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应德正沉浸在往事的追忆中,脑海里突然响起老祖郑英石的召唤,命他即刻前往后堂相见。他不敢有半分耽搁,当即快步朝着老祖的住处赶去。
人尚未到门口,屋内已传来郑英石沉稳的声音:“德儿,进来吧。”
许是重逢的激动冲昏了头,又或是面对老祖的紧张难以平复,郑应德跨过门槛时竟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这模样落在旁人眼里未免可笑——要知道,他已是筑基巅峰的修士,此刻却像个失神的凡人般失了仪态。
刚踏入屋内,他便看见一位白发如雪的老者盘膝坐在火炕之上。老者虽已显老迈,眼角沟壑纵横,那双眼睛里的精光却锐利得让人无法忽视。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抑制不住地红了眼眶。郑应德望着眼前的爷爷,记忆忽然飘回近六十年前:那时爷爷尚未接任老祖之位,总爱带着他这个最小的孙儿在田间疯跑,有时揽着他的腰御剑腾空,有时带他去秦岭祖地感悟灵气,偶尔还会特意绕路,陪他去昆仑山看云海翻涌。那段时光,是他漫长人生里最鲜活、最无忧无虑的记忆。可自从爷爷接下老祖的重担,一切就变了。往后的日子里,爷爷总是来无影去无踪,他的童年仿佛在六岁那年戛然而止,那些纯粹的欢乐,再也寻不回来了。
郑应德喉头滚动,刚要唤一声“爷爷”,眼泪已先一步砸在青砖地上。
火炕上的郑英石望着他,原本锐利的目光瞬间柔和下来,声音也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沙哑:“你现在也是当爷爷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他抬手虚虚一引,一股温和的灵力便托着郑应德在炕边的矮凳上坐下,“方才在门外失了态,可是还怕我?”
“孙儿不怕!”郑应德急忙抬头,眼眶通红,“只是……只是没想到还能像小时候这样,坐在您跟前说话。”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那是幼时紧张时便有的小动作,“您接任老祖后,我总躲着您,怕您嫌我……”
“嫌你什么?”郑英石打断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炕沿,“嫌你当年偷偷把我玉瓶里的药引换成糖霜?还是嫌你和你十三哥打斗摔进麦田,压坏了三婶家半亩青田?”
郑应德猛地一愣,随即破涕为笑,眼泪却流得更凶:“您都记得……”
“怎么不记得?”郑英石望着屋顶的木梁,眼神飘向遥远的过去,“我当老祖那天,你躲在祠堂柱子后面哭,以为我没看见?德儿,我不是不愿陪你,只是这郑家的担子……总得有人挑。”他转头看向郑应德,目光重又变得严肃,“如今你已是筑基巅峰,为何要拒绝洪儿为你提供的冲击修为的机会?”
面对爷爷的当面询问,郑应德无奈道:“爷爷,不是我不想,实在是没时间。以我现在的境界冲击金丹大道……”话音未落,头顶骤然劈下一道闪电,仿佛要将两人劈开——这是天道对郑应德的警告,警示他不可冲击金丹,此乃天道所禁!
原来,华夏大地上所有的筑基巅峰修士都在天道监视之下,一旦有筑基巅峰修士谈论或者试图冲击金丹境,必会触发天道警告。
经郑英石一番解释,郑应德才从方才的惊吓中缓过神来,随即以灵识传音问道:“爷爷,您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冲击金丹境?”
郑英石亦用神识回应:“那倒未必。只要能瞒过天道达成金丹,成就之后天道便不会再管——毕竟,金丹修士出现在它的治下,本就是它的失职。”
“原来如此,”郑应德恍然,“您和克洪,都是瞒着天道成就的金丹?”
“正是。”郑英石颔首,“起初我和克洪也不知‘一成金丹便无管’的关键,后来我还是在老君山张家才得知此事。”
郑应德听完,郑重点头表示明白,随即续上之前的话:“我若要冲击金丹,最大的难题便是时间。以我的资质,最少需要两三个月。可这段时间里,若是宝宝出了差错,我百年之后,如何向他叔叔交代?当年他叔叔为救我,连亲卫都牺牲了,弥留之际更是将宝宝托付于我。唉!”
郑英石听罢,也觉得此事虽有顾虑,却不难解决——只需让瑞海帮忙照看宝宝便是。但他并未细说,只是淡然点头,开口道:“此事你日后看时机,抽空与克洪商量你的修为之事,尽量早些提升上去。如今华夏大地已入多事之秋,你修为高些,也能多份自保之力。”
话锋一转,郑英石问道:“你这次突然回来,可是有要事?”
