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尚未完全驱散陇西的寒意,发射场周围却已是人声鼎沸,气氛灼热。始皇御驾亲临,端坐于观礼台中央,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巍然屹立的“龙门”星槎之上。它承载的,是帝国迈向星海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前哨。
“……五、四、三、二、一!点火!”
指令长沉稳有力的声音通过扩音符阵响彻基地。
轰——!!!
比“巡天眼”发射时更加磅礴、更加震撼的轰鸣猛然爆发!十二台“撼地”级星辉动力炉同时喷吐出足以令天地失色的炽烈光焰,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般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与胸膛。大地剧烈震颤,烟尘与水汽混合成的庞大蘑菇云自导流槽冲天而起。
庞大的“龙门”星槎在惊天动地的咆哮中,坚定而沉稳地拔地而起,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带着尾部那令人不敢直视的光柱,缓缓加速,刺向苍穹。
观礼台上,百官屏息,不少人情不自禁地攥紧了拳头。公子贞等人面色复杂,既有震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嬴雪华站在始皇侧后方,目光沉静地追随着那腾空而起的巨龙。
徐彭岳站在指挥中心内,紧盯着面前闪烁的无数数据符阵,冷静地发布着一道道指令。
“一级飞行正常!”
“程序转弯!”
“一二级分离!”
高空中,庞大的“撼地”级完成使命,在预定的高度与速度和第二级“巡风”成功分离,拖着长长的尾焰坠向预定的无人区域。紧接着,“巡风”级的动力炉点火成功,继续推动着组合体加速攀升,冲出稠密的大气层。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比“巡天眼”发射时更加顺畅。得益于之前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化,“龙门”级展现出了极高的可靠性。
“二级关机!”
“星箭分离!”
在最关键的轨道注入点,“问天”级动力炉精准点火,进行最后的加速。随后,“天宫一号”核心舱与“问天”级成功分离,如同母体孕育出的新生儿,独自滑入预定的近地轨道!
“轨道参数确认!‘天宫一号’成功入轨!”
捷报传来,指挥中心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相拥而泣。这一次的成功,意义远超“巡天眼”,它代表着帝国真正拥有了在太空建立永久存在的能力!
观礼台上,始皇微微颔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他缓缓起身,望向那已无法用肉眼观测,但确确实实存在于头顶虚空之中的“天宫”。
“彩!”始皇一字千钧。
顿时,整个陇西基地,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响彻云霄。
成功入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数日,“天宫一号”进行了在轨测试,包括能源系统展开(巨大的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如同为天宫插上了翅膀)、姿态控制、生命维持系统初始化以及最重要的——与地面的通讯联络。
首批巡天士队长黑林那略带激动却努力保持沉稳的声音,通过星辉通讯符阵,清晰地传回了地面:“咸阳,咸阳,这里是‘天宫一号’。舱内一切正常,视野……视野壮丽无比!”
这简短的汇报,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太空建立了长期驻留点,意义非凡。
盛大的庆功宴在咸阳宫举行。徐彭岳、徐福以及有功人员尽数受赏。徐彭岳的爵位和食邑再次提升,徐福也得了一大笔足以让他购买无数“炼丹材料”的赏赐。
然而,在一片欢庆之中,始皇却将徐彭岳、嬴雪华以及刚刚被紧急召回的年轻将领顿弱,召至了偏殿密室。
顿弱,年方二十出头,却已是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并非蒙恬、王翦那般老成持重的帅才,而是以思维敏捷、善于奇袭、对新式战法接受度极高而着称。他曾在北逐匈奴的战役中,率领精骑千里奔袭,立下奇功,深受蒙恬赏识。
始皇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指向悬挂在一旁的、刚刚根据“巡天眼”数据初步绘制的太阳系星图。
“天宫已成,巡天眼亦抵荧惑。帝国之疆域,已不限于神州。”始皇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爱卿且看,星海无垠,其间岂无他种文明?纵无文明,亦有资源、疆土。朕闻,‘巡天眼’曾遭遇不明能量扰动,虽未明其源,然不可不防。”
他的目光落在徐彭岳身上:“徐卿,星槎可用于探索,亦可为何种兵器?‘天宫’可作前哨,然若要犁庭扫穴,开拓星疆,需何等力量?”
