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西瓜盛宴余韵未消,清甜的气息还萦绕在众人唇齿间。
周振华看着周晓兰等人惬意地享受着瓜果的清凉,自家小灰灰和大黄也各自霸占着一块西瓜皮,正埋头大快朵颐,两只大狗啃得汁水淋漓,喉咙里还不时发出满足的“呼噜”声,狗脸上那眯眼享受的表情,活脱脱两个吃到美味零食的小孩。
周振华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温暖又带着点宠溺的“姨母笑”。
他不再耽搁,利落地收拾起西瓜皮,然后提起那筐在井边简单冲洗过的鲜鱼,转身就钻进了厨房。
周晓兰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见他动作熟练地系上围裙(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布),拿起菜刀,不由得微微挑眉,带着点惊讶和好奇,低声对旁边正啃着最后一口瓜的钱干事说:
“哟,看这架势,咱们这位周振华同志,还真不是说说而已,是真会下厨啊?”
钱干事咽下嘴里的瓜,抹了把嘴,由衷地赞叹道:
“可不是嘛周乡长!您瞧他那拿刀的架势,稳得很!这年头,像他这样,能训得了猛犬,钓得了大鱼,还能挽起袖子下厨房,做得一手好菜的男人,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喽!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啥来着?哦对,能文能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绝对的稀缺资源!”
他这话带着真诚的夸奖,引得旁边几位乡干部也笑着点头附和。
厨房里,昏黄的灯光下,周振华已然化身灶台将军。
只见他站在那略显陈旧的土灶前,气定神闲。处理鱼获对他而言,简直是“手拿把掐”。
他捞起一条足有两斤多重、还在微微弹动的肥硕草鱼,左手拇指精准地扣住鱼鳃,右手菜刀寒光一闪,刀背在鱼头上利落一敲,鱼瞬间停止了挣扎。
接着,刀刃沿着鱼腹中线轻盈划下,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鱼内脏便被完整取出。
刮鳞更是如行云流水,“唰唰”几下,鱼身便光洁如玉,不见半点残留。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不过短短几分钟,一条鲜活的大草鱼就被处理得干干净净,摆在了案板上。
“好家伙!这手法……绝了!”
不知何时凑到厨房门口“围观”的孙干事忍不住低呼出声,眼睛瞪得老大,
“杀鱼剖腹去鳞,一气呵成!比我村头卖鱼的老王还利索!这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练不出来吧?”
他这声赞叹,立刻把院子里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吸引了过来,纷纷凑到厨房门口或窗口。
更让众人跌破眼镜的是下一步。周振华并未像寻常做法那样将鱼切块或腌制,而是直接将这条处理干净的、白生生的草鱼整条放进了冒着热气的蒸锅笼屉里!除了鱼腹里塞了几片薄薄的姜和一小撮葱结,竟半点调料未放!
“啊?就这么清蒸?不放盐?不放料酒?连点酱油都不抹?”赵干事看得一脸懵,忍不住出声质疑,
“这……这能好吃吗?不怕腥?”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种“原生态”的做法。
周振华只是回头淡淡一笑,并未解释,那笑容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他手下动作不停,转身又拿起自家菜园里刚摘下的、还带着露珠的紫皮长茄。
菜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笃笃笃”
一阵轻快密集的声响过后,圆润的茄子被切成了厚薄均匀、宛如新月般的薄片。
他这是要做一道家常却极考验火候的——油焖茄子。
紧接着,他又捞出几条肥美的鲫鱼,同样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处理干净。
铁锅烧热,倒入少许清亮的菜籽油,油温升腾间,鲫鱼滑入锅中,“滋啦”一声悦耳的脆响,鱼皮瞬间煎至金黄微焦,定型完美。随即加入滚烫的井水,放入几块嫩白的豆腐,盖上锅盖,任由大火将汤汁熬煮得浓白……
他的动作如同最精准的机器,又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
切配、煎炒、蒸煮,几个灶眼同时开火,却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厨房里很快弥漫开复杂而诱人的香气——清蒸鱼那最原始纯粹的水产鲜香开始丝丝缕缕地渗出;油焖茄子在热油与酱汁的包裹下,散发出咸鲜中带着微甜的浓郁酱香;而鲫鱼豆腐汤的奶白色蒸汽更是携带着极致的鲜美,霸道地席卷了整个小院!
