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移植装饰到院子里-《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

  修路的大事已然步入正轨,款项筹集如火如荼,前期勘测和清理工作也在村长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院子的规划蓝图更是在周振华心中反复推敲,渐渐有了清晰而令人期待的雏形。当这两件耗费心神的大事暂时告一段落,周振华的注意力,便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了体内那方与他命运休戚相关的神秘空间之上。

  空间里,依旧灵蕴盎然,安静而蓬勃。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忙碌的玉灵蜂和璀璨的蜂巢,最终落在了空间一角那些早期他小心翼翼、如同窃取火种般从月亮河畔人迹罕至的深山里移植进来的珍稀草木和果树之上。

  这些宝贝,当初移植进来,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珍惜和保护的心态,怕它们在外界遭到破坏或湮灭无闻,同时也带有一丝研究的心思,想看看它们在空间灵气的滋养下会产生何种变化。

  如今,它们无一例外地长得极好,甚至比在山野之中更为健壮、灵秀:叶片更加肥厚油亮,脉络中仿佛有光华隐隐流动,植株整体透着一股远超同类的生命力。

  看着它们,再对比一下自家那虽然宽敞却略显空旷、缺乏独特韵味的院子,一个更大胆、更令人兴奋的想法如同破土的春笋,猛地从周振华心底钻了出来,再也无法遏制:

  把这些空间滋养过的、蕴含着山野灵秀甚至可能产生了良性异变的宝贝,都移植到自家的院子里来!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瞬间扎根、疯长,变得无比诱人!

  将这些非凡的植物种在自家院里,好处显而易见:首先,院子将立刻摆脱平庸,变得独一无二、充满野趣和难以言喻的灵性韵味,成为“周小庄”里独一份的风景;其次,就近观察、照料起来极为方便,可以更直观地记录它们的变化,或许还能尝试进行人工授粉、扦插繁殖;更重要的是,院子如今有了玉灵蜂,这些珍稀植物的花朵若能吸引玉灵蜂前来采集,或者反过来,玉灵蜂的存在能促进这些植物的生长繁衍,或许能产生些意想不到的、积极的神奇变化?就像那玉灵蜜的蜕变一样!

  一想到未来院子里花果繁盛、灵香四溢、蜂蝶飞舞的景象,周振华就心头火热,迫不及待。

  说干就干!他仔细挑选了一个晴朗无风、温度适宜的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如同柔和的纱幔,洒满院落,既避免了正午的烈日暴晒,又有足够的光线进行操作,正是移栽植物的黄金时间。

  他并没有盲目动手,而是先像个真正的园林设计师一样,背着双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仔细勘察光照、通风、干湿情况,心中飞速盘算着规划:

  “东墙根下那片地,下午有墙遮阴,比较湿润,适合种喜阴怕晒的……”

  “西南角那块空地,从早到晚阳光最足,留给那些需要大量日照才能结果甜的……”

  “老槐树底下,荫凉湿润,可以附生一些……”

  “小路两边,可以点缀些低矮的地被花草,走在上面都香……”

  “假山石旁边,缝隙里可以塞点喜阴湿的蕨类和兰草……”

  甚至哪里作为视觉焦点,哪里需要层次过渡,他都在心里大致有了谱。

  规划已定,便正式开工。他先是准备好工具:一把称手的铁锹,一把小巧的花铲,一个浇水的葫芦瓢,还有提前准备好的、混合了腐熟羊粪肥、腐殖土和少量河沙的疏松肥沃培养土。

  一切准备就绪,周振华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空间,开始了这项“搬迁”大业。

  他首先看中了院墙东侧那一小片略微荫蔽、土壤因靠近厨房水路而常年较为湿润的区域。意识在空间里仔细搜寻,最终锁定了一株在那里长势格外良好的——七叶一枝花。

  这株草药是他在一次深入老林子时偶然所得,极其难得。此刻在空间里,它更是生机勃勃:多年生的根茎粗壮有力,地上部分叶片足有七八轮,每轮七片(有些甚至八片),叶片肥厚墨绿,呈狭长椭圆形,表面有绒光,层层轮生而上,如同托举的宝塔。