徐彭岳心领神会,知道政哥的征伐之魂已经在星际尺度上燃烧。他早有思考,遂答道:“陛下,星海作战,与地面迥异。无上下左右之分,无山川河流之险。其关键在于:速度、射程、信息与防护。”
他进一步阐述:“目前之‘龙门’星槎,庞大笨重,主要用于运输。未来需专司作战之‘星舰’,需更强的机动性与火力。臣设想,可发展中小型、配备星辉弩炮(能量武器)或投射类武器的快速攻击舰。‘天宫’则可作为舰队母港、指挥中枢与维修基地。”
始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顿弱:“顿弱。”
“末将在!”顿弱立刻躬身,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跃跃欲试的光芒。他早已对星槎和天宫心驰神往。
“朕欲建一支可纵横星海之师,名曰 ‘星骋军’ 。”始皇沉声道,“此军不同于任何旧式兵马,需全新之战术、全新之装备、全新之思维。朕命你,协助徐卿,参与‘星骋军’之筹建与操演。首要之务,便是基于现有星槎,摸索星海战法,并督促军械监,研发适用之星际兵器!”
“末将领旨!”顿弱声音洪亮,充满了接受挑战的激动。他立刻看向徐彭岳,眼中充满了求知欲:“徐侯,末将对星槎原理略知一二,还请徐侯多多指点!这星海作战,骑兵冲锋之术,是否还能适用?该如何将大秦箭阵之威,发挥于虚空之中?”
徐彭岳看着这位充满锐气的年轻将领,心中也升起一股豪情。看来,帝国的“星际铁骑”,就要在这位未来星系统帅的手中,开始孕育了。
“顿弱将军,星海之战,骑兵冲锋或需变通,但大秦锐士的进攻精神,永不过时。”徐彭岳微笑道,“至于如何让大秦箭阵铺满三体星系……我们或许可以从改进‘霹雳铳’和研发新型投射武器开始。”
帝国的征途,在“天宫”成功入轨的凯歌中,悄然转向了更深邃、也更充满挑战的方向——打造一支无敌的星际舰队。而徐彭岳知道,他的工作清单上,又要添加一系列激动人心且艰巨无比的新项目了。
“……五、四、三、二、一!点火!”
指令长沉稳有力的声音通过扩音符阵响彻基地。
轰——!!!
比“巡天眼”发射时更加磅礴、更加震撼的轰鸣猛然爆发!十二台“撼地”级星辉动力炉同时喷吐出足以令天地失色的炽烈光焰,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般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与胸膛。大地剧烈震颤,烟尘与水汽混合成的庞大蘑菇云自导流槽冲天而起。
庞大的“龙门”星槎在惊天动地的咆哮中,坚定而沉稳地拔地而起,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带着尾部那令人不敢直视的光柱,缓缓加速,刺向苍穹。
观礼台上,百官屏息,不少人情不自禁地攥紧了拳头。公子贞等人面色复杂,既有震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嬴雪华站在始皇侧后方,目光沉静地追随着那腾空而起的巨龙。
徐彭岳站在指挥中心内,紧盯着面前闪烁的无数数据符阵,冷静地发布着一道道指令。
“一级飞行正常!”
“程序转弯!”
“一二级分离!”
高空中,庞大的“撼地”级完成使命,在预定的高度与速度和第二级“巡风”成功分离,拖着长长的尾焰坠向预定的无人区域。紧接着,“巡风”级的动力炉点火成功,继续推动着组合体加速攀升,冲出稠密的大气层。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比“巡天眼”发射时更加顺畅。得益于之前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化,“龙门”级展现出了极高的可靠性。
“二级关机!”
“星箭分离!”
在最关键的轨道注入点,“问天”级动力炉精准点火,进行最后的加速。随后,“天宫一号”核心舱与“问天”级成功分离,如同母体孕育出的新生儿,独自滑入预定的近地轨道!
“轨道参数确认!‘天宫一号’成功入轨!”
捷报传来,指挥中心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相拥而泣。这一次的成功,意义远超“巡天眼”,它代表着帝国真正拥有了在太空建立永久存在的能力!
