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大肥羊堵住了,一些人想让龚燕去反映问题的嘴。
同时也让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二天剧组刚一开始工作,从香江来的李导演就宣布了一件事儿。
以后剧组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大陆来的还是香江来的,通通吃一样的伙食标准。
消息一出,整个剧组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不过也有人觉得,是因为陈青峰的到来给他们撑了腰。
毕竟这些香江人是吃了他们自己买的羊肉才替他们说好话的。
可是第二天陈青峰已经走了。
此时陈青峰坐在开往关外的列车上。
龚燕的身份是华侨亲属,虽然现行的政策国家是给分配住房的。
但是因为有华侨亲属的身份,可以利用亲人的身份在首都这边买房子。
其实八十年代甚至再早以前。
国内的房屋不是不能买卖。
但是大多数的人根本买不起,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国内的商品房制度是在九十年代之后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可实际上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陈青峰在公安系统工作,当然熟悉法律制度。
从制度上来说,国内并没有完全掐死房屋买卖的渠道。
但是想要买房,你必须有特殊的身份才行。
比如归国华侨。或者海外华人。
因为你是外国人,所以有关方面没有办法保证你的住房问题。
但是人家既然来了,又不能没房子住。
想要租房子,又不能给安排到筒子楼那种地方去。
再说人家自己本身就有钱。
所以在一些大城市,比如沪上,比如首都这边或者一些海外同胞亲属比较集中的地区。
是可以买卖房屋的,但是手续比较麻烦。
龚燕的舅舅刚好够得着这个标准。
陈青峰就想到了利用龚燕的舅舅身份,在首都这边买一套房子。
等到九十年代,国内这边的法律逐渐健全了,再想办法把手续变更过来。
或者干脆买之前就立好一份手续。
其实倒不是,陈青峰想炒房。
主要是现在四合院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而且每年花几十块钱租在张大伯的家里也不太好。毕竟几十块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销了。
所以陈青峰就想到了给人拍照这一条赚钱的路子。
陈青峰后来关在监狱里,一直在反思自己经济犯罪的事情。
这年头做小买卖搞投机倒把确实是死路一条。
可是不是所有的小买卖都会被归类为投机倒把。
一些服务类的行业是允许的。
简单的说就好像给人家修补锅具打家具,还有拍照片,理头发。
当然这一类五金加工的生意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雇人的问题。
陈青峰之前开工厂就雇了几个附近的邻居。
而几年之后,八大王事件其中有的人就因为工厂雇佣了太多的人,所以受到了影响。
因此,打家具这种行业,陈青峰虽然会点,但也不想干。
一来太累,生产效率太低,二来自己万一做得大了还是有归类为投机倒把的嫌疑。
再说木材这类的东西也是计划内的商品,普通人想要获得稳定的供应也不太容易。
所以思来想去给人家拍照片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当初在监狱里的时候,陈青峰在第一个十年读到过一篇致富创业成功的文章。
说的是沈阳一个工人师傅靠着在劳动公园给人家拍照片,赚到了难以想象的财富,最后还收购了一家日本的印刷企业。
后来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甚至成为了国内某个慈善财团组织的重要成员。
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光彩公司。
后来还有同样名称命名的光彩事业基金会。
陈青峰在监狱里恰好懂得一些化学方面的知识。
洗照片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
索性他就打算给自己投资干这个。
正好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个暑假刚刚好。
从火车站出来之后,陈青峰一路询问着来到了劳动公园这边。
这年头,一些国内的大城市有一些地方的公园还是挺有名的。
比如沈阳的劳动公园。
首都的颐和园。
还有海津那边的水上公园。
这些地方也许几十年之后不再那么有名,不过现在这几乎就是当地城市的地标性区域,尤其是海津那边的水上公园,甚至很多人都拿他和现在的西湖相媲美。
陈青峰晚上在桥洞子里找了一个地方安了家。
第二天他在附近捡了一块三合板,然后用随身携带的墨水和毛笔写了一个招牌。
紧接着当天上午九点陈青峰就带着这块牌子,还有照相机来到了劳动公园这边。
结果等到十点钟人逐渐多了起来之后有不少人都围着他。
“同志,你这是收费照相!”
