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拎着沉甸甸的藤编鱼筐,踏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中。
那筐里活物的扑腾声和海水的气息,先他一步宣告了主人的归来。
正在院子里收拾渔网的高老汉和他的儿子高大壮闻声抬起头,目光立刻被那分量感十足的鱼筐吸引了过去。
“嚯!振华回来了?”
高老汉放下手里的活计,眯起眼睛打量着鱼筐,
“听这动静,收获不小啊?”
周振华脸上带着出海归来的风霜和满足的笑意,将鱼筐稳稳地放在院中的石桌上:
“还行,今天运气不错。”
高大壮也好奇地凑了过来。高老汉则带着老渔民特有的眼光审视着,感叹道:
“这鱼可精了,特别是石斑,鬼得很,平时哪那么好钓啊?看来你今天是真撞上鱼群了。”
“嗯,赶巧了。”
周振华应了一声,没有多解释灵泉水的秘密,只是招呼道
“大壮,你把这筐拎回厨房吧,找个大盆或桶,用海水先养着。晚上等我回来,咱们做顿好的——海鲜拌面!”
高大壮应了声
“好嘞”,
兴冲冲地伸手去掀鱼筐的盖子。
盖子一开,里面的景象让他瞬间瞪大了眼睛,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
“哇!好大的龙虾!还有这么多螃蟹!天哪,底下还有这么大一条石斑鱼!”
高大壮指着筐里,语气充满了惊喜。那只大龙虾挥舞着长须,青黑色的甲壳在阳光下闪着光;几只螃蟹叠在一起,不安分地爬动着;最底下那条肥硕的石斑鱼,深褐色的斑纹清晰可见,鱼鳃还在一张一合。
一旁抽烟袋的高老汉也忍不住放下烟杆,凑近仔细瞧。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弄了一下龙虾坚硬的外壳,又仔细看了看石斑鱼鲜亮的鳞片和有力的尾巴。
“啧,好东西啊!”
高老汉咂咂嘴,吐出一口烟圈,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振华,这龙虾个头真不小,还有这条石斑,看这品相,绝对是纯野生的,劲儿足!这东西……精贵着呢!”
他顿了顿,看向周振华,语气带着老辈人的实在,
“拿到镇上的海鲜市场去卖,特别是卖给那些讲究的饭店,肯定能卖个大价钱!这龙虾,少说能换回半个月的油盐酱醋。咱们自己吃了……是不是有点糟蹋了?”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这么好的东西,自家人吃了太可惜,换成钱更实惠。
高大壮听了父亲的话,虽然看着筐里的海鲜还是眼馋,但也点了点头,觉得有道理。这些硬货在市场上确实很值钱。
周振华看着高家父子俩,脸上露出了温和却坚定的笑容。他拍了拍鱼筐,语气轻松却不容置疑:
“高叔,大壮,你们这话说的。咱们周小庄的人,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图的不就是这口新鲜吗?这海里的东西,只要肯下力气,今天有,明天还有,多着呢!再说了,”
他指了指鱼筐,
“这又不是天天能碰上的龙肝凤髓,赶上了就是咱们的口福。钱是挣不完的,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顿自己亲手捞上来的、顶顶新鲜的海货,这份舒坦劲儿,多少钱也买不来。”
他顿了顿,看着高大壮说:
“大壮,别愣着了,赶紧拎厨房去。爸,您也别心疼,等会儿我还得去海边再转转呢,说不定还能弄点别的回来。今晚这顿海鲜拌面,咱们就吃定了!石斑切厚片,龙虾剥肉,螃蟹剁块,用咱们自己晒的虾米吊汤头,那才叫一个鲜掉眉毛!保管比卖出去换的钱,吃着更香、更踏实!”
周振华这番话,既点明了靠海吃海的本质,又透着对当下收获的珍惜和对家人共享美味的看重,朴实却充满力量。
高老汉看着周振华脸上那不容置疑的爽朗笑容,又低头看了看筐里活力十足的海鲜,再想想那“鲜掉眉毛”的海鲜拌面,心里那点“糟蹋钱”的念头,就像被海风吹散的烟雾一样,渐渐淡了。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舒展开,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重新拿起烟袋,在鞋底磕了磕烟灰:“行!听你的!你振华是当家的,你说了算!咱今天就开开洋荤,尝尝这大海的厚礼!大壮,还杵着干啥?没听见你振华哥的话?快拎厨房去,好好拾掇拾掇,晚上咱们好好吃一顿!”
“哎!好!”高大壮这下彻底乐开了花,响亮地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抱起沉甸甸的鱼筐,脚步轻快地往厨房走去。那龙虾的长须还在筐外一晃一晃的,仿佛在预告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味觉盛宴。
高大壮把鱼筐放在厨房宽敞的水泥地上,立刻忙碌起来。他先找出家里最大的一个旧木盆,从院子角落的水缸里舀了几瓢清凉的井水倒进去,又撒了一把粗盐,模拟出海水的环境。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筐里的“宝贝”们转移出来。
那条肥硕的石斑鱼生命力顽强,一入水就摆动尾巴,溅起一片水花。高大壮赶紧用木板盖上盆,只留一条缝透气。
几只螃蟹则被暂时安置在另一个小些的桶里,防止它们互相打架或者夹到其他“室友”。最受瞩目的自然是那只大龙虾,高大壮几乎是屏住呼吸把它捧出来,轻轻放进盆里。
龙虾一入水,立刻舒展身体,长长的触须警惕地摆动着,暗青色的甲壳在水波下显得更加威武。
“好家伙,真够劲!”
