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郑克洪便与孝武一同返回了驻地。可刚落地,郑克洪心中便生出几分诧异:驻地里不仅没见到克景等三位宗师的身影,连大部分内劲以上的好手也都不见踪迹。更反常的是,驻地的警戒范围竟从往日的规模缩至方圆十里,仅剩下区区二十人驻守,就连管事忠伯也不知所踪。
郑克洪暂且压下心头疑虑,先与孝武降落在演武场,随后二人径直走向郑世宝的房间。进入到山洞后,郑克洪先递过一个玉瓶给郑世宝,瓶中装的正是他特意凝练、蕴含生命之力的灵液,接着才开口问道:“世宝,其他人都去了哪里?莫非驻地出了什么事?”
郑世宝闻言,当即把近两个月来驻地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知了自己二伯。直到这时,郑克洪才知晓:三位内劲巅峰的前辈并非与人搏斗争斗受了内伤——此前他用神识探查时,还误以为三人是因打斗负伤,才在驻地旁的山峰上调息,如今弄清真相,便不再往深处揣测。不过,郑克洪并未急于去为三人疗伤,他想着先彻底了解近期情况也不迟,让几位前辈多受点磨砺,未必不是件好事。
待听完所有事,郑克洪终于明白自己先前的不安源于何处:原来七爸竟把驻地的精锐全都派去了陌南镇!他实在想不通七爸此举的用意,难道要正面和清廷做对?心中顿时涌上一股焦急——中条山驻地可是郑家在晋省的根基所在,派驻的每个人都是家族的宝贝,绝不能出半点闪失。这般思忖着,郑克洪暗下决心:必须立刻去一趟陌南镇,把这般部署的风险后果亲口告知七爸,否则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打定主意后,郑克洪转头对孝武吩咐道:“你暂且留在驻地坐镇,我把灵液交给你,你先拿去帮受伤的三人疗伤。”为保万无一失,他又补充道,“我先前发现了外围几个探子的藏身处,位置也一并告诉你,我走之后你去处理一下。”话音落,郑克洪不再耽搁,当即腾空而起,御空之姿转瞬便远离了驻地,朝着陌南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等郑克洪离开驻地,孝武让世宝将二伯给的灵液服下,自己则在旁边守着,等到世宝的气色完全恢复孝武才放下心来,随后,孝武手持灵液前往寻找那三位受伤之人。当他见到其中一位竟是五爷爷郑时运的养子郑克真时,内心不由得泛起一阵波澜。要知道,郑家有一条由老族长郑应许当年定下的铁律:所有养子,必是郑家本族之人,郑克真便是依此规矩入族的。
孝武望着正在入定调息的郑克真,过往的记忆悄然浮现。他清晰记得,当年郑克真可是五爷爷麾下最得力的干将,那时五爷爷一家的收入在宗族里数一数二,风头无两。而五爷爷家的两个儿子更是人中龙凤——文有郑克强,精通谋略算计;武有郑克真,身手卓绝超群。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配合得天衣无缝,连西安府的好几个大家族都对他们忌惮三分,不敢轻易招惹郑家。
可后来清廷对郑家动了手,家族在外的生意几乎被尽数斩断,经营多年的根基毁于一旦。也是在那个艰难的时刻,十四爸郑克真与十五爸郑克强才不得不放弃在外的基业,一同回到了家族驻地。他便是在那段时间里,整天跟在郑克强身边,在祖祠里学习经商之道。
那时的他,武学资质并不算出众,无论怎么苦练,连外劲进展都十分缓慢。也正因如此,他反而对复杂多变的商道生出了浓厚的兴趣,钻研起来格外用心。家族长辈看在眼里,便一直想让他彻底“改头换面”,专注于经商之事,日后在外为郑家开拓商路;而他的母亲则继续留在郑家族地,维系家族内部的联系。这样一来,郑家便可形成“商、武”双线布局,为风雨飘摇的郑家多留一条后路、一条根基。后来自己来到晋省驻地也在帮着忠爷爷打理驻地。
