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雨露均沾-《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

  李振国那辆载着“鳗王”的黑色轿车卷起的烟尘,如同它主人带来的巨大冲击波,渐渐被咸湿的海风吹散。

  沙滩上,喧闹的人群也随着主角的离场而慢慢散去,只留下狼藉的沙坑、散落的渔网,以及空气里尚未完全平息的、关于一千块天价和惊险搏杀的窃窃私语。

  喧嚣褪去,沙滩显得格外空旷寂寥。

  海风带着凉意,吹拂着残留在空气中的海腥和一丝淡淡的失落。

  那位先前意气风发、喊着“五百块”的大老板,此刻像只斗败的公鸡,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处。

  他昂贵的皮鞋沾满了泥点,精心打理的发型也被海风吹乱,脸上写满了不甘、沮丧和一种被更高层次力量碾压后的颓唐。

  他带来的性感美女早已躲回了车里,只留下他一个人,对着李国栋轿车消失的方向,眼神空洞。

  这位被村民们习惯性称为“大老板”的人,名叫周振邦。

  没错,他也姓周,论起来,和周振华还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

  他是村里少数几个早年出去闯荡、并且真闯出了点名堂的人物,在县城开了两家水产档口,专门收购高档海货供给城里的酒楼,算是村里公认的“出息人”。

  平时回村,连村长都得客客气气地招呼一声“邦哥”或“周老板”。

  周振华没有立刻离开。

  他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静静等待着潮水退去后显露的礁石。他肩上依旧搭着那个破网兜,里面空空如也。

  他走到沙滩边缘,弯腰从一堆不起眼的、被众人忽略的湿漉漉的渔获里,拖出了几个用海水浸透的厚麻袋。袋子很沉,里面似乎还有活物在微弱地挣扎。

  他拖着袋子,步履沉稳地走向了那位兀自发呆、背影萧索的堂兄周振邦。

  “邦哥。”

  周振华的声音不高,温和依旧,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和同族兄弟间才有的自然口吻,打破了这片失落的沉寂。

  他没有像称呼李振国那样叫“老板”,而是用了更亲近也更符合本村规矩的称呼。

  周振邦闻声,有些茫然地转过头。

  当他看清是周振华时,脸上肌肉不自然地抽动了一下,眼神复杂——有对那“鳗王”错失的懊悔,有对周振华身手的忌惮,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被同族兄弟抢了风头、还被更高人物压制的羞恼。

  他终究是生意人,又是本家兄长,很快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带着点长辈的架子:

  “哦…是振华啊…有事?” 他的声音干涩,透着无力,那声“振华”叫得也有些别扭。

  周振华脸上挂着那招牌式的、带着点“无辜”和“朴实”的笑容,仿佛刚才搅动风云、引得两位大老板争相竞价的人不是他。

  他指了指脚下那几个沉重的麻袋,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天气,带着点“自家兄弟好说话”的随意:

  “刚才人多眼杂,光顾着那大家伙了。这不,我这儿还有点零碎,之前网到的,没好意思跟那‘鳗王’一起摆出来,怕乱了邦哥你的场子。”

  说着,他解开其中一个麻袋口的绳索。

  麻袋口一开,一股鲜活的海腥气扑面而来!里面赫然是几条体型健硕、鳞片闪烁着漂亮光泽的石斑鱼!还有几条花纹奇特的苏眉鱼,以及一些个头硕大、活力十足的大龙虾!虽然比不上那条“鳗王”震撼,但这些无一不是价格不菲的高档海产,在普通渔民眼里也是难得的好货!

  周振邦的眼睛瞬间亮了!那点失落颓唐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商人看到优质货源时本能的光芒,更夹杂着一丝“总算没白来”、“在自家兄弟这里找回点面子”的庆幸。

  他下意识地蹲下身,仔细查看。石斑鱼活力十足,苏眉鱼品相上佳,龙虾更是生猛!这可都是他档口里最抢手的硬通货!

