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的那通电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见鹿科技高速运转却难免紧绷的神经系统中。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潜在的国家产业基金支持,更是一种底气——一种让林见鹿知道,在这场与国际巨鳄的鏖战中,他并非孤军奋战的底气。
但林见鹿比谁都清楚,外力可借不可恃。真正的铜墙铁壁,必须自己一砖一瓦地垒起来。供应链的暗流汹涌,G9的量产时间表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他必须做出最果断的决策。
周薇从日本无功而返,带回来的不仅是新川电工的傲慢,还有一份更加详尽的危机评估报告。会议室里,投影光幕上的数据冰冷而刺眼。
“……综合来看,碳化硅模块是我们短期内风险最高、也最难突破的环节,沈院长的技术攻坚和北欧的‘奇兵’策略是关键。但从中长期看,另一个部件的供应链风险,其致命程度丝毫不亚于碳化硅,甚至更具战略意义——”周薇激光笔的红点停留在了一个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无法绕开的部件上,“**动力电池**。”
光幕上展开一幅复杂的全球电池供应链图谱。
“目前,我们S1和规划中G9的电池包,电芯主要来自两家:国内的‘宁王’新能源,和韩国的SL集团。‘宁王’是我们的主力供应商,合作良好,但……”周薇顿了顿,语气加重,“他们的产能同样被全球各大车企疯抢,议价能力极强。更重要的是,电池的核心材料——高纯度碳酸锂、钴、镍,特别是下一代电池技术依赖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矿产资源和尖端化工提炼技术,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少数国际矿业巨头和海外化学公司手中。”
沈渊推了推眼镜,接口道:“这意味着,即使‘宁王’愿意全力支持我们,一旦上游材料端被卡住,或者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宁王’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如果心脏的供血命脉捏在别人手里,我们所谓的‘坚不可摧的商业生态’,就是一句空话。”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0%-40%,其性能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与生死。
林见鹿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高管,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凝重和担忧。
“所以,”林见鹿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按照常规思路,我们应该去投资矿场?去控股材料厂?或者,再去找一家、两家电池供应商作为‘备胎’?”
没人回答,大家都知道老板还有下文。
林见鹿突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一丝令人心跳加速的疯狂:“不,那太慢了,而且永远会被人掐着脖子。我的答案是——”
他站起身,走到光幕前,用手掌重重地拍在“动力电池”那几个大字上。
“**自建!**”
“嗡——”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自建电池工厂?这投入将是天文数字!技术积累、人才团队、生产线建设、良率爬坡……每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坑。强如特斯拉,也在自建电池的道路上摸索了多年,磕磕绊绊。
“林总,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一位负责财务的副总裁忍不住开口,“电池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投入周期极长,而且我们缺乏相关经验……”
“正是因为风险大,壁垒高,我们才必须做!”林见鹿打断他,眼神锐利,“如果只做容易的事,见鹿永远只能是个组装厂,永远要看人脸色!还记得我们创立见鹿的初衷吗?我们要做的,是‘轮上智能终端’,是真正的科技公司!如果连最核心的能源部件都不能掌握,我们凭什么谈颠覆?凭什么谈引领?”
他环视众人,语气沉静却充满力量:“我知道这很难。但诸位请想一想,我们一路走来,哪一件事是容易的?从灵犀系统到FSA,从‘光晷面甲’到‘群体智慧共驾’,我们哪一次不是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杀出了一条血路?”
周薇看着林见鹿,眼中最初的震惊逐渐被理解和坚定所取代。她太了解林见鹿了,这个男人看似温和,骨子里却藏着狮子般的胆魄和赌徒般的决断。她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支持林总的决定。电池自建,短期看是巨大的负担,长期看,是见鹿科技能否成为全球顶级玩家,能否真正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基石**。”
沈渊也缓缓点头:“从技术角度看,自建电池工厂,能让我们实现电芯、BMS(电池管理系统)、整车底盘和热管理系统的深度一体化设计,这对于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快充极限,有着外购电芯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的‘灵犀’系统,可以更底层地优化能源分配。”
财务副总裁看着几位大佬都表态了,苦笑一下:“好吧,既然战略上必须如此,那我们就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我建议,可以考虑引入地方产业基金,或者发行专项债券……”
“钱的问题,你来想办法,我只要结果。”林见鹿一锤定音,“这个项目,代号‘**泰山**’!寓意很简单,我们要打造的,就是见鹿科技未来发展的,稳如泰山的基石!”