思绪渐渐回转,孝武看着眼前受伤调息的郑克真,心中不禁感慨。当年他虽一心跟着郑克强学习经商,可身为郑家儿郎,男人骨子里那份崇尚武道、渴望强者的精神,却从未真正消失过。如今见十四爸这般模样,他更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手中的灵液不仅关乎三位家族之人的伤势,更是家族根基的一部分,容不得半分差错。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缓步走到郑克真三人面前,小心翼翼地取出灵液。先是俯身查看了三人的气息,确认伤势并未恶化,才按照郑克洪先前叮嘱的方法,将灵液分作三份,逐一喂入三人腹中。灵液入体后,肉眼可见的淡绿色光晕从三人丹田处缓缓散开,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他守在一旁,一边留意着三人的状态,一边在心中盘算:待三位族人伤势稍有好转,便去处理那些外围的探子,绝不能让任何人趁机给驻地添乱,也不能辜负二伯托付的重任。
等到三人丹田处有氤氲之气缓缓散开,郑孝武知道他们已无大碍,便转身去处理外围潜伏的探子。待他将周围的探子尽数打晕、一一带回演武场后,才唤来家族中的兄弟,先把这些人牢牢绑在木桩上。随后,他让人找来荆棘条,蘸满辛辣的辣椒水放在一旁,又吩咐刚恢复过来的郑世宝,带着族中兄弟用冷水将昏睡的探子泼醒。
看着下方渐渐苏醒的十二名探子,他们清一色穿着灰衣,郑孝武一时无法分辨谁是领头之人,便开口问道:“各位既然醒了,不妨说说,是谁派你们来监视我郑家的?”
十几人刚从昏沉中回过神,就听见有人问话。他们懵懂地抬头,只见上方的太师椅上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年手里正把玩着蘸了辣椒水的荆棘条,额头饱满呈天圆地方之相,粗重的眉毛下是一双细长的眼睛,鼻梁挺拔,容貌俊美,可那双细长的眸子里,却透着令人心悸的杀伐之气。
见台下众人还在打量自己,郑孝武并不着急,只是静静等候他们神色恢复清明。约莫过了二十息,十二人的精神才彻底缓过来。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恢复得慢,只因郑孝武刚从秘境修炼归来,如今修为战力已接近筑基中期,还没完全熟悉暴涨的力量——方才动手时,他力道没收住,直接拍碎了前三个探子的脑袋,后来把力道减到原本的二十分之一,才没再出现人命,否则此刻台下该是十五人了。
见众人眼神还有些恍惚,郑孝武又追问了一句:“谁是你们的领头人?”
直到这时,十二人才彻底清醒。可听到郑孝武的问话,他们却没当回事,只当是个小孩子拿刑具唬人,于是分作两个阵营,各自看向相熟的同伴,竟无一人回应。
郑孝武心中清楚他们是在无视自己,也不再多言,转头对郑世宝道:“世宝,你见过徒手拍西瓜吗?”
郑世宝连忙摇头:“叔祖,这都什么时候了,您就别开玩笑了!您是想给我们展示新的手段?”
台下的探子们听到这话,全都愣住了——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壮汉,居然叫十几岁的少年“叔祖”,他们只当郑孝武是什么返老还童的老怪物,演武场的氛围顿时变得怪异起来。可郑家众人对此却习以为常,毕竟家族里向来以辈分尊卑排序,从不论年龄长幼。就像此刻台下,还有个和郑孝武年纪相仿的少年,按辈分,郑孝武还得叫他一声“族叔”呢。
话说回来,此时下面十二人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当是小孩子过家家。郑孝武则没有废话,给郑世宝说道:看好了!
之间郑孝武随手一挥就将离他最近的的一个探子到脑袋像西瓜一样爆掉,而场中此时已经变的寂静,郑家之人惊异。而台下的十一个探子此时已经被吓傻了!谁也没想到一个少年一手过去将一个壮汉的脑袋拍碎掉,此时台下之人再没有了轻视之意,各个都噤如寒蝉,不敢妄动,而刚才离得最近的四人此时已经吓得失禁,让血腥味中夹杂着屎尿臭味!这让台上的郑家之人感觉不适。
郑孝武知道要用手段震慑一下,没想到过头了,随即施展《圣阳功》中的归化诀,只见郑孝武第一次使用法诀显得略有生疏,在繁杂的法诀口咒之后,天地之间的气流顺着郑孝武指尖的姿色灵力瞬间变化像清水洗涤一样,将下面的所有污秽之物尽数消除干净,这就是归化诀——归尘化凡,一切归于自然!
