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静月轩”厚重的隔音门,一股混合着奶香、淡淡精油香和暖融融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振华和高红梅身上从县城带回的微凉夜气和喧闹尘埃。
高大娘正坐在小沙发上,怀里抱着刚喂饱奶、正满足地打着小奶嗝的周安安,轻轻拍着她的背。
听到开门声,老太太抬起头,看到女儿女婿拎着大包小包回来,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回来啦?哎哟,咋买这么多东西?”
高大娘的声音带着欣喜和一丝嗔怪,目光落在那些印着“星光百货”醒目LOGO的纸袋上,
“累坏了吧?快坐下歇歇!”
“娘,不累!”
高红梅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头十足。
她迫不及待地想把今天的“战利品”分享出来。周振华将手里的东西小心地放在靠墙的矮柜上,先走到妻子身边,自然地接过她脱下的围巾和帽子挂好,动作细致体贴。
“平平、安安、振东,看爸爸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高红梅的声音带着母性的温柔和一丝献宝般的雀跃,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已经醒了、正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好奇张望的大女儿周平平,走到矮柜旁。
周振华也走过去,先解开了装玩具的网兜。他拿出那三个画着喜庆图案的红色拨浪鼓,轻轻一摇,“咚咚咚”的清脆声响立刻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起来。
三个小家伙几乎同时被这新奇的声音吸引了!
周平平(大宝): 被妈妈抱着,安静的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脑袋努力地转向声音来源,小嘴微微张开,发出一个“啊”的气音,像是在好奇地询问。
周安安(二宝): 在姥姥怀里,原本有些倦怠的小脸也精神了些,细弱的脖颈努力想抬起来看,小手无意识地抓挠着姥姥的衣襟。
周振东(小宝): 睡在婴儿床里,反应最直接!小身体猛地一蹬,小胳膊挥舞着,嘴里发出响亮的“嗯!啊!”声,像是在抗议“快给我看看!”
“哎哟!拨浪鼓!”
高大娘乐呵呵地凑过来,
“这可是好东西!我们平平、安安、振东有福气喽!”
周振华脸上带着初为人父的、有些笨拙却无比真挚的笑意。
他拿起一个拨浪鼓,走到高大娘身边,将鼓柄轻轻放在二女儿周安安的小手里。
小家伙的手指还不太会抓握,只是本能地触碰着,感受到木柄的触感,小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个新“玩具”。
周振华又拿起另一个,轻轻放在大女儿周平平摊开的小手掌上。平平的小手比安安有力些,竟然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虚虚地“握”住了鼓柄!这让高红梅和周振华惊喜地对视了一眼。
“平平真棒!”
高红梅忍不住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
最后,周振华拿着第三个拨浪鼓,走到小儿子的婴儿床边。
小家伙早就等不及了,小胳膊小腿乱蹬,小嘴急切地“啊啊”叫着。周振华俯下身,将拨浪鼓轻轻放在振东手边。
小家伙立刻用他那双更有力的小手,一把就攥住了鼓柄!虽然还不会摇,但紧紧抓着不松手,小脸上露出一个得意的、近乎“狞笑”的憨态表情,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小子,劲儿真大!随他爹!”
高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周振华又拿出那个软乎乎的布老虎,递给高红梅:
“这个给安安抱着睡觉,软和。”
高红梅接过来,小心地塞到安安的小胳膊旁边。
安安似乎感觉到了柔软的触感,小脑袋往布老虎的方向偏了偏,小嘴无意识地嘬了嘬,显得很安心。
最后是三个嫩黄色的小鸭子捏捏乐。周振华和高红梅一人拿了一个,轻轻地在三个宝宝面前捏响。
“叽!” “叽!”
