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都市怪谈:红薯香-《短篇鬼语集》

  这条街一到晚上就没什么人了。

  街两旁是些老旧的居民楼,路灯昏黄,间隔又远,光与暗交界处模糊不清。街尽头原本有个小公园,后来改建成了停车场,更是少有人夜间走动。

  王虎和李艳每晚十一点左右经过这里。两人都在附近的商场工作,下班时间晚,又舍不得打车钱,只得步行穿过这条一公里长的街道回家。

  “妈的,这什么鬼路,连个鬼影都没有。”王虎啐了一口,搂紧妻子的腰。

  李艳拍开他的手,“正经点。这路走多少回了,今天怎么突然抱怨?”

  “今天特别冷啊,你没感觉?”王虎缩了缩脖子,把外套拉链往上拉了拉。

  李艳正要回话,忽然抽了抽鼻子,“咦,你闻到了吗?烤红薯的香味。”

  王虎也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烤红薯香气随风飘来,甜腻中带着炭火特有的焦香,勾得人肚里馋虫蠢动。

  “奇怪,这时间这地方,哪来的烤红薯摊?”王虎嘀咕着,四下张望。

  街道前方,一盏孤零零的灯泡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灯光下,一个手推车摊子静静停在那里,车上一个大铁桶,桶盖半开,冒出缕缕白气。摊主是个白发老太太,穿着一件深色棉袄,背对着他们,正用铁钳拨弄着桶里的炭火。

  “还真有摊子。”李艳惊讶道,“以前从来没见过的。”

  “管他呢,正好饿了,买个红薯暖暖手。”王虎拉着妻子向前走去。

  越靠近摊子,红薯香味越发浓郁,但那老太太始终背对着他们,一动不动地侍弄着炭火,仿佛没察觉到有顾客来临。

  “阿姨,红薯怎么卖?”王虎开口问道。

  老太太缓缓转过身来。她脸上皱纹纵横,但皮肤异常白净,在昏暗灯光下显得有些诡异。最令人不适的是她的眼睛——眼白过多,瞳孔太小,直勾勾地盯着人看,让人心里发毛。

  她没有回答价格问题,只是默默打开桶盖,用铁钳夹出一个硕大的红薯。那红薯烤得恰到好处,外皮微焦,裂开处露出金黄色的瓤,热气腾腾。

  “多少钱?”王虎再次问道,心里有些发怵。

  老太太伸出三根手指,手指干瘦如柴,指甲长得有些不自然。

  “三块?这么便宜?”王虎摸出手机,“扫码支付行吗?”

  老太太摇摇头,依然伸着三根手指,直直地看着他。

  “现金?等等,我看看有没有零钱。”王虎翻找着口袋,终于摸出几张纸币,数了三元递过去。

  老太太却不接钱,只是把红薯用纸包好,递到王虎面前。她的手臂从宽大的袖口伸出来,皮肤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王虎犹豫了一下,把钱放在推车板上,接过红薯。指尖不小心触到老太太的手,冰凉刺骨,他猛地缩回手,红薯差点掉在地上。他偷偷告诉李艳老太太手很冰。

  “手这么冰,阿姨您得多穿点啊。”李艳在一旁说道,声音有些发颤。

  老太太没有任何反应,只是慢慢转过身,又去侍弄她的炭火了,仿佛他们不存在一样。

  “怪人。”王虎低声嘟囔,拉着妻子快步离开。

  走出去十几米,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烤红薯摊还在那里,老太太的身影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模糊而不真实。街上起了薄雾,她的轮廓似乎融入了雾气中。

  “那老太太有点吓人。”李艳紧挨着丈夫,“眼睛看得人心里发毛。”

  “管她呢,红薯是实实在在的。”王虎掰开红薯,热气扑面而来,香气更加浓郁。他掰了一半给妻子,“尝尝,闻着真香。”

  红薯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烤红薯。不一会儿,两人就把整个红薯分食殆尽,身上也暖和了许多。

  “值了,三块钱这么大一个。”王虎满意地抹抹嘴。

  回到家,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王虎把手伸入妻子睡裙抠弄。

  “今天累死了,别碰我。”李艳推开他。

  “吃了我的红薯,还不给点回报?”王虎嬉皮笑脸地压过来。

  “那又不是你买的,是我先闻到的——”李艳的话被丈夫的嘴堵住了。

  夫妻俩闹了一会儿,忽然同时停了下来。

  “你闻到了吗?”李艳小声问。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烤红薯香味,越来越浓,就像是从卧室门外飘进来的。

  “可能是衣服上沾的味道吧。”王虎不确定地说。

  “我们都换睡衣了...”

  两人屏息静听,除了彼此的呼吸声,屋里一片寂静。然而那红薯香味却丝毫不减,反而更加浓郁,就像有人在客厅里烤红薯一样。

  王虎起身,“我去看看。”

  “别去!”李艳拉住他,“万一是...”