这术法之中已经略微带了一点天地的规则之力!
郑克洪暂且压下心头疑虑,先与孝武降落在演武场,随后二人径直走向郑世宝的房间。进入到山洞后,郑克洪先递过一个玉瓶给郑世宝,瓶中装的正是他特意凝练、蕴含生命之力的灵液,接着才开口问道:“世宝,其他人都去了哪里?莫非驻地出了什么事?”
郑世宝闻言,当即把近两个月来驻地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知了自己二伯。直到这时,郑克洪才知晓:三位内劲巅峰的前辈并非与人搏斗争斗受了内伤——此前他用神识探查时,还误以为三人是因打斗负伤,才在驻地旁的山峰上调息,如今弄清真相,便不再往深处揣测。不过,郑克洪并未急于去为三人疗伤,他想着先彻底了解近期情况也不迟,让几位前辈多受点磨砺,未必不是件好事。
待听完所有事,郑克洪终于明白自己先前的不安源于何处:原来七爸竟把驻地的精锐全都派去了陌南镇!他实在想不通七爸此举的用意,难道要正面和清廷做对?心中顿时涌上一股焦急——中条山驻地可是郑家在晋省的根基所在,派驻的每个人都是家族的宝贝,绝不能出半点闪失。这般思忖着,郑克洪暗下决心:必须立刻去一趟陌南镇,把这般部署的风险后果亲口告知七爸,否则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打定主意后,郑克洪转头对孝武吩咐道:“你暂且留在驻地坐镇,我把灵液交给你,你先拿去帮受伤的三人疗伤。”为保万无一失,他又补充道,“我先前发现了外围几个探子的藏身处,位置也一并告诉你,我走之后你去处理一下。”话音落,郑克洪不再耽搁,当即腾空而起,御空之姿转瞬便远离了驻地,朝着陌南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等郑克洪离开驻地,孝武让世宝将二伯给的灵液服下,自己则在旁边守着,等到世宝的气色完全恢复孝武才放下心来,随后,孝武手持灵液前往寻找那三位受伤之人。当他见到其中一位竟是五爷爷郑时运的养子郑克真时,内心不由得泛起一阵波澜。要知道,郑家有一条由老族长郑应许当年定下的铁律:所有养子,必是郑家本族之人,郑克真便是依此规矩入族的。
孝武望着正在入定调息的郑克真,过往的记忆悄然浮现。他清晰记得,当年郑克真可是五爷爷麾下最得力的干将,那时五爷爷一家的收入在宗族里数一数二,风头无两。而五爷爷家的两个儿子更是人中龙凤——文有郑克强,精通谋略算计;武有郑克真,身手卓绝超群。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配合得天衣无缝,连西安府的好几个大家族都对他们忌惮三分,不敢轻易招惹郑家。
可后来清廷对郑家动了手,家族在外的生意几乎被尽数斩断,经营多年的根基毁于一旦。也是在那个艰难的时刻,十四爸郑克真与十五爸郑克强才不得不放弃在外的基业,一同回到了家族驻地。他便是在那段时间里,整天跟在郑克强身边,在祖祠里学习经商之道。
那时的他,武学资质并不算出众,无论怎么苦练,连外劲进展都十分缓慢。也正因如此,他反而对复杂多变的商道生出了浓厚的兴趣,钻研起来格外用心。家族长辈看在眼里,便一直想让他彻底“改头换面”,专注于经商之事,日后在外为郑家开拓商路;而他的母亲则继续留在郑家族地,维系家族内部的联系。这样一来,郑家便可形成“商、武”双线布局,为风雨飘摇的郑家多留一条后路、一条根基。后来自己来到晋省驻地也在帮着忠爷爷打理驻地。
思绪渐渐回转,孝武看着眼前受伤调息的郑克真,心中不禁感慨。当年他虽一心跟着郑克强学习经商,可身为郑家儿郎,男人骨子里那份崇尚武道、渴望强者的精神,却从未真正消失过。如今见十四爸这般模样,他更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手中的灵液不仅关乎三位家族之人的伤势,更是家族根基的一部分,容不得半分差错。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缓步走到郑克真三人面前,小心翼翼地取出灵液。先是俯身查看了三人的气息,确认伤势并未恶化,才按照郑克洪先前叮嘱的方法,将灵液分作三份,逐一喂入三人腹中。灵液入体后,肉眼可见的淡绿色光晕从三人丹田处缓缓散开,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他守在一旁,一边留意着三人的状态,一边在心中盘算:待三位族人伤势稍有好转,便去处理那些外围的探子,绝不能让任何人趁机给驻地添乱,也不能辜负二伯托付的重任。
等到三人丹田处有氤氲之气缓缓散开,郑孝武知道他们已无大碍,便转身去处理外围潜伏的探子。待他将周围的探子尽数打晕、一一带回演武场后,才唤来家族中的兄弟,先把这些人牢牢绑在木桩上。随后,他让人找来荆棘条,蘸满辛辣的辣椒水放在一旁,又吩咐刚恢复过来的郑世宝,带着族中兄弟用冷水将昏睡的探子泼醒。
看着下方渐渐苏醒的十二名探子,他们清一色穿着灰衣,郑孝武一时无法分辨谁是领头之人,便开口问道:“各位既然醒了,不妨说说,是谁派你们来监视我郑家的?”
