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六场,一百二十余桌的流水席,终于落下了帷幕。
当最后一批宾客带着满腹的满足和赞叹离去,喧嚣热闹的周家大院渐渐归于宁静,只剩下杯盘狼藉的桌凳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混合着酒香、菜香与烟火气的余韵。
后院那如同战场的灶台区,火焰已然熄灭,只余下焦黑的灶口和袅袅的余温。十几口大铁锅安静地蹲伏着,锅壁上还残留着油亮的光泽和激烈鏖战的痕迹。
地上满是水渍、菜叶、骨渣和劈柴的碎屑,无声地诉说着这几日超乎想象的忙碌。
周振华站在这一片“战后”的狼藉中。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大半精气神。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被汗水反复浸透又半干,紧紧贴在背上,勾勒出疲惫的轮廓。
头发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脸上布满了烟熏火燎的痕迹,眼下是浓重的、化不开的青黑。
他抬手用脖子上那条早已半湿的毛巾,随意地擦了擦脸,动作都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滞重感。
那曾经在灶台前翻飞如龙的手,此刻指节微微僵硬,甚至能看出长时间紧握锅铲留下的红痕。
他微微佝偻着背,肩膀的线条不再紧绷如铁,而是透着一股被千斤重担压垮后的松垮。只有那双眼睛,尽管布满血丝,却依旧保持着惯有的沉静,只是此刻这沉静中,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疲惫。
周大海在老伴和孙女的搀扶下,红光满面地走了过来。
他今天喝了不少酒,但精神极好,看向周振华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感激、欣赏和心疼。
“振华啊!”
周大海的声音依旧洪亮,但放轻了许多,带着长辈的关切,
“辛苦!太辛苦了!”
他走到周振华面前,伸出宽厚温暖的大手,用力拍了拍周振华那略显单薄的、却扛起了三天重担的肩膀。
周振华被拍得微微晃了一下,脸上努力挤出一个疲惫的笑容:
“周书记,应该的。大家吃得高兴就好。”
“高兴!太高兴了!今天这脸面,挣得足足的!全亏了你!”
周大海感慨万分,随即从老伴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用红纸包裹得整整齐齐的方块,郑重地递到周振华面前。
“拿着!这是说好的一千块!”
周大海的语气不容推辞,
“这钱,你拿得心安理得!该得的!这几天,真是把你累脱了一层皮!老头子我都看在眼里!”
那厚厚的一沓钱,用红纸包着,在午后有些刺眼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这是一笔在九十年代乡村堪称巨款的酬劳,是周大海对周振华技艺和辛劳的最高认可。
周振华看着那红纸包,没有假意推辞。他确实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心力体力。
他伸出那双还带着油污和疲惫的手,稳稳地、带着一丝郑重地接了过来。
“谢谢周书记。”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真诚。
钱入手沉甸甸的,是汗水与心血的重量。
周振华没有多看,直接将它揣进了怀里。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无比清晰、无比强烈——回家!睡觉!
高老汉和高大壮也走了过来,父子俩脸上同样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完成一件大事后的满足和轻松。
“振华,俺们帮你收拾收拾?”
高大壮看着一片狼藉的灶台,瓮声瓮气地问。
“不用了,大壮哥,”
周振华摆摆手,声音透着浓浓的倦意,
“你和叔也累坏了,赶紧回去歇着。这边……主家会安排人收拾的。”
他现在连多说一个字的力气都想省下来。
他目光下意识地寻找。
只见大黄和小灰灰正安静地趴在院子角落的树荫下。
大黄依旧保持着警觉的姿态,但金色的眼眸也带着一丝疲惫,只是看到周振华看过来,它立刻站起身,摇了摇尾巴。
小灰灰则四仰八叉地摊在地上,肚皮圆滚滚的(显然这几天没少吃好的),舌头耷拉在外面,睡得正香,巨大的身躯随着呼吸一起一伏。
“大黄,小灰灰,走了,回家。”
周振华声音不高地招呼了一声。
大黄立刻小跑过来,温顺地蹭了蹭周振华的腿。
周振华费力地弯下腰,轻轻拍了拍它结实的背脊。
小灰灰被惊醒,迷迷糊糊地睁开琥珀色的大眼睛,看到主人要走,立刻一个翻滚爬起来,甩了甩脑袋,也摇着尾巴凑了过来,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呜呜”声。
周振华对着周大海、周晓兰和高家父子点了点头,算是告别。没有多余的寒暄,他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一步一挪地,带着两条同样显出疲态的大狗,缓缓走出了周家那依旧弥漫着喜庆余温、却已归于宁静的大院。
阳光依旧明媚,但照在周振华身上,却仿佛失去了温度。
