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内,当那惊天喜讯传来时,盛老太太正轻轻拍着重孙女娴姐儿的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小丫鬟兴奋的禀报声,让她拍抚的动作微微一顿。
周围的祝贺声、欢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王氏激动地扑到老太太榻前,语无伦次:“母亲!您听到了吗?柏儿!柏儿他入阁了!是阁老大人了!”华兰和明兰也围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芒。
老太太缓缓抬起头,脸上并没有众人预想中的狂喜失态。她先是微微怔了一下,仿佛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水到渠成”的平静与了然。
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怀中已经睡熟的娴姐儿交给旁边的奶娘,然后慢慢坐直了身子。丫鬟连忙上前为她整理了一下衣襟。
这时,前院的男宾们,以盛纮和盛长柏为首,也簇拥着来到了暖阁。盛纮激动得老泪纵横,见到老太太便要下拜:“母亲!天大的喜事啊!柏儿他……他光宗耀祖了!”
盛长柏跟在父亲身后,他显然已经迅速从最初的震惊中平复下来,脸上依旧是那副沉稳持重的神情,只是眼底深处,跳跃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火光。他上前几步,撩起官袍下摆,郑重地跪在老太太面前,沉声道:“祖母,孙儿长柏,蒙陛下天恩,擢升入阁。此乃盛家之幸,亦离不开祖母多年教诲。孙儿特来向祖母报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老太太身上,等待着这位家族尊长的反应。
老太太看着跪在眼前的孙子,看着他虽然年轻却已隐隐具备的国之重臣的气度,脸上的皱纹如同秋日菊花般,缓缓地、层层地舒展开来,绽放出一个无比欣慰、无比满足的笑容。那笑容,比之前收到任何贵重寿礼时都要明亮,都要发自肺腑。
她伸出手,虚扶了一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平和与深邃:“好,好,快起来。这是你自己挣来的前程,是陛下对你的信任,是朝廷对你的重托。祖母……为你高兴。”
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满堂的儿孙、宾客,语气中充满了感慨:“老身活了八十岁,经历过风雨,也见过兴衰。我一直相信,一个家族的长久兴旺,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富贵,而在于子孙是否读书明理,是否正直忠厚,是否能为国为民做些实事。”
她的目光最后落回长柏身上,充满了慈爱与骄傲:“柏儿这孩子,从小便性子沉静,刻苦用功。为官之后,更是兢兢业业,清廉自守,心中装的是社稷百姓。今日他能得此际遇,在老身看来,并非偶然,而是他多年来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结果。这是厚积薄发,是实至名归!”
老太太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对盛家而言,是莫大的荣耀,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长柏,你需得记住,入阁拜相,位极人臣,更当时时谨记‘公正’二字,上不负君恩,下不负黎民。需知,盛家的门楣,是靠德行和实绩撑起来的,不是靠虚名和钻营!”
长柏深深叩首,声音铿锵有力:“孙儿谨记祖母教诲!必当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绝不敢有负圣恩,有辱门楣!”
“好!好!”老太太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环视四周,最终将目光落在面前几案上堆积如山的各种寿礼上,轻轻摇了摇头,然后指向刚刚跪下向她报喜的盛长柏,对着满堂宾客,朗声说道:
“老身今日八十寿辰,承蒙各位亲朋厚爱,送来这许多奇珍异宝,华服美饰,老身感激不尽。但若问老身,今日收到的最好的寿礼是什么?”
她微微停顿,满堂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老太太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地说道:“不是这些金玉之物,而是我这个孙儿,靠着自己的品行和才学,挣来的这份为国效力的重任,这份光耀我盛家门楣的荣耀!这才是给我这老婆子最好的、最珍贵的、最让我开心的生日礼物!”
话音落下,暖阁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声!
“老太太说得太好了!”
“盛家家风如此,何愁不兴!”
“真是教子有方,福泽绵长啊!”