“泰山计划”在绝密状态下高速启动。林见鹿亲自挂帅,周薇负责具体的选址、谈判和资源协调,沈渊则从中央研究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电池研发先遣队。
一周后,江南省,一个毗邻长江、水陆交通便利的三线城市——江州市。
周薇站在一片规划用地的高坡上,江风拂面,吹乱了她一丝不苟的鬓发。她身边站着江州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一众当地官员。脚下,是数千亩等待开发的土地。
“周总,您看,这里地理位置绝佳,水路运输成本低,我们已经规划了专用的变电站和工业用水保障。”市长热情地介绍着,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期待。见鹿科技这样的明星企业若能落户,对江州市的产业升级和就业拉动,将是颠覆性的。
周薇戴着遮阳帽和墨镜,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她只是微微点头,用专业的口吻询问着土地平整、环保评估、政策配套等细节。她心里在快速盘算:这里条件不错,但并非唯一选择。隔壁省也开出了极具诱惑的条件。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林见鹿的加密信息:
「**谈判桌上,可以更硬气一点。李老刚和江南省的领导通过电话。**」
周薇心中一定,墨镜后的嘴角微微上扬。她收起手机,转向市委书记,语气从容而坚定:“王书记,陈市长,我们非常看好江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诚意。‘泰山项目’的投资规模和科技含量,相信二位领导很清楚。见鹿科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引领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她话锋一转:“因此,在土地出让金、税收减免、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我们希望能看到匹配我们投资力度的诚意。另外,关于电池生产所需的上游关键材料供应商落户江州的配套招商和政策支持,也需要市里给出一个明确的路线图。”
她的条件提得明确而具体,甚至有些“苛刻”。市委书记和市长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一边低声商议了几句。
几分钟后,王书记走回来,脸上带着郑重的笑容,伸出手:“周总,江州市委市政府,将举全市之力,保障‘泰山项目’落地!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原则上全部接受!细节,我们下来可以组建专项工作组对接。我们期待与见鹿科技一起,在江州这片热土上,共同铸就这座‘泰山’!”
双手紧握的瞬间,周薇知道,“泰山计划”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就在周薇在江州为“泰山”奠基奔走时,林见鹿则在上海,亲自导演了另一场大戏。
见鹿科技总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被临时布置成了冷餐会的形式。受邀前来的,不是西装革履的行业巨头,而是一群衣着气质各异,但眼神中都带着光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他们中,有深耕电池隔膜材料十几年的“老黄牛”,有在硅碳负极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海归博士,有专精于电池模组精密结构件的“厂二代”,还有研究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神秘实验室团队……
这是林见鹿亲自指示举办的“**见鹿供应链伙伴闭门恳谈会**”,主题只有一个——**扶持国内供应链,打造‘见鹿系’生态**。
林见鹿没有站在台上讲话,而是端着杯苏打水,游走在人群中,与每一位创业者、技术负责人亲切交谈。他没有丝毫大人物的架子,问的问题却极其专业和内行。
“王总,你们的新型陶瓷涂覆隔膜,耐高温性能数据我看过,很惊艳。但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能控制在什么范围?”
“李博士,你论文里提到的那个‘自修复粘结剂’概念,如果能落地,对电池循环寿命将是革命性的提升。见鹿的中央研究院,很希望能和你们开展联合研发。”
“张厂长,你们那个铝合金压铸件的良率问题,我们沈院长团队有个‘视觉AI检测’的方案,或许可以帮你们解决……”
他的态度真诚,言语切中要害,让这些平日里更多是埋头搞技术、跑市场的中小企业主们,既感到受宠若惊,又热血沸腾。他们能感觉到,见鹿科技不是简单地来“采购”,而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赋能”,想要带着他们一起成长。
恳谈会的高潮,是林见鹿即兴的简短发言。
他站在人群中央,没有稿子,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
“诸位,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企业,规模或许还不大,名声或许还不显。在很多传统的供应链体系里,你们可能被归类为‘B选项’,甚至‘C选项’。”
台下不少人默默点头,深有感触。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见鹿科技的字典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价值创造**!”林见鹿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充满感染力,“我们相信,真正的创新,往往孕育在你们这样充满活力和锐气的企业之中!那些巨头们掌握着标准和话语权,但也往往被固有的路径所束缚。而你们,没有包袱,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尝试最前沿的技术!”