他感觉自己的眼皮像挂了千斤坠,每一次抬起都无比艰难。
脚步虚浮,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回村的土路上,仿佛踩在棉花上。
怀里揣着的那一千块钱沉甸甸的,却丝毫激不起他任何兴奋的情绪,此刻只有无尽的疲惫席卷全身。
回家……
睡觉……
这两个词如同魔咒般在他脑中盘旋,是他此刻唯一的精神支柱。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身体每一块肌肉都在发出酸痛的呻吟,每一个关节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
大黄沉默地跟在他脚边,时不时抬头看看主人疲惫的侧脸,步伐也放得缓慢。
小灰灰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极度疲惫,没有像往常那样撒欢奔跑,只是安静地跟在后面,偶尔打个大大的哈欠。
终于,远远地看到了自家那熟悉的院门。
周振华几乎是凭着本能挪到了门口,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小院宁静依旧,与周家的喧嚣恍如隔世。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墙角的老母鸡带着小鸡仔在悠闲踱步。
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气息。
周振华连走到屋里的力气都快没了。他几乎是踉跄着走到院子中央的石凳旁,也顾不上脏,身体一软,直接瘫坐了下去,后背重重靠在冰冷的石桌上,发出一声长长的、仿佛卸下了所有重担的叹息:
“呼……”
大黄走过来,把湿凉的鼻子轻轻贴在他垂下的手背上。
小灰灰则趴在他脚边,把巨大的脑袋搁在他的鞋面上。
周振华连抬手抚摸它们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只是微微侧过头,看着脚边两个同样疲惫却忠诚的身影,嘴角极其微弱地向上扯了一下,然后,沉重的眼皮再也支撑不住,缓缓地、彻底地合上了。
阳光暖暖地洒在他沾着油污和汗水的脸上,洒在他疲惫沉睡的身影上,也洒在两只静静守护的狗子身上。
小院里只剩下均匀而深沉的呼吸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轻响。连续数日的高强度鏖战,终于在这一刻,被这院中的宁静和沉沉睡意温柔地覆盖、抚平。
那揣在怀里的、象征着肯定与收获的一千块红纸包,此刻也仿佛融化在了这片安宁里,只留下一个沉沉的、关于休憩的梦。
当最后一批宾客带着满腹的满足和赞叹离去,喧嚣热闹的周家大院渐渐归于宁静,只剩下杯盘狼藉的桌凳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混合着酒香、菜香与烟火气的余韵。
后院那如同战场的灶台区,火焰已然熄灭,只余下焦黑的灶口和袅袅的余温。十几口大铁锅安静地蹲伏着,锅壁上还残留着油亮的光泽和激烈鏖战的痕迹。
地上满是水渍、菜叶、骨渣和劈柴的碎屑,无声地诉说着这几日超乎想象的忙碌。
周振华站在这一片“战后”的狼藉中。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大半精气神。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被汗水反复浸透又半干,紧紧贴在背上,勾勒出疲惫的轮廓。
头发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脸上布满了烟熏火燎的痕迹,眼下是浓重的、化不开的青黑。
他抬手用脖子上那条早已半湿的毛巾,随意地擦了擦脸,动作都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滞重感。
那曾经在灶台前翻飞如龙的手,此刻指节微微僵硬,甚至能看出长时间紧握锅铲留下的红痕。
他微微佝偻着背,肩膀的线条不再紧绷如铁,而是透着一股被千斤重担压垮后的松垮。只有那双眼睛,尽管布满血丝,却依旧保持着惯有的沉静,只是此刻这沉静中,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疲惫。
周大海在老伴和孙女的搀扶下,红光满面地走了过来。
他今天喝了不少酒,但精神极好,看向周振华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感激、欣赏和心疼。
“振华啊!”
周大海的声音依旧洪亮,但放轻了许多,带着长辈的关切,
“辛苦!太辛苦了!”
他走到周振华面前,伸出宽厚温暖的大手,用力拍了拍周振华那略显单薄的、却扛起了三天重担的肩膀。
周振华被拍得微微晃了一下,脸上努力挤出一个疲惫的笑容:
“周书记,应该的。大家吃得高兴就好。”
“高兴!太高兴了!今天这脸面,挣得足足的!全亏了你!”
周大海感慨万分,随即从老伴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用红纸包裹得整整齐齐的方块,郑重地递到周振华面前。
“拿着!这是说好的一千块!”
周大海的语气不容推辞,
“这钱,你拿得心安理得!该得的!这几天,真是把你累脱了一层皮!老头子我都看在眼里!”
