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三个人的三个企划-《原神:剧透未来给本人》

  知易是了解自己的,那些‘和蔼’的形象其实都是装出来的,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所以他很确定,故事里的自己多半也会采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只是现在的他还不确定会是什么手段。

  完了啊,全完了,预言书把他做的事写出来,那他不就完了吗?

  他已全然没有了阅读下去的心情,满脑子都在思考着对策。

  和他不同,其他的读者,尤其是另外两位被举荐的人看得颇为认真。

  这可是提前知道自身未来的机会啊,一次免费的试错成本!

  只要搞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然后进行改正,那这天枢星的位置不就是我的了吗?

  故事里第一个被问话的人是乾玮,他的方案几乎都集中在商业方面。

  【乾玮道:“我的规划你们应该看过了吧。要是有理解不了的地方,可以找我讲解。”】

  这一句话就给大家看的眉头一皱,这是什么态度?

  明明是参加考核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考官呢,怎么这么高高在上的。

  虽说自信不是坏事,但夜兰和旅行者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值得你稍微尊敬一些吧?

  夜兰算是前辈,旅行者更是拯救了璃月的英雄,凝光都不这么和她们说话。

  现在大家对乾玮的印象就是三个字——情商低。

  【旅行者都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的聊天水平…该不会是师从留云借风…”】

  闲云(云大怒):“这是何意!本仙的聊天水平岂会如此!?”

  对于闲云的话周围的几位仙人只是讪笑,没人应和。

  怎么说呢,这简直就是你会说的话啊!把‘我’换成‘本仙’,把‘规划’换成‘发明’你再看看呢?

  ‘本仙的发明你们应该看过了吧。要是有理解不了的地方,可以找本仙讲解。’

  你就看看这话是不是闲云会说的吧,简直一模一样,比起甘雨、申鹤,这位乾玮的确更像是师从闲云的人。

  旅行者平时话不多,但真是字字珠玑啊。

  但是怎么说呢,虽然说的话差不多,但闲云绝对比乾玮要讨喜一些。

  这是因为乾玮只有傲,而闲云是傲娇,傲娇的精髓就是傲中带着的娇啊。

  这一丝丝的娇就会让闲云变得可爱的多。

  就比如同样的话,乾玮嘴里说出来就是傲慢,但要换作闲云你就能明显的感受到一股‘求夸奖’的感觉。

  她就像是搞出了什么新奇玩意儿然后立刻找朋友炫耀一样,表面说着什么讲解不讲解的,实际上就是想让你看看她的新发明。

  就态度来说,在读者的心中乾玮已经被淘汰了。

  就这态度,都不敢想他要是当上了七星会怎么和其他七星共处。

  虽说实际上乾玮这人还不错,但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并不受大家的喜爱。

  所以直接说下一位吧,第二位是名叫明博的人,他的方案集中在内政方面。

  看得出他为人认真、规矩,上来就把自己工作了多久、处理了多少事件全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人倒是没什么毛病,但是大家总觉得他不合适。

  因为他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总给人一种不够自信的感觉,领导都不自信你让手下怎么放下心来?

  比起七星这种领导者,感觉他似乎更适合当个二把手。

  让自信的人决定方向,他这个循规蹈矩的来解决问题。

  他的工作汇报讲的太清楚了,连何时能完成都给出了预计,简直是先天秘书圣体。

  但要当领导人肯定是不行了,面对考核官都会磕巴,当领导能服众吗?

  这就好像是让砂糖给炼金术学徒当老师一样,能力是够的,性格还需磨练啊。

  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芙宁娜那样心里慌的一批表面却能装作无事的。

  普通人连打牌的时候抓到一副好牌都克制不住嘴角的笑意。

  第二位也不行,那么就得看看第三位了,也是大家最期待的一位。

  在刚刚初登场的第一印象中,知易肯定是让大家观感最好的一个。

  他的方案保罗万象,各个领域皆有涉猎,好像很全能的样子。

  而且他的性格也不错,面对考核官不卑不亢,对答如流。

  最关键的是,他敢于背锅!

  【知易:“如果真的是我判断失误,我会为此承担相应责任。”】

  光是这句话就太适合做领导了。

  想成为领导别的可以不会,但起码要敢背锅才行。

  你连锅都不敢背,那其他人给你办事又怎么会安心呢?

  所以璃月的读者对知易的认可度变得更高了,这人的计划不错,性格也好,目前来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啊。

  如果他不耍小手段的话或许天枢星的位置他的确有争取一下的资本,因为天叔也确实在往这方面培养他。

  只可惜他的一步错棋断送了一切,就像这次故事的名字——‘棋生断处’。

  或许在他的路断掉的地方还会有新的棋子落下吧。

  不说这些远的,说说近的,对于知易的企划刻晴倒是有些不同的观点。

  知易的企划书是通过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沟通后得出的‘最优解’。

  这在刻晴看来就不太好了,没有实际体验而仅仅是停留在‘沟通’的程度是不够的。

  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做了才知道其中的困难点在哪。

  这些困难点光是和专业人士沟通是发现不了的,因为对专业人士来说这些困难很可能算不上困难。

  就像是一道数学题,厉害的人就算是很复杂的数学题也会解,可新接触数学的连加减法都做不明白。

  在这时候专业人士就会忽视掉‘加减法’的困难。

  就像教一个孩子十以内的加减法,明明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可孩子学起来就是费劲,就是觉得很难,怎么教都听不懂。

  这就是刻晴所说的‘困难点’,这些点不亲身去体验是很难发现的,所以知易的企划也终究是纸上谈兵罢了。

  相较之下刻晴反而更赞同另外两人的观点,他们的企划可实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