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版权之争-《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深秋的寒意渐浓,但《山海狩猎人》在起点中文网的热度却持续升温,收藏突破三万,推荐票稳居新书榜前三,书评区更是热闹非凡。林见鹿的生活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白天在学校应对日渐增多的关注目光与悄然改变的际遇,晚上则沉浸在“灵犀”OS的架构设计与《山海狩猎人》的稳定更新中,资本在股市里悄然滚动,“养元功”的暖流在邻里间无声蔓延。

  就在这看似平稳推进的节奏里,一封来自陌生邮箱的邮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打破了表面的宁静。

  邮件发自一个名为“星光文化传媒”的公司,措辞客气,表达了对《山海狩猎人》的浓厚兴趣,并希望能与作者“南山居士”洽谈实体出版事宜,留下了联系电话和面谈邀约。

  “鹿哥!有书商找上门了!要出版!”赵昊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比林见鹿还要激动,胖脸上满是“我鹿哥果然要火了”的兴奋。

  林见鹿看着邮件,眼神平静无波。出版,本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他深知2004年前后,国内出版市场对于新兴的网络文学,尤其是幻想类作品,既充满猎奇,又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往往倾向于用低价买断的方式,一次性榨干作品的潜在价值。

  “昊子,联系一下,约个时间,我们去见见。”林见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需要亲自会一会这位“星光文化”的代表,摸清对方的底牌,也借此机会,确立自己对《山海狩猎人》这个IP的绝对控制权。

  周末,省城一家格调普通的咖啡馆。林见鹿和赵昊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待着对方的到来。赵昊显得有些紧张,不时整理一下并不得体的衬衫领子。林见鹿则安静地翻看着一本《知识产权法基础》,气定神闲。

  很快,一个穿着西装、夹着公文包、约莫三十五六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头发梳得油亮,眼神精明,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

  “二位就是‘南山居士’?”他有些讶异于林见鹿的年轻,但很快掩饰过去,递上名片,“鄙人王宏,星光文化传媒版权部经理。”

  “林见鹿,这位是我朋友赵昊。”林见鹿接过名片,简单自我介绍,语气不卑不亢。

  寒暄落座,王宏开门见山,先是对《山海狩猎人》的创意和人气大肆赞扬了一番,话锋随即一转:“林同学年轻有为啊!我们公司非常看好《山海狩猎人》的市场前景,准备大力推广。这次来,是希望能一次性买断《山海狩猎人》的全部版权,包括但不限于简体、繁体、电子、音频,以及未来的影视、游戏改编权。”

  他顿了顿,观察着林见鹿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便报出了一个数字:“我们愿意出价——**五万元**,买断所有权利。这对一个新人作者来说,绝对是很有诚意的价格了。”

  五万买断所有版权!

  赵昊倒吸一口凉气,五万块在2004年确实不是小数目,对于普通高中生而言更是天文数字。他下意识地看向林见鹿,心里有些动摇,觉得似乎可以接受。

  王宏看到赵昊的反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觉得已经拿捏住了这两个年轻人。他补充道:“林同学,你要知道,出版是有风险的,我们公司需要投入编辑、印刷、宣传等一系列成本。买断虽然一次性支付金额看起来没那么惊人,但能让你立刻落袋为安,规避所有市场风险。很多新人作者想求都求不到这样的机会呢。”

  典型的利用信息差和风险恐吓,试图低价攫取最大利益的话术。

  林见鹿端起桌上的柠檬水,轻轻呷了一口,放下杯子时,目光平静地看向王宏:“王经理,感谢贵公司的赏识。不过,买断的方式,恕我不能接受。”

  王宏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林同学是对价格不满意?我们可以再谈谈,六万,怎么样?这已经是我能申请到的最高权限了。”

  林见鹿摇了摇头,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是价格的问题,是合作方式的问题。我认为,《山海狩猎人》的价值,不在于一次性变现,而在于其长期的生命力和IP潜力。我只会考虑**版权分成的合作模式**。”

  “分成?”王宏皱起了眉头,语气带上了几分“过来人”的劝导,“林同学,分成听起来美好,但风险全在你这边啊!书卖得好,你才能分到钱,卖得不好,你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而且版税比例很低,通常新人只有6%到8%,还要扣除税费。哪有买断稳妥?”

