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危机中的机遇-《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秦雪那份发自内心的叹服与毫无保留的支持,如同为林见鹿已然充盈的“弹药库”加盖了最后一道保险。当全球金融市场依旧在金融海啸的余波中瑟瑟发抖,无数企业和投资者在流动性枯竭的寒冬里挣扎求生时,“见鹿资本”却手握着一笔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眼红到发狂的、近乎无限的现金。

  这笔通过做空次贷攫取的巨额收益,在林见鹿的严令下被巧妙地隐藏起来,如同蛰伏在冰川下的暖流。对外,“见鹿资本”保持着与其他机构一样的“谨慎”与“收缩”姿态,甚至有意释放出一些关于“投资组合受损”、“放缓投资步伐”的烟雾弹,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在“见鹿资本”那间核心战略会议室的深处,一场与外界萧条景象截然相反的、代号为“深蓝”的逆向投资行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再是危机预警图,而是一张被细分为无数网格的全球资产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颜色和符号,代表着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处于不同困境程度的潜在收购目标。

  “深蓝行动,核心原则只有一条:**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用最低的价格,买入代表未来的核心资产。**”林见鹿站在地图前,声音冷静如冰,目光锐利如鹰。

  他的“系统”逻辑,此刻从“危机预警模式”无缝切换到了“价值发现模式”。海量的、因危机而被迫公开或低价抛售的资产信息——从硅谷初创公司的股权、老牌科技巨头的非核心专利包、陷入困境的半导体设计团队,到某些国家因财政困难而急于出手的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权——如同汇入江河的溪流,被他那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捕捉、筛选、评估。

  “目标一:北美区域,A公司。”沈渊指着地图上硅谷区域一个闪烁的红色光点,“一家专注于下一代移动GPU(图形处理器)设计的初创公司,技术团队来自斯坦福和伯克利,架构极具前瞻性,但烧钱速度太快,原主要投资方在危机中自身难保,急于套现离场。要价仅为危机前估值的十分之一。”

  “评估其技术路径与‘灵犀’未来高端设备图形处理需求的匹配度。”林见鹿指示道。

  “匹配度超过百分之八十,其低功耗高并行的架构理念,与我们RSACL调度器的设计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陈默通过视频接入,给出了技术评估结论。

  “接触,压价,全资收购。”林见鹿毫不犹豫地下令,“注意团队安置,核心技术人员一个不能流失。”

  “目标二:欧洲区域,B实验室。”周薇指向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光点,“一个由前西门子工程师组成的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研发团队,因母公司战略收缩而被整体剥离。他们的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对我们未来可能布局的智能制造和无人工厂至关重要。”

  “背景调查,评估其技术独立性和知识产权完整性。如果可以,连同专利和团队一起拿下。”林见鹿点头。

  “目标三:亚太区域,C港口部分股权。”秦雪的声音从加密频道传来,她指向东南亚某重要航运枢纽,“该港口因母公司债务危机,被迫出售部分股权以换取现金流。这是切入全球物流关键节点的机会,可以与京东物流形成海陆联动。”

  “评估其财务窟窿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如果风险可控,可以联合其他中资背景的财团,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介入,不寻求控股,但要确保战略协同和知情权。”林见鹿的策略极其务实。

  “目标四:国内,D通讯公司的基带芯片部门。”赵昊难得严肃地指着一个国内的光点,“这家老牌通讯企业受危机冲击巨大,决定剥离持续亏损但技术积累深厚的基带芯片业务。这是打通‘灵芯’生态通信底层技术的关键机会!”

  “这个必须拿下!”林见鹿语气斩钉截铁,“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战略安全。薇姐,你亲自带队去谈,条件可以更优厚一些,但要确保核心技术和团队完整接收。钱,不是问题。”

  “深蓝行动”以一种高效而凶猛的节奏推进着。“见鹿资本”派出的精干谈判小组,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穿梭在全球各个陷入困境的商业角落。他们凭借着充沛到令人绝望的现金优势(在危机中,现金为王!),以及林见鹿那精准的价值判断,往往能在竞争对手还在犹豫、或者根本无力支付的时候,就以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将那些优质的“明珠”或“璞玉”收入囊中。

  这个过程并非总是顺利。有些目标资产牵扯复杂,有些原有股东或管理层心存不甘,还有些会遇到地方保护主义或政治因素的干扰。但“见鹿资本”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耐心与韧性,结合着精准的情报(部分得益于秦雪的海外网络)和灵活的交易结构设计(如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债务重组、甚至支持管理层收购等),一次次地化解难题,将猎物成功捕获。

  与此同时,林见鹿也并未忘记“灵犀”生态本身的建设。他指示“见鹿科技”团队,利用危机中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窗口期,加大了在核心操作系统、云计算平台和关键应用上的研发投入,逆势扩招顶尖人才。同时,加速推进与京东物流、字节跳动等核心盟友在危机环境下的协同创新,比如联合开发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探索信息流与本地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等,苦练内功,夯实根基。

  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是灾难,但在林见鹿和他掌控的“见鹿资本”看来,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以跳楼价扫货的“盛宴”。他们用做空赚来的钱,在全球资产的废墟上,冷静而贪婪地捡拾着那些足以支撑未来数十年发展的核心拼图。

  潜龙的资本触角,伴随着危机的蔓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了全球科技、工业、乃至基础设施的各个关键节点。他的商业护城河,不仅没有被危机削弱,反而借此机会,以前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和规模,疯狂地向外扩张、加固、并融入了更多坚硬无比的“异质材料”。一个横跨软硬件、贯穿线上线下、连接全球资源的庞大商业帝国雏形,正在这场席卷世界的寒冬中,以近乎野蛮的方式,悄然生长。