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反倒是稀奇事-《满地机甲,你说这只是技校军训?》

  “我觉得咱们这些学生,已经能挑大梁了。”“待会儿您看了实弹演示,肯定不会失望。”靳允说话时,腰杆挺得笔直,信心满满。正说着,他的视线落在缪远山身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上。立马走上前:“您……该不会就是陆军火箭炮研究所的蔡齐云院士吧?”“哎哟,我们这不过是一次常规试射,哪敢劳您老亲自出山啊。”他赶忙伸手过去握手。这位蔡院士年纪是大了,现在也不直接带队搞研发了。但在靳允心里,这可是顶天立地的人物。要知道,几十年前的龙国,军工那叫一个穷。别说高端数控机床、计算机了,连像样的机械加工设备都凑不齐。经费紧张到连图纸都得省着用,不少模型是老师傅拿木头雕出来的,拿尺子量、拿脑推。实验数据?靠算盘噼里啪啦打出来的。就在那种啥都没有的年代,这一代人硬是咬牙扛了下来。顶着国外封锁,顶着内部压力,愣是搞出了一大批从无到有的国之重器。为今天的国防打下了根基。蔡齐云不光主持研发了好几种主力火箭炮,早年还参与钱老牵头的国防第五研究院,扛起了新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第一棒。亲手设计出多款关键导弹和运载火箭,是实打实的奠基人之一。“哈哈哈,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蔡院士握着靳允的手,笑得满脸皱纹都在颤:“之前听说那个搞出电磁轨道炮、国产五代机的天才,是个年轻人,我还不信。今天一看,比我想的还要嫩啊!看到你们这一批批年轻人顶上来,我们这些老骨头,也算能安心养老了。”“未来的国防脊梁,就靠你们了。”靳允认真回道:“蔡老您这话就折煞我了。没有你们当年拿命拼出来的底子,哪有我们今天的起点?真要说脊梁,还得是你们这代人。”两只手握在一起,一只是历经风霜的老手,一只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之手,像是一场无声的交接。“哈哈哈,感情的话待会再聊!”缪远山插话进来,“头巾骆驼国那边可不等人,测试得抓紧了。”两人点头,正色起来。这时,几辆军绿色的重型卡车缓缓驶入靶场。所有人目光都跟着移了过去。中间那辆平板车上,正是这次的主角——电磁助推火箭炮发射车,在保障车辆的簇拥下,稳稳停在预定位置。紧接着,一辆大巴也开了进来,门一开,一群身穿技校制服的学生鱼贯而下。“校长!”“校长好!”柯东博、汪兴菊等人快步走到靳允面前,站成一排。看着这群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兵,靳允嘴角扬起,满是欣慰。可他忽然一扫人群,发现少了个人。“嗯?武鹏涛那家伙人呢?”按那小子的性子,这种露脸的场合,不抢第一排都算奇怪了。没来,反倒是稀奇事。“哼!”汪兴菊撇嘴,“他非要跟我们搞什么竞赛。”“我的火箭弹都下线了,他还窝在实验室里闭关。”“我们来之前特意去找他,结果那家伙神神叨叨说什么‘军事禁区,闲人免进’,把我们轰了出来。”“还放话说,赶在头巾骆驼国测试前,一定拿出新火箭弹。”“说要给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谁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洛溪瑶嘟着嘴,一脸不爽地开口了,显然对武鹏涛神神秘神的样子挺看不惯。“哎哟,真是稀罕了,这么热闹的场面,他居然还能稳坐钓鱼台。”“我都快好奇死了,他们到底捣鼓出个啥样的火箭弹。”靳允笑着插了句,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可眼神里却透着认真。虽然他们四个人里,除了武鹏涛,其他三个早就在系统里升级成了“学神”级别。就武鹏涛一个,还在“学霸”这档口晃悠。可要说到搞军工设计的潜力,靳允反倒最看好他。汪兴菊和柯东博本来就是飞翔技校出名的尖子生,洛溪瑶当初一来也是成绩拔尖的好苗子。唯独武鹏涛——系统刚评的时候,压根就是个吊车尾的“学渣”,还是学渣里垫底的那种。但人聪明,又肯拼,为了追上别人,天天泡在实验室,书不离手,图纸不离眼。不到一年,愣是从班里倒数冲到了学霸行列。照这势头,再努把力,飞翔技校第四个学神,十有八九就得是他。而且,武鹏涛脑子活,想法也怪。别人想问题走直线,他偏爱拐十八个弯,点子总出人意料,但回回还都挺管用。所以靳允对他做的火箭弹,心里头其实挺有盼头的。不过眼下,人多眼杂,正事还得先办。“靳厂长,这就是你们飞翔军工厂弄出来的电磁火箭炮?”缪远山和蔡齐云院士几个围上前,七嘴八舌地打量起那台新家伙。这炮昨儿才下线,崭新的漆面还没散味,底下越野车底盘上机油味还冒着。普通人闻着呛得慌,可这些搞军工的老手根本不当回事。他们只是稀奇这炮的模样。整台设备不算大,在龙国的火箭炮队伍里顶多算个中等个头。比起陆军火箭炮研究院那款“卫士”系统,明显小一圈。但炮的大小和能耐没关系,有时候越轻巧越灵活,反倒更占便宜。真正让人盯住不放的,是那炮管的设计。跟靳允之前做的电磁高射炮有点像,炮口也是扁的。可那高射炮是单管,一炮一打。这回的电磁火箭炮却是整个长方体模样的发射箱,里面嵌着九根扁平炮孔,整整齐齐排着。除此之外,外观上倒没太多花哨。“柯东博,你过来。”“你是项目组长,大伙都等着呢,给大伙讲讲你们这宝贝到底有啥门道。”靳允笑着招呼柯东博站出来。“行,我来说。”柯东博也不客气,几步走到炮前,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大家也瞧见了。”“我们这炮,最大的不一样,就在炮管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