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老丈人进城-《四合院:东旭说媒秦淮茹》

  “哎呀,车买回来了啊!”

  这个时候,贾张氏掀开帘子出来了。

  刚才贾东旭扛着粮食回去的时候,她还抱怨了好一阵。

  但是,等她出来看到自行车后,立马又露出了笑脸,这是给贾家赚到了面子啊!

  “嗯,妈,这就是我跟东旭买的自行车......!”

  李美玲心情复杂,男人是挺好的,就是太要面子了。

  “好,真好啊!”

  贾张氏围着自行车转了好几圈,就算是受点苦都是值得的。

  院里人也围着凑热闹。

  宋晨光是看明白了,摇了摇头,就带着媳妇回屋去了。

  人贾家乐意,他好说什么呢!

  所以就随他去吧!

  院里人看了一会儿也撤了。

  特别是大妈们,对自行车不是很感兴趣。

  就算家里买了,也是老爷们骑的。

  再说了,贾家的家风,他们知道,真碰到事情了,肯定不会外借。

  贾东旭见大伙儿都散了,就把自行车推进了屋子里面。

  随后把自己的洗脸帕拿来擦拭起来。

  新车呢,肯定得好好保养。

  李美玲也没闲着,把粮食都归置好了。

  家里粮食没买够,以后只有想办法节省出来了。

  “美玲,自行车钱是你娘家出的吧?”

  贾张氏忍不住的问了一句,现在不是她管钱,心里也没底。

  但是,这段时间儿子晚上都出去打零工,肯定是赚了点钱。

  可为什么才能买这么点粮食?

  而且还没什么白面!

  贾东旭抢着说:“妈,肯定是我媳妇家出钱买的,

  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干嘛还问这个。”

  老娘也真是的,总关心这事干嘛。

  这要是让你知道了,他的面子哪能绷得住。

  “东旭,那你咋的不多买点粮食,都不够吃啊!”

  贾张氏想着,棒子面才半袋多点,顶天了就六十斤粮食。

  白面也就这一点,儿媳妇刚嫁进来她就要过苦日子?

  “妈,也就你以前大手大脚惯了才没攒住钱。

  现在我娶媳妇了,钱不得省着点花,以后还得养儿子了。”

  贾东旭忍不住又抱怨起了老娘。

  胖了自己,穷了整个家。

  要不然,他哪里用得着受苦。

  ............

  时间很快。

  转眼就过了两天。

  这天宋晨光起了个大早。

  把早饭吃完,就准备出门了。

  今天老丈人会进城,早点到街道去忙活清楚。

  “淮茹,上午我会去车站等爸妈,然后直接带着去街道签合同,你在家多看看书,晚会儿我来接你。

  缝纫机学不会就算了,改天我带你专门到成衣店去学。”

  缝纫机这玩意,要手脚并用,还得要裁缝知识,自己琢磨真没那么容易。

  “嗯,天冷,你到车站里面等着,别到外面,别给冻着了。”

  秦淮茹心疼男人,赶忙交代起来。

  “得嘞,冻不着。”

  出门前,宋晨光抬起秦淮茹的下巴香了一阵子。

  闹的秦淮茹脸蛋红扑扑的,显得更加漂亮了。

  就这颜值,真没得说。

  哪怕是再过十几年,在院里,甚至在巷子这一块儿,都没人比得了。

  特别是那股子媚态,天生自带的,别人模仿不来。

  “东旭兄弟,车练习的怎么样了啊!”

  等宋晨光把自行车推到院门口,就见到了贾东旭两口子在胡同口里。

  都两天过去了,还没有学会。

  “差不多了。”

  贾东旭推着自行车,心里都在滴血了,因为刚磕碰掉了一点漆了。

  “那好,东旭兄弟,你慢慢练,我有事先走了!”

  宋晨光迈上自行车,单脚踩地,正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又说:“东旭,你有空的时候,找东西把门槛垫一下,以后进出方便。”

  “不是,你怎么不去垫?”

  贾东旭不傻,知道这是指使他干活。

  “我是为了你好,这可是做好人好事的机会啊,记住了,要等人多的时候垫,不然别人看不到。”

  他为了兄弟也是操碎了心,没办法,谁让他们是同桌呢。

  “好吧!”