“见鹿科技愿意做你们的‘**试验田**’和‘**放大器**’!”他举起手中的杯子,“我们开放我们的需求,共享部分研发资源,提供严格的测试标准和稳定的订单。我们一起来攻克那些‘卡脖子’的材料和工艺!我们一起来,定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标准!”
“今天,我在这里承诺,见鹿科技‘泰山’电池工厂,将优先采购通过我们认证的国内合作伙伴的产品!我们的目标,不是在别人的规则下找饭吃,而是**我们一起,来制定新的规则!**”
“哗——”
掌声如雷动!许多人的眼睛都亮了,甚至有些年纪稍长的企业家,眼角微微湿润。他们等了太久,等了这样一个有魄力、有格局的龙头企业,来带领他们打破外资的垄断,真正走向产业链的上游!
这场恳谈会,效果立竿见影。会后,超过二十家企业与见鹿科技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多个联合实验室和攻关项目迅速启动。一股凝聚的力量,开始在见鹿周围形成。
然而,就在“泰山计划”和生态扶持战略高歌猛进之时,沈渊那边,却传来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
深夜,林见鹿办公室。
沈渊将一份检测报告放在林见鹿面前,脸色不算好看:“我们派往瑞典‘Nordic Secarb’的技术小组发回了初步评估报告。好消息是,他们的‘冷烧结’技术原理是可行的,在实验室环境下制备出的碳化硅样品,某些性能参数甚至超过了新川电工的顶级产品。”
林见鹿眼睛一亮:“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沈渊叹了口气,“他们的工艺极其不稳定,良率……低得令人发指,连1%都不到。而且,实验室的设备完全无法用于规模化生产。简单说,这还是一项停留在论文里的技术,要把它工程化、量产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可能是个无底洞。我们G9的项目,等不起。”
林见鹿拿起报告,快速翻看着那些复杂的数据和图表,还有技术小组在现场拍摄的照片——那与其说是个实验室,不如说是个设备简陋的大学研究室。
希望与失望交织。这柄期待的“奇兵”,似乎比想象中还要脆弱。
林见鹿沉默了片刻,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上海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瑰丽的颜色,也映照着他眼中明灭不定的光芒。
突然,他抬起头,看向沈渊,眼中非但没有气馁,反而燃烧起一种更加炽烈的火焰。
“老沈,还记得我们当初做灵犀系统,第一个原型版本烂得像一坨狗屎吗?”
沈渊一愣,随即失笑:“记得,跑个De都能死机十几次。”
“那现在呢?”林见鹿追问。
“现在……它是我们最坚固的护城河之一。”
“所以,”林见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越是颠覆性的技术,初期往往越是不堪入目。1%的良率,意味着它有99%的提升空间!既然看准了方向,就不要怕路远。”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通知瑞典那边,见鹿科技,决定对‘Nordic Secarb’进行**A轮领投**!不仅投钱,我们技术小组就地转型,成立‘北欧联合实验室’,我亲自协调国内的设备和材料资源空运过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沈渊震惊了:“林总,这赌注是不是……”
“这不是赌博,这是投资未来!”林见鹿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告诉我们的团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去评估一个成熟的产品,而是去**亲手创造一个奇迹**!G9的量产节点很重要,但如果能借此掌握下一代碳化硅的核心技术,暂时的延迟,完全可以接受!”
他走到白板前,在“北欧奇兵”下面,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电池,我们要自己造!供应链,我们要自己建!核心技术,我们更要自己突破!”
“磐石集团想用供应链困死我们?他们恐怕打错了算盘!他们是在逼着我们,变得更强大,更独立,更无可匹敌!”