  中心曾经顶着一朵结构奇异、黄绿色的小花已然凋谢,但留下的蒴果果序依然挺立,别具一格,整株植物都透着一股深山特有的灵秀之气和淡淡的药草清苦味。

  “就是你了,打头阵的。”周振华心中默念。他凝神静气,运用对空间之力的精妙操控,小心翼翼地将这株珍贵的草药连同它根部包裹着的、富含空间灵气的、几乎未曾散落的原土,完整地、轻柔地“取”了出来。

  在现实中,他早已在那选定的荫蔽处挖好了一个大小合适、深浅适宜的土坑,并在坑底垫入了一把准备好的肥沃培养土。

  他像接过初生婴儿般,小心翼翼地将这株七叶一枝花请入新家,扶正植株,使其根茎与地面平齐,然后仔细地将混合土回填进去,轻轻用手压实,确保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不留空隙。最后,他拿起葫芦瓢,浇上了提前晒好的、温度适宜的清水中,特意兑入了一两滴微不足道、几乎难以察觉的空间泉水。

  清澈的水流渗入土壤,那株七叶一枝花的叶片似乎极其轻微地抖动了一下,仿佛从短暂的搬迁晕眩中迅速苏醒过来,变得更加挺拔舒展,在傍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对它的新家颇为满意。

  周振华看着这株原本属于深山幽谷的精灵,如今在自己的院落里安然扎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仿佛请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首战告捷,周振华信心大增。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那几株在空间里被滋养得愈发不凡的——铁皮石斛。

  这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的宝贝,此刻茎秆呈现出一种健康的黄绿色,节间分明,肉质饱满厚实,叶片油亮翠绿,甚至有些叶片的背光面脉络隐隐透出一种极淡的银白色光泽,显然品质远超寻常野生石斛。

  这些附生性的精灵,周振华不打算种在地里。他早已为它们选好了新家:院子那棵老槐树朝东向、较为粗糙湿润的树干上,以及他特意从河边挑选回来的、多孔吸水性好的几块大型火山石上。

  他仔细地清理掉树干上过多的苔藓(保留少许以保持湿度),又将火山石摆放在树荫下较为湿润的位置。然后,他再次运用空间之力,将一丛丛铁皮石斛连同它们附生的少量树皮或石块(尽量保留气根)取出。

  现实中,他先用湿润的水苔包裹住石斛的根部,然后用韧性极好的棕树皮丝,极其细心地将它们一束束地、既牢固又不伤茎秆地捆绑、固定在老槐树的枝杈分叉处和火山石的孔洞、凹陷处。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巧劲,他做得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微雕创作。

  固定好后,他拿起一个小喷壶,里面同样是兑了微量空间泉水的清水,细细地、均匀地给每一丛石斛都喷上了水雾。晶莹的水珠挂在饱满的茎叶上,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了,比风餐露宿的山崖石头缝里更安稳、更舒适。”周振华轻声对它们说道,仿佛这些灵性的仙草真能听懂他的话语。

  接下来,是重头戏——那几棵在空间里长势喜人的果树。

  一棵是野山柿树。它在空间里不仅枝叶茂盛,开花时更是繁花似锦,如今虽然果子还未成熟,但已经挂果不少,一个个青涩的小柿子隐藏在叶片间,果皮上已然隐约透出了一抹未来将变得诱人的红晕,预示着秋天的丰收。周振华将它小心翼翼地移植到了院子西南角阳光最充足、最开阔的地方,挖了一个足够大的树坑,垫足底肥,小心栽下,浇透定根水(依旧兑了微量空间泉水)。他想象着秋天来时,满树红灯笼般的柿子挂满枝头的景象,嘴角不由露出笑意。

  另一棵是山核桃苗。这棵苗子在空间里长得不快,但极其扎实,枝叶婆娑,叶片浓绿。它结出的果子虽然个头不大,但捏上去硬邦邦的,密度极高,闻着就有一种浓郁的坚果香气。周振华将它种在了离房屋稍远、靠近后院栅栏的地方,给它的未来树冠留足了扩张空间。

