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还有一篇-《四合院:东旭说媒秦淮茹》

  “当然有想法了,我写好了,也带过来了。”

  宋晨光随后就伸手从挎包里把写好的稿件给拿了出来,全都放在空间里面,伸手一掏就能拿出来,不要太方便了。

  “你带了啊,不是,刚.......好吧,先拿过来看看。”

  谢国平懵了,这啥人啊,带了不一次全拿出来。

  宋晨光跟着就解释说:‘这篇写的是猪的代食,也就是猪饲料.........’

  这话一出,几个编辑对视一眼,好家伙,这又涉及到了他们的知识盲区。

  这也是他们很少当面收稿的原因了,有时候就显示出了编辑的见识。

  “那大爷,你可以回工作岗位了。”

  谢国平见大爷还在,这肯定是门关掉了,万一有人要进来咋办?

  “诶。”

  大爷还想留下来听八卦,但也只能守着宋晨光出来问了,随后就走了出来,把门帮着带上了。

  宋晨光随后就拿出一包好烟给散了一圈。

  跟送大爷的不同,这个一包能买三包。

  等人走了才把好烟拿出来。

  “哎哟,你这口粮是真不错。”

  编辑小李麻溜的把烟给接了过来,划拉了一根火柴,四人凑在一块就把烟给点上了。

  “招待烟,平时可不敢这样抽。”

  宋晨光说着就把剩下的烟给放到了桌子上,交代在这里了。

  办公室立马又烟雾缭绕,如今这年月的人,室内抽完没人说什么。

  如果不抽烟的话,那只能挨二手烟了。

  突然编辑老刘猛的一拍桌子,赞叹着说:“宋晨光,你这写的太好了,竟然想到了用额外的土地种植白芋这样作物当饲料。

  还有用各种废料,野生作物来给猪代餐,真行啊。

  只要熬过了冬天,跟开春那会儿,就能实现生猪增产。”

  谢国平也跟着说:办法确实可行,就是白芋这一种作物的真的能达到亩产四五千斤........

  “主编,我说的四五千斤是不怎么打理的情况下,要是精心耕作怕是能达到六千斤。”

  这玩意不瞎吹,确实挺能长,高产的时候能达到五吨,也就是一万斤。

  “哎哟,这要是能有六千斤,那解决的问题就太多了。”

  谢国平想着只要数据准确,真实。

  人民群众就能给种出来。

  “诶。”

  宋晨光点点头,亩产肯定也没问题。

  谢国平跟着说:“咱们都是受过苦的,你这想法很好,有可行性,咱们全国这么大,肯定有还有跟白芋类似的作物,你说的生猪增加几成还是太保守了,这至少得翻倍啊。”

  宋晨光点点头,跟着也说:“”翻倍可能不止,能解决生猪过冬,就可以多养母猪,母猪一多,小猪仔自然就多了。

  生猪源头还是在小猪上面,这就得又提到我之前的母猪产后护理了,我那儿专门有研究。”

  “你详细说说?”

  谢国平抽了口烟,双手都有点颤抖了,感觉报社要出大文章了,没准能送到上面得到批示。

  “我写的过冬跟代餐,是提高现有生猪的产量,跟增加生猪的肉量。

  解决了饲料问题,下一步就是提高小猪的数量,小猪翻倍了,那不就是生猪也跟着翻倍,这还不止了。”

  宋晨光顿了顿,得组织下语言。

  “小李,你速记一下。”

  谢国平提醒了一下,这可是稿件里面没有了,很多都是得润笔进去。

  “主编,我记着了。”

  “老刘跟小李都拿着本子,这点眼力劲要是没有,白瞎混了这么多年的编辑了。

  “宋晨光,你说的不止是什么意思?”

  谢国平想着,这都翻倍了,要是再翻下去,那全国人民不得彻底站起来啊。

  宋晨光跟着说,“我给举个例子吧,就好比人一天消耗一斤粮食,要是不够这个量,体重就得减轻,多了就会行胖。

  但是有些胖的人,喝凉水都长肉,这就是易胖体质,说明人的吸收好。

  也可能是后天造成的,光吃不干活,

  而猪的情况要比人好,猪不用干活,只要吃的多,最终都会转换成肉。”

  “嗯,这样说没毛病,就是你废话有点多了。”

  谢国平开了句玩笑。

  宋晨光笑了笑,又说:“我要说的是,人是不是易胖体质,这是爹妈给的,别人羡慕不来。

  但猪不同了,我们解决了猪过冬的问题,就可以想办法培育出容易长肉的猪。

  就像我再母猪的产后护理中写的,有些母猪一窝能生八头小猪仔,有的却能十头。

  但是如果我们培育出来的都是产崽十几头的优良母猪呢。

  这不就在不增加母猪的情况下,能实现小猪翻。

  养大后,猪肉不就又得翻好几倍了。

  同时,培育的是长肉快的小猪,这里面又节约了多少时间成本跟多少粮食。

  再有,如果培育出一出生就比别的小猪体重更大的小猪呢?

  还有,培育出生长上限更高的小猪呢。

  就好比如,有的品种长到二百斤都困难,但优良品种到了三百斤还在蹭蹭往上涨........”

  “啪.......”

  谢国平又拍桌子了。

  缓了缓,就说:“可以了,就翻十倍吧,要是太多了,别人不相信啊。”

  “这就行了啊。”

  宋晨光愣了愣,随后又说:行,还是悠着点吧。

  “那你刚说的那些有可行性吗?”

  谢国平其实心里觉得问题不大,他们只需要把这些想法写出来,然后交给专业人士去办理,就一定能够办得到。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些想法必须具有可行性。

  “那是肯定的啊!”

  宋晨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又说,“你看啊,小猪的数量、体长以及上限本来就是各不相同的。

  就跟人一样,高矮胖瘦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而且,咱们京城才有多少种猪的品种啊?要是把全国的猪品种都统计一遍。

  恐怕得上百种呢!

  甚至连老大哥那儿都还有呢!

  只要我们不停地进行培育,让这些猪的品种一代比一代更优良,那么这个目标肯定是能够实现的。

  毕竟,猪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成效。

  呃……那个,主编,我这里还有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