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过年-《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

  陈青峰打算跟陈教授合作,一起把等离子协会服务部弄起来。

  说实话,在这方面,他还有不少的想法。

  陈教授是研究物理的,而且还是核物理。

  一般的电学原理,根本难不倒他。

  而陈青峰呢,懂得一些电器修理,不过,那只是沿着别人的思想路线修修补补。

  所以二人正好互补。

  于是,在商量好了之后,陈教授也被陈青峰重新鼓舞起了信心。

  “小陈,术业有专攻,你既然做过生意,那以后我来负责设计产品,你负责其他的业务!”

  “是啊,陈教授!我想先从国外的小家电开始。陈教授,你说咱们先从电饭煲开始设计怎么样?”

  “好啊!这东西简单,电路我来负责,不过生产制造怎么办?”

  “我有办法,首都这么多工厂,再说,等离子协会又是挂靠中科院的厂子,我们生产不了,就找能生产的工厂,对了,春节过后就是广交会,到时候,咱们去广交会试试运气。”

  ……

  陈青峰从香江回来之后,手上的伤又过了一个月,终于可以去和谐医院拆石膏了。

  这一天,他从医院回来,手上终于松快了不少。

  不过这段日子还是挺有意思的。

  陈青峰给家里弄了个洗衣机,还有电冰箱。

  现在就差一台电视机了。

  一晃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日子虽然艰苦,可是比起上辈子,陈青峰不知道有多幸福。

  龚燕这段时间没有拍摄任务,就在家里好好复习,争取明年考大学。

  这个时代,没有说结婚或者年纪大就不能考的,现在很多大学里,还有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才刚上大学,不过等过几年,可能这种现象就少了。

  过年前,陈青峰找老婆的关系,从电影制片厂认识了一个美工。

  人家很快就按照陈青峰的想法画了产品的原型,甚至还做出来一个模型。

  而这几天,陈教授也搞定了温控电路的问题。

  可以做到定时,保温,还有多种温度的蒸煮功能,可以煮粥,可以煮饭。

  不过,现在还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找哪个电器厂合作。

  ……

  不过快过年了,陈青峰年前给等离子协会拉了个大活,那就是给市局这边的锅炉安了一套温度检测装置。

  这一笔,起码让陈教授能过上一个好年。

  ……

  虽然陈青峰因为养伤耽误了一些课程。

  不过,他学习方面还是抓的很紧的。

  年底的时候,陈青峰去参加期末考试。最后分数出来,毫无悬念的是全班第一,而且数学和英语还是全班最高分。

  过年的时候,刘伟回了古城。

  陈青峰则留在了京城。反正没啥事,就跟着李大明,一起聚了聚。

  “嫂子,够了,再多就真的吃不了了!”

  “没事,大明,还有一道菜,正好给你们喝酒!”

  ……

  “哥,你是不知道,现在咱们刑警队,这段时间,光顾着打击投机倒把了!”

  陈青峰给对方倒了点酒。然后又给自己加了点。

  “大明,其实说实话,要是有工作,谁还愿意干这个?”

  “是啊,所以有的时候,我还真挺不忍心呢!”

  “前几天,抓了个小姑娘,问我们不让她卖鸡蛋她一家人吃什么。当时我心里那个堵啊,陈哥,也就是你上大学了,不然,要是你遇到了,你肯定也不忍心。”

  ……

  酒后吐真言。

  陈青峰听着,其实心里跟明镜一样。

  为什么政策突然又收紧了。

  其实很简单,前面的口子开得太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前几年,因为要搞建设,所以银行的信贷宽松。

  不过,因为现在国家的家底还很薄。

  搞基建要钱,建工厂要钱,扩大生产,采购设备也要钱。

  不光私人做生意要钱,国家搞建设也要钱。

  于是一来二去,钱就不够用了。

  还有,一些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挤占了国企的市场,而现在,国企被认为是国家的基础。不容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八二年这种局面。

  虽然大环境不好,不过,陈青峰对等离子协会服务部的事情,还是有想法的。

  以前家里没地方,现在家里三进的院子。

  陈青峰专门腾了一间房,当做自己的花房。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

  平时在家鼓捣电器,现在又开始鼓捣起了院子。

  虽然原本小院保持的不错。

  不过运动的那几年,这里毕竟被没收过,所以院子里有一些私人搭建的建筑。

  陈青峰休息了几天,就抡起锤子,把这些都砸了。

  一来二去,家里又多了不少木料和砖头。

  反正自己家用不上,有用的邻居就拉走。

  至于木头,陈青峰打算再攒点,给家里打个大衣柜。

  初六,张大伯请客,专门让素芳叫陈青峰他们三口过去吃饭。

  陈青峰觉得空手不好,就去供销社买了两瓶茅台,然后又去买了一包茶叶。

  ……

  “小峰来了!”

  “张大伯!”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素芳,你燕子姐来了!”

  今天张大伯家里人多,里院外院摆了好几桌。

  今年,他们一家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张大伯恢复了工作。而且还补发了以前的工资,甚至还有一些祖上留下来的东西,也被政府返还了回来。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也肉眼可见的胖了一些。

  “小陈,来,老舒,他可是我的贵人啊!”

  “不敢当,不敢当!”

  “别别别,你是不知道,我们当初一家三口都指着小陈的房租过日子。刚开始我还担心,怕公安局的同志脾气大,不好相处,结果,人家在我这住了半年,把我的房子都给我修好了!”

  说到感动的地方,老人泣不成声。可能是这些年过得实在是太压抑了。张婶见状,连忙劝了在劝。

  “老张,你是对国家有功的,当初刚解放,你就把家传的珍贵文物无偿送给了国家,现在好几个都是故宫的镇馆之宝,子孙后代,要是看见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都得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