高大壮搓着手,兴奋地看着盆里的收获。
那筐里活物的扑腾声和海水的气息,先他一步宣告了主人的归来。
正在院子里收拾渔网的高老汉和他的儿子高大壮闻声抬起头,目光立刻被那分量感十足的鱼筐吸引了过去。
“嚯!振华回来了?”
高老汉放下手里的活计,眯起眼睛打量着鱼筐,
“听这动静,收获不小啊?”
周振华脸上带着出海归来的风霜和满足的笑意,将鱼筐稳稳地放在院中的石桌上:
“还行,今天运气不错。”
高大壮也好奇地凑了过来。高老汉则带着老渔民特有的眼光审视着,感叹道:
“这鱼可精了,特别是石斑,鬼得很,平时哪那么好钓啊?看来你今天是真撞上鱼群了。”
“嗯,赶巧了。”
周振华应了一声,没有多解释灵泉水的秘密,只是招呼道
“大壮,你把这筐拎回厨房吧,找个大盆或桶,用海水先养着。晚上等我回来,咱们做顿好的——海鲜拌面!”
高大壮应了声
“好嘞”,
兴冲冲地伸手去掀鱼筐的盖子。
盖子一开,里面的景象让他瞬间瞪大了眼睛,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
“哇!好大的龙虾!还有这么多螃蟹!天哪,底下还有这么大一条石斑鱼!”
高大壮指着筐里,语气充满了惊喜。那只大龙虾挥舞着长须,青黑色的甲壳在阳光下闪着光;几只螃蟹叠在一起,不安分地爬动着;最底下那条肥硕的石斑鱼,深褐色的斑纹清晰可见,鱼鳃还在一张一合。
一旁抽烟袋的高老汉也忍不住放下烟杆,凑近仔细瞧。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弄了一下龙虾坚硬的外壳,又仔细看了看石斑鱼鲜亮的鳞片和有力的尾巴。
“啧,好东西啊!”
高老汉咂咂嘴,吐出一口烟圈,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振华,这龙虾个头真不小,还有这条石斑,看这品相,绝对是纯野生的,劲儿足!这东西……精贵着呢!”
他顿了顿,看向周振华,语气带着老辈人的实在,
“拿到镇上的海鲜市场去卖,特别是卖给那些讲究的饭店,肯定能卖个大价钱!这龙虾,少说能换回半个月的油盐酱醋。咱们自己吃了……是不是有点糟蹋了?”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这么好的东西,自家人吃了太可惜,换成钱更实惠。
高大壮听了父亲的话,虽然看着筐里的海鲜还是眼馋,但也点了点头,觉得有道理。这些硬货在市场上确实很值钱。
周振华看着高家父子俩,脸上露出了温和却坚定的笑容。他拍了拍鱼筐,语气轻松却不容置疑:
“高叔,大壮,你们这话说的。咱们周小庄的人,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图的不就是这口新鲜吗?这海里的东西,只要肯下力气,今天有,明天还有,多着呢!再说了,”
他指了指鱼筐,
“这又不是天天能碰上的龙肝凤髓,赶上了就是咱们的口福。钱是挣不完的,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顿自己亲手捞上来的、顶顶新鲜的海货,这份舒坦劲儿,多少钱也买不来。”
他顿了顿,看着高大壮说:
“大壮,别愣着了,赶紧拎厨房去。爸,您也别心疼,等会儿我还得去海边再转转呢,说不定还能弄点别的回来。今晚这顿海鲜拌面,咱们就吃定了!石斑切厚片,龙虾剥肉,螃蟹剁块,用咱们自己晒的虾米吊汤头,那才叫一个鲜掉眉毛!保管比卖出去换的钱,吃着更香、更踏实!”
周振华这番话,既点明了靠海吃海的本质,又透着对当下收获的珍惜和对家人共享美味的看重,朴实却充满力量。
高老汉看着周振华脸上那不容置疑的爽朗笑容,又低头看了看筐里活力十足的海鲜,再想想那“鲜掉眉毛”的海鲜拌面,心里那点“糟蹋钱”的念头,就像被海风吹散的烟雾一样,渐渐淡了。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舒展开,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重新拿起烟袋,在鞋底磕了磕烟灰:“行!听你的!你振华是当家的,你说了算!咱今天就开开洋荤,尝尝这大海的厚礼!大壮,还杵着干啥?没听见你振华哥的话?快拎厨房去,好好拾掇拾掇,晚上咱们好好吃一顿!”
“哎!好!”高大壮这下彻底乐开了花,响亮地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抱起沉甸甸的鱼筐,脚步轻快地往厨房走去。那龙虾的长须还在筐外一晃一晃的,仿佛在预告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味觉盛宴。
高大壮把鱼筐放在厨房宽敞的水泥地上,立刻忙碌起来。他先找出家里最大的一个旧木盆,从院子角落的水缸里舀了几瓢清凉的井水倒进去,又撒了一把粗盐,模拟出海水的环境。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筐里的“宝贝”们转移出来。
那条肥硕的石斑鱼生命力顽强,一入水就摆动尾巴,溅起一片水花。高大壮赶紧用木板盖上盆,只留一条缝透气。
几只螃蟹则被暂时安置在另一个小些的桶里,防止它们互相打架或者夹到其他“室友”。最受瞩目的自然是那只大龙虾,高大壮几乎是屏住呼吸把它捧出来,轻轻放进盆里。
龙虾一入水,立刻舒展身体,长长的触须警惕地摆动着,暗青色的甲壳在水波下显得更加威武。
“好家伙,真够劲!”
高大壮搓着手,兴奋地看着盆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