“我的老天爷……他这是一心三用啊!”
钱干事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蒸着鱼,焖着茄子,还熬着汤!这灶台功夫,没得说!绝对是大师傅级别的!”
“闻着这味儿……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孙干事使劲吸着鼻子,一脸陶醉,
“尤其是那鲫鱼汤的味儿,太鲜了!感觉比刚才的西瓜还勾人!”
“关键是那份从容!”
赵干事也收起了之前的质疑,眼中充满了敬佩,
“你看他,一点不慌,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这火候的掌握,没几十年灶台经验真练不出来!周乡长,您今天可真有口福了!”
周晓兰站在厨房门口,静静地注视着里面那个在烟火气中忙碌的挺拔身影。
灯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汗水微微浸湿了鬓角,却丝毫不显狼狈,反而有种踏实可靠的力量感。
看着他行云流水般的动作,闻着那越来越浓郁、层次分明的诱人香气,再回想起他训狗时的气定神闲、钓鱼时的神秘莫测、以及面对李干事挑衅时的淡然处之……周晓兰漂亮的杏眼里,欣赏和探究的光芒越来越亮。
这个男人,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翻开一页,都带来新的惊奇。
高老汉和高大壮父子俩则是一脸与有荣焉的憨厚笑容,站在人群后面,时不时跟乡干部们搭句话:
“振华这孩子,从小就手脚麻利!”
“他做的鱼,那叫一个鲜!乡里乡亲都夸!”
院门口——
李干事手里还捏着那两块啃得只剩薄薄一层红瓤的西瓜皮,指尖还残留着瓜汁的黏腻和冰凉。
他本想维持最后的“骨气”,离这院子远远的。可是,厨房里飘散出来的那股混合着极致鲜香、酱香、油脂香的复杂味道,如同无数只无形的小手,穿过空气,精准地攥住了他的胃,挠着他的心肝脾肺肾!
那清蒸鱼的原味鲜香,仿佛带着河水的清新;油焖茄子的浓郁酱香,勾动着最原始的食欲;而那霸道无比的鲫鱼豆腐汤的醇厚奶香……更是让他口腔里疯狂地分泌唾液,肚子不争气地发出雷鸣般的“咕噜”声,比刚才闻瓜香时强烈十倍!
他拼命地吞咽着口水,身体却像被那香气钉在了原地,双脚不受控制地、一点点地、朝着那散发着致命诱惑的厨房光亮处挪动。什么面子,什么嫉恨,什么“骨气”,在这排山倒海般的美食香气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他就像被一根无形的香气绳索牵引着,最终,还是满脸挣扎却又无法抗拒地,蹭到了厨房的窗外,伸长脖子,贪婪地、痴迷地吸着那勾魂摄魄的香味,眼神复杂地看着里面那个挥洒自如的身影。
当周振华最后一道菜——爆炒鱼杂(鱼籽、鱼泡、鱼肠)带着镬气和浓香出锅时,院子里的小石桌已经被琳琅满目的全鱼宴摆满:
清蒸无调味草鱼:
整条鱼卧在洁白的瓷盘里,鱼皮因蒸汽而微微透明,鱼肉雪白紧致,仅仅点缀着翠绿的葱丝和几粒鲜红的枸杞,散发着最本真、最纯粹的河鲜之气。蒸汽氤氲,仿佛带着山泉的甘冽。
油焖紫茄:
深紫色的茄片浸润在浓稠油亮、泛着琥珀光泽的酱汁中,软糯而不失形状,浓郁的酱香混合着茄子的清甜,引人垂涎。
奶白鲫鱼豆腐汤:
粗瓷大碗里,汤汁浓白如乳,几尾煎得金黄的鲫鱼若隐若现,嫩白的豆腐块如同凝脂般漂浮其中,几颗翠绿的葱花是点睛之笔。那扑鼻的鲜香,足以让任何味蕾缴械投降。
香煎小杂鱼:
一盘子金黄酥脆的小鱼,炸得连骨头都酥了,撒着点点椒盐,香气扑鼻,是绝佳的下酒菜。
蒜蓉粉丝蒸扇贝(用大河蚌肉替代):
虽非海产,但硕大河蚌的肥美贝肉铺在雪白的粉丝上,覆盖着金黄的蒜蓉,在蒸制后散发着独特的咸鲜。
最后是爆炒鱼杂:
鱼籽金黄饱满,鱼泡爽脆弹牙,鱼肠处理得干净无腥,在猛火爆炒下裹着浓郁的酱汁,镬气十足,香气最为霸道!