清脆的小响声又引来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房间里充满了拨浪鼓的“咚咚”声、小鸭子的“叽叽”声、以及大人轻柔的逗弄声和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回应。
灯光温暖,空气里弥漫着新玩具的淡淡气味、奶香和浓浓的亲情。高大娘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眼角有些湿润,满是欣慰。
陪着妻儿玩闹了好一阵子,看着三个小家伙在玩具和新奇声音的安抚下,渐渐又有了睡意,眼皮开始打架,周振华才轻轻放下手里的拨浪鼓。
他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的窗帘一角。
外面已是夜色深沉,县城璀璨的灯火在远处闪烁,但更远处,是沉入黑暗的田野和村庄。
“红梅,娘,”
周振华转过身,声音低沉而温和,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村一趟。”
高红梅正轻轻拍着怀里快要睡着的平平,闻言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浓浓的不舍:
“这么晚还回去?明天一早再走不行吗?”
她知道丈夫辛苦,县城到村里骑三轮车要一个多小时。
高大娘也劝道:
“是啊振华,天都黑透了,路上不安全,就在这凑合一晚吧?孩子晚上还得吃奶呢…”
周振华走到妻子身边,蹲下身,看着婴儿床里已经睡熟、还攥着拨浪鼓柄的振东,又看看高红梅怀里睡颜恬静的平平,以及姥姥臂弯里依偎着布老虎的安安。他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但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行,得回去。地里的菜苗刚移栽不久,正是关键时候。”
高红梅瞬间明白了丈夫的未尽之意。她看着丈夫眼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不容动摇的决心,知道拦不住他。她伸手轻轻抚平丈夫衣领上的一道细微褶皱,声音带着心疼和依恋:
“那…那你路上千万小心!骑慢点!到了给我…给娘打个电话报平安!”
月子中心有值班室的公用电话。
“放心吧。”
周振华握住她的手,用力捏了捏,传递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他起身,又对高大娘说:
“娘,辛苦您了,晚上多照应点红梅和孩子。”
“哎!放心吧!有我在呢!”
高大娘拍着胸脯保证,
“你自己路上当心!手电筒带足电没?夜里凉,把大衣扣子扣好!”
“都带着呢。”
周振华利落地穿上那件藏青色的呢子大衣,将剩下的钱(除了留些给高红梅零用)仔细收好。
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床上安睡的孩子们和满脸担忧的妻子,不再犹豫,大步走向门口。
“振华!”
高红梅忍不住又唤了一声。
周振华在门口停住,回头,给了她一个沉稳而温暖的笑容:“睡吧,我过几天再来看你们。”
厚重的隔音门轻轻合拢,隔绝了室内的温暖与安宁。
周振华推着停放在月子中心后巷的三轮车走出来。
冰冷的夜风瞬间裹挟了他,带着初春的料峭。他紧了紧大衣的领口,将布包放在车斗里固定好,长腿一跨,坐上了车座。
县城明亮的灯光在身后渐渐远去,道路变得昏暗。三轮车老旧的车灯只能照亮前方一小片坑洼的路面。月光清冷,洒在空旷的田野和光秃秃的树枝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影子。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三轮车链条转动的“嘎吱”声、车轮碾过碎石土路的“沙沙”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显得格外清晰。
夜风刮在脸上,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周振华骑得很稳,并不快。他深邃的目光穿透前方的黑暗,如同磐石。
脑海里交替浮现的,是妻子温柔的笑脸,是三个孩子抓着玩具时可爱的模样,是王师傅拍板要瓜时爽朗的笑声,是新华书店李编辑赞许的目光,是李志装满西瓜的货车,是王芳晕倒在豆角架旁的场景,是白晓燕那张震惊又扭曲的脸……最后,定格在自家村西头那块承载着所有希望的“绝户地”上。
他知道,脚下的路,连接着温暖的家和沉甸甸的责任。
他不能停歇。
他要回去,用那神秘的空间灵泉水,浇灌地里的每一棵幼苗,如同他用心血浇灌着这个刚刚起航、充满希望的家。
夜露深重,寒气侵人,但他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那是守护妻儿的信念,是改变命运的执着,是撑起一片天的担当。
高大娘正坐在小沙发上,怀里抱着刚喂饱奶、正满足地打着小奶嗝的周安安,轻轻拍着她的背。
听到开门声,老太太抬起头,看到女儿女婿拎着大包小包回来,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回来啦?哎哟,咋买这么多东西?”