  “万一是啥?一个小偷在咱们客厅烤红薯?”王虎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但自己的声音也绷得紧紧的。

  他轻轻推开卧室门,走廊里漆黑一片。红薯香味在这里更加明显了,甜腻得几乎让人窒息。他摸索着打开走廊灯,什么也没有。

  客厅也空无一人,所有门窗都关得好好的。王虎检查了厨房,甚至看了看阳台,什么都没有。但那股烤红薯的香味始终萦绕不散,仿佛已经渗透进了墙壁和家具中。

  “怎么样?”李艳在卧室门口探头,紧张地问。

  “什么都没。”王虎皱眉,“但这味道...”

  话未说完,他的目光定格在客厅茶几上。上面放着一块吃剩的红薯皮,金黄色的瓤还冒着丝丝热气。

  “你...你刚才拿进来了?”他声音发抖。

  李艳脸色煞白,“我没有!不是你拿的吗?”

  两人面面相觑,恐惧如冷水浇头。他们清楚地记得,红薯是在路上吃完的,包装纸也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

  王虎走近茶几,小心地用手指碰了碰红薯皮——还是温的。

  就在这时,走廊灯突然闪烁起来,客厅的灯光也随之明灭不定。在闪烁的光线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客厅角落,但定睛一看又什么都没有。

  “回卧室,锁门!”王虎拉着妻子冲回房间,猛地关上门并反锁。

  他们蜷缩在床上,紧紧抱在一起。烤红薯的香味从门缝下源源不断地渗入卧室,浓郁得令人作呕。

  “是那个老太太...”李艳颤声说。

  “别瞎说,可能就是楼下谁家在烤红薯,烟道串味了...”王虎的解释自己都不信。

  突然,敲门声响起。

  不是大门,而是他们卧室的门。

  咚、咚、咚。

  缓慢而规律,每一声都敲在他们的心脏上。

  王虎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李死死捂住自己的嘴,防止尖叫出声。

  敲门声持续着,不急不缓,仿佛门外的人有无限的耐心。

  终于,王虎鼓起勇气,颤声问:“谁啊?”

  敲门声戛然而止。一片死寂。

  然后,一种声音从门缝下传来——像是用指甲轻轻刮擦木地板的声音,缓慢而持续,令人牙酸。

  接着,门把手开始转动,缓慢地,一点点地,尽管已经锁上,它仍然固执地转动着。

  “怎么办...”李艳几乎要哭出来。

  王虎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手机上。他想到报警,但报警太迟了,只能找保安,他一把抓过手机,拨通了小区保安室的号码。

  “喂?我们家有点异常,能上来看看吗?”他尽量保持镇定,但声音仍然发抖。

  保安答应立即上来查看。

  等待的几分钟如同几个世纪。刮擦声停止了,门把手也不再转动,但烤红薯的香味依然浓烈。

  终于,大门门铃响了。王虎小心翼翼地走出卧室,快步穿过客厅打开大门。两名保安站在门外。

  “有什么问题吗,先生?”

  “你们...没闻到什么味道吗?”王虎问。

  保安们嗅了空气,摇摇头,“没什么味道啊。有什么情况吗?”

  王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们听到奇怪的声音,好像有人试图进我们卧室。”

  保安检查了整套房子,包括可能藏人的所有角落,一无所获。门窗都从内锁好,没有入侵迹象。

  “最近工作压力大吧?”一个保安善意地说,“有时候太累了会产生幻觉。”

  送走保安,王虎和李艳稍稍安心了些。烤红薯的香味不知何时已经消散了。

  “可能就是心理作用。”王虎安慰妻子,“那老太太有点怪,我们就自己吓自己。”

  第二天晚上,两人故意加班到更晚,约了几个同事一起走那条路。令人不安的是,烤红薯摊又出现了,在相同的位置,同样的昏黄灯光下,老太太背对着街道,侍弄着炭火。

  “咦,这什么时候多了个红薯摊?”一个同事好奇地问。

  “别过去!”李艳急忙阻止,“那老太太很怪。”

  同事笑了,“一个烤红薯的老太太能有多怪?我还真饿了。”

  不顾夫妻俩的劝阻,同事走向摊子。王虎和李艳紧张地看着。同样的过程重现——老太太慢慢转身,用过多的眼白盯着顾客,伸出三根手指,不接受扫码支付。

  同事买了红薯回来,津津有味地吃着,“味道真不错,你们也去买个?”

  王虎和李艳摇头拒绝,催促大家快走。

  走出去一段距离,王虎回头望去。雾又开始聚集,老太太的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忽然,他清楚地看到,老太太正面朝着他们的方向,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他们离去。那么远的距离,本应看不清表情,但他却能感觉到那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第三天,夫妻俩请了假,没去上班。他们不敢再走那条路,甚至天一黑就拉紧窗帘,检查所有门窗。

  夜幕降临,卧室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

  这次更加持久,更加固执。

  接着,烤红薯的香味从空调通风口渗入,无论怎么调节空调都无法消除。

  王虎愤怒地对着门外吼:“你到底要什么?我们不就是买了个红薯吗?”

  敲门声突然停止。

  一片寂静中,他们听到一种轻微的、缓慢的刮擦声,沿着卧室墙壁移动,仿佛有人用长指甲在墙外滑动。

  李艳崩溃大哭,“我们把给她钱!明天就去她摊位放三百块钱!”

