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病情稳定的消息,像一缕微弱但持续的风,吹散了林澈心中些许厚重的阴霾。这希望如此脆弱,却足以支撑着他,在绝望的泥沼中,继续艰难地迈出每一步。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守着顾清玥,而是开始更积极地去寻找那把能打开她心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他坚信,就是那个在保温箱里努力生存的小生命。
连续几天,林澈都在小心翼翼地观察。他依旧每天去新生儿监护室,隔着玻璃用手机拍下孩子的最新动态——小家伙挥舞的小拳头,偶尔皱起的小眉头,甚至护士喂奶时他用力吮吸的样子。回到顾清玥的病房,他会坐在床边,轻声地、一遍遍地“汇报”,并仔细观察她最细微的反应。
他注意到,当他提到“宝宝今天很乖”或者“体重又长了一点”时,顾清玥虽然依旧没有睁眼或转头,但她原本僵硬的指尖,会偶尔轻微地颤动一下,呼吸的节奏也会有瞬间不易察觉的改变。这些变化微乎其微,却像黑暗中的萤火,让林澈看到了方向。
他决定鼓起勇气,向医生提出一个大胆的请求。
这天下午,他找到了顾清玥的主治医生和李医生,两位医生正在讨论病例。林澈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语气恳切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王医生,李医生,打扰一下。有件事,我想请求您二位允许。”
两位医生停下交谈,看向他。王医生是位中年女性,神情温和而专业:“林先生,请说。”
“是关于我妻子,顾清玥。”林澈的目光扫过两位医生,“我知道她现在的状况主要是心理上的。孩子的情况稳定了,这对她应该是最大的安慰和动力。我想……能不能申请一次机会,推着她的病床,到新生儿监护室的窗外,让她……亲眼看看孩子?哪怕只是隔着玻璃看一眼?我感觉到,她心里是想着孩子的,只是……只是她被困住了。也许亲眼看到,能触动她……”
他说完,紧张地看着医生们,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这个请求可能有些不合常规,也存在风险。
王医生和李医生对视了一眼,没有立刻回答,显然在权衡。沉默了几秒,王医生先开口了,语气谨慎:“林先生,我理解你的心情。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建立与孩子的真实连接,确实可能对产妇的抑郁情绪有积极作用。但是……”她顿了顿,“顾女士目前身体依然非常虚弱,情绪极不稳定,这样的移动和刺激,是否会导致病情反复,我们需要评估。”
李医生补充道:“而且,新生儿监护室的环境需要绝对安静和洁净,这样的探视方式,我们需要协调护士站,确保不影响其他宝宝。”
林澈的心沉了一下,但他没有放弃:“王医生,李医生,我明白风险。但我恳请你们考虑一下。我会全程陪同,绝对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我妻子她……她需要这样一个契机。孩子是她坚持下去的唯一念想了,如果连这个念想都变得虚无缥缈,我担心她……”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没有说下去。
两位医生又低声交流了几句。最终,王医生看了看林澈布满血丝却充满期盼的双眼,轻轻叹了口气:“好吧,林先生。你的坚持让我们很动容。我们可以特批一次,但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条件:第一,时间必须极短,控制在五分钟内;第二,必须由我和一名护士全程陪同,监测顾女士的生命体征;第三,整个过程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不能有任何激动情绪。如果过程中顾女士出现任何不适,必须立刻返回病房。你能保证吗?”
“我能!我保证!谢谢您!谢谢!”林澈几乎是喜极而泣,连连道谢,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间燃得更旺了些。
第二天上午,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下温暖的光斑。在王医生和一名护士的陪同下,林澈小心翼翼地推着顾清玥的病床,缓缓向新生儿监护室的方向移动。顾清玥依旧闭着眼,面无表情,但林澈感觉到,当病床开始移动时,她放在被子外的手指,微微蜷缩了起来。
每一步,林澈都推得极其平稳,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既期待又害怕,期待这次尝试能带来转机,害怕这微弱的希望再次破灭。
终于,来到了那扇熟悉的、巨大的玻璃窗前。保温箱里,他们的孩子正安静地睡着,小小的胸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林澈将病床调整到最佳角度,然后俯下身,在顾清玥耳边用极轻、极柔的声音说:“清玥,我们到了。你看,我们的宝宝就在里面。他睡着了,睡得很安稳。”
王医生和护士密切注视着监护仪上的数据,也观察着顾清玥的反应。
起初,顾清玥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像睡着了一样。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林澈的心一点点下沉。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顾清玥长长的睫毛,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然后,又是一下。接着,她那双紧闭了太久、仿佛已经对世界关闭的眼睛,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
光线似乎刺痛了她,她立刻又闭上,但过了一会儿,她又尝试着,一点点睁开了眼睛。她的眼神起初是茫然、空洞的,没有焦点,只是无意识地望着前方。
林澈屏住呼吸,指引着她的视线,声音颤抖着:“看,清玥,就在那里,左边第三个保温箱,那个最小的……是我们的儿子……”
顾清玥的目光,缓缓地、迟钝地移动着,终于,落在了那个小小的保温箱上。当她的视线聚焦在那个蜷缩着的小小身影上时,林澈清晰地看到,她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一直平稳的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了“嘀”的一声轻响,心率曲线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波动。
顾清玥的眼睛瞪大了些,死死地盯着那个小生命。她的嘴唇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一滴眼泪,毫无预兆地从她眼角滑落,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无声,却汹涌。
她没有被被子盖住的那只手,开始微微抬起,手指伸向玻璃的方向,仿佛想要触摸什么,却因为虚弱和距离,只能徒劳地在空中微微颤抖。
“宝宝……”一个极其微弱、几乎听不见的气音,从她干裂的嘴唇间逸出。这是她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发出有意义的音节!