“是啊,我喜欢摄影,买了个照相机,可是跟同事借了不少钱,我就想着给大伙拍拍照片,我也挣个辛苦钱,我这可不算投机倒把啊,只要能把这相机钱挣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那你这拍一张要多少钱呀,刨了胶卷的费用,我一张照片挣个五毛钱可以吧!”
这个价格可真不贵,要知道现在去照相馆照相也得要很多钱。
关键是沈阳这种地方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师傅。
劳动公园这边的景色又非常的优美。
很多人都想着与其去照相馆,还不如在这儿照一张相又便宜,而且还能寄回去给家人留个纪念。
终于还是年轻人敢花钱。
一个小伙子领着自己的对象,成了陈青峰的第一个顾客。
于是陈青峰安排两个人坐在了湖边的位置,然后调整相机的角度。
旁边路过和排队的潜在顾客还帮着他们拦住了想要从禁毒前面穿过的行人。
“同志绕一下吧,你看人家两个小年轻人想照一张合影!”
“行行,不好意思啊!”
陈青峰调整了半天,最终选了一个满意的角度,然后咔嚓一下摁下了快门。
“同志,我晚上回去给你们洗出来,明天还在这个地方,你们来找我,我把相片给你们,或者你们留下个联系方式,我把照片寄给你们也行!”
两个人都是在本地的单位上班,所以就决定明天来取。
紧接着是一个妇女,领着他人高马大的儿子来到了这边。
“同志,我儿子要去当兵了,我想给他拍一张照片!”
“是军人同志啊,那就给个一毛钱吧!”
“那不行啊!”
“我这儿优待军人,还有警察同志,医院的白衣天使也能打折!”
同时也让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二天剧组刚一开始工作,从香江来的李导演就宣布了一件事儿。
以后剧组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大陆来的还是香江来的,通通吃一样的伙食标准。
消息一出,整个剧组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不过也有人觉得,是因为陈青峰的到来给他们撑了腰。
毕竟这些香江人是吃了他们自己买的羊肉才替他们说好话的。
可是第二天陈青峰已经走了。
此时陈青峰坐在开往关外的列车上。
龚燕的身份是华侨亲属,虽然现行的政策国家是给分配住房的。
但是因为有华侨亲属的身份,可以利用亲人的身份在首都这边买房子。
其实八十年代甚至再早以前。
国内的房屋不是不能买卖。
但是大多数的人根本买不起,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国内的商品房制度是在九十年代之后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可实际上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陈青峰在公安系统工作,当然熟悉法律制度。
从制度上来说,国内并没有完全掐死房屋买卖的渠道。
但是想要买房,你必须有特殊的身份才行。
比如归国华侨。或者海外华人。
因为你是外国人,所以有关方面没有办法保证你的住房问题。
但是人家既然来了,又不能没房子住。
想要租房子,又不能给安排到筒子楼那种地方去。
再说人家自己本身就有钱。
所以在一些大城市,比如沪上,比如首都这边或者一些海外同胞亲属比较集中的地区。
是可以买卖房屋的,但是手续比较麻烦。
龚燕的舅舅刚好够得着这个标准。
陈青峰就想到了利用龚燕的舅舅身份,在首都这边买一套房子。
等到九十年代,国内这边的法律逐渐健全了,再想办法把手续变更过来。
或者干脆买之前就立好一份手续。
其实倒不是,陈青峰想炒房。
主要是现在四合院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而且每年花几十块钱租在张大伯的家里也不太好。毕竟几十块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销了。
所以陈青峰就想到了给人拍照这一条赚钱的路子。
陈青峰后来关在监狱里,一直在反思自己经济犯罪的事情。