郑应德略显局促地答道:“爷爷,这次确实有事想向您请教。”
郑英石点头示意他继续,郑应德便直言道:“我们此前在风陵渡口与王辅臣合击图海大军,侥幸获胜。只是战斗尾声时,数十丈高的空中突然出现一名黑衣少年,他竟以三方战死士兵的鲜血,凝结出了一枚血印。”他沉声道,“虽观其并无敌意,但难保日后不会再遇。我觉得需早做准备,至少要查清他的来历,以便应对。”
听罢孙子的描述,郑英石并未立刻作答,而是抛出两个关键问题:“德儿,那血印是何模样?你且用灵力将那少年的年龄、形貌凝显出来给我看。”
郑应德依言而行,先用灵力凝结血印的形态——因当时距离较远,细节未能完全清晰。可当他试图凝显少年形象时,意外陡生:影像将成之际,他突然遭受反噬,一口污血喷了出来,让静坐炕上的郑英石也猝不及防。尽管如此,郑英石还是从那未完成的影像中,捕捉到了一丝郑邵阳的影子。他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先运转灵力,帮郑应德调理气息。
约莫一刻钟,郑英石用灵液才勉强稳住郑应德因反噬造成的伤势;待他脸上的血色完全褪去,已是两个时辰之后,连家中备好的晚饭都错过了。
直到过了子时,郑应德才缓缓睁开眼。见爷爷守在身边,眼神里满是心疼,他心中又愧又涩——虽说爷爷已是金丹修士,可自己还是让他如此挂心。郑英石似是看穿了他的愧疚,开口道:“不必自责,是我没料到对方修为竟已引动天地规则。看来此人绝非寻常之辈,多半是不出世的老怪物。你且大致说说他的模样,我好判断一二,日后你们再遇上,也能有些底。”
郑应德便用口述的方式描述少年的形象,可说着说着,脑海中关于对方的记忆竟在慢慢淡化 ,连自己都觉诧异。
郑英石为验证猜想,亲自以灵力凝结郑邵阳的画像。谁知画像凝至一半时,他竟也遭遇了反噬——这一幕让郑应德满脸惊愕。郑英石的反噬虽不如郑应德剧烈,可他此前被毒仙岑琴所伤的旧疾尚未痊愈,新旧伤势叠加,竟直接昏迷了过去。郑应德在屋内急得坐立不安,却无他法,只能将手掌贴在爷爷后背,源源不断地渡入自身灵力,试图压制他体内翻腾的伤势。
人尚未到门口,屋内已传来郑英石沉稳的声音:“德儿,进来吧。”
许是重逢的激动冲昏了头,又或是面对老祖的紧张难以平复,郑应德跨过门槛时竟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这模样落在旁人眼里未免可笑——要知道,他已是筑基巅峰的修士,此刻却像个失神的凡人般失了仪态。
刚踏入屋内,他便看见一位白发如雪的老者盘膝坐在火炕之上。老者虽已显老迈,眼角沟壑纵横,那双眼睛里的精光却锐利得让人无法忽视。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抑制不住地红了眼眶。郑应德望着眼前的爷爷,记忆忽然飘回近六十年前:那时爷爷尚未接任老祖之位,总爱带着他这个最小的孙儿在田间疯跑,有时揽着他的腰御剑腾空,有时带他去秦岭祖地感悟灵气,偶尔还会特意绕路,陪他去昆仑山看云海翻涌。那段时光,是他漫长人生里最鲜活、最无忧无虑的记忆。可自从爷爷接下老祖的重担,一切就变了。往后的日子里,爷爷总是来无影去无踪,他的童年仿佛在六岁那年戛然而止,那些纯粹的欢乐,再也寻不回来了。
郑应德喉头滚动,刚要唤一声“爷爷”,眼泪已先一步砸在青砖地上。
火炕上的郑英石望着他,原本锐利的目光瞬间柔和下来,声音也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沙哑:“你现在也是当爷爷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他抬手虚虚一引,一股温和的灵力便托着郑应德在炕边的矮凳上坐下,“方才在门外失了态,可是还怕我?”
“孙儿不怕!”郑应德急忙抬头,眼眶通红,“只是……只是没想到还能像小时候这样,坐在您跟前说话。”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那是幼时紧张时便有的小动作,“您接任老祖后,我总躲着您,怕您嫌我……”
“嫌你什么?”郑英石打断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炕沿,“嫌你当年偷偷把我玉瓶里的药引换成糖霜?还是嫌你和你十三哥打斗摔进麦田,压坏了三婶家半亩青田?”
