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武威-《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

  对这样的场景大家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游览了一番五泉山之后,众人回到了酒店。

  回到酒店吃完晚餐,大家便各自休息了,今天走了一天,大家都挺累的。

  姜泽的安排也就是在兰州停留一天的时间,明天就从兰州离开前往武威。

  朱元璋回到自己的房间之后也没有着急休息,而是拿起早上李世民给他的书看了起来。

  于是在这个静谧的夜晚,大家都睡着了,只有朱元璋还坐在窗前,深深的看着窗外深夜的兰州。

  次日一早,众人洗漱完毕后酒店工作人员将早餐送了上来。

  “老李,咱谢谢你啊”,朱元璋坐下后莫名其妙的对着李世民说了这么一句。

  其他人或许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是李世民和姜泽心里那是跟电灯似的。

  “不用谢,要我说还是你老朱客气”,李世民能听不出来朱元璋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哪能不知道李世民这是在装傻,但是他也没办法啊,于是在出发之前他将书给了朱棣。

  “老四,这本书你好好看看”,朱元璋也不多说直接把书递给朱棣。

  从兰州到武威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坐在高铁上你能看到远处绵延不绝的山脉,近处还能看到丹霞地貌,可以说这一路都是景色,当然沿途也会途经一些城镇。

  他们到达武威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坐上酒店的车,来到酒店,将行李整理好就可以直接吃中饭了。

  吃过晚饭,休息了一会儿,姜泽带着众人武威文庙。

  刚走进去,就看见了孔子的雕像。

  “这是,孔夫子?”孔子应该没有哪一个人不认识吧?

  “姜小子,你们后世对儒家也如此推崇吗?”这句话当然是刘彻问出来的。

  “不,我们只推崇儒学思想里面的有益的东西,有句话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众人好像从姜泽的口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不谈儒家,你们后世对孔夫子应该是很尊敬的吧?”毕竟都立像了,肯定是出于尊敬才会如此吧。不过立像也不都是尊敬,去杭州看看,有个地方立像就不是为了尊敬。

  “当然,对于孔圣人我们都是非常尊敬的,但是对他的后人嘛,一群软骨头,数典忘祖的东西”。

  “姜小子说的对,一群数典忘祖的东西,要是咱有这样的后人,咱都死不瞑目”。刘彻不明白为什么姜泽和朱元璋会如此说。

  姜泽知道他们不明白。

  “其他的我不说,我就说一个例子,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之侄孔令煜宴请侵略我华夏大地的倭寇”。

  “除此之外,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后仅一个月,第63代衍圣公孔胤植即向清朝多尔衮献《初进表》,次年又上书《剃头奏稿》支持剃发令。??

  1904年76代衍圣公孔令贻主动向访华的英国威海租界长官索要英王照片,并与其合影供奉于孔府”。

  (册封孔子后裔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

  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姜泽说完,在场之中对这段历史了解最深的朱元璋几人皆是怒不可遏。

  “二十六朝贰臣,七十六代家奴。铁骨铮铮衍圣公,世修降表劝人忠。识时务者为俊杰,千秋万载不倒翁!”姜泽将这首讥讽衍圣公的诗念了出来。

  “谁来就投降谁,可不就是世修降表吗?”朱棣也是瞧不上这衍圣公府的所作所为。

  “孔圣人的这些后人真是一点脸面都不要了吗?就连侵入华夏大地的外族都能投降,他们还有脸见祖宗吗?”李世民听完也是很生气,这还是孔圣人的后代吗?

  “二叔,都说了他们是一群数典忘祖的东西,哪还会怕没脸见祖宗。再说了,他们是不是孔圣人的后代还两说呢”。

  “这供奉外族他们是怎么能做出来这样的事情的?”长孙皇后也是非常的惊讶。

  但是姜泽很想说,这样的事情不是历史,是现实,就在不久前。

  现在刘彻终于知道刚才姜泽为什么会是那般的态度了,这后世的衍圣公府确实不是个东西。

  “但是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令人发省的语句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当然这和衍圣公府那些东西没什么关系,这都是孔圣人以及他的弟子的功劳”。

  众人见姜泽特意强调了一遍,可见他对这衍圣公府的厌恶程度。

  众人往里走,游览了一番。

  “姜小子,你们后世是将这些留存下来的古建筑都保护起来了?”

  “也没有,有些地方的保护起来了,有的地方的则被拆除了”,这还得多亏了我们的郭沫若先生。没有他我们哪能见得到那么多的明朝皇陵里面的东西,没有他北京巍峨的北京古城墙多妨碍北京的发展。

  这些话姜泽并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

  还有一些地方的做法姜泽也很不想说,说了来气。

  出了这文庙历史文化街区,走进古钟楼历史文化街区。

  同样的古香古色。

  “这还有戏台子呢?”朱元璋看着那静静立在那儿戏台,仿佛还能看到上面有人在演绎精彩的戏剧。

  而在姜泽看来,那演绎的是他们脚下这座武威城的历史,对了,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