看着这一桌色香味形俱全、热气腾腾、香气直冲云霄的全鱼宴,所有人都彻底石化了!
“我的老天爷……”
钱干事张大了嘴巴,能塞进一个鸡蛋,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这是一桌……国宴吧?!”
“全鱼宴!真正的全鱼宴啊!”
赵干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蒸、煮、煎、炒、焖!手法齐全!这品相!这香气!周兄弟,你这手艺,开个饭店绝对爆满!”
“服了!我老孙彻底服了!”
孙干事对着周振华连连拱手,一脸五体投地的表情,
“从处理鱼到这一桌子菜,行云流水,大师风范!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周晓兰更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她看着桌上那盘看似简单却最显功力的清蒸草鱼,看着那浓香四溢的油焖茄子,尤其是那碗浓白得不可思议的鲫鱼豆腐汤……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农民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天赋,需要热爱,更需要日复一日的锤炼!她看向周振华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艳和深深的赞叹:
“周振华同志……你……你真是……深藏不露!”
她发现自己词穷了,只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强烈的震撼。
而窗外的李干事,早已被这满桌的香气轰炸得头晕目眩,魂飞天外。
他死死扒着窗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盘爆炒鱼杂和香煎小鱼,口水像开了闸的洪水,完全不受控制地顺着嘴角流了下来。什么嫉恨,什么屈辱,什么面子……在这一刻,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如同魔咒般疯狂回响:
‘香……太香了……让我吃一口……就一口……’
周振华看着周晓兰等人惬意地享受着瓜果的清凉,自家小灰灰和大黄也各自霸占着一块西瓜皮,正埋头大快朵颐,两只大狗啃得汁水淋漓,喉咙里还不时发出满足的“呼噜”声,狗脸上那眯眼享受的表情,活脱脱两个吃到美味零食的小孩。
周振华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温暖又带着点宠溺的“姨母笑”。
他不再耽搁,利落地收拾起西瓜皮,然后提起那筐在井边简单冲洗过的鲜鱼,转身就钻进了厨房。
周晓兰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见他动作熟练地系上围裙(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布),拿起菜刀,不由得微微挑眉,带着点惊讶和好奇,低声对旁边正啃着最后一口瓜的钱干事说:
“哟,看这架势,咱们这位周振华同志,还真不是说说而已,是真会下厨啊?”
钱干事咽下嘴里的瓜,抹了把嘴,由衷地赞叹道:
“可不是嘛周乡长!您瞧他那拿刀的架势,稳得很!这年头,像他这样,能训得了猛犬,钓得了大鱼,还能挽起袖子下厨房,做得一手好菜的男人,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喽!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啥来着?哦对,能文能武,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绝对的稀缺资源!”
他这话带着真诚的夸奖,引得旁边几位乡干部也笑着点头附和。
厨房里,昏黄的灯光下,周振华已然化身灶台将军。
只见他站在那略显陈旧的土灶前,气定神闲。处理鱼获对他而言,简直是“手拿把掐”。
他捞起一条足有两斤多重、还在微微弹动的肥硕草鱼,左手拇指精准地扣住鱼鳃,右手菜刀寒光一闪,刀背在鱼头上利落一敲,鱼瞬间停止了挣扎。
接着,刀刃沿着鱼腹中线轻盈划下,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鱼内脏便被完整取出。
刮鳞更是如行云流水,“唰唰”几下,鱼身便光洁如玉,不见半点残留。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不过短短几分钟,一条鲜活的大草鱼就被处理得干干净净,摆在了案板上。
“好家伙!这手法……绝了!”