就在林见鹿为破局而全力冲刺时,周薇从江州发回了一条加密信息:
「**土地合同已签,‘泰山’明日动工。但收到风声,某些国际矿业巨头,似乎对我们大规模囤积锂矿原料的动向,非常‘关注’。另外,宁王那边,对我们自建电池的计划,反应似乎有些微妙。**」
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自建堡垒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林见鹿刚刚为碳化硅的困境找到一丝曙光,动力电池这片主战场上,更强劲的对手,已经开始亮出獠牙。
但林见鹿比谁都清楚,外力可借不可恃。真正的铜墙铁壁,必须自己一砖一瓦地垒起来。供应链的暗流汹涌,G9的量产时间表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他必须做出最果断的决策。
周薇从日本无功而返,带回来的不仅是新川电工的傲慢,还有一份更加详尽的危机评估报告。会议室里,投影光幕上的数据冰冷而刺眼。
“……综合来看,碳化硅模块是我们短期内风险最高、也最难突破的环节,沈院长的技术攻坚和北欧的‘奇兵’策略是关键。但从中长期看,另一个部件的供应链风险,其致命程度丝毫不亚于碳化硅,甚至更具战略意义——”周薇激光笔的红点停留在了一个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无法绕开的部件上,“**动力电池**。”
光幕上展开一幅复杂的全球电池供应链图谱。
“目前,我们S1和规划中G9的电池包,电芯主要来自两家:国内的‘宁王’新能源,和韩国的SL集团。‘宁王’是我们的主力供应商,合作良好,但……”周薇顿了顿,语气加重,“他们的产能同样被全球各大车企疯抢,议价能力极强。更重要的是,电池的核心材料——高纯度碳酸锂、钴、镍,特别是下一代电池技术依赖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其矿产资源和尖端化工提炼技术,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少数国际矿业巨头和海外化学公司手中。”
沈渊推了推眼镜,接口道:“这意味着,即使‘宁王’愿意全力支持我们,一旦上游材料端被卡住,或者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宁王’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如果心脏的供血命脉捏在别人手里,我们所谓的‘坚不可摧的商业生态’,就是一句空话。”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0%-40%,其性能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与生死。
林见鹿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高管,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凝重和担忧。
“所以,”林见鹿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按照常规思路,我们应该去投资矿场?去控股材料厂?或者,再去找一家、两家电池供应商作为‘备胎’?”
没人回答,大家都知道老板还有下文。
林见鹿突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一丝令人心跳加速的疯狂:“不,那太慢了,而且永远会被人掐着脖子。我的答案是——”
他站起身,走到光幕前,用手掌重重地拍在“动力电池”那几个大字上。
“**自建!**”
“嗡——”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自建电池工厂?这投入将是天文数字!技术积累、人才团队、生产线建设、良率爬坡……每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坑。强如特斯拉,也在自建电池的道路上摸索了多年,磕磕绊绊。
“林总,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一位负责财务的副总裁忍不住开口,“电池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投入周期极长,而且我们缺乏相关经验……”
“正是因为风险大,壁垒高,我们才必须做!”林见鹿打断他,眼神锐利,“如果只做容易的事,见鹿永远只能是个组装厂,永远要看人脸色!还记得我们创立见鹿的初衷吗?我们要做的,是‘轮上智能终端’,是真正的科技公司!如果连最核心的能源部件都不能掌握,我们凭什么谈颠覆?凭什么谈引领?”
他环视众人,语气沉静却充满力量:“我知道这很难。但诸位请想一想,我们一路走来,哪一件事是容易的?从灵犀系统到FSA,从‘光晷面甲’到‘群体智慧共驾’,我们哪一次不是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杀出了一条血路?”
周薇看着林见鹿,眼中最初的震惊逐渐被理解和坚定所取代。她太了解林见鹿了,这个男人看似温和,骨子里却藏着狮子般的胆魄和赌徒般的决断。她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支持林总的决定。电池自建,短期看是巨大的负担,长期看,是见鹿科技能否成为全球顶级玩家,能否真正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战略基石**。”
沈渊也缓缓点头:“从技术角度看,自建电池工厂,能让我们实现电芯、BMS(电池管理系统)、整车底盘和热管理系统的深度一体化设计,这对于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快充极限,有着外购电芯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的‘灵犀’系统,可以更底层地优化能源分配。”
财务副总裁看着几位大佬都表态了,苦笑一下:“好吧,既然战略上必须如此,那我们就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我建议,可以考虑引入地方产业基金,或者发行专项债券……”
“钱的问题,你来想办法,我只要结果。”林见鹿一锤定音,“这个项目,代号‘**泰山**’!寓意很简单,我们要打造的,就是见鹿科技未来发展的,稳如泰山的基石!”
