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老鳖-《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

  周振华拎着那条被大黄意外捕获、还在草绳上活蹦乱跳的鲫鱼,带着浑身湿漉漉却威风不减的大黄,心情愉悦地沿着河岸往家走。

  晌午的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河滩上的鹅卵石被晒得温热。

  大黄甩干了大部分水,金色的毛发在阳光下又恢复了蓬松,只是偶尔还会调皮地抖动一下身体,甩出几颗细小的水珠。

  它步伐轻快,昂首阔步,显然还在为自己刚才的“壮举”得意洋洋,时不时抬头看看主人手里那条属于它的战利品。

  走着走着,大黄突然停下了脚步。

  它不再关注鱼,而是低头专注地嗅着河滩边缘一处湿润的泥地,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带着疑惑和警惕的“呜呜”声,尾巴也放慢了摇摆的节奏。

  “怎么了,大黄?又发现什么了?”

  周振华好奇地停下脚步。

  大黄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用前爪在那片泥地上小心翼翼地扒拉了几下。

  湿润的河泥被翻开,露出下面一个颜色深暗、边缘圆润的东西。那不是石头。

  周振华蹲下身,凑近细看。

  那东西呈深褐色,表面覆盖着一层滑溜的青苔和水藻,质地坚硬,边缘圆厚,微微隆起一个弧度。

  “咦?这是……鳖壳?”

  周振华心头一动。他伸手小心地拂开上面的泥浆和水草。

  随着泥污被清除,一个足有脸盆大小的、完整的鳖壳显露出来!这鳖壳颜色深沉古朴,呈现出一种历经岁月的暗褐色,背甲上的纹路异常清晰深刻,每一道沟壑都仿佛承载着漫长时光的印记。

  壳的边缘圆润厚重,透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鳖壳并非空壳,它的主人——一只硕大无朋的老鳖,正静静地缩在里面!

  周振华小心翼翼地捧起这只老鳖。

  入手沉甸甸的,分量十足。老鳖似乎刚从浅泥里被惊醒,头部和四肢都紧紧缩在壳内,只露出一点布满褶皱、颜色深褐如老树皮的皮肤边缘。

  “我的天!好大的老鳖!”

  周振华忍不住惊叹。

  这鳖的个头,比他见过的任何野生老鳖都要大上一圈,那厚实的背甲,没有几十上百年的光阴,绝对长不成这样!绝对是只“前年”(形容年代久远)的老物!

  大黄也凑了过来,不再是之前的警惕,而是好奇地用湿漉漉的鼻子轻轻嗅了嗅老鳖的壳边。

  它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只老鳖身上不同寻常的岁月气息,眼神里带着一种动物间的敬畏,没有吠叫,只是安静地看着。

  这时,那些还在河边玩耍、意犹未尽议论着大黄抓鱼的孩子们,也发现了这边的动静,呼啦一下围了过来。

  “振华叔!你又捡到啥宝贝了?”

  二牛第一个冲过来,小眼睛瞪得溜圆。

  “哇!好大的王八!”铁蛋惊呼。

  “是鳖!老鳖!这么大个的,成精了吧?”

  狗剩也挤进来,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

  “天哪!这鳖壳,黑得发亮,纹路跟刻上去似的!得活多少年啊?”

  另一个稍大的孩子啧啧称奇,小心翼翼地伸手想摸,又有点不敢。

  孩子们七嘴八舌,刚才对大黄抓鱼的惊叹还没平息,立刻又被这只硕大古老的老鳖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他们围着周振华,小脸上满是惊奇和探究。

  “振华,你这运气真是……挡都挡不住啊!”

  一个正准备回家吃饭的村民路过,看到这阵仗也凑了过来,看到周振华手里捧着的那只沉甸甸、壳色深沉的老鳖,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我的老天爷!这么大的老鳖!我在河边活了半辈子,头一回见!这……这怕是真有灵性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又吸引了一些在附近田埂上歇晌的村民过来围观。

  大家看着这只体型惊人、壳色古朴的老鳖,议论纷纷,惊叹声此起彼伏。

  “瞧这背甲,厚得跟城墙砖似的!”

  “这颜色,这纹路,绝对是个老寿星!”

  “振华今天真是走大运了,又是大鱼又是神鳖!”

  “这老鳖能值不少钱吧?听说城里人专门收这个,大补啊!”

  人群里,王癞子不知何时也挤了进来,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盯着老鳖,闪烁着贪婪的光。

  周振华听着周围的议论,看着手里这只沉甸甸、仿佛承载着岁月重量的老鳖,心里也涌动着一种奇异的感觉。

  他并不想卖掉它。他捧着老鳖走到河边一处水流平缓、水草丰茂的深水区。

  “老伙计,河里才是你的家。”

  周振华低声说着,小心翼翼地将这只硕大的老鳖放入水中。

  冰凉的河水漫过老鳖深褐色的背甲。一开始,它似乎还有些懵懂,四肢和头依旧缩在壳里,像一块沉入水中的古老石头,静静地躺在水底的细沙上。

  围观的村民和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连王癞子也伸长脖子看着。

  过了大约十几秒,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深褐色的、布满深刻纹路的巨大鳖壳边缘,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探出了一个小小的、同样布满褶皱的三角形脑袋。

  紧接着,四只同样布满岁月痕迹、粗壮有力的脚爪也伸了出来。

  老鳖并没有立刻游走。

  它那双绿豆般大小的眼睛,在深褐色的褶皱皮肤中睁开,眼神浑浊却似乎又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邃。

  它静静地悬浮在水中,微微调整了一下方向,竟然……是朝着岸边的周振华!

  在清澈的河水里,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这只体型庞大、年岁不知几何的老鳖,缓缓地、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沉稳和从容,向着周振华所在的方向划动了四肢。

  它游得不快,却异常平稳,水流轻轻拂过它厚重的背甲。

  游到距离河岸很近的地方,它停下了。那颗布满褶皱的小脑袋微微向上昂起,浑浊的眼睛似乎与岸上的周振华对视了一瞬。

  然后,在所有人的惊呼声中,这只老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动作——

  它那颗小小的、布满褶皱的头颅,极其人性化地、幅度清晰地向着岸上的周振华点了三下!

  仿佛是在叩首致谢!

  “老天爷!它……它在磕头?!”

  翠花婶不知何时也赶来了,正好看到这一幕,惊得捂住了嘴巴。

  “我的亲娘哎!这老鳖真成精了!”

  老根叔手里的旱烟杆都差点掉了。

  “看到了吗?它真的在点头!在谢振华叔!”二牛激动得小脸通红,拉着旁边的孩子使劲摇晃。

  “神了!真是神了!”

  周围的村民无不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周振华的眼神充满了惊奇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连王癞子都看呆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做完这三个动作,老鳖不再停留。

  它调转方向,四只粗壮的脚蹼在水中优雅而有力地一划,庞大的身躯便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深水区,只留下水面上几圈微微荡漾的涟漪,以及岸边一群目瞪口呆、久久无法回神的人。

  周振华也愣在原地,心中充满了震撼。大黄安静地坐在他脚边,望着老鳖消失的水面,喉咙里发出一声极轻的、仿佛带着理解的呜咽。

  晌午的河边,阳光依旧炽热,但空气却仿佛凝固了。

  刚才那神奇的一幕,如同一个古老的传说在现实中上演,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围观者的心里。

  周振华低头看了看脚边安静的大黄,又看了看手中那条原本是主角、此刻却显得有些普通的鲫鱼,再望向老鳖消失的那片幽深水面,只觉得这乡村的日子,似乎总在不经意间,向他展露出它神奇而温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