高大娘的声音带着欣喜和一丝嗔怪,目光落在那些印着“星光百货”醒目LOGO的纸袋上,
“累坏了吧?快坐下歇歇!”
“娘,不累!”
高红梅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头十足。
她迫不及待地想把今天的“战利品”分享出来。周振华将手里的东西小心地放在靠墙的矮柜上,先走到妻子身边,自然地接过她脱下的围巾和帽子挂好,动作细致体贴。
“平平、安安、振东,看爸爸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高红梅的声音带着母性的温柔和一丝献宝般的雀跃,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已经醒了、正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好奇张望的大女儿周平平,走到矮柜旁。
周振华也走过去,先解开了装玩具的网兜。他拿出那三个画着喜庆图案的红色拨浪鼓,轻轻一摇,“咚咚咚”的清脆声响立刻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起来。
三个小家伙几乎同时被这新奇的声音吸引了!
周平平(大宝): 被妈妈抱着,安静的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脑袋努力地转向声音来源,小嘴微微张开,发出一个“啊”的气音,像是在好奇地询问。
周安安(二宝): 在姥姥怀里,原本有些倦怠的小脸也精神了些,细弱的脖颈努力想抬起来看,小手无意识地抓挠着姥姥的衣襟。
周振东(小宝): 睡在婴儿床里,反应最直接!小身体猛地一蹬,小胳膊挥舞着,嘴里发出响亮的“嗯!啊!”声,像是在抗议“快给我看看!”
“哎哟!拨浪鼓!”
高大娘乐呵呵地凑过来,
“这可是好东西!我们平平、安安、振东有福气喽!”
周振华脸上带着初为人父的、有些笨拙却无比真挚的笑意。
他拿起一个拨浪鼓,走到高大娘身边,将鼓柄轻轻放在二女儿周安安的小手里。
小家伙的手指还不太会抓握,只是本能地触碰着,感受到木柄的触感,小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个新“玩具”。
周振华又拿起另一个,轻轻放在大女儿周平平摊开的小手掌上。平平的小手比安安有力些,竟然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虚虚地“握”住了鼓柄!这让高红梅和周振华惊喜地对视了一眼。
“平平真棒!”
高红梅忍不住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
最后,周振华拿着第三个拨浪鼓,走到小儿子的婴儿床边。
小家伙早就等不及了,小胳膊小腿乱蹬,小嘴急切地“啊啊”叫着。周振华俯下身,将拨浪鼓轻轻放在振东手边。
小家伙立刻用他那双更有力的小手,一把就攥住了鼓柄!虽然还不会摇,但紧紧抓着不松手,小脸上露出一个得意的、近乎“狞笑”的憨态表情,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小子,劲儿真大!随他爹!”
高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周振华又拿出那个软乎乎的布老虎,递给高红梅:
“这个给安安抱着睡觉,软和。”
高红梅接过来,小心地塞到安安的小胳膊旁边。
安安似乎感觉到了柔软的触感,小脑袋往布老虎的方向偏了偏,小嘴无意识地嘬了嘬,显得很安心。
最后是三个嫩黄色的小鸭子捏捏乐。周振华和高红梅一人拿了一个,轻轻地在三个宝宝面前捏响。
“叽!” “叽!”
