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家家都难-《出身寒微与天争命》

  “我不要”!

  狗蛋背过双手,没有去接赵氏手中的馒头,而是眼巴巴的望着林海说道:“海子哥,我想跟你玩”。

  不等林海说话,林清平幽幽的说了一句:“林氏祖训,不得收养外姓人”。

  林氏族人世代都要进山抓蛇,这是朝廷分派给林氏族人的任务。

  只要进山了,就不可能每次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出来,隔上几年就会有人留在山里出不来。

  有一年林氏族人更是遭了大难,一百多口男丁进山,最后只出来了二十人,其余族人全部留在山里没能出来。

  剩下的满村老幼男丁加起来还不足四十人,即使如此,林氏族人硬是咬牙扛了过来。

  当时林氏族人不是没有动过收养义子的念头,虎啸岭也不缺吃的,但最后还是被族老们否决了。

  收养的外姓人一旦多了,就有可能被人鸠占鹊巢,最后虎啸岭跟谁姓还不一定呢!

  岱山府辖下抓七星蛇的村子,不止有林家一姓,最后只有林家一直流传了下来,其余几家抓蛇的家族,早已更名换姓过好几次了。

  外姓人再可靠也不如自己人可靠,肉烂在锅里总比被外人吃了好。

  赵氏也知道林家的这条祖训,只得狠心把馒头塞进狗蛋手里说道:“狗蛋,赶紧回去吧,等以后你海子哥有空了,再过来找你玩”。

  狗蛋泪眼汪汪的看着林海,满是祈求意味的哽咽道:“海子哥,我想跟你玩”。

  看着狗蛋眼神中满满的祈求之色,林海终究还是没能狠心拒绝。

  林海伸手摸了摸狗蛋的脑袋,小小的身体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脑袋比肩膀都显得大上几分。

  林清平知道林海心善,家里是能养得起狗蛋,但是祖训不得违背。

  看林海有想收留狗蛋的意思,林清平叹了口气劝说道:“唉!海子,祖训如此,谁也不能违背”。

  林海扭头对林清平笑了笑说道:“爹,祖训确实不能违背,不过也能变通”。

  林清平听的眉头一皱,问道:“咋变通”?

  林海扭头看着狗蛋,一字一顿的说道:“卖身与我为仆,以后你的生死都不是你说了算,你愿意吗”?

  狗蛋听的懵懵懂懂,一脸茫然的看着林海。

  赵氏立刻反对道:“不行,要是这么干,传出去你的名声就臭啦”!

  亲属落难不救济也就罢了,竟然还买来当奴做仆,传出去别人都会说这人品行不好,不仁义。

  若是有了这样的坏名声,林海将永无出头之日。

  林海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也是哈,确实不好,那就卖给二憨算啦”!

  “二憨”?

  林清平愣了一下,低头思索起来。

  赵氏又反对道:“这怎么能行?二憨是个傻子,他欺负狗蛋咋办”?

  林清平看了一眼赵氏,说道:“二憨听话,听咱家海子的话,我看这事能行”。

  收养义子有被鸠占鹊巢的可能性,可要是买个仆人回去,那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了,想来林氏族老们应该也不会太过反对。

  赵氏还想再说什么,林清平直接了当的说道:“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啦,你难道就想眼睁睁的看着你家侄子,被他娘磋磨死?

  看今年这年景,多半是个灾年,狗蛋留在家里多半不会有啥好结果。

  被二傻买去,至少还能保住他一条小命”。

  赵氏闻言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坐回牛车里生闷气。

  林海又摸了摸狗蛋的脑袋,笑着说道:“你先回去吧,过两天我来接你”。

  狗蛋的一双小手死死的抓着牛车,不放心的追问道:“海子哥,过两天是几天啊”?

  林海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说道:“也就两三天,你掰着手指,数完手指之前,我就过来接你啦,以后你就跟着我”。

  狗蛋追问道:“真的,海子哥,你别骗我”?

  林海笑了笑说道:“我不骗你,我保证”。

  狗蛋伸出右手小拇指,对林海说道:“海子哥,我们拉钩”。

  两根手指勾在一起,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狗蛋站在村口眼巴巴望着离开的牛车,久久不愿意离开。

  去赵氏大姐家的路上,林清平对赵氏问道:“你刚才咋没把钱给大爷大娘他们”?