“泰山计划”在绝密状态下高速启动。林见鹿亲自挂帅,周薇负责具体的选址、谈判和资源协调,沈渊则从中央研究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电池研发先遣队。
一周后,江南省,一个毗邻长江、水陆交通便利的三线城市——江州市。
周薇站在一片规划用地的高坡上,江风拂面,吹乱了她一丝不苟的鬓发。她身边站着江州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一众当地官员。脚下,是数千亩等待开发的土地。
“周总,您看,这里地理位置绝佳,水路运输成本低,我们已经规划了专用的变电站和工业用水保障。”市长热情地介绍着,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期待。见鹿科技这样的明星企业若能落户,对江州市的产业升级和就业拉动,将是颠覆性的。
周薇戴着遮阳帽和墨镜,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她只是微微点头,用专业的口吻询问着土地平整、环保评估、政策配套等细节。她心里在快速盘算:这里条件不错,但并非唯一选择。隔壁省也开出了极具诱惑的条件。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林见鹿的加密信息:
「**谈判桌上,可以更硬气一点。李老刚和江南省的领导通过电话。**」
周薇心中一定,墨镜后的嘴角微微上扬。她收起手机,转向市委书记,语气从容而坚定:“王书记,陈市长,我们非常看好江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诚意。‘泰山项目’的投资规模和科技含量,相信二位领导很清楚。见鹿科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引领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她话锋一转:“因此,在土地出让金、税收减免、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我们希望能看到匹配我们投资力度的诚意。另外,关于电池生产所需的上游关键材料供应商落户江州的配套招商和政策支持,也需要市里给出一个明确的路线图。”
她的条件提得明确而具体,甚至有些“苛刻”。市委书记和市长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一边低声商议了几句。
几分钟后,王书记走回来,脸上带着郑重的笑容,伸出手:“周总,江州市委市政府,将举全市之力,保障‘泰山项目’落地!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原则上全部接受!细节,我们下来可以组建专项工作组对接。我们期待与见鹿科技一起,在江州这片热土上,共同铸就这座‘泰山’!”
双手紧握的瞬间,周薇知道,“泰山计划”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就在周薇在江州为“泰山”奠基奔走时,林见鹿则在上海,亲自导演了另一场大戏。
见鹿科技总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被临时布置成了冷餐会的形式。受邀前来的,不是西装革履的行业巨头,而是一群衣着气质各异,但眼神中都带着光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他们中,有深耕电池隔膜材料十几年的“老黄牛”,有在硅碳负极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海归博士,有专精于电池模组精密结构件的“厂二代”,还有研究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神秘实验室团队……
这是林见鹿亲自指示举办的“**见鹿供应链伙伴闭门恳谈会**”,主题只有一个——**扶持国内供应链,打造‘见鹿系’生态**。
林见鹿没有站在台上讲话,而是端着杯苏打水,游走在人群中,与每一位创业者、技术负责人亲切交谈。他没有丝毫大人物的架子,问的问题却极其专业和内行。
“王总,你们的新型陶瓷涂覆隔膜,耐高温性能数据我看过,很惊艳。但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能控制在什么范围?”
“李博士,你论文里提到的那个‘自修复粘结剂’概念,如果能落地,对电池循环寿命将是革命性的提升。见鹿的中央研究院,很希望能和你们开展联合研发。”
“张厂长,你们那个铝合金压铸件的良率问题,我们沈院长团队有个‘视觉AI检测’的方案,或许可以帮你们解决……”
他的态度真诚,言语切中要害,让这些平日里更多是埋头搞技术、跑市场的中小企业主们,既感到受宠若惊,又热血沸腾。他们能感觉到,见鹿科技不是简单地来“采购”,而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赋能”,想要带着他们一起成长。
恳谈会的高潮,是林见鹿即兴的简短发言。
他站在人群中央,没有稿子,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
“诸位,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企业,规模或许还不大,名声或许还不显。在很多传统的供应链体系里,你们可能被归类为‘B选项’,甚至‘C选项’。”
台下不少人默默点头,深有感触。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见鹿科技的字典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价值创造**!”林见鹿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充满感染力,“我们相信,真正的创新,往往孕育在你们这样充满活力和锐气的企业之中!那些巨头们掌握着标准和话语权,但也往往被固有的路径所束缚。而你们,没有包袱,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尝试最前沿的技术!”