  还有几丛他从山涧边阴湿处移来的野莓(类似树莓),这些小家伙在空间里长得格外旺盛,枝繁叶茂,已经开过花,结出了不少青涩的小果子。周振华将它们安置在了院子西北角一个稍微背阴、土壤更为湿润的角落,还细心地在旁边插上了几根削好的竹竿,用麻绳简单地搭了个人字形的简易支架,供其日后攀爬结果。

  每移植一棵果树,他都极其小心,尽量保留根部的原土球,确保根系少受损伤,挖的树坑又大又深,保证排水透气,浇灌的定根水里都毫无例外地加入了微量的空间泉水,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树木能最大限度地抵抗移植应激,尽快适应新环境,茁壮成长。

  最后,是一些用于点缀、增添野趣和层次感的花草。

  几丛叶片上带着奇异紫黑色斑纹、开着淡紫色小巧花朵的紫花地丁,被他分成小簇,种在了青石板小路的边缘缝隙和两侧,如同给小路镶上了一条活泼的花边。

  几株叶片飘逸、香气清幽淡雅的野兰草,被小心地安置在了假山石背阴的缝隙和凹陷处,旁边还铺上了一些湿润的青苔,为其营造潮湿荫凉的小环境。

  甚至还有几棵他叫不出准确名字、但叶片形态优美奇特、或如鹿角分叉或如羽毛般舒展、在空间里长势喜人的蕨类植物,也被他巧妙地布置在了院墙根最荫湿的角落、以及大树基部的背阴处,那鲜嫩的翠绿色为院子增添了一抹原始而宁静的森林气息。

  忙碌了近两个小时,夕阳几乎完全隐没在西山之后,天边只剩下绚丽的晚霞余光时,周振华才终于直起早已酸胀的腰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手臂抹了一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虽然疲惫,但当他环视整个院落时,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原本有些空旷、单调的院子,经过他这一番精心“打扮”,此刻已然大变了模样!

  新移植来的植物们,虽然还带着刚刚挪窝后的些许疲态和萎蔫,但每一株都生机内蕴,叶片在晚霞的余晖下依然透露出强劲的生命力。它们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地分布着,与原有的老槐树、硬化的地面、新规划的草坪区域开始慢慢地、尝试性地进行视觉上的融合。

  野性与规整,珍稀与寻常,药草、果树、花卉、蕨类……不同的形态、色彩、质感在这里交织、碰撞,初步勾勒出一幅独一无二的、充满自然灵韵和野趣的画卷,与村里其他人家规整的菜畦或纯粹观赏性的花园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的味道也变得更加丰富而有层次:不再只是普通的泥土腥气和草木青气,而是混合了石斛的清甘、兰草的幽香、野莓叶的微涩、七叶一枝花淡淡的药味、以及其他多种草木特有的清新气息,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令人闻之心旷神怡、仿佛置身山林的独特院落气息。

  周振华仿佛已经看到:秋日里,山柿挂满红彤彤的“小灯笼”,山核桃的青色外皮逐渐裂开露出褐色的硬壳,野莓丛结出累累红宝石般的果实;四季流转,七叶一枝花再次开花结果,铁皮石斛抽出新条,兰草幽然吐芳,紫花地丁星星点点绽放,蕨类始终鲜翠……玉灵蜂在花间忙碌,孩子们在树下嬉戏……

  这座小院,必将成为“周小庄”里最独特、最令人羡慕和流连的存在,一个微缩的、被精心呵护和打理的——山野精灵花园,更是他周振华梦想生活的具象体现。

  他满意地笑了,疲惫一扫而空。这个院子,不仅是他劳累后休憩的港湾,也将成为他那些秘密的一个最佳自然掩护和展示窗口。更重要的是,亲手将这些来自山间的美丽生命请回家,看着它们在自己的照料下焕发生机、融入自己的生活,那种与自然紧密相连、亲手创造和守护美好的感觉,实在妙不可言,千金不换。

  他打起精神,打来清水,细心地为每一株新成员再次洒水保湿,如同呵护最珍贵的宝贝和伙伴。夜幕缓缓降临,晚风轻拂,满院的草木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交谈,诉说着对新家的好奇、适应与无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