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你说的太对了-《满地机甲,你说这只是技校军训?》

  “领导,要换别的国家,真想搞全套航母产业链?门都没有。”

  “但搁咱们龙国,没那么玄乎。”

  嗯?

  柯锁龙耳朵一竖。

  你刚才不是还说要九个部门、六百个专业、八千家厂子配套吗?现在咋又说不难了?

  “老大,我真没忽悠你。”

  “而且说真的,这事儿,咱们还得谢谢自由国。”

  啥???

  谢自由国??

  柯锁龙身边那海军基地的老将军当场愣住。

  那帮孙子天天卡我们脖子、堵我们港口,恨不得把我们摁在地上摩擦,你还感谢他们?

  你是不是被洗脑了?!

  要不是柯锁龙清楚靳允这小子打小就是龙国军校出来的,光这句话,他都能直接申请纪检组上门。

  “小靳啊,你这话能说得人话不?”

  “要不是自由国这些年封锁咱们技术、卡咱们芯片、禁咱们装备出口,我们海军能拖到今天才起步?”

  “空军为啥老是差口气?”

  “老子恨不得冲去纽约踹他们总部大门!你还谢他们?”

  “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柯锁龙白眼都快翻到后脑勺了。

  一旁的将军也猛点头——这些年,自由国把熊国分了家后,全球横着走,没人敢惹。

  但自从龙国经济嗖嗖往上蹿,他们立马把龙国列成头号假想敌,各种明暗手段使了个遍。

  要不是他们搞封锁,龙国早该腾飞了!

  靳允苦笑了一下:“领导,您误会了。”

  “自由国怕我们强起来,怕我们掀了他们的霸权老底,这才处处设绊子。”

  “可换个角度看——”

  “正因为他们没彻底断我们粮,才逼得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现在我们虽然还没完全甩开制裁,可至少,每个关键环节,我们都自己能干了。”

  “别忘了,咱龙国工业,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

  “全球唯一一家,能把联合国工业分类里所有门类全部补齐的国家!”

  这话一出,柯锁龙和将军眼睛猛地一亮。

  对啊!

  这些年,自由国和西方搞封锁,确实把龙国憋得够呛。

  高端芯片不让卖?那就自己砸钱研发,从0到1,一点一点啃。

  精密仪器不给买?行,我们自己造,一个螺丝一个螺母都咬牙搞出来。

  就说前阵子靳允搞出来的那台五轴数控机床——一上阵,国外那些天价设备直接退出龙国市场,订单暴跌八成!

  这就是实打实的打脸!

  他们越封锁,龙国越拼命。

  结果呢?封锁没压垮我们,反倒让我们练出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完完整整,一根针一条线都不靠外人!

  “正因为有这底子,我才敢拍着胸脯说——”

  “我们能造出自己的航母,而且,它一定是全世界最强的!”

  靳允眼神亮得像淬了火的钢刀。

  重生前最后一刻,自由国还在各种编理由卡我们脖子。

  可卡住了吗?

  没!

  我们一边被堵,一边在破墙——卡脖子的技术,一个接一个掰断,还在好几个领域,反向超车!

  你越压,我越涨!

  这,就是咱们龙国人刻在骨子里的韧性。

  柯锁龙和将军听完,胸腔里像是塞了团炸药,轰地一下燃了。

  原来,咱们已经这么强了?!

  原来,我们不是在爬,是早就站起来了!

  柯锁龙死死盯着靳允,声音发颤:“好!说得好!小靳同志!”

  “你说的太对了!”

  “全蓝星都别想难倒咱们龙国人!他们越拦,咱们越往上冲!”

  他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里都是光:“那接下来,海军具体该咋干?你给个准话!”

  “眼下整个蓝星,真能把航母从头造到尾的,就剩下自由国和当年的白熊国了。”

  “但人家俩用的路子,完全不一样。”

  “自由国那套,是全世界最全、最狠的航母制造体系。

  啥都能自个儿搞,啥都不靠外人。”

  “他们那帮军工企业,压根不藏着掖着,明晃晃告诉你——我跟军方是一伙的。”

  “甚至搞了个‘航母联盟’,四十五个州,两千多家公司,十二万人,全在一张网里。

  你造锅炉,我焊钢板,他搞雷达,谁也不闲着。”

  “说白了,就是企业当家,市场-driven。”

  靳允这话一说完,柯锁龙直点头。

  自由国现在是有点掉队,可人家底子在那儿摆着,真不是吹的。

  “再看白熊国,那是另一码事。”

  “国家一口包圆,所有资源捏在手里,工业委员会一句话——明天要多少钢板,后天研发啥引擎,全听指挥。”

  “九个工业部,几百个研究所,几千家工厂,全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跟咱龙国以前搞‘两弹一星’那会儿,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技术难题?砸钱砸人砸时间,不突破绝不收工。”

  “说白了,那不是工厂,是台巨型机器。

  每个螺丝钉都咬死在位置上,全国家一起吭哧吭哧,硬是把一艘十万吨的庞然大物推下水。”

  听到这,柯锁龙和旁边的海军基地将军对视一眼,谁都没说话。

  俩模式,都成功过,都牛得冒泡。

  可问题是——咱龙国,到底该抄哪一套?

  柯锁龙忍不住问:“小靳,你说,咱到底选哪条路?自由国的‘企业唱主角’?还是白熊国的‘国家大包干’?”

  “他俩那套,听着都好,但缺点也明摆着。”

  “咱国情跟他们不一样,照搬?那叫搬石头砸脚。”

  靳允早就有谱了,语气平静,像在聊明天的早饭。

  “咱不选A,也不选b。

  咱选个c——两套都拿来,揉一揉,再造一套新的。”

  “航母要想搞起来,前提是老百姓口袋鼓了,产业链得有根儿。”

  “所以第一步,先把配套的娘胎养活了。

  民营企业、国营厂子、科研院所、大学实验室,全给我拉进来。”

  “航母最关键的三十%核心技术,我们海军和飞翔造船厂自己攥着,一步不撒手。”

  “剩下的七十%,拆碎了,分下去。”

  “谁有本事,谁接活儿。

  能造齿轮的,能焊反应堆壳子的,连个校办实验室只要能搞定一个传感器,都能上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