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这是人形外挂!-《满地机甲,你说这只是技校军训?》

  马蒂厄满脸通红,声音都颤了。“嗯。”“技术必须吃透。”“但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我给你两个月——用咱们飞翔军工厂的大车间,给我造出一条五代战机的脉动装配线。”“这事难度不小,你们能不能扛得下来?”靳允笑着问。两个月?马蒂厄眉头一紧。虽然五轴机床在手,搭条装配线不算太难,可里头涉及的一堆高端技术,没个一年半载根本摸不清门道。换成别的厂,别说两个月,半年都未必啃得动。但他们飞翔机械厂不一样。他们是全龙国唯一自研五轴数控机床的厂,底子硬。厂里养着一票顶尖机械人才,加上早就在用先进的连续流生产线,一个月把核心技术拿下来,问题不大。“您放心交给我!”“哪怕让五轴机床停几天产,我也保证在六十天内,把这条五代机装配线给我立起来!”马蒂厄拍着胸脯,底气十足。“好,我相信你。”靳允满意点头。他对马蒂厄,对飞翔厂,从来都不怀疑。其实几个月前,他就把自己的三个产业盘得明明白白:飞翔机械厂,主攻基础制造,把工业底座打得更牢;飞翔军工厂,专供先进武器和军用装备;飞翔技校,则负责不断往外输人——技术兵、工程师、研发员,一个都不能少。等这三个轮子全转起来,龙国的国防实力,必将脱胎换骨!到那时候,就算他撒手不管,国家的军工体系也能自己往上爬。这才是他搞这盘大棋的真正目的。等马蒂厄兴冲冲地跑出门,沈月忍不住瞪大眼,盯着靳允。“这么牛的技术,你一天就给整出来了?”她不懂脉动装配线有多复杂,但刚才马蒂厄那番话她可一字没落。能让整个龙国工业为之一震的东西,能简单?可那些图纸,全是他昨天一个人画的。这不是天才,这是人形外挂!靳允摆摆手,轻描淡写:“我又不是神仙,哪能一天搞出这种高精尖玩意儿?”“这些东西我早就在琢磨了,昨天只是把脑子里攒的东西顺一遍罢了。”听这解释,沈月还是觉得不对劲,但靳允马上转移话题:“哎,这边事差不多了。”“咱走吧,我还得去军工厂开个会。”沈月看这架势,也不再追问,踩着高跟鞋,跟着他一道出了门。……接下来的日子,靳允基本泡在了军工厂。因为陆军总装部的缪远山亲自带了十几个坦克研究所的专家上门,还把之前从白鹅国挣来的那笔军费,又拨了一大块给靳允。这下靳允乐了。倒不是研发四代坦克有多烧钱——他有系统,花不了几个子儿——但他最近是真的手头紧。自从机械厂把五代战机的脉动线搭起来后,他脑子里冒了个更大胆的念头:——扩厂!这回可不是买块地、盖几间厂房那种小打小闹。他要建的,是一个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大型军舰造船厂!这么长时间,飞翔军工厂的项目一直围着陆军打转。空军那边,五代机也快定型了。可海军?压根没动静。但这不能怪他偏心。实在是造舰比造坦克、造飞机难太多。尤其大型军舰,技术堆得像山,龙国海军底子又薄,要补的课太多了。最要命的是,烧钱太狠。就说那五代战机,刨掉研发,单架造价也就三四亿龙币。可军舰?不管大小,一开口就是“亿”起步。一艘轻型护卫舰,七八个亿;重型护卫舰,至少十五亿往上;更别提万吨大驱了——单是船上那套相控阵雷达,就值五个亿;整艘船砸下去,超二十五亿,眼睛都不带眨的。这种开销,别说小国了,就是不少大国都扛不住。这也是为啥,能独立造出大型军舰的国家,比能搞战斗机的少得多。造船这玩意儿烧钱太狠,不是底子厚的大国,压根扛不住这开销。好在这些年龙国经济一路起飞,军费和军工投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再加上靳允把原本用在飞机上的脉动生产线给改造了,整出了一套专门适合造船的版本,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这才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干这一票。这个决定一出,海军那边立马拍手支持。不光主动帮靳允找地方建新船厂,还从自家几个大船厂里抽调顶尖人手,直接支援筹建。按计划,这座大型造船厂再有两三个月就能初具规模,基本完工。与此同时。第一架国产五代战机的原型机,也在新式脉动线的高效装配下顺利下线。第二天一大早。飞翔军工厂门口已经站了十几个人。靳允带着沈月走了过来。一看周院士他们眼圈黑得像被人打了好几拳,靳允笑着打趣:“老周,你们该不会一宿没合眼吧?”被戳穿了,周院士他们有点不好意思。“靳校长,不瞒你说。”“昨晚整个五代机项目组真的一分钟没睡。”“为了确保试飞不出岔子,我们又把整架飞机从头到尾彻底检查了一遍。”今天,是飞翔军工厂自主研发的国产五代战机首次试飞的日子。为这一天,周院士他们已经拼了大半年。空军高层对这次飞行测试寄予厚望。试飞地点定在龙国最南边的琼州空军基地。届时,空军一帮大人物都会到场观摩。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认可,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大家心里都清楚,为了这架战机,飞翔军工投了多少资源,靳允又给了多大信任。要是试飞砸了,不只是研究团队的士气被打垮。更对不起这么久以来所有人拼死拼活的付出。哪怕已经反复验过无数次,谁也不敢松半口气。“放轻松,老周。”“这次肯定能成。”靳允看出他紧张,赶紧宽慰道。“嗯……希望吧。”周院士点点头,声音压得很低。其实他自己也没十足把握。战斗机又不是摩托车,拧钥匙就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