林澈的眼泪瞬间决堤。他紧紧握住她那只抬起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颊上,泣不成声:“对!是我们的宝宝!他在等你!清玥,他在等你好好起来,抱抱他!”
王医生示意护士记录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林澈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鼓励和一丝欣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护士轻声提醒。林澈虽然不舍,但还是遵守约定,他柔声对顾清玥说:“清玥,我们该回去了。宝宝看到了,他很乖。我们明天再来看他,好吗?”
顾清玥的目光依旧痴痴地停留在孩子身上,眼泪不停地流,但对林澈的话,她似乎有了一丝反应,当林澈开始推动病床时,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彻底抗拒或无视,虽然目光依然恋恋不舍,但身体是顺从的。
返回病房的路上,顾清玥没有再闭上眼睛。她望着天花板,眼神不再是一片死寂的空洞,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无法言说的悲伤,有深切的愧疚,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唤醒的、属于母亲的、柔软而痛苦的爱意。
林澈知道,坚冰并没有融化,但第一道裂痕,已经在那无声的凝视和那滴眼泪中,悄然出现。这次短暂的“触碰”,触碰的不仅是玻璃,更是顾清玥那颗尘封已久的心。希望,终于在至暗的深渊里,探出了它稚嫩却顽强的芽尖。而接下来的呵护与生长,将是一场更加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连续几天,林澈都在小心翼翼地观察。他依旧每天去新生儿监护室,隔着玻璃用手机拍下孩子的最新动态——小家伙挥舞的小拳头,偶尔皱起的小眉头,甚至护士喂奶时他用力吮吸的样子。回到顾清玥的病房,他会坐在床边,轻声地、一遍遍地“汇报”,并仔细观察她最细微的反应。
他注意到,当他提到“宝宝今天很乖”或者“体重又长了一点”时,顾清玥虽然依旧没有睁眼或转头,但她原本僵硬的指尖,会偶尔轻微地颤动一下,呼吸的节奏也会有瞬间不易察觉的改变。这些变化微乎其微,却像黑暗中的萤火,让林澈看到了方向。
他决定鼓起勇气,向医生提出一个大胆的请求。
这天下午,他找到了顾清玥的主治医生和李医生,两位医生正在讨论病例。林澈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语气恳切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王医生,李医生,打扰一下。有件事,我想请求您二位允许。”
两位医生停下交谈,看向他。王医生是位中年女性,神情温和而专业:“林先生,请说。”
“是关于我妻子,顾清玥。”林澈的目光扫过两位医生,“我知道她现在的状况主要是心理上的。孩子的情况稳定了,这对她应该是最大的安慰和动力。我想……能不能申请一次机会,推着她的病床,到新生儿监护室的窗外,让她……亲眼看看孩子?哪怕只是隔着玻璃看一眼?我感觉到,她心里是想着孩子的,只是……只是她被困住了。也许亲眼看到,能触动她……”
他说完,紧张地看着医生们,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这个请求可能有些不合常规,也存在风险。
王医生和李医生对视了一眼,没有立刻回答,显然在权衡。沉默了几秒,王医生先开口了,语气谨慎:“林先生,我理解你的心情。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建立与孩子的真实连接,确实可能对产妇的抑郁情绪有积极作用。但是……”她顿了顿,“顾女士目前身体依然非常虚弱,情绪极不稳定,这样的移动和刺激,是否会导致病情反复,我们需要评估。”
李医生补充道:“而且,新生儿监护室的环境需要绝对安静和洁净,这样的探视方式,我们需要协调护士站,确保不影响其他宝宝。”
林澈的心沉了一下,但他没有放弃:“王医生,李医生,我明白风险。但我恳请你们考虑一下。我会全程陪同,绝对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我妻子她……她需要这样一个契机。孩子是她坚持下去的唯一念想了,如果连这个念想都变得虚无缥缈,我担心她……”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没有说下去。
两位医生又低声交流了几句。最终,王医生看了看林澈布满血丝却充满期盼的双眼,轻轻叹了口气:“好吧,林先生。你的坚持让我们很动容。我们可以特批一次,但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条件:第一,时间必须极短,控制在五分钟内;第二,必须由我和一名护士全程陪同,监测顾女士的生命体征;第三,整个过程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不能有任何激动情绪。如果过程中顾女士出现任何不适,必须立刻返回病房。你能保证吗?”