  赵氏撇了撇嘴说道:“给他们钱干啥?有啥钱能落到他们手里,老四家那个不省心的,一天天就知道贪嘴不干活,只顾她自己。

  当初要是知道她是这么一个人,我宁愿让老四打光棍,也不会让老四娶她。

  我们老赵家娶了她那么个玩意,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赵氏一路上都在絮絮叨叨的骂着四舅母,林清平扭头看了一眼林海,嘴角扯了扯没有说话。

  赵氏大姐家在县城东边的宋家寨,林海一家赶到的时候,已经日上午头了。

  看到院子外面刚刚停稳的牛车,赵氏大姐步履虚浮的迎了出来。

  “咳咳~咳咳~”!

  赵氏大姐咳嗽着对林海一家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别进来啦,我这刚刚染了风寒,别再传染给你们了,让海子走远点,咳咳~”。

  林清平直接拉着林海躲远了一些,生怕林海被传染到风寒。

  赵氏看了一眼林海,满脸为难之色,她想跟自家大姐亲近亲近,又怕自己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再传染给林海。

  在这个没有啥特效药的世界里,感染风寒可不是啥小病,能轻易要了人命。

  赵氏大姐扯着嘴角对赵氏勉强笑了笑,挥手示意赵氏离远点,又引起一番咳嗽。

  “咳咳~咳咳~你们咋又来啦,前些天不是刚来过吗?咳咳~”。

  赵氏往后退了两步,对大姐问道:“大姐,你看过大夫了吗”?

  赵氏大姐微微摇头说道:“看啥大夫,熬一熬就好啦,用不着看大夫,浪费钱”。

  赵氏闻言皱起眉头,往屋里面望了望问道:“俺姐夫呐,你家那几个小的呐”?

  赵氏大姐说道:“你姐夫去给宋财主翻地去啦,几个小的有俩跟着去干活啦,还有俩去寻摸野菜去啦”。

  赵氏皱着眉头说道:“这个时候哪有啥野菜,家里是不是有没吃的啦?我刚从咱爹娘那过来,给他们送了点吃的”。

  说着话,赵氏从牛车上搬下来另一个箩筐,林清平伸手接过去说道:“我给大姐送屋里去吧,你带着海子站远点”。

  说完,林清平抱着箩筐往屋里走去。

  赵氏大姐赶忙往院子里走了几步,远远的避开来,生怕离林清平距离近了,再把风寒传染给他。

  林清平对赵氏大姐笑了笑说道:“大姐,这个筐子里,就只有一些馍馍、小半袋谷子,还有一条猪腿,省着吃够你们撑一段时间的,我给你放屋里的桌子上啦”。

  目送林清平进屋后,赵氏大姐对赵氏说道:“你们家还有一大家子人呐,你不能老给我们拿东西,万一惹你公公婆婆不高兴了……咳咳~咳咳~你也难做人”。

  不等赵氏解释,林清平从屋里走出来,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大姐,没事,这是俺爹娘让俺们带过来的,俺大哥大嫂他们也都知道。

  前几天海子碰巧抓了头野猪,正好孩他娘说想家啦,我们就一起过来看看。

  顺路给你们送过来一点吃的用的,你们也别嫌少哈”。

  赵氏大姐满是感激的说道:“妹夫,这些年我们家拖累你们了,咳咳~”。

  林清平摆手说道:“都是实在亲戚,有啥拖累不拖累的。大姐,你先好好的养好身体,赶明早点找个大夫瞧瞧,别落下啥病根子”。

  赵氏低头对林海叮嘱道:“你就在这站着,别进院子里,阿娘去跟你大姨说点事”。

  林海点头应道:“嗯,阿娘,我知道啦,我就在这站着,不进院子”。

  赵氏闻言顿时放下心来,扭头看了看周围,没看到有啥人,这才抬脚走进院子里。

  对赵氏大姐招了招手,小声说道:“大姐,你跟我进屋一下”。

  赵氏大姐见状,知道赵氏有事要交代,点头说道:“你先离远点,我先进屋,我在里间待着,你别进来了,有啥事在门口说就行”。

  等赵氏大姐进屋后,赵氏等了一会才走进堂屋。

  赵氏从箩筐里翻出来两贯钱放在桌子上,然后小声冲着里间的赵氏大姐说道:“大姐,俺家公公婆婆给了我一贯钱,本来是打算给咱爹娘防身的。

  我看咱爹娘身体还算硬朗,给他们钱他们也留不住,留给咱爹娘也是白白便宜老四家的那个刻薄媳妇,所以我就没给咱爹娘,正好留给你用。

  另外一贯钱是我攒的,我暂时也用不上,你拿着看病使吧,早点把身体养好来”!

  赵氏大姐没有拒绝,只是抹了抹眼泪感叹道:“你公公婆婆真是好人!二妹,你是个有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