清脆的小响声又引来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房间里充满了拨浪鼓的“咚咚”声、小鸭子的“叽叽”声、以及大人轻柔的逗弄声和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回应。
灯光温暖,空气里弥漫着新玩具的淡淡气味、奶香和浓浓的亲情。高大娘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眼角有些湿润,满是欣慰。
陪着妻儿玩闹了好一阵子,看着三个小家伙在玩具和新奇声音的安抚下,渐渐又有了睡意,眼皮开始打架,周振华才轻轻放下手里的拨浪鼓。
他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的窗帘一角。
外面已是夜色深沉,县城璀璨的灯火在远处闪烁,但更远处,是沉入黑暗的田野和村庄。
“红梅,娘,”
周振华转过身,声音低沉而温和,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村一趟。”
高红梅正轻轻拍着怀里快要睡着的平平,闻言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浓浓的不舍:
“这么晚还回去?明天一早再走不行吗?”
她知道丈夫辛苦,县城到村里骑三轮车要一个多小时。
高大娘也劝道:
“是啊振华,天都黑透了,路上不安全,就在这凑合一晚吧?孩子晚上还得吃奶呢…”
周振华走到妻子身边,蹲下身,看着婴儿床里已经睡熟、还攥着拨浪鼓柄的振东,又看看高红梅怀里睡颜恬静的平平,以及姥姥臂弯里依偎着布老虎的安安。他的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但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行,得回去。地里的菜苗刚移栽不久,正是关键时候。”
高红梅瞬间明白了丈夫的未尽之意。她看着丈夫眼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不容动摇的决心,知道拦不住他。她伸手轻轻抚平丈夫衣领上的一道细微褶皱,声音带着心疼和依恋:
“那…那你路上千万小心!骑慢点!到了给我…给娘打个电话报平安!”
月子中心有值班室的公用电话。
“放心吧。”
周振华握住她的手,用力捏了捏,传递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他起身,又对高大娘说:
“娘,辛苦您了,晚上多照应点红梅和孩子。”
“哎!放心吧!有我在呢!”
高大娘拍着胸脯保证,
“你自己路上当心!手电筒带足电没?夜里凉,把大衣扣子扣好!”
“都带着呢。”
周振华利落地穿上那件藏青色的呢子大衣,将剩下的钱(除了留些给高红梅零用)仔细收好。
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床上安睡的孩子们和满脸担忧的妻子,不再犹豫,大步走向门口。
“振华!”
高红梅忍不住又唤了一声。
周振华在门口停住,回头,给了她一个沉稳而温暖的笑容:“睡吧,我过几天再来看你们。”
厚重的隔音门轻轻合拢,隔绝了室内的温暖与安宁。
周振华推着停放在月子中心后巷的三轮车走出来。
冰冷的夜风瞬间裹挟了他,带着初春的料峭。他紧了紧大衣的领口,将布包放在车斗里固定好,长腿一跨,坐上了车座。
县城明亮的灯光在身后渐渐远去,道路变得昏暗。三轮车老旧的车灯只能照亮前方一小片坑洼的路面。月光清冷,洒在空旷的田野和光秃秃的树枝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影子。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三轮车链条转动的“嘎吱”声、车轮碾过碎石土路的“沙沙”声,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显得格外清晰。
夜风刮在脸上,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周振华骑得很稳,并不快。他深邃的目光穿透前方的黑暗,如同磐石。
脑海里交替浮现的,是妻子温柔的笑脸,是三个孩子抓着玩具时可爱的模样,是王师傅拍板要瓜时爽朗的笑声,是新华书店李编辑赞许的目光,是李志装满西瓜的货车,是王芳晕倒在豆角架旁的场景,是白晓燕那张震惊又扭曲的脸……最后,定格在自家村西头那块承载着所有希望的“绝户地”上。
他知道,脚下的路,连接着温暖的家和沉甸甸的责任。
他不能停歇。
他要回去,用那神秘的空间灵泉水,浇灌地里的每一棵幼苗,如同他用心血浇灌着这个刚刚起航、充满希望的家。
夜露深重,寒气侵人,但他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那是守护妻儿的信念,是改变命运的执着,是撑起一片天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