郑应德猛地一愣,随即破涕为笑,眼泪却流得更凶:“您都记得……”
“怎么不记得?”郑英石望着屋顶的木梁,眼神飘向遥远的过去,“我当老祖那天,你躲在祠堂柱子后面哭,以为我没看见?德儿,我不是不愿陪你,只是这郑家的担子……总得有人挑。”他转头看向郑应德,目光重又变得严肃,“如今你已是筑基巅峰,为何要拒绝洪儿为你提供的冲击修为的机会?”
面对爷爷的当面询问,郑应德无奈道:“爷爷,不是我不想,实在是没时间。以我现在的境界冲击金丹大道……”话音未落,头顶骤然劈下一道闪电,仿佛要将两人劈开——这是天道对郑应德的警告,警示他不可冲击金丹,此乃天道所禁!
原来,华夏大地上所有的筑基巅峰修士都在天道监视之下,一旦有筑基巅峰修士谈论或者试图冲击金丹境,必会触发天道警告。
经郑英石一番解释,郑应德才从方才的惊吓中缓过神来,随即以灵识传音问道:“爷爷,您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冲击金丹境?”
郑英石亦用神识回应:“那倒未必。只要能瞒过天道达成金丹,成就之后天道便不会再管——毕竟,金丹修士出现在它的治下,本就是它的失职。”
“原来如此,”郑应德恍然,“您和克洪,都是瞒着天道成就的金丹?”
“正是。”郑英石颔首,“起初我和克洪也不知‘一成金丹便无管’的关键,后来我还是在老君山张家才得知此事。”
郑应德听完,郑重点头表示明白,随即续上之前的话:“我若要冲击金丹,最大的难题便是时间。以我的资质,最少需要两三个月。可这段时间里,若是宝宝出了差错,我百年之后,如何向他叔叔交代?当年他叔叔为救我,连亲卫都牺牲了,弥留之际更是将宝宝托付于我。唉!”
郑英石听罢,也觉得此事虽有顾虑,却不难解决——只需让瑞海帮忙照看宝宝便是。但他并未细说,只是淡然点头,开口道:“此事你日后看时机,抽空与克洪商量你的修为之事,尽量早些提升上去。如今华夏大地已入多事之秋,你修为高些,也能多份自保之力。”
话锋一转,郑英石问道:“你这次突然回来,可是有要事?”
郑应德略显局促地答道:“爷爷,这次确实有事想向您请教。”
郑英石点头示意他继续,郑应德便直言道:“我们此前在风陵渡口与王辅臣合击图海大军,侥幸获胜。只是战斗尾声时,数十丈高的空中突然出现一名黑衣少年,他竟以三方战死士兵的鲜血,凝结出了一枚血印。”他沉声道,“虽观其并无敌意,但难保日后不会再遇。我觉得需早做准备,至少要查清他的来历,以便应对。”
听罢孙子的描述,郑英石并未立刻作答,而是抛出两个关键问题:“德儿,那血印是何模样?你且用灵力将那少年的年龄、形貌凝显出来给我看。”
郑应德依言而行,先用灵力凝结血印的形态——因当时距离较远,细节未能完全清晰。可当他试图凝显少年形象时,意外陡生:影像将成之际,他突然遭受反噬,一口污血喷了出来,让静坐炕上的郑英石也猝不及防。尽管如此,郑英石还是从那未完成的影像中,捕捉到了一丝郑邵阳的影子。他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先运转灵力,帮郑应德调理气息。
约莫一刻钟,郑英石用灵液才勉强稳住郑应德因反噬造成的伤势;待他脸上的血色完全褪去,已是两个时辰之后,连家中备好的晚饭都错过了。
直到过了子时,郑应德才缓缓睁开眼。见爷爷守在身边,眼神里满是心疼,他心中又愧又涩——虽说爷爷已是金丹修士,可自己还是让他如此挂心。郑英石似是看穿了他的愧疚,开口道:“不必自责,是我没料到对方修为竟已引动天地规则。看来此人绝非寻常之辈,多半是不出世的老怪物。你且大致说说他的模样,我好判断一二,日后你们再遇上,也能有些底。”
郑应德便用口述的方式描述少年的形象,可说着说着,脑海中关于对方的记忆竟在慢慢淡化 ,连自己都觉诧异。
郑英石为验证猜想,亲自以灵力凝结郑邵阳的画像。谁知画像凝至一半时,他竟也遭遇了反噬——这一幕让郑应德满脸惊愕。郑英石的反噬虽不如郑应德剧烈,可他此前被毒仙岑琴所伤的旧疾尚未痊愈,新旧伤势叠加,竟直接昏迷了过去。郑应德在屋内急得坐立不安,却无他法,只能将手掌贴在爷爷后背,源源不断地渡入自身灵力,试图压制他体内翻腾的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