  【触发“悟性·商业逻辑洞察”:基于对方话术,解析其核心诉求与谈判策略。识别其利用风险不对等与价值低估进行利益最大化的意图。推演最优反制方案。】

  刹那间,王宏话语背后的逻辑、行业惯例的陷阱、以及可能的谈判空间,在林见鹿脑海中清晰呈现。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与年龄不符的从容:“王经理,风险与收益向来并存。我对《山海狩猎人》的市场表现有信心。更重要的是,买断意味着我将失去对这部作品未来所有衍生开发的主导权。这不符合我的长期规划。”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了几分:“至于版税比例,8%确实是新人惯例。但《山海狩猎人》不是普通的新人作品。它在起点拥有超过三万收藏,活跃读者评论数千,其设定的新颖性和文化融合特质,在目前的图书市场具备稀缺性。我认为,它值得**12%** 的版税,并且,**版权授权期限为五年,仅限于简体中文纸质出版权,其他所有衍生权利保留**。”

  一番话,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直指核心利益,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能说出来的。

  王宏彻底愣住了,他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少年。那份沉稳,那份对行业规则的了解,那份对自身作品价值的精准判断和强大自信,让他感到一阵心惊。这哪里是个学生?分明是个精明的谈判对手!

  “12%?只授纸质权?这……这不可能!”王宏下意识地反驳,“从来没有这个先例!公司绝不会同意!”

  “王经理,先例是用来打破的。”林见鹿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山海狩猎人》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符合过去的‘先例’,而在于它能创造怎样的‘未来’。贵公司如果只盯着那点版税差价,而看不到它背后可能带来的品牌效应和长远收益,那我想,我们或许没有合作的基础。”

  他作势欲起。

  “等等!”王宏急忙喊道,额头微微见汗。他意识到,对方根本不吃他那一套。而且,对方对版权的清晰界定和保留衍生权利的要求,明显是极其专业的做法,背后恐怕有高人指点,或者这个少年本身就是一个妖孽。总部确实对这本突然冒火的书有些兴趣,如果因为自己的谈判失误而错失,恐怕……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挤出一个笑容:“林同学,别急嘛,生意都是谈出来的。你看这样行不行,版税10%,授权期限八年,包括简繁体和新马泰等东南亚版权……”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成了双方意志和智慧的较量。林见鹿始终牢牢守住底线——**分成模式、较高的版税比例、有限的授权范围、保留核心衍生权利**。他时而引述网络数据证明作品潜力,时而分析市场趋势指出幻想文学的蓝海,时而以退为进表示不急于一时。

  王宏使尽浑身解数,威逼利诱,试图松动林见鹿的立场,却发现这个年轻人的心智如同磐石,逻辑如同精密的仪器,丝毫不为所动。

  最终,王宏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苦笑道:“林同学,你是我见过最难缠的……合作者。好吧,你赢了。就按你说的,**版税11%,授权五年,仅限于中国大陆简体纸质出版权。其他所有权利,包括数字、音频、影视、游戏、周边等衍生权利,均由你保留。** 这是我能争取到的最终条件,如果不行,我也只能遗憾放弃了。”

  这个条件,已经远远超出了行业对新人的惯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林见鹿的利益和未来的操作空间。

  林见鹿知道,这确实是对方能力的极限了。他伸出手,与王宏握了握,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却是真诚的笑容:“合作愉快,王经理。”

  王宏看着林见鹿,眼神复杂,有无奈,有挫败,但最终也化作了一丝佩服:“后生可畏啊!林同学,希望我们合作顺利。”

  离开咖啡馆,赵昊还沉浸在刚才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激动得语无伦次:“鹿哥!你太牛了!直接把那老狐狸给镇住了!11%版税!还保留了那么多权利!我还以为五万买断就很多了呢!”

  林见鹿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目光深远:“昊子,记住,**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其持续的创造力和不可替代性。** 不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就把下金蛋的鸡一次性卖掉。《山海狩猎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版权之争,他不仅成功守住了自己创作的核心价值,更在商业实践中,进一步锤炼了自己的谈判技巧和对市场的判断力。潜龙的鳞爪,在文化的战场上,同样锋利无匹。他清晰地知道,这纸出版合同,仅仅是“山海”IP扬帆起航的第一步,更大的波澜,还在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