不知何时凑到厨房门口“围观”的孙干事忍不住低呼出声,眼睛瞪得老大,
“杀鱼剖腹去鳞,一气呵成!比我村头卖鱼的老王还利索!这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练不出来吧?”
他这声赞叹,立刻把院子里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吸引了过来,纷纷凑到厨房门口或窗口。
更让众人跌破眼镜的是下一步。周振华并未像寻常做法那样将鱼切块或腌制,而是直接将这条处理干净的、白生生的草鱼整条放进了冒着热气的蒸锅笼屉里!除了鱼腹里塞了几片薄薄的姜和一小撮葱结,竟半点调料未放!
“啊?就这么清蒸?不放盐?不放料酒?连点酱油都不抹?”赵干事看得一脸懵,忍不住出声质疑,
“这……这能好吃吗?不怕腥?”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种“原生态”的做法。
周振华只是回头淡淡一笑,并未解释,那笑容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他手下动作不停,转身又拿起自家菜园里刚摘下的、还带着露珠的紫皮长茄。
菜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笃笃笃”
一阵轻快密集的声响过后,圆润的茄子被切成了厚薄均匀、宛如新月般的薄片。
他这是要做一道家常却极考验火候的——油焖茄子。
紧接着,他又捞出几条肥美的鲫鱼,同样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处理干净。
铁锅烧热,倒入少许清亮的菜籽油,油温升腾间,鲫鱼滑入锅中,“滋啦”一声悦耳的脆响,鱼皮瞬间煎至金黄微焦,定型完美。随即加入滚烫的井水,放入几块嫩白的豆腐,盖上锅盖,任由大火将汤汁熬煮得浓白……
他的动作如同最精准的机器,又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
切配、煎炒、蒸煮,几个灶眼同时开火,却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厨房里很快弥漫开复杂而诱人的香气——清蒸鱼那最原始纯粹的水产鲜香开始丝丝缕缕地渗出;油焖茄子在热油与酱汁的包裹下,散发出咸鲜中带着微甜的浓郁酱香;而鲫鱼豆腐汤的奶白色蒸汽更是携带着极致的鲜美,霸道地席卷了整个小院!
“我的老天爷……他这是一心三用啊!”
钱干事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蒸着鱼,焖着茄子,还熬着汤!这灶台功夫,没得说!绝对是大师傅级别的!”
“闻着这味儿……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孙干事使劲吸着鼻子,一脸陶醉,
“尤其是那鲫鱼汤的味儿,太鲜了!感觉比刚才的西瓜还勾人!”
“关键是那份从容!”
赵干事也收起了之前的质疑,眼中充满了敬佩,
“你看他,一点不慌,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这火候的掌握,没几十年灶台经验真练不出来!周乡长,您今天可真有口福了!”
周晓兰站在厨房门口,静静地注视着里面那个在烟火气中忙碌的挺拔身影。
灯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汗水微微浸湿了鬓角,却丝毫不显狼狈,反而有种踏实可靠的力量感。
看着他行云流水般的动作,闻着那越来越浓郁、层次分明的诱人香气,再回想起他训狗时的气定神闲、钓鱼时的神秘莫测、以及面对李干事挑衅时的淡然处之……周晓兰漂亮的杏眼里,欣赏和探究的光芒越来越亮。
这个男人,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翻开一页,都带来新的惊奇。
高老汉和高大壮父子俩则是一脸与有荣焉的憨厚笑容,站在人群后面,时不时跟乡干部们搭句话:
“振华这孩子,从小就手脚麻利!”
“他做的鱼,那叫一个鲜!乡里乡亲都夸!”
院门口——
李干事手里还捏着那两块啃得只剩薄薄一层红瓤的西瓜皮,指尖还残留着瓜汁的黏腻和冰凉。
他本想维持最后的“骨气”,离这院子远远的。可是,厨房里飘散出来的那股混合着极致鲜香、酱香、油脂香的复杂味道,如同无数只无形的小手,穿过空气,精准地攥住了他的胃,挠着他的心肝脾肺肾!