  贾东旭点点头,他的是新自行车,垫一下也没什么。

  一大爷就经常教育他,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个。

  “那行,我走了,你练习两圈半也赶紧上班去吧,别迟到了。”

  宋晨光说着,就脚下一蹬,走了。

  这可把贾东旭羡慕得不行。

  等回过神来,也有样学样的试了一下。

  还真骑出去两三米。

  “我找到方法了!”

  贾东旭要不是还在自行车上,能高兴的跳起来。

  “东旭,你多练练,我去给你装饭盒。”

  男人在厂里吃饭是大头,这里必须节省。

  “诶,你快去吧,我再练会儿,没准就能骑车去上班。”

  贾东旭虽然不乐意,但是只要他把自行车骑去了厂里,就能把名声保住。

  ...........

  宋晨光这边,一溜烟就到了街道。

  在门口的时候,就碰到了王主任。

  “晨光,你来的也够早的,正好想着找你了!”

  王主任高兴,上个月汇报了个零失误,也多亏了有这个算术高手,他算是在上面露脸了,

  “你找我有事?”

  宋晨光跟着王主任进了办公室,就坐在椅子上。

  这还真是心有灵犀,啊,呸,应该是不谋而合。

  “对,有事,我们街道最近排查了不少私营粮店。

  最终要核算这些粮店的价值........”

  王主任一说,他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就跟李建仁说的粮老虎的事情给对上了。

  里面虽然情况复杂。

  但是在京城脚下,北边有战事,粮食吃紧的时候,而资本家却屯粮涨价,不清算才有鬼。

  “王主任,只要是算账的事情你就尽管开口,我就算加班加点也得把账目忙活出来。”

  “好,好啊,晨光,你觉悟很高。

  那这样,到时候你对账目核算汇总,你算出来的结果我放心。”

  王主任想着,以后他们街道要争取每个月的汇报都得是零失误。

  宋晨光也抓住了机会,赶忙说:“王主任,我也有个小事情找你帮忙,我媳妇她弟弟,爸妈都想进城务工。

  所以想在咱们街道租个房子。

  上次跟李建仁去看过房子,就演乐胡同有座二进院子。

  你看能不能帮着安排租下来,我可以让让他们租个长约。”

  宋晨光说着就从挎包里掏出了合同,是昨天在街道让李建仁给拟好的。

  “行,我帮你盖章,到时候你让你老丈人他们把手续补齐了送到街道来。

  至于房租,就按内部租赁来算。”

  王主任是出了名的护自己人。

  加上也赶巧了,街道确实有不少空房子着急出租。

  “谢谢王主任了。”

  宋晨光也没想到这事情会这么顺利,这是鸿运当头啊!

  “好,你先去忙活,粮店的账目,等下周一之前,你全部汇总完成。”

  好吧!

  王主任这话一出,让宋晨光懵了,十几家粮店,几家粮老虎,今天都周三了啊!

  但也没事。

  谁让现在的人热爱工作,他也得热爱工作,随即就去拿了院子的钥匙。

  因为昨天跟李建仁一起去看了。

  该有的生活家具都有,可以说直接拎包入住就成。

  完了后,去会计室抱着账本,开启了加加加,归零归零的节奏。

  忙活了一阵。

  才急匆匆的骑着自行车一溜烟的跑了。

  现在去车站也不算早。

  因为从村里到京城的班车有限。

  最早的一趟是快八点才经过秦家村附近的大路上。

  他原本想到饭店定个大桌,但想想走前门大街那边确实不方便。

  倒不如中午就在新租的二进院里置办一桌丰盛的。

  也全当是搬家酒席呢!

  这会儿还有时间,就去买了点物资让人帮着送到了演乐胡同。

  就这些物资,别说一桌呢,就算是五桌的饭菜也有剩下的。

  但没事,可以屯两桌的在空间里面,吃没了再买就是。

  不差钱。

  ...........

