸灾乐祸)的笑容。

  时间来到晚上,因为姜泽预先在群里说了今天吃火锅,对于还没有吃过火锅的众人来说,怎么可能放过这等新鲜事。

  特别是朱高炽,是跑的最快的,不过这次他是带着自己的皇太子妃张氏一同前来的。

  “你小子来的够快的”,姜泽看到朱高炽那圆滚滚的身体,但是也比之前瘦了不少。

  没办法,他还不想短命啊。

  “有好吃的当然要快一些,不然要是被我爹拦着不让来,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了,这是我的皇太子妃,你应该是知道的”,姜泽当然知道,明初贤后之一,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领你的太子妃坐会儿,等大家到了咱们开始。

  朱高炽并没有带张氏坐下,而是手上拿了串葡萄,边吃边给张氏介绍后世的东西。

  虽然后来朱高炽宠爱郭贵妃,但是张氏的位置可无人能动。她和别人不一样,她的燕王世子妃是朱元璋亲封,皇太子妃是朱棣亲封,朱高炽登基以后他自然就是皇后。

  姜泽也没有打扰两人,而是继续去准备一些东西,他怕准备少了不够大家吃。

  不多时,人都陆陆续续到齐了。

  因为人多,所以姜泽放了两个锅,方便大家。

  “阿兄,城阳不喜欢你了”,刚过来的城阳气鼓鼓的朝着姜泽说不喜欢他了。

  “这是为什么啊?”姜泽哪能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这样的文章对城阳这样的孩子是有些残忍了,但是有些开心是怎么回事。不过姜泽还是考虑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找一些适合城阳的诗词。

  一旁的长乐捂着嘴偷笑,她对那些文章也甚是喜爱,所以并不觉得难以理解或者难以记忆,但不是所有人都是长乐。

  “阿兄,那些文章我很喜欢”。

  “也不喜欢阿姐了”,城阳的话成功的逗笑了大家。

  “那不给城阳吃冰淇淋了”,姜泽就是想逗一逗城阳。

  “那城阳还是喜欢阿兄的”,听到不让自己吃冰淇淋了,这哪行啊,于是城阳立马改口。

  “你啊,真是个小机灵鬼”,长孙皇后点了点城阳的眉心,笑着说道。

  “二婶,那些文章可能对城阳有些难了,明天我找找更适合城阳的文章和诗词”。适合小孩子的诗词当然是有的,不然姜泽小时候背的那些是什么?

  “阿兄,那我呢?”听到姜泽的话,李承乾好像是看到了希望。

  “你啊?”

  (摊破浣溪沙

  [宋]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