盛纮、王氏激动得热泪盈眶。明兰看着祖母那睿智而自豪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感动。华兰也抹着眼泪,为兄长、为家族感到无比骄傲。顾廷烨站在人群外围,嘴角含笑,眼中亦是对老太太这番见识的赞许。
长柏的入阁,如同最璀璨的烟火,在盛老太太八十大寿的夜空轰然绽放,将这场寿宴的喜庆和意义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个家族秉承正道、厚积薄发的最佳印证。盛老太太那句“最好的寿礼”,道尽了一位老人对儿孙最深沉、最智慧的期许。
周围的祝贺声、欢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王氏激动地扑到老太太榻前,语无伦次:“母亲!您听到了吗?柏儿!柏儿他入阁了!是阁老大人了!”华兰和明兰也围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芒。
老太太缓缓抬起头,脸上并没有众人预想中的狂喜失态。她先是微微怔了一下,仿佛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水到渠成”的平静与了然。
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怀中已经睡熟的娴姐儿交给旁边的奶娘,然后慢慢坐直了身子。丫鬟连忙上前为她整理了一下衣襟。
这时,前院的男宾们,以盛纮和盛长柏为首,也簇拥着来到了暖阁。盛纮激动得老泪纵横,见到老太太便要下拜:“母亲!天大的喜事啊!柏儿他……他光宗耀祖了!”
盛长柏跟在父亲身后,他显然已经迅速从最初的震惊中平复下来,脸上依旧是那副沉稳持重的神情,只是眼底深处,跳跃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火光。他上前几步,撩起官袍下摆,郑重地跪在老太太面前,沉声道:“祖母,孙儿长柏,蒙陛下天恩,擢升入阁。此乃盛家之幸,亦离不开祖母多年教诲。孙儿特来向祖母报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老太太身上,等待着这位家族尊长的反应。
老太太看着跪在眼前的孙子,看着他虽然年轻却已隐隐具备的国之重臣的气度,脸上的皱纹如同秋日菊花般,缓缓地、层层地舒展开来,绽放出一个无比欣慰、无比满足的笑容。那笑容,比之前收到任何贵重寿礼时都要明亮,都要发自肺腑。
她伸出手,虚扶了一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平和与深邃:“好,好,快起来。这是你自己挣来的前程,是陛下对你的信任,是朝廷对你的重托。祖母……为你高兴。”
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满堂的儿孙、宾客,语气中充满了感慨:“老身活了八十岁,经历过风雨,也见过兴衰。我一直相信,一个家族的长久兴旺,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富贵,而在于子孙是否读书明理,是否正直忠厚,是否能为国为民做些实事。”
她的目光最后落回长柏身上,充满了慈爱与骄傲:“柏儿这孩子,从小便性子沉静,刻苦用功。为官之后,更是兢兢业业,清廉自守,心中装的是社稷百姓。今日他能得此际遇,在老身看来,并非偶然,而是他多年来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结果。这是厚积薄发,是实至名归!”
老太太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对盛家而言,是莫大的荣耀,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长柏,你需得记住,入阁拜相,位极人臣,更当时时谨记‘公正’二字,上不负君恩,下不负黎民。需知,盛家的门楣,是靠德行和实绩撑起来的,不是靠虚名和钻营!”
长柏深深叩首,声音铿锵有力:“孙儿谨记祖母教诲!必当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绝不敢有负圣恩,有辱门楣!”
“好!好!”老太太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环视四周,最终将目光落在面前几案上堆积如山的各种寿礼上,轻轻摇了摇头,然后指向刚刚跪下向她报喜的盛长柏,对着满堂宾客,朗声说道:
“老身今日八十寿辰,承蒙各位亲朋厚爱,送来这许多奇珍异宝,华服美饰,老身感激不尽。但若问老身,今日收到的最好的寿礼是什么?”
她微微停顿,满堂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老太太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地说道:“不是这些金玉之物,而是我这个孙儿,靠着自己的品行和才学,挣来的这份为国效力的重任,这份光耀我盛家门楣的荣耀!这才是给我这老婆子最好的、最珍贵的、最让我开心的生日礼物!”
话音落下,暖阁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声!
“老太太说得太好了!”
“盛家家风如此,何愁不兴!”
“真是教子有方,福泽绵长啊!”
盛纮、王氏激动得热泪盈眶。明兰看着祖母那睿智而自豪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感动。华兰也抹着眼泪,为兄长、为家族感到无比骄傲。顾廷烨站在人群外围,嘴角含笑,眼中亦是对老太太这番见识的赞许。
长柏的入阁,如同最璀璨的烟火,在盛老太太八十大寿的夜空轰然绽放,将这场寿宴的喜庆和意义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个家族秉承正道、厚积薄发的最佳印证。盛老太太那句“最好的寿礼”,道尽了一位老人对儿孙最深沉、最智慧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