  “好东西!都是好东西啊振华!”

  周振邦的声音恢复了活力,带着惊喜,语气也热络自然了许多,那份同族兄弟的情谊似乎被眼前的“实惠”激活了,

  “这石斑,这苏眉,这龙虾…啧啧,都是上等货色!你小子,有本事!刚才怎么不早说?藏着掖着怕邦哥给不起价啊?”

  他半开玩笑半埋怨地拍了下周振华的肩膀,那点被李振国压制的憋屈感,在自家兄弟这里似乎找到了宣泄口。

  周振华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那神情活脱脱一个被兄长说中、有点不好意思的弟弟:

  “嗨,邦哥,刚才那场面…太乱了。那省城来的李总,气势太大,大伙儿都懵了。再说了,”

  他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掏心窝子”的实在,“那‘鳗王’是李总看上的,价也给到那份上了。

  可这些个‘小鱼小虾’,再拿出来,不是驳了李总的面子,也显得我周振华不懂事,贪得无厌嘛。

  咱自家人,好东西当然得先紧着邦哥你。”

  这番话,既解释了自己刚才“藏私”的原因(怕场面乱,怕驳李总面子),又无形中捧了周振邦一下(暗示这些“小鱼小虾”是特意留给自家兄长的),更关键的是,点明了“自家人”的身份,把交易蒙上了一层“兄弟情谊”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温情面纱。

  周振邦听得一愣,随即心头那股被李振国压制的憋屈感,竟被周振华这番“贴心”、“懂事”又给足了自己面子的熨帖了不少!是啊,跟李振国那种级别的大佬争,不是自取其辱吗?但这本家兄弟,明显是个懂规矩、会做人的!知道好东西不能都让外人占了,还特意给自己留了一份体面!这份“懂事”,让他这个当兄长的脸上有光,心里也舒坦了。

  他看向周振华的眼神,立刻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和亲近,之前的怨气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家兄弟出息了”的微妙自豪感:

  “哎呀!振华!你看你这话说的!太见外了!懂!你太懂事了!”

  他用力拍着周振华的肩膀,语气豪爽起来,

  “对对对!李总是大买卖,咱们兄弟之间,这是小意思!不冲突!不冲突!这些货,邦哥我都要了!你放心,价格绝对亏不了你!按咱村最高的收!”

  称重、计价的过程很快。

  虽然远不如一千块震撼,但这批高档海产也卖了足足一百二十多块钱!在这个年代,同样是笔不菲的收入。

  周振邦从鼓囊囊的皮夹里,数出一沓厚厚的“大团结”,又特意多抽了两张,一起塞到周振华手里:

  “振华,拿着!一百二十五!多出来的五块,邦哥请你喝酒!自家兄弟,以后有好货,直接送我家去,或者让你嫂子捎个信!价格,包你满意!”

  他此刻心情大好,感觉找回了面子,也巩固了和这个“突然出息了”的本家兄弟的关系。

  周振华没有推辞,很自然地接过钱,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谢谢邦哥!您太照顾了!以后有好东西,肯定先想着您!”

  “哈哈哈!好!这才是我周家的好兄弟!爽快!”

  周振邦此刻心情舒畅,感觉这趟虽然没抢到“鳗王”,但认清了李振国的层次(惹不起),又巩固了和潜力兄弟的关系,还收了批好货,也不算太亏。

  他热情地揽了下周振华的肩,

  “快回去吧,看你这一身湿的!别着凉!”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周振邦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他的“战利品”,驱车离开。

  沙滩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周振华一人,以及远处永不疲倦的海浪声。

  他掂量着手里这一百多块钱,脸上的憨厚笑容慢慢敛去,眼底深处,那抹属于猎人的冷静和深意再次浮现。

  他将钱揣进怀里,与李振国的名片分开放好。

  然后,他弯腰,捡起地上那个依旧空荡荡的破旧网兜,搭在肩上,迎着越来越强劲的海风,迈着沉稳的步伐,

  直接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