观礼台上,始皇微微颔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他缓缓起身,望向那已无法用肉眼观测,但确确实实存在于头顶虚空之中的“天宫”。
“彩!”始皇一字千钧。
顿时,整个陇西基地,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响彻云霄。
成功入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数日,“天宫一号”进行了在轨测试,包括能源系统展开(巨大的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如同为天宫插上了翅膀)、姿态控制、生命维持系统初始化以及最重要的——与地面的通讯联络。
首批巡天士队长黑林那略带激动却努力保持沉稳的声音,通过星辉通讯符阵,清晰地传回了地面:“咸阳,咸阳,这里是‘天宫一号’。舱内一切正常,视野……视野壮丽无比!”
这简短的汇报,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太空建立了长期驻留点,意义非凡。
盛大的庆功宴在咸阳宫举行。徐彭岳、徐福以及有功人员尽数受赏。徐彭岳的爵位和食邑再次提升,徐福也得了一大笔足以让他购买无数“炼丹材料”的赏赐。
然而,在一片欢庆之中,始皇却将徐彭岳、嬴雪华以及刚刚被紧急召回的年轻将领顿弱,召至了偏殿密室。
顿弱,年方二十出头,却已是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并非蒙恬、王翦那般老成持重的帅才,而是以思维敏捷、善于奇袭、对新式战法接受度极高而着称。他曾在北逐匈奴的战役中,率领精骑千里奔袭,立下奇功,深受蒙恬赏识。
始皇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指向悬挂在一旁的、刚刚根据“巡天眼”数据初步绘制的太阳系星图。
“天宫已成,巡天眼亦抵荧惑。帝国之疆域,已不限于神州。”始皇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爱卿且看,星海无垠,其间岂无他种文明?纵无文明,亦有资源、疆土。朕闻,‘巡天眼’曾遭遇不明能量扰动,虽未明其源,然不可不防。”
他的目光落在徐彭岳身上:“徐卿,星槎可用于探索,亦可为何种兵器?‘天宫’可作前哨,然若要犁庭扫穴,开拓星疆,需何等力量?”
徐彭岳心领神会,知道政哥的征伐之魂已经在星际尺度上燃烧。他早有思考,遂答道:“陛下,星海作战,与地面迥异。无上下左右之分,无山川河流之险。其关键在于:速度、射程、信息与防护。”
他进一步阐述:“目前之‘龙门’星槎,庞大笨重,主要用于运输。未来需专司作战之‘星舰’,需更强的机动性与火力。臣设想,可发展中小型、配备星辉弩炮(能量武器)或投射类武器的快速攻击舰。‘天宫’则可作为舰队母港、指挥中枢与维修基地。”
始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顿弱:“顿弱。”
“末将在!”顿弱立刻躬身,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跃跃欲试的光芒。他早已对星槎和天宫心驰神往。
“朕欲建一支可纵横星海之师,名曰 ‘星骋军’ 。”始皇沉声道,“此军不同于任何旧式兵马,需全新之战术、全新之装备、全新之思维。朕命你,协助徐卿,参与‘星骋军’之筹建与操演。首要之务,便是基于现有星槎,摸索星海战法,并督促军械监,研发适用之星际兵器!”
“末将领旨!”顿弱声音洪亮,充满了接受挑战的激动。他立刻看向徐彭岳,眼中充满了求知欲:“徐侯,末将对星槎原理略知一二,还请徐侯多多指点!这星海作战,骑兵冲锋之术,是否还能适用?该如何将大秦箭阵之威,发挥于虚空之中?”
徐彭岳看着这位充满锐气的年轻将领,心中也升起一股豪情。看来,帝国的“星际铁骑”,就要在这位未来星系统帅的手中,开始孕育了。
“顿弱将军,星海之战,骑兵冲锋或需变通,但大秦锐士的进攻精神,永不过时。”徐彭岳微笑道,“至于如何让大秦箭阵铺满三体星系……我们或许可以从改进‘霹雳铳’和研发新型投射武器开始。”
帝国的征途,在“天宫”成功入轨的凯歌中,悄然转向了更深邃、也更充满挑战的方向——打造一支无敌的星际舰队。而徐彭岳知道,他的工作清单上,又要添加一系列激动人心且艰巨无比的新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