  第二天黄昏,夫妻俩战战兢兢地来到那条街。烤红薯摊不在往常的位置。他们松了口气,正准备离开,却突然看到远处街角,那辆手推车静静停在那里。

  老太太不在摊旁。

  两人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走过去把钱放下。毕竟,这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

  推车上,铁桶还冒着热气。王虎小心地将三百元纸币压在推车板上的一块石头下。

  就在这时,他瞥见推车底下有东西——一双腿,穿着深色裤子和老式布鞋。老太太蹲在推车后面,似乎在捡什么东西。

  王虎吓了一跳,后退几步。

  老太太慢慢站起来,还是那副模样,过多的眼白直勾勾地盯着他们。她手中拿着一把铁钳,钳头上夹着一块烧红的炭火。

  令夫妻俩毛骨悚然的是,老太太嘴角似乎微微上翘,形成一个不像笑的笑脸。

  她向前迈了一步。

  王虎和李艳同时转身就跑,头也不回地狂奔,直到冲出那条街,融入人流涌动的主干道才停下来喘气。

  那晚,敲门声没有出现。

  夫妻俩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直到李艳洗澡时,发现浴室墙上有一个淡淡的焦痕,形状像是一个手指印,摸上去还微微发烫。

  随后几天,家中的怪事变本加厉:

  电视会自动打开,屏幕上只有雪花点,音量却调到最大;

  家具会轻微移动位置,像是有人经常擦肩而过;

  厨房的煤气灶偶尔会自己点燃,火焰调得很小,上面却不放任何锅具;

  最可怕的是,他们总在眼角余光中看到一个身影——佝偻的,白发的身影,但一转头就消失不见。

  一天晚上,王虎被厨房的声响惊醒。他悄悄下床,摸到厨房门口。

  推拉门透出微弱的光亮,他小心地推开一条缝。

  老太太站在灶台前,背对着他,正用那把铁钳拨弄着煤气灶上的火焰。灶台上放着几个生红薯,她一个一个地夹起,放在火上烤制。

  王虎浑身冰凉,动弹不得。

  老太太似乎察觉到什么,动作停顿下来。她缓缓转身,那双眼睛直直地看向门缝后的王虎。

  然后,她举起铁钳,夹起一块烧红的炭火,向他伸来。

  王虎尖叫着猛地拉上门,冲回卧室拖起李艳就往外跑。他们连夜逃出家门,在宾馆住了好几日。

  最终,他们不得不回家。毕竟,这是他们唯一的房产。

  再次推开家门,一股浓郁的烤红薯香味扑面而来。客厅茶几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三个烤好的红薯,每个都烤得恰到好处,冒着热气。

  旁边放着三百元钱,正是他们那天留在摊位上的纸币。

  王虎崩溃了,他冲进厨房,抓起所有红薯,打开窗户扔了出去。把钱撕得粉碎,对着空房间大吼:“滚出去!我们不要你的红薯!滚!”

  回应他的只有寂静。

  那晚,夫妻俩相拥而眠,汗水早已流干。

  半夜,王虎被身边的动静惊醒。李艳正悄悄下床。

  “你去哪?”他轻声问。

  李艳没有回答,径直走向卧室门。动作僵硬,眼神空洞。

  “艳子?”王虎起身开灯,发现妻子的眼睛——眼白过多,瞳孔缩小,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就像那个老太太一样。

  她机械地打开卧室门,向外走去。王虎紧跟其后,心脏狂跳。

  厨房里,煤气灶开着小小的蓝色火焰。李艳拿起一个生红薯,直接放在火上烤,手距离火焰只有几厘米,却似乎感觉不到疼痛。

  “停下!”王虎冲过去关掉煤气,抓住妻子的手。她的手指冰凉,就像那天老太太的手。

  李艳缓缓转头看他,眼神陌生而空洞。她开口说话,声音却混合着自己的和另一个苍老的声音:

  “红薯...香...”

  王虎猛地松开手,后退几步。

  第二天,他们搬出了那套房子,租了个远离那条街的小单元。李艳恢复了正常,但对那晚的事毫无记忆。

  他们不敢再走那条路,宁愿绕远路回家。原来的房子委托中介出售,半年后,房子终于卖了出去。他们用买房的钱在城东重新买了一套,怪事再也没发生过。

  都市怪谈又多了一个版本:夜深人静时,不要买独身老太太的烤红薯,特别是当她只收现金,而且眼神直勾勾的时候。否则,她会跟着你回家,为你烤一辈子的红薯——直到你也成为她的一部分。

  有人说,老太太是善意的,但阴阳之间有无形的鸿沟,阴间的善意在阳间看来就是恶意。老太太那是对孤独的终极诠释,一种执着的“照顾”与“陪伴”,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那些被选中的人,最终会学会接受这种永恒的关注,或者,成为新的推车人。

  毕竟,都市传说从来不只是关于恐怖,更是关于那些无法安放的执念,如何在这个冷漠的城市中寻找温暖的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