“见鹿科技愿意做你们的‘**试验田**’和‘**放大器**’!”他举起手中的杯子,“我们开放我们的需求,共享部分研发资源,提供严格的测试标准和稳定的订单。我们一起来攻克那些‘卡脖子’的材料和工艺!我们一起来,定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标准!”
“今天,我在这里承诺,见鹿科技‘泰山’电池工厂,将优先采购通过我们认证的国内合作伙伴的产品!我们的目标,不是在别人的规则下找饭吃,而是**我们一起,来制定新的规则!**”
“哗——”
掌声如雷动!许多人的眼睛都亮了,甚至有些年纪稍长的企业家,眼角微微湿润。他们等了太久,等了这样一个有魄力、有格局的龙头企业,来带领他们打破外资的垄断,真正走向产业链的上游!
这场恳谈会,效果立竿见影。会后,超过二十家企业与见鹿科技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多个联合实验室和攻关项目迅速启动。一股凝聚的力量,开始在见鹿周围形成。
然而,就在“泰山计划”和生态扶持战略高歌猛进之时,沈渊那边,却传来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
深夜,林见鹿办公室。
沈渊将一份检测报告放在林见鹿面前,脸色不算好看:“我们派往瑞典‘Nordic Secarb’的技术小组发回了初步评估报告。好消息是,他们的‘冷烧结’技术原理是可行的,在实验室环境下制备出的碳化硅样品,某些性能参数甚至超过了新川电工的顶级产品。”
林见鹿眼睛一亮:“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沈渊叹了口气,“他们的工艺极其不稳定,良率……低得令人发指,连1%都不到。而且,实验室的设备完全无法用于规模化生产。简单说,这还是一项停留在论文里的技术,要把它工程化、量产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可能是个无底洞。我们G9的项目,等不起。”
林见鹿拿起报告,快速翻看着那些复杂的数据和图表,还有技术小组在现场拍摄的照片——那与其说是个实验室,不如说是个设备简陋的大学研究室。
希望与失望交织。这柄期待的“奇兵”,似乎比想象中还要脆弱。
林见鹿沉默了片刻,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上海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瑰丽的颜色,也映照着他眼中明灭不定的光芒。
突然,他抬起头,看向沈渊,眼中非但没有气馁,反而燃烧起一种更加炽烈的火焰。
“老沈,还记得我们当初做灵犀系统,第一个原型版本烂得像一坨狗屎吗?”
沈渊一愣,随即失笑:“记得,跑个De都能死机十几次。”
“那现在呢?”林见鹿追问。
“现在……它是我们最坚固的护城河之一。”
“所以,”林见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越是颠覆性的技术,初期往往越是不堪入目。1%的良率,意味着它有99%的提升空间!既然看准了方向,就不要怕路远。”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通知瑞典那边,见鹿科技,决定对‘Nordic Secarb’进行**A轮领投**!不仅投钱,我们技术小组就地转型,成立‘北欧联合实验室’,我亲自协调国内的设备和材料资源空运过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沈渊震惊了:“林总,这赌注是不是……”
“这不是赌博,这是投资未来!”林见鹿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告诉我们的团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去评估一个成熟的产品,而是去**亲手创造一个奇迹**!G9的量产节点很重要,但如果能借此掌握下一代碳化硅的核心技术,暂时的延迟,完全可以接受!”
他走到白板前,在“北欧奇兵”下面,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电池,我们要自己造!供应链,我们要自己建!核心技术,我们更要自己突破!”
“磐石集团想用供应链困死我们?他们恐怕打错了算盘!他们是在逼着我们,变得更强大,更独立,更无可匹敌!”
就在林见鹿为破局而全力冲刺时,周薇从江州发回了一条加密信息:
「**土地合同已签,‘泰山’明日动工。但收到风声,某些国际矿业巨头,似乎对我们大规模囤积锂矿原料的动向,非常‘关注’。另外,宁王那边,对我们自建电池的计划,反应似乎有些微妙。**」
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自建堡垒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林见鹿刚刚为碳化硅的困境找到一丝曙光,动力电池这片主战场上,更强劲的对手,已经开始亮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