“我能!我保证!谢谢您!谢谢!”林澈几乎是喜极而泣,连连道谢,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间燃得更旺了些。
第二天上午,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下温暖的光斑。在王医生和一名护士的陪同下,林澈小心翼翼地推着顾清玥的病床,缓缓向新生儿监护室的方向移动。顾清玥依旧闭着眼,面无表情,但林澈感觉到,当病床开始移动时,她放在被子外的手指,微微蜷缩了起来。
每一步,林澈都推得极其平稳,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既期待又害怕,期待这次尝试能带来转机,害怕这微弱的希望再次破灭。
终于,来到了那扇熟悉的、巨大的玻璃窗前。保温箱里,他们的孩子正安静地睡着,小小的胸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林澈将病床调整到最佳角度,然后俯下身,在顾清玥耳边用极轻、极柔的声音说:“清玥,我们到了。你看,我们的宝宝就在里面。他睡着了,睡得很安稳。”
王医生和护士密切注视着监护仪上的数据,也观察着顾清玥的反应。
起初,顾清玥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像睡着了一样。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林澈的心一点点下沉。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顾清玥长长的睫毛,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然后,又是一下。接着,她那双紧闭了太久、仿佛已经对世界关闭的眼睛,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
光线似乎刺痛了她,她立刻又闭上,但过了一会儿,她又尝试着,一点点睁开了眼睛。她的眼神起初是茫然、空洞的,没有焦点,只是无意识地望着前方。
林澈屏住呼吸,指引着她的视线,声音颤抖着:“看,清玥,就在那里,左边第三个保温箱,那个最小的……是我们的儿子……”
顾清玥的目光,缓缓地、迟钝地移动着,终于,落在了那个小小的保温箱上。当她的视线聚焦在那个蜷缩着的小小身影上时,林澈清晰地看到,她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一直平稳的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了“嘀”的一声轻响,心率曲线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波动。
顾清玥的眼睛瞪大了些,死死地盯着那个小生命。她的嘴唇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一滴眼泪,毫无预兆地从她眼角滑落,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无声,却汹涌。
她没有被被子盖住的那只手,开始微微抬起,手指伸向玻璃的方向,仿佛想要触摸什么,却因为虚弱和距离,只能徒劳地在空中微微颤抖。
“宝宝……”一个极其微弱、几乎听不见的气音,从她干裂的嘴唇间逸出。这是她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发出有意义的音节!
林澈的眼泪瞬间决堤。他紧紧握住她那只抬起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颊上,泣不成声:“对!是我们的宝宝!他在等你!清玥,他在等你好好起来,抱抱他!”
王医生示意护士记录下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林澈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鼓励和一丝欣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护士轻声提醒。林澈虽然不舍,但还是遵守约定,他柔声对顾清玥说:“清玥,我们该回去了。宝宝看到了,他很乖。我们明天再来看他,好吗?”
顾清玥的目光依旧痴痴地停留在孩子身上,眼泪不停地流,但对林澈的话,她似乎有了一丝反应,当林澈开始推动病床时,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彻底抗拒或无视,虽然目光依然恋恋不舍,但身体是顺从的。
返回病房的路上,顾清玥没有再闭上眼睛。她望着天花板,眼神不再是一片死寂的空洞,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无法言说的悲伤,有深切的愧疚,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唤醒的、属于母亲的、柔软而痛苦的爱意。
林澈知道,坚冰并没有融化,但第一道裂痕,已经在那无声的凝视和那滴眼泪中,悄然出现。这次短暂的“触碰”,触碰的不仅是玻璃,更是顾清玥那颗尘封已久的心。希望,终于在至暗的深渊里,探出了它稚嫩却顽强的芽尖。而接下来的呵护与生长,将是一场更加漫长而艰辛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