那清蒸鱼的原味鲜香,仿佛带着河水的清新;油焖茄子的浓郁酱香,勾动着最原始的食欲;而那霸道无比的鲫鱼豆腐汤的醇厚奶香……更是让他口腔里疯狂地分泌唾液,肚子不争气地发出雷鸣般的“咕噜”声,比刚才闻瓜香时强烈十倍!
他拼命地吞咽着口水,身体却像被那香气钉在了原地,双脚不受控制地、一点点地、朝着那散发着致命诱惑的厨房光亮处挪动。什么面子,什么嫉恨,什么“骨气”,在这排山倒海般的美食香气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他就像被一根无形的香气绳索牵引着,最终,还是满脸挣扎却又无法抗拒地,蹭到了厨房的窗外,伸长脖子,贪婪地、痴迷地吸着那勾魂摄魄的香味,眼神复杂地看着里面那个挥洒自如的身影。
当周振华最后一道菜——爆炒鱼杂(鱼籽、鱼泡、鱼肠)带着镬气和浓香出锅时,院子里的小石桌已经被琳琅满目的全鱼宴摆满:
清蒸无调味草鱼:
整条鱼卧在洁白的瓷盘里,鱼皮因蒸汽而微微透明,鱼肉雪白紧致,仅仅点缀着翠绿的葱丝和几粒鲜红的枸杞,散发着最本真、最纯粹的河鲜之气。蒸汽氤氲,仿佛带着山泉的甘冽。
油焖紫茄:
深紫色的茄片浸润在浓稠油亮、泛着琥珀光泽的酱汁中,软糯而不失形状,浓郁的酱香混合着茄子的清甜,引人垂涎。
奶白鲫鱼豆腐汤:
粗瓷大碗里,汤汁浓白如乳,几尾煎得金黄的鲫鱼若隐若现,嫩白的豆腐块如同凝脂般漂浮其中,几颗翠绿的葱花是点睛之笔。那扑鼻的鲜香,足以让任何味蕾缴械投降。
香煎小杂鱼:
一盘子金黄酥脆的小鱼,炸得连骨头都酥了,撒着点点椒盐,香气扑鼻,是绝佳的下酒菜。
蒜蓉粉丝蒸扇贝(用大河蚌肉替代):
虽非海产,但硕大河蚌的肥美贝肉铺在雪白的粉丝上,覆盖着金黄的蒜蓉,在蒸制后散发着独特的咸鲜。
最后是爆炒鱼杂:
鱼籽金黄饱满,鱼泡爽脆弹牙,鱼肠处理得干净无腥,在猛火爆炒下裹着浓郁的酱汁,镬气十足,香气最为霸道!
看着这一桌色香味形俱全、热气腾腾、香气直冲云霄的全鱼宴,所有人都彻底石化了!
“我的老天爷……”
钱干事张大了嘴巴,能塞进一个鸡蛋,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这是一桌……国宴吧?!”
“全鱼宴!真正的全鱼宴啊!”
赵干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蒸、煮、煎、炒、焖!手法齐全!这品相!这香气!周兄弟,你这手艺,开个饭店绝对爆满!”
“服了!我老孙彻底服了!”
孙干事对着周振华连连拱手,一脸五体投地的表情,
“从处理鱼到这一桌子菜,行云流水,大师风范!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周晓兰更是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她看着桌上那盘看似简单却最显功力的清蒸草鱼,看着那浓香四溢的油焖茄子,尤其是那碗浓白得不可思议的鲫鱼豆腐汤……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农民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天赋,需要热爱,更需要日复一日的锤炼!她看向周振华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艳和深深的赞叹:
“周振华同志……你……你真是……深藏不露!”
她发现自己词穷了,只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强烈的震撼。
而窗外的李干事,早已被这满桌的香气轰炸得头晕目眩,魂飞天外。
他死死扒着窗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盘爆炒鱼杂和香煎小鱼,口水像开了闸的洪水,完全不受控制地顺着嘴角流了下来。什么嫉恨,什么屈辱,什么面子……在这一刻,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如同魔咒般疯狂回响:
‘香……太香了……让我吃一口……就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