那厚厚的一沓钱,用红纸包着,在午后有些刺眼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这是一笔在九十年代乡村堪称巨款的酬劳,是周大海对周振华技艺和辛劳的最高认可。
周振华看着那红纸包,没有假意推辞。他确实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心力体力。
他伸出那双还带着油污和疲惫的手,稳稳地、带着一丝郑重地接了过来。
“谢谢周书记。”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真诚。
钱入手沉甸甸的,是汗水与心血的重量。
周振华没有多看,直接将它揣进了怀里。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无比清晰、无比强烈——回家!睡觉!
高老汉和高大壮也走了过来,父子俩脸上同样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完成一件大事后的满足和轻松。
“振华,俺们帮你收拾收拾?”
高大壮看着一片狼藉的灶台,瓮声瓮气地问。
“不用了,大壮哥,”
周振华摆摆手,声音透着浓浓的倦意,
“你和叔也累坏了,赶紧回去歇着。这边……主家会安排人收拾的。”
他现在连多说一个字的力气都想省下来。
他目光下意识地寻找。
只见大黄和小灰灰正安静地趴在院子角落的树荫下。
大黄依旧保持着警觉的姿态,但金色的眼眸也带着一丝疲惫,只是看到周振华看过来,它立刻站起身,摇了摇尾巴。
小灰灰则四仰八叉地摊在地上,肚皮圆滚滚的(显然这几天没少吃好的),舌头耷拉在外面,睡得正香,巨大的身躯随着呼吸一起一伏。
“大黄,小灰灰,走了,回家。”
周振华声音不高地招呼了一声。
大黄立刻小跑过来,温顺地蹭了蹭周振华的腿。
周振华费力地弯下腰,轻轻拍了拍它结实的背脊。
小灰灰被惊醒,迷迷糊糊地睁开琥珀色的大眼睛,看到主人要走,立刻一个翻滚爬起来,甩了甩脑袋,也摇着尾巴凑了过来,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呜呜”声。
周振华对着周大海、周晓兰和高家父子点了点头,算是告别。没有多余的寒暄,他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一步一挪地,带着两条同样显出疲态的大狗,缓缓走出了周家那依旧弥漫着喜庆余温、却已归于宁静的大院。
阳光依旧明媚,但照在周振华身上,却仿佛失去了温度。
他感觉自己的眼皮像挂了千斤坠,每一次抬起都无比艰难。
脚步虚浮,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回村的土路上,仿佛踩在棉花上。
怀里揣着的那一千块钱沉甸甸的,却丝毫激不起他任何兴奋的情绪,此刻只有无尽的疲惫席卷全身。
回家……
睡觉……
这两个词如同魔咒般在他脑中盘旋,是他此刻唯一的精神支柱。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身体每一块肌肉都在发出酸痛的呻吟,每一个关节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
大黄沉默地跟在他脚边,时不时抬头看看主人疲惫的侧脸,步伐也放得缓慢。
小灰灰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极度疲惫,没有像往常那样撒欢奔跑,只是安静地跟在后面,偶尔打个大大的哈欠。
终于,远远地看到了自家那熟悉的院门。
周振华几乎是凭着本能挪到了门口,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小院宁静依旧,与周家的喧嚣恍如隔世。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墙角的老母鸡带着小鸡仔在悠闲踱步。
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气息。
周振华连走到屋里的力气都快没了。他几乎是踉跄着走到院子中央的石凳旁,也顾不上脏,身体一软,直接瘫坐了下去,后背重重靠在冰冷的石桌上,发出一声长长的、仿佛卸下了所有重担的叹息:
“呼……”
大黄走过来,把湿凉的鼻子轻轻贴在他垂下的手背上。
小灰灰则趴在他脚边,把巨大的脑袋搁在他的鞋面上。
周振华连抬手抚摸它们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只是微微侧过头,看着脚边两个同样疲惫却忠诚的身影,嘴角极其微弱地向上扯了一下,然后,沉重的眼皮再也支撑不住,缓缓地、彻底地合上了。
阳光暖暖地洒在他沾着油污和汗水的脸上,洒在他疲惫沉睡的身影上,也洒在两只静静守护的狗子身上。
小院里只剩下均匀而深沉的呼吸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轻响。连续数日的高强度鏖战,终于在这一刻,被这院中的宁静和沉沉睡意温柔地覆盖、抚平。
那揣在怀里的、象征着肯定与收获的一千块红纸包,此刻也仿佛融化在了这片安宁里,只留下一个沉沉的、关于休憩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