  等宋晨光到了车站以后,过了一会儿,就见到了瘪气包的班车来了。

  如今车站简陋,上下客都在同一个地方。

  “姐夫,这里了。”

  客车还没有停稳,他就听到了秦大明的叫喊声。

  “女婿。”

  一会儿后,就见到了老丈人俩口子穿着他给买的新衣服,满脸的笑容。

  还有秦大明也出现在跟前,三人不是提着桶就是背着包。

  “女婿!”

  老秦家也没带别人,他们进城已经够给女婿添麻烦了。

  自古以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女婿越穷,越是想让女婿给送东西。

  但是,反过来的话,女婿条件好,这老丈人就得大出血的往外掏东西。

  是要给女儿把面子撑起来。

  也就是谁家穷,谁吃亏。

  还好,宋晨光是有家底的。

  “爸妈,大明,怎么没让二明跟二叔,三叔他们都叫城里来玩几天。”

  他也不是说的客套话,是真做好了接待的准备。

  不然准备那么多物资在院里。

  吃不穷,穿不穷,这是至理名言。

  “哎呀,他们忙,没时间,等下回再叫他们来。”

  秦连初找了个借口,这是他们的女婿,得炫耀过了,才能让别人进城见识世面。

  “行,都是一家人,以后有时间的,不过等回去,该带的礼物还是得带。

  走,我叫两辆三三轮车,到那边租的房子还有一段路,我骑车过来的,你们走路过去也不方便。”

  宋晨光说着就一抬手,叫喊着:‘三轮车,来两辆.........’

  东直门这边的话大部分三轮车都是货运的,但客运站还是有不少客运三轮车的。

  起步价一毛钱,每多出一公里加五分。

  “来嘞。”

  两个反应快的三轮师傅赶忙骑车过来了。

  “女婿,坐车多费钱啊。”

  秦连初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走了一辈子的路,哪里敢享受这种待遇。

  “嗨,花不了多少钱。”

  宋晨光给师傅说了个地方,别人算了距离就说了价钱。

  虽然他也骑着自行车走了,如今的三轮师傅都是活地图。

  给说了什么胡同多少号院,都能找到地方。

  租的二进院离南锣鼓三公里,走饭店不到两公里。

  坐车就是快,没过多久,就到了地方,他也就打小是在城里读的书,不然真得绕晕了。

  “爸妈,到了。”

  等他给了车钱,三轮师傅就走了。

  跟着他又说:“这边小院虽然是租住下来的,但签的是长约,咱们家可以一直住。”

  他没瞎说,先在明面上租一套先住着,等后面碰到了,该买还是会买。

  但是不能挂自己的名字。

  “嗯,很好了。”

  秦家人有些拘谨,感受到了高门大院的压迫。

  宋晨光拿出钥匙把大门打开,就把人给带进去了。

  这是二进四合院,加上门房有二十多间屋子,属于高规格了。

  特别是后院北屋,更是不得了,是五合一的正房。

  比傻柱的那家还要大很多。

  最主要的是,如今才建国两年,都是刚清算出来的,保存的相当完好。

  一家人关起门来过好日子,真的不要太惬意。

  要不是年代特殊,他直接搬进来住,但现在不同,虽然跟爸妈分家了,户口也迁了出来,但还是得跟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爸,妈,大明,以后这里就是自己家了,随便逛,随便看。

  这是大门钥匙,我都给准备了几套,你们拿着,想出去逛也行,就是别给走丢了。”

  宋晨光继续说:“吃喝跟生活用品我都置办好了,都放在厨房里面。

  你们先把合同都签了,我给送街道去。

  晚会儿我把淮茹给带过来。

  就是得麻烦妈帮着做午饭。”

  他也不是不进厨房,至少烧开水还是会的,但让他做饭,那是真废。

  秦母在屋里打量起来,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这屋子真是太好了啊。

  女儿这辈子要过好日子咯。

  等老秦家人都签字摁了手印以后,他拿着看了看,就给送街道去了。

  他总待在这里,这不是让老丈人家不自在么。

  “女婿,骑车慢点。”

  老秦家人把他送出去了以后,看着人走远,这才放松了下来,这院子,太好了。

  “大明,这屋租金得多少啊。”

  秦父回过神来,屋子是好,就是怕女婿吃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