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买房计划-《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

  龚燕在剧组工作,哪怕陈青峰已经离开快一个月了,现在那顿炖羊肉,依旧让大家津津乐道。

  而这段时间,龚燕也时不时的收到一些小礼物,先是沈阳这边寄来的特产,东北的榛子。

  足足寄了小半袋。

  接着是海津这边的麻花。

  随着这些特产附上的,还有一封信以及陈青峰在这些地方拍的照片。

  虽然不知道陈青峰这一趟到底要去哪,但是看到陈青峰这段时间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龚燕也替他高兴。

  陈青峰在信里说,自己这一趟已经离开了济南,现在正前往沪上,现在他基本上就是住在洗澡堂子之类的地方,一晚上花不了多少钱!至于照相的事,陈青峰在线上隐晦的提了一句,说前几天刚给家里寄了一笔钱。

  龚燕收到这封信的时候,陈青峰已经到了外滩。

  现在他照相机的成本早就赚回来了,所以在沪上的时候,陈青峰多停留了一段日子,眼下假期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陈青峰刨除相机的成本这段时间赚了得有三千块钱。

  就这样等到月底之后,陈青峰杀了个回马枪,来到了苏州这边。

  这边哪怕是现在这个时间段,都是知名的旅游城市。

  而这年头能来旅游的很多都是干部,或者是开会或者是学习或者是来这边工作。

  陈青峰在拙政园这边,待了两天的时间,然后又去了留园。

  苏州这边简直比沪上还赚。

  于是过了十天之后,陈青峰又来到了杭州。

  剩下的日子,陈青峰就打算在杭州西湖待着了。

  这段时间他也拍了不少的照片,有的人要走了,底片有的人不要,陈青峰就把这些底片留着,到了一个地方之后,他那个招牌也不再是以前的纸板了,而是贴满了照片的一个相框。

  就这样,陈青峰在西湖待了两个多礼拜。

  本来陈青峰觉得这个暑假他起码能赚一万块钱,可最终抛出了相机的成本,两个月的时间到手也只有五千多块。

  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在假期还有十来天的时候,陈青峰开始启程北上。

  一路回到了首都这边。

  回来的时候还带着很多南方的特产一起回来。

  “妈,我回来了!”

  “小峰,回来了,你寄来的东西我都收到了,这一趟你可没少出去,都去哪儿了!”

  “就是几个大城市转了转,趁着现在有时间,以前我哪有这个功夫呀!”

  “转转好!不过前几天我可是收到你寄来的钱,一千多块的!”

  陈青峰连忙把岳母拉进了屋里,然后压低声音,小声的说了自己拿着相机给人家拍照赚钱的事情。

  岳母胆小,吓了一跳。

  不过陈青峰也跟他说了。

  “别害怕,我一个地方最多也就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反正这段时间比较顺利,这一路下来靠着这台相机,咱们家可没少挣!”

  陈青峰没敢跟老太太多说,就说自己挣了一千块钱,就这也把龚燕的母亲吓了一跳。

  然后陈青峰就提出来利用舅舅的身份买房子的事情。

  “这房子现在不住的挺好的吗!”

  “是挺好的,但再好也不是咱自己的,我的意思是咱们就在这附近寻摸一套独门独院,住着也舒服,然后以后咱们一家就在京城安家了,要不总是租人家的房子,万一哪天人家张大伯有点什么事儿,或者素芳嫁人了,家里添了人口,到时候咱俩不还是得给人家腾地吗!”

  岳母一听陈青峰说的有道理,再加上他寄来的一千块钱,现在也足够买房子了。

  其实现在京城有不少人都想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因为四合院这种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如住楼房好,有的是因为家里没钱,孩子需要结婚置办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算下来比房子可贵多了。

  比如有的一些人家,祖上留下了房子,但是因为年久失修破破烂烂的,家里的孩子结婚之后,单位又分了一套,女方家里出身也不错,嫁过来就为了享福,所以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那肯定是少不了的,可置办这一套,少说也得几百块。

  有的人就是这样,没有看到四合院未来的升值潜力,估计也很多人觉得四合院这种地方早晚得拆,毕竟四九城连城墙都拆了。

  所以往外卖房子的人还真不少。

  陈青峰的岳母平时没事在家,靠着单位恢复政策,发的几个退休金过日子,平时也出门遛遛弯,买买菜,所以陈青峰把计划说出来之后,丈母娘很快就寻摸到了附近一套两进的院子。

  而且价格也便宜,一共一千四百块钱就可以全部拿下。

  这么大的事情,陈青峰必须要等龚燕回来再做决定。

  恰好在这个时候,就在陈青峰快开学的时候,龚燕在剧组的工作也顺利完成了,和剧组的同事一起吃了一顿散伙饭之后,他就回到了首都这边。

  “买房!”

  “对啊!”

  “青峰,可是我们单位说下一批分房的名单上有我,你们单位估计等你毕业之后也会给你分房子吧!”

  “单位是单位的,个人是个人的,以后单位的房子分了再说,咱们这边个人的,我觉得得这么干,咱们用舅舅的名义买两套房子,然后就不用每个月花钱租别人的房子了,你说呢!”

  龚燕看着母亲。

  现在很多人住楼房,都是一家拖家带口,有很多人家都是跟老人一起住的,带老人的基本上都喜欢一楼,因为一楼有院子啊,可以没事种点菜贴补贴补家用,还有就是老人的腿脚不好。

  晚上陈青峰和龚燕躺在床上,龚燕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买房子?

  陈青峰搂着龚燕在她的耳边小声交了个底。

  “这么多钱!”

  “是啊,这钱你留在手里,不花出去哪天政策一变说不定又不是咱自己的了,所以干脆换成房子最稳妥,而且就算咱不住,以后不是还可以租给别人吗,想想张大伯一家不就是靠着咱家的租金熬过了那段最难的时光!”

  这年头租房子好歹还能算是个合法收入,所以龚燕想了想。

  “行,你是一家之主,我听你的!”

  陈青峰笑着把被子蒙住了头。

  “干嘛呀!”

  “咱俩都两个月没见面了,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