十几人刚从昏沉中回过神,就听见有人问话。他们懵懂地抬头,只见上方的太师椅上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年手里正把玩着蘸了辣椒水的荆棘条,额头饱满呈天圆地方之相,粗重的眉毛下是一双细长的眼睛,鼻梁挺拔,容貌俊美,可那双细长的眸子里,却透着令人心悸的杀伐之气。
见台下众人还在打量自己,郑孝武并不着急,只是静静等候他们神色恢复清明。约莫过了二十息,十二人的精神才彻底缓过来。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恢复得慢,只因郑孝武刚从秘境修炼归来,如今修为战力已接近筑基中期,还没完全熟悉暴涨的力量——方才动手时,他力道没收住,直接拍碎了前三个探子的脑袋,后来把力道减到原本的二十分之一,才没再出现人命,否则此刻台下该是十五人了。
见众人眼神还有些恍惚,郑孝武又追问了一句:“谁是你们的领头人?”
直到这时,十二人才彻底清醒。可听到郑孝武的问话,他们却没当回事,只当是个小孩子拿刑具唬人,于是分作两个阵营,各自看向相熟的同伴,竟无一人回应。
郑孝武心中清楚他们是在无视自己,也不再多言,转头对郑世宝道:“世宝,你见过徒手拍西瓜吗?”
郑世宝连忙摇头:“叔祖,这都什么时候了,您就别开玩笑了!您是想给我们展示新的手段?”
台下的探子们听到这话,全都愣住了——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壮汉,居然叫十几岁的少年“叔祖”,他们只当郑孝武是什么返老还童的老怪物,演武场的氛围顿时变得怪异起来。可郑家众人对此却习以为常,毕竟家族里向来以辈分尊卑排序,从不论年龄长幼。就像此刻台下,还有个和郑孝武年纪相仿的少年,按辈分,郑孝武还得叫他一声“族叔”呢。
话说回来,此时下面十二人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当是小孩子过家家。郑孝武则没有废话,给郑世宝说道:看好了!
之间郑孝武随手一挥就将离他最近的的一个探子到脑袋像西瓜一样爆掉,而场中此时已经变的寂静,郑家之人惊异。而台下的十一个探子此时已经被吓傻了!谁也没想到一个少年一手过去将一个壮汉的脑袋拍碎掉,此时台下之人再没有了轻视之意,各个都噤如寒蝉,不敢妄动,而刚才离得最近的四人此时已经吓得失禁,让血腥味中夹杂着屎尿臭味!这让台上的郑家之人感觉不适。
郑孝武知道要用手段震慑一下,没想到过头了,随即施展《圣阳功》中的归化诀,只见郑孝武第一次使用法诀显得略有生疏,在繁杂的法诀口咒之后,天地之间的气流顺着郑孝武指尖的姿色灵力瞬间变化像清水洗涤一样,将下面的所有污秽之物尽数消除干净,这就是归化诀——归尘化凡,一切归于自然!
这术法之中已经略微带了一点天地的规则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