这年头做小买卖搞投机倒把确实是死路一条。
可是不是所有的小买卖都会被归类为投机倒把。
一些服务类的行业是允许的。
简单的说就好像给人家修补锅具打家具,还有拍照片,理头发。
当然这一类五金加工的生意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雇人的问题。
陈青峰之前开工厂就雇了几个附近的邻居。
而几年之后,八大王事件其中有的人就因为工厂雇佣了太多的人,所以受到了影响。
因此,打家具这种行业,陈青峰虽然会点,但也不想干。
一来太累,生产效率太低,二来自己万一做得大了还是有归类为投机倒把的嫌疑。
再说木材这类的东西也是计划内的商品,普通人想要获得稳定的供应也不太容易。
所以思来想去给人家拍照片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当初在监狱里的时候,陈青峰在第一个十年读到过一篇致富创业成功的文章。
说的是沈阳一个工人师傅靠着在劳动公园给人家拍照片,赚到了难以想象的财富,最后还收购了一家日本的印刷企业。
后来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甚至成为了国内某个慈善财团组织的重要成员。
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光彩公司。
后来还有同样名称命名的光彩事业基金会。
陈青峰在监狱里恰好懂得一些化学方面的知识。
洗照片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
索性他就打算给自己投资干这个。
正好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个暑假刚刚好。
从火车站出来之后,陈青峰一路询问着来到了劳动公园这边。
这年头,一些国内的大城市有一些地方的公园还是挺有名的。
比如沈阳的劳动公园。
首都的颐和园。
还有海津那边的水上公园。
这些地方也许几十年之后不再那么有名,不过现在这几乎就是当地城市的地标性区域,尤其是海津那边的水上公园,甚至很多人都拿他和现在的西湖相媲美。
陈青峰晚上在桥洞子里找了一个地方安了家。
第二天他在附近捡了一块三合板,然后用随身携带的墨水和毛笔写了一个招牌。
紧接着当天上午九点陈青峰就带着这块牌子,还有照相机来到了劳动公园这边。
结果等到十点钟人逐渐多了起来之后有不少人都围着他。
“同志,你这是收费照相!”
“是啊,我喜欢摄影,买了个照相机,可是跟同事借了不少钱,我就想着给大伙拍拍照片,我也挣个辛苦钱,我这可不算投机倒把啊,只要能把这相机钱挣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那你这拍一张要多少钱呀,刨了胶卷的费用,我一张照片挣个五毛钱可以吧!”
这个价格可真不贵,要知道现在去照相馆照相也得要很多钱。
关键是沈阳这种地方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师傅。
劳动公园这边的景色又非常的优美。
很多人都想着与其去照相馆,还不如在这儿照一张相又便宜,而且还能寄回去给家人留个纪念。
终于还是年轻人敢花钱。
一个小伙子领着自己的对象,成了陈青峰的第一个顾客。
于是陈青峰安排两个人坐在了湖边的位置,然后调整相机的角度。
旁边路过和排队的潜在顾客还帮着他们拦住了想要从禁毒前面穿过的行人。
“同志绕一下吧,你看人家两个小年轻人想照一张合影!”
“行行,不好意思啊!”
陈青峰调整了半天,最终选了一个满意的角度,然后咔嚓一下摁下了快门。
“同志,我晚上回去给你们洗出来,明天还在这个地方,你们来找我,我把相片给你们,或者你们留下个联系方式,我把照片寄给你们也行!”
两个人都是在本地的单位上班,所以就决定明天来取。
紧接着是一个妇女,领着他人高马大的儿子来到了这边。
“同志,我儿子要去当兵了,我想给他拍一张照片!”
“是军人同志啊,那就给个一毛钱吧!”
“那不行啊!”
“我这儿优待军人,还有警察同志,医院的白衣天使也能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